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互联网+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实践中的热点与热词。在教育信息化领域,几乎所有的规划和讲话言必谈之,尤为重视。”。“互联网+教育”不是现有教育的网络化,它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是技术推动教育产生革命性变革的基础。
关键词:教育,传统教育的弊端、互联网教育发展趋势
一、教育
“教育”是以知识为工具教会他人思考的过程,思考如何利用自身所拥有的创造更高的社会财富,实现自我价值的体现。
教育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教育泛指传播和学习人类文明成果,即各种知识、技能和社会生活经验等,以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产生于人类社会初始阶段。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即制度化教育。教师直接向学生教授一系列课程,包括阅读、写作、数学、科学、职业技能等。[1]教育的首要作用就是促进个体的发展,个体的社会化以及个体的个性化。
神话起源是关于教育最古老的观点;生物起源说是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心理起源说是指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劳动起源说也称教育的社会起源说,是说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产生的需要。
教育可以影响社会人才体系的变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才,为了文化发展的传承,为了提高受教育者的潜在劳动力。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教育的景象,所谓学无止境正是如此。
教育是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科教兴国”是自第十五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之后确定的治国方针之一,“知识改变命运”是中国人走过又一千年之后的经验之谈,从古至今,教育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到国家和人民的发展前途和竞争力。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培养需要通过教育。中国的发展令世界瞩目,中国越是发展,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就越突出,就越需要我们重新审视中国目前的教育。
二、传统教育的弊端
傳统教育存在很多的问题,它以“教师、课本、课堂”为中心,教师是绝对权威,教师扮演“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学生成为“记忆的容器”。枯燥的内容,乏味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从而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
教师中也有“一本教案连用多年”的现象,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没有及时更新,教学只是机械地重复以往的内容,教学方法单一,年复一年。
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教育的内在目的被外在目的僭越,教育的“速成主义”“功利主义”愈演愈烈,并与传统的“唯功名”的教育观念达成内在一致。教育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把教育置于一种外力的惯性漩涡之中。国家关注的是教育维护社会统治、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功能,而学校更关注的是学生的升学率、就业率等。家庭和个人则把学校教育当作进入高一级学校,取得“高分数”“高学历”的手段。由于对教育目的的曲解,教育变成了为达到某个目的的工具,教育价值取向功利化。
传统的“追求功名”的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学校教育应试化,各项考核唯分数是瞻,片面追求高升学率、高就业率。此外,各具特色的辅导机构更是为这种应试教育的发展推波助澜。因此,应试教育愈演愈烈,随之而来的是教辅资料的泛滥,各种习题的产生为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学习压力,学习不再是快乐的,而是烦琐、繁重的过程,学生面对“题海”,真的是“学海无涯‘苦’作舟”。
中国的基础教育是以追求高分为目标,而不是以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许多学校不惜一切代价提高学生的考分。学校把学生当作提高成绩的机器,当作为学校争名逐利的工具,教育的基本目的被严重扭曲,它们不是以育人为本,而是以育分为本。
三、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趋势
所谓网络教育是指在网络环境下,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网络的各种教育功能和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优势,向受教者和学习者提供一种网络教和学的环境,传递数字化内容,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非面授教育活动。[2]
网络教育运用多媒体。数据库等现代信息手段建立在Internet基础上的远程教育。近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引起了教育模式的革命。网络教育形式在网上进行的跨时空、跨地域、实时或非实时的交互式学习已成为现代网络教育的主要实现方式。[3]现如今,国际竞争激烈,高科技发展角逐尤为突出,其实质是人才的利用、争夺,尤其是互联网教育作为新型的教育模式,收到各国的重视,在别的国家网校已经成为社会和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我国,教育更是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实现现代化、赶超世界发达国家关键在于培养和造就庞大的、掌握科学技术的高素质高教育水平的知识性人才。我国网络教育始于1997年。
互联网教育的优势在于它整合了现有的教育市场和工业化模式的规模经济性,互联网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它具有独特的教育特色。
我国人口众多,对教育的需求远远大于教育的供给,传统的教育资源往往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而偏远山区或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往往很难接收到传统教育。网校具有灵活性,参加网校的学生可以自由的下载网课资源,辅导资料,课程视频的录像,方便学生回顾之前的知识。相较于传统教育,当堂课的知识点如果没有记牢固很容易造成断层式的学习。而且互联网教育这种便携式的学习方式,使得成年人也有了学习的机会,拓宽了市场。
尽管互联网教育有很多的优势但是也存在许多弊端。
互联网教育很依赖学生的主体参与和自我管理能力,因为是线上授课教育,授课老师不能了解到每个学生,而且学与不学在于学生自己,老师不能及时发现没有听课的学生,一切都靠学生的自觉,长久下来容易导致学生的心智变化,教书不能育人。
四、结语
目前互联网教育仍仅仅停留在试验阶段,想要达到技术完善的水平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尽管如此。现代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也为教育系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了了更大的挑战,合理的利用互联网教育与传统教育相结合,可以最大限度的促进教育资源合理配置。我们应该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终身学习成为现实和可能。
参考文献
[1]秦志强,陈明华.自能发展:教育本质的时代释义[J].江苏教育研究, 2004(10):51-53.
[2]崔露,吴四海.网络环境下的教育与教学[J].飞(素质教育版), 2013(12).
[3]鲍志莹.论网络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J].煤炭经济研究, 2005, 08(8):79-79.
通讯作者 牛晓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济南 250200
关键词:教育,传统教育的弊端、互联网教育发展趋势
一、教育
“教育”是以知识为工具教会他人思考的过程,思考如何利用自身所拥有的创造更高的社会财富,实现自我价值的体现。
教育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教育泛指传播和学习人类文明成果,即各种知识、技能和社会生活经验等,以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产生于人类社会初始阶段。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即制度化教育。教师直接向学生教授一系列课程,包括阅读、写作、数学、科学、职业技能等。[1]教育的首要作用就是促进个体的发展,个体的社会化以及个体的个性化。
神话起源是关于教育最古老的观点;生物起源说是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心理起源说是指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劳动起源说也称教育的社会起源说,是说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产生的需要。
教育可以影响社会人才体系的变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才,为了文化发展的传承,为了提高受教育者的潜在劳动力。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教育的景象,所谓学无止境正是如此。
教育是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科教兴国”是自第十五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之后确定的治国方针之一,“知识改变命运”是中国人走过又一千年之后的经验之谈,从古至今,教育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到国家和人民的发展前途和竞争力。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培养需要通过教育。中国的发展令世界瞩目,中国越是发展,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就越突出,就越需要我们重新审视中国目前的教育。
二、传统教育的弊端
傳统教育存在很多的问题,它以“教师、课本、课堂”为中心,教师是绝对权威,教师扮演“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学生成为“记忆的容器”。枯燥的内容,乏味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从而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
教师中也有“一本教案连用多年”的现象,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没有及时更新,教学只是机械地重复以往的内容,教学方法单一,年复一年。
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教育的内在目的被外在目的僭越,教育的“速成主义”“功利主义”愈演愈烈,并与传统的“唯功名”的教育观念达成内在一致。教育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把教育置于一种外力的惯性漩涡之中。国家关注的是教育维护社会统治、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功能,而学校更关注的是学生的升学率、就业率等。家庭和个人则把学校教育当作进入高一级学校,取得“高分数”“高学历”的手段。由于对教育目的的曲解,教育变成了为达到某个目的的工具,教育价值取向功利化。
传统的“追求功名”的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学校教育应试化,各项考核唯分数是瞻,片面追求高升学率、高就业率。此外,各具特色的辅导机构更是为这种应试教育的发展推波助澜。因此,应试教育愈演愈烈,随之而来的是教辅资料的泛滥,各种习题的产生为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学习压力,学习不再是快乐的,而是烦琐、繁重的过程,学生面对“题海”,真的是“学海无涯‘苦’作舟”。
中国的基础教育是以追求高分为目标,而不是以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许多学校不惜一切代价提高学生的考分。学校把学生当作提高成绩的机器,当作为学校争名逐利的工具,教育的基本目的被严重扭曲,它们不是以育人为本,而是以育分为本。
三、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趋势
所谓网络教育是指在网络环境下,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网络的各种教育功能和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优势,向受教者和学习者提供一种网络教和学的环境,传递数字化内容,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非面授教育活动。[2]
网络教育运用多媒体。数据库等现代信息手段建立在Internet基础上的远程教育。近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引起了教育模式的革命。网络教育形式在网上进行的跨时空、跨地域、实时或非实时的交互式学习已成为现代网络教育的主要实现方式。[3]现如今,国际竞争激烈,高科技发展角逐尤为突出,其实质是人才的利用、争夺,尤其是互联网教育作为新型的教育模式,收到各国的重视,在别的国家网校已经成为社会和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我国,教育更是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实现现代化、赶超世界发达国家关键在于培养和造就庞大的、掌握科学技术的高素质高教育水平的知识性人才。我国网络教育始于1997年。
互联网教育的优势在于它整合了现有的教育市场和工业化模式的规模经济性,互联网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它具有独特的教育特色。
我国人口众多,对教育的需求远远大于教育的供给,传统的教育资源往往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而偏远山区或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往往很难接收到传统教育。网校具有灵活性,参加网校的学生可以自由的下载网课资源,辅导资料,课程视频的录像,方便学生回顾之前的知识。相较于传统教育,当堂课的知识点如果没有记牢固很容易造成断层式的学习。而且互联网教育这种便携式的学习方式,使得成年人也有了学习的机会,拓宽了市场。
尽管互联网教育有很多的优势但是也存在许多弊端。
互联网教育很依赖学生的主体参与和自我管理能力,因为是线上授课教育,授课老师不能了解到每个学生,而且学与不学在于学生自己,老师不能及时发现没有听课的学生,一切都靠学生的自觉,长久下来容易导致学生的心智变化,教书不能育人。
四、结语
目前互联网教育仍仅仅停留在试验阶段,想要达到技术完善的水平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尽管如此。现代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也为教育系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了了更大的挑战,合理的利用互联网教育与传统教育相结合,可以最大限度的促进教育资源合理配置。我们应该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终身学习成为现实和可能。
参考文献
[1]秦志强,陈明华.自能发展:教育本质的时代释义[J].江苏教育研究, 2004(10):51-53.
[2]崔露,吴四海.网络环境下的教育与教学[J].飞(素质教育版), 2013(12).
[3]鲍志莹.论网络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J].煤炭经济研究, 2005, 08(8):79-79.
通讯作者 牛晓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济南 25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