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在农村随着新一轮“就业难”现象的出现,“新读书无用论”又在抬头。本文用教育投资的观点,透析了“新读书无用论”的现象的根源及对策。
[关键词]教育投资 读书无用论 对策
一、教育投资的理念
教育投资包括公共教育投入和个人教育投入,这是人力资本投资中的主要形式。教育投资有着不等量性、潜伏性、非物质性等特征。
1.不等量性即教育的投入和直接的物质回报具有不等量性,短期内甚至表现为明显的不等价性。这样就常常表现为一个家庭对孩子在教育上的投入不坚定性。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个体教育投资者往往表现为浓厚的实利主义和功利主义色彩,“一人读书全家穷,不如外出去打工”的现象正是这种教育短期行为的表现。
2.潜伏性即教育投资的周期长、收益的不确定性。也就是说个体教育投资有的几年、几十年、甚至一生得不到预期的回报。这样就使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个体教育投资者在心态上产生的不固定性。
3.非物质性即教育投资的价值取向的双重性,既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由于个人的价值取向不同,有的人认为知识救国是个人的价值体现,有的人把知识改变命运作为个人事业成功的途径,有的人则把知识作为换回物质财富的砝码。
二、“新读书无用论”实质上是将教育投资短期行为化的表现
1.就业难不是知识的贬值。当前,“新读书无用论”的说法主要流行于经济落后的地区,它发端于大学生就业难。随者高校扩招,很大一部分毕业生就业困难,读书已不能带来经济上直接、明显的收益,不仅如此,一些家庭甚至出现“读书返贫”的现象。
2.人才竞争不是知识的贬值。随着教育的发展和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人才竞争更加激烈。这样就出现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为了避免失业的危险和将来能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家长不得不把自己的子女送去上高层次的大学。另一方面,由于人才市场的供过于求,政府和用人单位不得不在用人政策上对学历提出更高要求。但这种就业中“学历贬值”现象并不是知识的贬值。
3.教育投资是终身受益的投资。21世纪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将占主导地位,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的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的水平,教育将始终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三、对策
1.公共教育经费投入应向农村倾斜。面对新的“读书无用论”的回潮,教育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教育经费投入必须向农村倾斜,以消除贫困地区农村孩子上不起学的现象。中央财政要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彻底改变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严重短缺的现状,改善农村的教育条件,特别要多给经济不发达和欠发达地区的扶持,是这些地区的义务教育尽快走出困境。
2.强化个体教育投资者的责任意识。首先要保证义务教育阶段的投入。城乡相比,农村的教育形势更让人担忧。农民科学素质和文化道德素质的沦落,必然制约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高新技术对传统制造业的替代使他们的市场需求日益狭窄,如果不能适时提高自我以适应市场需求,这些农民将被挤出城市,其时农民将面临更低的家庭收入,更匮乏的精神生活。
3.要净化舆论宣传氛围。要让农村的孩子们认识到:读书永远都是一种最崇高的行为,永远都是一门永远不可放弃的必修课;学习知识,增长才干,不光是为了个人今后更好的就业,更是为了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农村的全面小康建设需要一批有理想、与文化的青年为之而奋斗。
4.广泛开展救助活动。一方面要降低学校的收费标准,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其收费标准应以一般农村孩子读得起书为前提。另一方面要对贫困学生实行社会救助,让他们能够接受高等教育。
5.广开就业门路。“就业难”,也使农民的孩子失去了信心,有些地方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率还不到10%。在就业方面要进行政府援助和社会援助,消除城乡差别和歧视,使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一样,有一个平等竞争的机会,以提高農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四、结语
经济学上有个理论叫做“贫困的循环”。所谓贫困就是指收入少,而收入少就意味着在消费之余,可投入的资金少;而投入少,则生产能力不足,那么就意味着未来的收入更少,也就是贫困的继续。新“读书无用论”现象看似出在校园,实则出在个体教育投资的家庭。表面上看家庭贫困使孩子上不起学,读书致贫使家长和孩子不愿意学,实际上还是没有把握住教育投资理念的实质内涵。只有解决教育投资的认识问题,消除读书无用论现象,才能做到釜底抽薪,实现教育投资的良性循环和读书育人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靳希斌.从滞后到超前——20世纪人力资本学说,教育经济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
[2]靳希斌.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5.
[3]苌景州.教育投资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关键词]教育投资 读书无用论 对策
一、教育投资的理念
教育投资包括公共教育投入和个人教育投入,这是人力资本投资中的主要形式。教育投资有着不等量性、潜伏性、非物质性等特征。
1.不等量性即教育的投入和直接的物质回报具有不等量性,短期内甚至表现为明显的不等价性。这样就常常表现为一个家庭对孩子在教育上的投入不坚定性。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个体教育投资者往往表现为浓厚的实利主义和功利主义色彩,“一人读书全家穷,不如外出去打工”的现象正是这种教育短期行为的表现。
2.潜伏性即教育投资的周期长、收益的不确定性。也就是说个体教育投资有的几年、几十年、甚至一生得不到预期的回报。这样就使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个体教育投资者在心态上产生的不固定性。
3.非物质性即教育投资的价值取向的双重性,既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由于个人的价值取向不同,有的人认为知识救国是个人的价值体现,有的人把知识改变命运作为个人事业成功的途径,有的人则把知识作为换回物质财富的砝码。
二、“新读书无用论”实质上是将教育投资短期行为化的表现
1.就业难不是知识的贬值。当前,“新读书无用论”的说法主要流行于经济落后的地区,它发端于大学生就业难。随者高校扩招,很大一部分毕业生就业困难,读书已不能带来经济上直接、明显的收益,不仅如此,一些家庭甚至出现“读书返贫”的现象。
2.人才竞争不是知识的贬值。随着教育的发展和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人才竞争更加激烈。这样就出现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为了避免失业的危险和将来能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家长不得不把自己的子女送去上高层次的大学。另一方面,由于人才市场的供过于求,政府和用人单位不得不在用人政策上对学历提出更高要求。但这种就业中“学历贬值”现象并不是知识的贬值。
3.教育投资是终身受益的投资。21世纪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将占主导地位,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的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的水平,教育将始终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三、对策
1.公共教育经费投入应向农村倾斜。面对新的“读书无用论”的回潮,教育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教育经费投入必须向农村倾斜,以消除贫困地区农村孩子上不起学的现象。中央财政要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彻底改变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严重短缺的现状,改善农村的教育条件,特别要多给经济不发达和欠发达地区的扶持,是这些地区的义务教育尽快走出困境。
2.强化个体教育投资者的责任意识。首先要保证义务教育阶段的投入。城乡相比,农村的教育形势更让人担忧。农民科学素质和文化道德素质的沦落,必然制约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高新技术对传统制造业的替代使他们的市场需求日益狭窄,如果不能适时提高自我以适应市场需求,这些农民将被挤出城市,其时农民将面临更低的家庭收入,更匮乏的精神生活。
3.要净化舆论宣传氛围。要让农村的孩子们认识到:读书永远都是一种最崇高的行为,永远都是一门永远不可放弃的必修课;学习知识,增长才干,不光是为了个人今后更好的就业,更是为了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农村的全面小康建设需要一批有理想、与文化的青年为之而奋斗。
4.广泛开展救助活动。一方面要降低学校的收费标准,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其收费标准应以一般农村孩子读得起书为前提。另一方面要对贫困学生实行社会救助,让他们能够接受高等教育。
5.广开就业门路。“就业难”,也使农民的孩子失去了信心,有些地方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率还不到10%。在就业方面要进行政府援助和社会援助,消除城乡差别和歧视,使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一样,有一个平等竞争的机会,以提高農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四、结语
经济学上有个理论叫做“贫困的循环”。所谓贫困就是指收入少,而收入少就意味着在消费之余,可投入的资金少;而投入少,则生产能力不足,那么就意味着未来的收入更少,也就是贫困的继续。新“读书无用论”现象看似出在校园,实则出在个体教育投资的家庭。表面上看家庭贫困使孩子上不起学,读书致贫使家长和孩子不愿意学,实际上还是没有把握住教育投资理念的实质内涵。只有解决教育投资的认识问题,消除读书无用论现象,才能做到釜底抽薪,实现教育投资的良性循环和读书育人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靳希斌.从滞后到超前——20世纪人力资本学说,教育经济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
[2]靳希斌.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5.
[3]苌景州.教育投资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