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对乒乓球比赛过程中心理暗示的应用问题进行探讨,认为在乒乓球比赛的过程中合理地使用心理暗示,能及时地调整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克服不良情绪的影响,有利于技、战术的稳定发挥。
关键词: 乒乓球比赛 心理暗示 应用
心理暗示是在受暗示者无抵制情绪的基础上,受暗示者或他人通过语言、表情、手势、环境、气氛、心理图像、运动员的“自我包装”等有利条件,以含蓄的方式刺激受暗示者的潜意识,从而对受暗示者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的一个过程。在乒乓球比赛过程中正确地运用暗示手段,通过转变运动员的认知状态和激发运动员的心理潜力,减轻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的心理负担,达到高速、高质地传递比赛信息的目的,对有效地提高比赛的技、战术水平发挥着积极的意义。
1.乒乓球比赛过程中心理暗示的作用
心理暗示不仅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还影响到人的生理变化。乒乓球的比赛、比赛不仅是技、战术的较量,更是心理素质的大比拼,因而运动员心理的稳定程度直接影响运动员技、战术的稳定发挥。
1.1比赛前暗示方法
1.1.1语言暗示
如“今天每位精神状态看起来不错啊”、“我觉得你今天的赢面很大,好好努力”等语言,可以调动每一位运动员的比赛热情,激发其比赛动机,并通过心理动员使运动员的生理产生良好的变化。如2011年在江苏省传统校乒乓球单打决赛时我校队员孙蔚在比赛前悄悄对我说:“老师,我上次比赛中3比0就输给了她,我这次肯定也要输了。”我赞赏她说:“你这次比赛已经打得很好,老师不会给你压力,乒乓球是圆的,谁都有机会赢,在比赛中自己要将拳头握紧凝聚成一股气,你一定就会赢。”
1.1.2“意念”暗示
运动员在比赛前,要根据了解的各种情况信息,充分、细致地想象比赛过程中各个细节,如比赛中如何进攻、防守,遇到困难时怎样处理,等等。想象尽可能详细,心理画面尽可能接近实际状况,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随着想象次数的增多,原本自我紧张感会逐渐减弱,同时自信心会逐渐增强,对比赛的渴望也随之提高。
因此,比赛前的心理暗示对于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起着积极的诱导和调动作用,使运动员的情绪高涨,比赛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提高。
1.2比赛中的暗示方法
在乒乓球比赛的过程中,适当的心理暗示,可以纠正运动员的认知偏差,克服不良情绪和恐惧心理,培养良好的思维与行为习惯,保持自信心。在比赛中,由于周围环境、对手水平的发挥、注意力集中程度等刺激因素直接影响运动员的情绪状态,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调节其情绪,使运动员不易产生消极情绪,并保持平和的心态和坚定的自信心。同时,比赛中有针对性的引导暗示,可以使运动员在比赛中采用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技、战术打法,取得好成绩。如2011年在江苏省传统校乒乓球单打决赛时我校队员孙蔚在第5局9比4领先的情况下正手连续失误5个被对方追成9平,我及时给她减压,让她放松,我告诉她:对手的表现已经开始有些急躁,此时更应头脑冷静,更有耐心,加强防守,适机进攻,我们一定会获胜。果然,对手因久攻不下,心浮气躁,技、战术水平发挥大受影响,最后败北,孙蔚获得冠军。
许多运动员喜欢在比赛中穿一些比较独特的衣服,他们认为这样可以给比赛和比赛带来好运,这些“自我包装”看似迷信,但对于运动员在比赛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情绪有着重要的影响,教练员在比赛中应给予重视和正确的引导。
1.3比赛后的暗示作用
运动员每次比赛后的心理定势又会影响下一次比赛前的心理状态,即比赛后的心理定势可以影响后续的操作表现。因此,比赛后的心理暗示对于整个比赛过程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如运动员自我暗示:“现在我已经结束比赛,今天比赛效果不错,我要调节状态,准备明天的比赛。”也可由教练员进行暗示放松:“大家都很累了,早点洗澡休息,明天以更饱满的精神参加比赛。”这些比赛后的暗示能达到心理恢复、解除疲劳和保持良好比赛情绪的作用,使运动员形成良好的心理定势。
2.运用心理暗示的程序
2.1确定产生消极情绪的原因
沙赫特和辛格认为,人的情绪状态受认知因素(认知过程)、生理因素(生理状态)和刺激因素(环境影响)三种因素的影响。在乒乓球的比赛过程中,教练员要通过与运动员的交流,及时了解运动员对比赛的各种想法和感受,注意观察运动员的生理机能表现,如脸色、呼吸、排汗量、眼神、表情等,掌握运动员的生理状态。通过这些方法可以确定其情绪状态,并准确地确定引起这种情绪状态的具体原因,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影响和改善,避免和克服运动员的不良情绪。
2.2调节运动员的认知偏差
运动员的认知偏差是指运动员对于某些问题(如暂时性的技术失调、比赛后的疲劳等)的错误或片面的认识和消极态度造成的心理障碍。在影响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状态的各因素中,大脑的认识功能对情绪的产生和发展起着主导作用,认知和生理变化相互影响。心理学家认为,比赛中发生的失误现象,很多都是由于运动员极度紧张而精神一时失常所造成的。多数情况下,紧张是由于自信心不足或害怕失败造成的。如2011年乒乓球世界杯和世锦赛女子单打决赛中,李晓霞的球技要比丁宁更高一些且略占上风,但比赛中丁宁更比李晓霞放松敢于拼搏,所以丁宁拿了两个冠军。西班牙心理学家阿莉西娅说:“每一个运动员身上都蕴藏着一股能使他们的精神失去平衡的内在力量,说得明白一点,就是他们平时就有那么一丁点难以觉察的精神失衡,过度的紧张就可能使这个毛病突然爆发出来。”
调节和控制运动员的情绪首先应从建立正确的认识着手,改变运动员的错误认识内容和方式,影响其心理状态,克服认识上的偏差,逐步消除心理障碍,树立顽强的意志、品质。
2.3培养运动员积极的比赛态度
比赛态度是运动员个体对于比赛的一些信念,如对比赛及其可能效益的评价或估计。比赛态度对运动员的比赛行为有很大影响。积极的比赛态度能使运动员始终保持良好的比赛动机和情绪状态,促使运动员对比赛过程中的各种挑战充满乐观与自信,从而克服各种消极因素。在乒乓球比赛过程中,教练员要通过不断使用相应的积极对策,培养运动员积极的比赛态度,使其形成主动进取的积极心态。
2.4培养和强化运动员的良好思维习惯
运动员的思维习惯在其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中起着主导作用,即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决定其有什么样的比赛行为。在乒乓球比赛过程中,注重运动员良好思维习惯的强化,使用积极的暗示方式引导运动员,使其逐渐形成能按照事物的轻重缓急分层次地进行思维,提高思维效率,从而养成积极的、高效的思维习惯。
3.结论与建议
3.1在乒乓球比赛过程中正确地运用暗示手段,通过改变运动员的认知状态和激发运动员的心理潜力,减轻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的心理负担,可以达到高速、高效地传递信息的目的,对于有效地提高乒乓球比赛水平有着积极的意义。
3.2在乒乓球比赛过程中运用心理暗示应首先确定影响心理状态的不良因素,从改变运动员的认知状态着手,培养运动员积极的比赛态度,培养和强化运动员的良好思维习惯。
3.3在乒乓球比赛过程中,运用心理暗示应注意采用积极的、肯定的方式,强化成功点,弱化失败点,应有鲜明的针对性,注重过程性问题,调节注意的指向。
参考文献:
[1]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体育心理学.人民体育出版社,1987.
[2]刘玉林.篮球运动员心理比赛方法初探[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1,(4).
[3]李建周.教师心理比赛[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关键词: 乒乓球比赛 心理暗示 应用
心理暗示是在受暗示者无抵制情绪的基础上,受暗示者或他人通过语言、表情、手势、环境、气氛、心理图像、运动员的“自我包装”等有利条件,以含蓄的方式刺激受暗示者的潜意识,从而对受暗示者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的一个过程。在乒乓球比赛过程中正确地运用暗示手段,通过转变运动员的认知状态和激发运动员的心理潜力,减轻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的心理负担,达到高速、高质地传递比赛信息的目的,对有效地提高比赛的技、战术水平发挥着积极的意义。
1.乒乓球比赛过程中心理暗示的作用
心理暗示不仅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还影响到人的生理变化。乒乓球的比赛、比赛不仅是技、战术的较量,更是心理素质的大比拼,因而运动员心理的稳定程度直接影响运动员技、战术的稳定发挥。
1.1比赛前暗示方法
1.1.1语言暗示
如“今天每位精神状态看起来不错啊”、“我觉得你今天的赢面很大,好好努力”等语言,可以调动每一位运动员的比赛热情,激发其比赛动机,并通过心理动员使运动员的生理产生良好的变化。如2011年在江苏省传统校乒乓球单打决赛时我校队员孙蔚在比赛前悄悄对我说:“老师,我上次比赛中3比0就输给了她,我这次肯定也要输了。”我赞赏她说:“你这次比赛已经打得很好,老师不会给你压力,乒乓球是圆的,谁都有机会赢,在比赛中自己要将拳头握紧凝聚成一股气,你一定就会赢。”
1.1.2“意念”暗示
运动员在比赛前,要根据了解的各种情况信息,充分、细致地想象比赛过程中各个细节,如比赛中如何进攻、防守,遇到困难时怎样处理,等等。想象尽可能详细,心理画面尽可能接近实际状况,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随着想象次数的增多,原本自我紧张感会逐渐减弱,同时自信心会逐渐增强,对比赛的渴望也随之提高。
因此,比赛前的心理暗示对于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起着积极的诱导和调动作用,使运动员的情绪高涨,比赛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提高。
1.2比赛中的暗示方法
在乒乓球比赛的过程中,适当的心理暗示,可以纠正运动员的认知偏差,克服不良情绪和恐惧心理,培养良好的思维与行为习惯,保持自信心。在比赛中,由于周围环境、对手水平的发挥、注意力集中程度等刺激因素直接影响运动员的情绪状态,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调节其情绪,使运动员不易产生消极情绪,并保持平和的心态和坚定的自信心。同时,比赛中有针对性的引导暗示,可以使运动员在比赛中采用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技、战术打法,取得好成绩。如2011年在江苏省传统校乒乓球单打决赛时我校队员孙蔚在第5局9比4领先的情况下正手连续失误5个被对方追成9平,我及时给她减压,让她放松,我告诉她:对手的表现已经开始有些急躁,此时更应头脑冷静,更有耐心,加强防守,适机进攻,我们一定会获胜。果然,对手因久攻不下,心浮气躁,技、战术水平发挥大受影响,最后败北,孙蔚获得冠军。
许多运动员喜欢在比赛中穿一些比较独特的衣服,他们认为这样可以给比赛和比赛带来好运,这些“自我包装”看似迷信,但对于运动员在比赛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情绪有着重要的影响,教练员在比赛中应给予重视和正确的引导。
1.3比赛后的暗示作用
运动员每次比赛后的心理定势又会影响下一次比赛前的心理状态,即比赛后的心理定势可以影响后续的操作表现。因此,比赛后的心理暗示对于整个比赛过程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如运动员自我暗示:“现在我已经结束比赛,今天比赛效果不错,我要调节状态,准备明天的比赛。”也可由教练员进行暗示放松:“大家都很累了,早点洗澡休息,明天以更饱满的精神参加比赛。”这些比赛后的暗示能达到心理恢复、解除疲劳和保持良好比赛情绪的作用,使运动员形成良好的心理定势。
2.运用心理暗示的程序
2.1确定产生消极情绪的原因
沙赫特和辛格认为,人的情绪状态受认知因素(认知过程)、生理因素(生理状态)和刺激因素(环境影响)三种因素的影响。在乒乓球的比赛过程中,教练员要通过与运动员的交流,及时了解运动员对比赛的各种想法和感受,注意观察运动员的生理机能表现,如脸色、呼吸、排汗量、眼神、表情等,掌握运动员的生理状态。通过这些方法可以确定其情绪状态,并准确地确定引起这种情绪状态的具体原因,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影响和改善,避免和克服运动员的不良情绪。
2.2调节运动员的认知偏差
运动员的认知偏差是指运动员对于某些问题(如暂时性的技术失调、比赛后的疲劳等)的错误或片面的认识和消极态度造成的心理障碍。在影响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状态的各因素中,大脑的认识功能对情绪的产生和发展起着主导作用,认知和生理变化相互影响。心理学家认为,比赛中发生的失误现象,很多都是由于运动员极度紧张而精神一时失常所造成的。多数情况下,紧张是由于自信心不足或害怕失败造成的。如2011年乒乓球世界杯和世锦赛女子单打决赛中,李晓霞的球技要比丁宁更高一些且略占上风,但比赛中丁宁更比李晓霞放松敢于拼搏,所以丁宁拿了两个冠军。西班牙心理学家阿莉西娅说:“每一个运动员身上都蕴藏着一股能使他们的精神失去平衡的内在力量,说得明白一点,就是他们平时就有那么一丁点难以觉察的精神失衡,过度的紧张就可能使这个毛病突然爆发出来。”
调节和控制运动员的情绪首先应从建立正确的认识着手,改变运动员的错误认识内容和方式,影响其心理状态,克服认识上的偏差,逐步消除心理障碍,树立顽强的意志、品质。
2.3培养运动员积极的比赛态度
比赛态度是运动员个体对于比赛的一些信念,如对比赛及其可能效益的评价或估计。比赛态度对运动员的比赛行为有很大影响。积极的比赛态度能使运动员始终保持良好的比赛动机和情绪状态,促使运动员对比赛过程中的各种挑战充满乐观与自信,从而克服各种消极因素。在乒乓球比赛过程中,教练员要通过不断使用相应的积极对策,培养运动员积极的比赛态度,使其形成主动进取的积极心态。
2.4培养和强化运动员的良好思维习惯
运动员的思维习惯在其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中起着主导作用,即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决定其有什么样的比赛行为。在乒乓球比赛过程中,注重运动员良好思维习惯的强化,使用积极的暗示方式引导运动员,使其逐渐形成能按照事物的轻重缓急分层次地进行思维,提高思维效率,从而养成积极的、高效的思维习惯。
3.结论与建议
3.1在乒乓球比赛过程中正确地运用暗示手段,通过改变运动员的认知状态和激发运动员的心理潜力,减轻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的心理负担,可以达到高速、高效地传递信息的目的,对于有效地提高乒乓球比赛水平有着积极的意义。
3.2在乒乓球比赛过程中运用心理暗示应首先确定影响心理状态的不良因素,从改变运动员的认知状态着手,培养运动员积极的比赛态度,培养和强化运动员的良好思维习惯。
3.3在乒乓球比赛过程中,运用心理暗示应注意采用积极的、肯定的方式,强化成功点,弱化失败点,应有鲜明的针对性,注重过程性问题,调节注意的指向。
参考文献:
[1]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体育心理学.人民体育出版社,1987.
[2]刘玉林.篮球运动员心理比赛方法初探[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1,(4).
[3]李建周.教师心理比赛[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