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松花江干流航道的具体情况,总结疏浚流程及筹备工作,探讨在松花江干流段疏浚施工工艺的科学性,通过对工程施工技术的分析,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内河航道、疏浚工程、施工筹备、施工方法
黑龙江省内河航道以松花江航道为主,它是中国七大河之一,黑龙江在中国境内的最大支流,流经吉林、黑龙江两省,流域面积55.72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762亿立方米。内河航道具有两种形式,天然航道及人工航道。天然航道主要利用自然形成的水域来承载船舶,如果其不符合船舶所需要的尺度,则可以通过疏浚的手段对其加以整饬,从而使其达到尺度标准。对于人工航道来说,它包括渠化河流航道及人工开挖航道,也可以通过疏浚的形式加以治理。这就涉及到内河航道疏浚工程施工这一问题。
一、疏浚工程施工前的筹备工作
主要分为三个准备阶段,概括起来主要分为:施工的布置阶段、施工设备的准备阶段、工程测量、放样的阶段。
首先是施工布置阶段。施工方本着“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畅通运输”等的原则进行施工。要以招标文件的规定为基础,以文明施工要求为准则进行施工布置。还要考虑到地方的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对区域、流域的水利以及水資源进行有效的规划;对河道布局实施必要的调整。另外,施工方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将“生态观”作为准绳,保证原有水系的完好无损。
其次是对施工设备的准备阶段。施工设备的优劣对内河航道疏浚工程施工的效果起决定性作用。这就要求施工人员选择经济合理、技术先进、适用于生产的施工设备。除此之外,还要对施工设备的采购费、运输费以及维修费进行考虑。
最后是工程测量、放样阶段。这一阶段的难度比较大,需采用较为先进的技术进行疏浚测量、放样。就目前来说,所采用的先进技术主要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测深仪。但采用这种技术还有一个先决条件,即要在无雾、风浪小的天气下进行疏浚测量、放样。
二、疏浚工程施工的方法
目前,在黑龙江省可用于工程施工的挖泥船,按施工特点可分为耙吸式、铰吸式、链斗式、抓斗式等。因使用情况和特点有别,适用有所不同。自航式耙吸式挖泥船机动灵活,效率高,抗风浪力强,适宜在沿岸港口、宽阔的江面和船舶锚地作业。是目前省内最现代化的挖泥船。抓斗式挖泥船主要用于挖取粘土、淤泥、孵石、宜抓取细砂、粉砂。铲斗挖泥船适用于挖掘砾石、大小块石和粘土、粗砂及混合物 。绞吸式挖泥船是在疏浚工程中运用较广泛的一种船舶,尤其适用于松花江干流段。下面以绞吸式挖泥船为例简要叙述如下:
(一)施工前试挖
在施工前,要选择有经验的挖泥人员上台进行操作,还要对各种项目的挖泥技术参数进行选择,例如对挖泥船的横移速度、进档距离、削切的厚度、主机的转动速度、泥浆的浓度等等的选择。它是挖泥工作及施工达到预期的目的的决定性因素,从而使工程施工能够顺利地进行。
(二)疏浚挖槽施工
在挖槽过程中,要以试挖数据为依据,确定绞刀及抓斗下放的深度,从而能够更好地掌握挖槽的深度,保证施工获得最佳的效果。内河航道疏浚施工要根据回淤状况以及挖泥泄漏情况来增加工程施工超深,而施工超深厚度还要通过施工初期试挖来确定,并要以实际情况为根本,对其进行随时的更正。从而保证挖槽的深度与设计所要求的深度适宜。
在挖槽边坡分层分阶梯施工的时候,要对重叠的部分多加注意,有效避免浅埂的遗留。另外,在开挖的过程中,还要定期对开挖部位进行仔细检测,如果有漏挖现象出现,就要及时对船位进行调整,对漏挖部位进行补挖,保证设计的要求。
(三)疏浚泥浆的输送
为了避免疏浚施工受到往来船只的干扰,使航运通道畅通无阻,水上的输泥管要保证水上浮鼓封闭没有遗漏的地方,可避免在风浪的冲击下而下沉。
泥泵可以独立完成对疏浚泥浆的输送工作。从泥泵本身来看,它的工作环节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为吸泥,另一个部分为排泥。可以说,这两个环节是连续进行的。
(四)内河航道疏浚泥土的处理
对疏浚泥土的处理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方法,这三种方法主要有:水下抛泥法、边抛法、吹填法。
首先是水下抛泥法。当泥土的利用受到土质、挖泥机装备以及两岸地形等条件的限制时,需要对水下抛泥的地点进行选择时,应考虑选择在容积较大、流速较小以及不产生淤积的水域。尽量选择靠近挖泥地点的水域,使抛泥的距离缩短。挖泥船的调头及出入也需要一定的水域面积及水深。
其次是边抛法。泥浆从旁通口排出会立即潜入水底,泥浆与水体产生摩擦,泥浆中的土块会沉积下来,变成河床的一部分。一些极细的泥沙扩散到水体中,随着水流变大,数量也明显的变多,而泥沙沉积后与潜入点的距离也变长,这种种现象都说明了旁通的效果。
最后是吹填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泥泵将挖出的泥土输送到填土区域,从而使泥土得到有效地利用,避免疏浚泥土回淤内河航道。
以上就是挖泥船内河航道疏浚工程施工的工艺流程,它集资金与技术为一体,始终以“文明施工、科学疏浚”为目标实现原则,考虑控制自然环境对其产生的影响,需要我们加强对工程施工技术的分析,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郭传迭.河道整治工程布设浅析[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7(12).
[2]韩明.刘厚恕.浅述中国疏浚工业的发展道路[J].船舶,2002(2)
关键词:内河航道、疏浚工程、施工筹备、施工方法
黑龙江省内河航道以松花江航道为主,它是中国七大河之一,黑龙江在中国境内的最大支流,流经吉林、黑龙江两省,流域面积55.72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762亿立方米。内河航道具有两种形式,天然航道及人工航道。天然航道主要利用自然形成的水域来承载船舶,如果其不符合船舶所需要的尺度,则可以通过疏浚的手段对其加以整饬,从而使其达到尺度标准。对于人工航道来说,它包括渠化河流航道及人工开挖航道,也可以通过疏浚的形式加以治理。这就涉及到内河航道疏浚工程施工这一问题。
一、疏浚工程施工前的筹备工作
主要分为三个准备阶段,概括起来主要分为:施工的布置阶段、施工设备的准备阶段、工程测量、放样的阶段。
首先是施工布置阶段。施工方本着“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畅通运输”等的原则进行施工。要以招标文件的规定为基础,以文明施工要求为准则进行施工布置。还要考虑到地方的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对区域、流域的水利以及水資源进行有效的规划;对河道布局实施必要的调整。另外,施工方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将“生态观”作为准绳,保证原有水系的完好无损。
其次是对施工设备的准备阶段。施工设备的优劣对内河航道疏浚工程施工的效果起决定性作用。这就要求施工人员选择经济合理、技术先进、适用于生产的施工设备。除此之外,还要对施工设备的采购费、运输费以及维修费进行考虑。
最后是工程测量、放样阶段。这一阶段的难度比较大,需采用较为先进的技术进行疏浚测量、放样。就目前来说,所采用的先进技术主要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测深仪。但采用这种技术还有一个先决条件,即要在无雾、风浪小的天气下进行疏浚测量、放样。
二、疏浚工程施工的方法
目前,在黑龙江省可用于工程施工的挖泥船,按施工特点可分为耙吸式、铰吸式、链斗式、抓斗式等。因使用情况和特点有别,适用有所不同。自航式耙吸式挖泥船机动灵活,效率高,抗风浪力强,适宜在沿岸港口、宽阔的江面和船舶锚地作业。是目前省内最现代化的挖泥船。抓斗式挖泥船主要用于挖取粘土、淤泥、孵石、宜抓取细砂、粉砂。铲斗挖泥船适用于挖掘砾石、大小块石和粘土、粗砂及混合物 。绞吸式挖泥船是在疏浚工程中运用较广泛的一种船舶,尤其适用于松花江干流段。下面以绞吸式挖泥船为例简要叙述如下:
(一)施工前试挖
在施工前,要选择有经验的挖泥人员上台进行操作,还要对各种项目的挖泥技术参数进行选择,例如对挖泥船的横移速度、进档距离、削切的厚度、主机的转动速度、泥浆的浓度等等的选择。它是挖泥工作及施工达到预期的目的的决定性因素,从而使工程施工能够顺利地进行。
(二)疏浚挖槽施工
在挖槽过程中,要以试挖数据为依据,确定绞刀及抓斗下放的深度,从而能够更好地掌握挖槽的深度,保证施工获得最佳的效果。内河航道疏浚施工要根据回淤状况以及挖泥泄漏情况来增加工程施工超深,而施工超深厚度还要通过施工初期试挖来确定,并要以实际情况为根本,对其进行随时的更正。从而保证挖槽的深度与设计所要求的深度适宜。
在挖槽边坡分层分阶梯施工的时候,要对重叠的部分多加注意,有效避免浅埂的遗留。另外,在开挖的过程中,还要定期对开挖部位进行仔细检测,如果有漏挖现象出现,就要及时对船位进行调整,对漏挖部位进行补挖,保证设计的要求。
(三)疏浚泥浆的输送
为了避免疏浚施工受到往来船只的干扰,使航运通道畅通无阻,水上的输泥管要保证水上浮鼓封闭没有遗漏的地方,可避免在风浪的冲击下而下沉。
泥泵可以独立完成对疏浚泥浆的输送工作。从泥泵本身来看,它的工作环节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为吸泥,另一个部分为排泥。可以说,这两个环节是连续进行的。
(四)内河航道疏浚泥土的处理
对疏浚泥土的处理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方法,这三种方法主要有:水下抛泥法、边抛法、吹填法。
首先是水下抛泥法。当泥土的利用受到土质、挖泥机装备以及两岸地形等条件的限制时,需要对水下抛泥的地点进行选择时,应考虑选择在容积较大、流速较小以及不产生淤积的水域。尽量选择靠近挖泥地点的水域,使抛泥的距离缩短。挖泥船的调头及出入也需要一定的水域面积及水深。
其次是边抛法。泥浆从旁通口排出会立即潜入水底,泥浆与水体产生摩擦,泥浆中的土块会沉积下来,变成河床的一部分。一些极细的泥沙扩散到水体中,随着水流变大,数量也明显的变多,而泥沙沉积后与潜入点的距离也变长,这种种现象都说明了旁通的效果。
最后是吹填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泥泵将挖出的泥土输送到填土区域,从而使泥土得到有效地利用,避免疏浚泥土回淤内河航道。
以上就是挖泥船内河航道疏浚工程施工的工艺流程,它集资金与技术为一体,始终以“文明施工、科学疏浚”为目标实现原则,考虑控制自然环境对其产生的影响,需要我们加强对工程施工技术的分析,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郭传迭.河道整治工程布设浅析[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7(12).
[2]韩明.刘厚恕.浅述中国疏浚工业的发展道路[J].船舶,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