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盆腔正常大小的淋巴结转移:CT、MRI评价的比较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mon521mut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CT和MRI对正常大小的膀胱癌转移淋巴结的诊断效能。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118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07例,女11例,年龄34~83岁,平均63岁。93例行泌尿系多排螺旋CT扫描,27例行MRI扫描,其中2例同时行两种检查。分析患者的CT和MRI资料,与病理结果对照,分别以淋巴结短径≥0.3 cm和≥1.0 cm作为阳性诊断阈值,计算CT和MRI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

结果

118例患者术后病理检查示27例(22.7%, 27/118)发生淋巴结转移,共检测淋巴结1 705枚,转移119枚,其中分布在膀胱周围41枚(34.5%),髂内15枚(12.6%),髂外36枚(30.3%),闭孔25枚(21.0%)及骶前2枚(1.7%)。以淋巴结短径≥0.3 cm为阳性,CT和MRI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6.0%(13/81)、99.2%(1 342/1 353)、54.2%(13/24)和56.5%(13/23)、99.2%(246/248)、86.7%(13/15),两者的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36)。以淋巴结短径≥1.0 cm为阳性,CT和MRI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2%(5/81)、99.9%(1 342/1 353)、83.3%(5/6)和13.0%(3/23)、100.0%(248/248)、100.0%(3/3),两者的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75、P=1.000)。

结论

正常大小的淋巴结转移发生率较高,MRI对其的诊断效能明显优于CT;当淋巴结短径≥1.0 cm时,两者的诊断效能无明显差异。

其他文献
期刊
励磁系统装置是同步发电机组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或事故运行中,同步发电机的励磁控制系统起着重要作用.优良的励磁系统不仅可以保证发电机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
创伤患者评估、处理的过程较复杂,如何快速、准确而清晰地体现病情信息,规范急诊护理记录是创伤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我们参考美国罗马琳达大学医学中心的创伤评估单,并加以修
北京青年呼吸学者沙龙2003年第1次活动于1月24日举行.本次活动由空军总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解放军第三○四医院、北京军区总医院共同主办,主题是""无创通气临床应用中的几个热点问题"".与会者达90余人,会上发言踊跃,涉及内容广泛,其中对无创通气应用指征的讨论最为热烈.限于篇幅,择其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为了解我国口腔医学的研究产出情况,并与国际间作一比较,本研究选取汤姆森科技信息集团科学数据库2006[1](Thomson Scientific Web of Science)中所收录的第一作者为中国内地学者的文献为依据,进行简要统计和分析。
患者男性,32岁.因双肺多发阴影3年余伴咳嗽、咳痰2个月,于2001年11月7日入院.患者3年前体检时X线胸片发现""双肺多发阴影"",无自觉症状,痰涂片找抗酸杆菌1次阳性,2次阴性.
目的 研究纳米载银树脂中抗菌剂的分散及银离子的析出情况,为进一步研究其加工工艺、抗菌长效性及使用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 用球磨法将以磷酸复盐为载体的纳米载银抗菌剂STR-1按一定比例添加到义齿基托聚合物粉体中,制作抗菌剂浓度分别为0、5和10 g/L的3组纳米载银树脂片各6片,其中3片规格为10 mm×10 mm×1 mm,用于扫描电镜观察树脂片表面抗菌剂的分散情况;另外3片规格为70 mm×70
期刊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E)患儿发生脑电图痫样发作的高危因素。方法本研究以2013年11月至2015年10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确诊HIE的足月新生儿为
随着民航空管信息业务的不断发展,IT环境也在不断进行演变,传统的桌面解决方案已成为信息安全体系的薄弱环节.基于这一现状,提出一种利用VMware View桌面虚拟化技术构建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