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调和肝脾法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来源 :天津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nkfe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补肾调和肝脾法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临床疗效,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的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92例CA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补肾调和肝脾中药,每日1剂,每剂分2次服,疗程均为6个月。评价临床疗效,并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表达水平。[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外周血象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计数(PLT)和TERT mRNA表达水平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外周血象HGB、PLT和降低TERT mRNA表达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在改善外周血象WBC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调和肝脾法能够有效提高CAA患者的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参与造血干细胞的生成分化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颈椎病急性期(血瘀气滞型)的疗效。方法颈椎病急性期(血瘀气滞型)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常规护理患者30例为对照组,循证护理患者30例为观察组,比
为研究微流体环境下纳米粒子的介电泳现象并分析其介电泳特性,采用非平衡态分子动力学方法对纳米胶体粒子及其周围溶剂粒子进行建模.介电泳模拟之前,通过对系统能量和温度的
<正> 四肢开放性骨折是临床上比较多见的损伤。我院骨科从1990年至1995年共收治四肢开放性骨折136例,治疗体会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本组136例,男性114例,女性22例,年
自1735年迄今为止,鸢尾属(Iris)植物分类的学术研究争论不休,先后历尽经典分类系统创建初期、兴起与成熟时期、实验分类学与后成熟发展时期的4个时期,国内外植物分类学工作者
<正>作者在"平均发展水平"的课堂教学中所遵循的基本思路是:导入——案例、思考、演习——知识要点讲解——案例解析——涵义归纳——小结。结合教学内容做具体阐述如下:一、
通过对事故油罐着火爆炸三要素的分析,认为事故油罐中存在的硫铁化合物是主要的点火源,油罐中储存的大量石脑油及其挥发油气是主要的可燃物,油罐呼吸阀吸入的氧气是主要的助
对词汇意义的研究一直是语义学中的一个难点,因为词汇的意义往往是复杂和波动的。为了解释各种词汇意义产生的原因,语言学家先后提出了很多方案,但都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对
文章基于当前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基本现状,指出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高校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对策。
利用线性规划的图解法,可以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简单的最优解问题,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从图解法解线性规划问题出发,对一些问题的结论给出深入浅出的证明,提出了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