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牌大国与体育小国
在第29届夏季奥运会上,中国以51枚金牌占得了金牌榜第一,国人多少年来的“强国梦”、“大国梦”似乎就这么圆了。人们得意,欣喜,“歌咏不足而舞之蹈之”……然而,偏有些不知趣的人,要给陶醉兴奋的人头上泼些冷水。某些讨厌的西方媒体——大约是拈酸吃醋吧——竟然说:中国虽然是金牌大国,但在体育上仍是小国。
这真是有些晦气!但恼怒之余想一想:或许有点道理?妈妈的……
中国人在世界上的形象,最早的“东亚病夫”不说了,后来的什么什么不说了,到现在的……也不说了,不管大多数“不明真相”的人如何妄议,我们总相信伟大的拿破仑说的真言不谬:嘘,小声,那是一只睡狮。我们知道了那所谓睡狮,就是指中国人之后,心地就坦然多了——别急,我们总会醒来的,走着瞧!
我们已经走了一百多年了。或者,单从奥运来说,自刘长春1932年首次单刀赴会以来,到现在也就七十余年,奥运金牌由零跃居第一,怎能不令人为之四顾、为之陡生睥睨?
然而,据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等11个部委对全国31个省(区、市)3-69岁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显示,“中国青少年的生长发育、营养水平及力量素质和速度素质均劣于日本同龄青少年,存在明显差异。如突增期日本男子的12-14岁,女子的10-12岁身高分别平均比中国同龄高3厘米和2.4厘米。65-69岁年龄段与20-24岁年龄段相比中国男女身高分别提高4.9厘米和5.2厘米,日本提高了8.8厘米和7.5厘米,表明日本人身高提高的幅度大于中国人。另外日本人随年龄增大体重增加的幅度明显小于中国人,说明我们在人体生长发育和体型变化方面与日本人相比有不足之处”。这是2000年的数据,再看2006年的:
“监测结果显示,在学生体质得到继续改善的同时,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却呈现下降趋势,另外,学生超重与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视力不良检出率也居高不下。”
其实,只要看看我们周围的情形,就知道这实在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从小学生到高中生,每天除上课再上课,做作业又做作业外,哪有时间去做体育锻炼,更别说发挥天性地玩了。那么,每天这么辛苦学习为什么々不用说,当然是应试。
“奥运工程”也是应试。据说为应付雅典奥运会,国家在奥运夺金项目上投资不少于50亿元人民币。而北京奥运呢?光设施建设3000亿元人民币以上!那么,在中小学生体育锻炼上,投资了多少呢?前不久,教育部要求在中小学生中开展跑步活动,小学生每天一千米,中学生每天两千米。有人就出来发怪话道:“少说吧!做不到就提也别提,从时间到场地,有实现的可能吗?慢不说好多地方学生做体操都得站在墙角树坑,有的连小块操场也没有。即使有场地。到了大冬天,孩子们跑完了汗湿淋漓,有条件换衣服吗?有条件洗澡吗?没有!那一会儿不都感冒了吗?”这简直是不识好歹的抬杠!不去理他也罢。
兵少将广
记得好多年前,看过一篇大约是海外留学生写的文章,将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做了一个比较。指出由二者之间的差异,可以看出民族性格的不同来。大体是中国象棋扁圆而国际象棋挺立啦,中国象棋有士无后而国际象棋有后无炮啦,中国象棋的马总被别腿而国际象棋的马能纵横驰骋啦,中国象棋的兵只能勇敢直进从容赴死而国际象棋的兵最终可变换角色啦……等等啦。
但,有一点文章却没有谈到,或者说作者没有发现,那就是中国象棋有兵五个,商国际象棋却有八枚之多。
毫无疑问,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的总子数是一样的,都是三十二枚,红黑(白黑)双方各十六子,也就是说中国象棋的兵是总子力的十六分之五,而国际象棋的兵则是总子力的二分之一。那么,如果把兵之外的都划为“官”的话,中国象棋无疑是兵少而将广的。再如果,如果说游戏是现实的模仿的话,那么中国象棋这种子力结构是其来有自的?
中国有句古话:兵不在多而在精,将不在勇而在谋。兵少是精了,但谁又没有说“将不在勇而在多”。将(官)是多了,但难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但人是闲不住的,实在没事干就去别马腿,我不动你永远不能跳,这作用就显出来了。或者塞象眼拆炮架。象耍点小脾气不过是“有象无飞”。马呢,一旦跳不出去,就干脆来个“马入窝心,老将发昏”,咱们谁也别得好!
说到游戏是现实的模仿,我就有一种恐怖感。社会在发展,游戏也会发展。假如哪一天中国象棋随着机构改革而改革的话,我总担心它的兵还会减少的。减少的那一部分怎么安置呢?打发不掉?那只好——提拔!而提拔又为编制所限,怎么办呢?这也好说,设置点士象顾问呀、马炮助理呀:再不行,弄点虚职:什么楚河汉界巡视员啦(相当于什么什么),隔岸观火调研员啦(相当于什么什么),主任兵员啦(相当于什么什么)。那剩下一个兵心理不平衡怎么办?授予他某种特权:任何情况下都可不动,而对方也不得吃你。这在中国象棋的让子棋里有句术语,就叫“铁兵”。
在第29届夏季奥运会上,中国以51枚金牌占得了金牌榜第一,国人多少年来的“强国梦”、“大国梦”似乎就这么圆了。人们得意,欣喜,“歌咏不足而舞之蹈之”……然而,偏有些不知趣的人,要给陶醉兴奋的人头上泼些冷水。某些讨厌的西方媒体——大约是拈酸吃醋吧——竟然说:中国虽然是金牌大国,但在体育上仍是小国。
这真是有些晦气!但恼怒之余想一想:或许有点道理?妈妈的……
中国人在世界上的形象,最早的“东亚病夫”不说了,后来的什么什么不说了,到现在的……也不说了,不管大多数“不明真相”的人如何妄议,我们总相信伟大的拿破仑说的真言不谬:嘘,小声,那是一只睡狮。我们知道了那所谓睡狮,就是指中国人之后,心地就坦然多了——别急,我们总会醒来的,走着瞧!
我们已经走了一百多年了。或者,单从奥运来说,自刘长春1932年首次单刀赴会以来,到现在也就七十余年,奥运金牌由零跃居第一,怎能不令人为之四顾、为之陡生睥睨?
然而,据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等11个部委对全国31个省(区、市)3-69岁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显示,“中国青少年的生长发育、营养水平及力量素质和速度素质均劣于日本同龄青少年,存在明显差异。如突增期日本男子的12-14岁,女子的10-12岁身高分别平均比中国同龄高3厘米和2.4厘米。65-69岁年龄段与20-24岁年龄段相比中国男女身高分别提高4.9厘米和5.2厘米,日本提高了8.8厘米和7.5厘米,表明日本人身高提高的幅度大于中国人。另外日本人随年龄增大体重增加的幅度明显小于中国人,说明我们在人体生长发育和体型变化方面与日本人相比有不足之处”。这是2000年的数据,再看2006年的:
“监测结果显示,在学生体质得到继续改善的同时,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却呈现下降趋势,另外,学生超重与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视力不良检出率也居高不下。”
其实,只要看看我们周围的情形,就知道这实在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从小学生到高中生,每天除上课再上课,做作业又做作业外,哪有时间去做体育锻炼,更别说发挥天性地玩了。那么,每天这么辛苦学习为什么々不用说,当然是应试。
“奥运工程”也是应试。据说为应付雅典奥运会,国家在奥运夺金项目上投资不少于50亿元人民币。而北京奥运呢?光设施建设3000亿元人民币以上!那么,在中小学生体育锻炼上,投资了多少呢?前不久,教育部要求在中小学生中开展跑步活动,小学生每天一千米,中学生每天两千米。有人就出来发怪话道:“少说吧!做不到就提也别提,从时间到场地,有实现的可能吗?慢不说好多地方学生做体操都得站在墙角树坑,有的连小块操场也没有。即使有场地。到了大冬天,孩子们跑完了汗湿淋漓,有条件换衣服吗?有条件洗澡吗?没有!那一会儿不都感冒了吗?”这简直是不识好歹的抬杠!不去理他也罢。
兵少将广
记得好多年前,看过一篇大约是海外留学生写的文章,将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做了一个比较。指出由二者之间的差异,可以看出民族性格的不同来。大体是中国象棋扁圆而国际象棋挺立啦,中国象棋有士无后而国际象棋有后无炮啦,中国象棋的马总被别腿而国际象棋的马能纵横驰骋啦,中国象棋的兵只能勇敢直进从容赴死而国际象棋的兵最终可变换角色啦……等等啦。
但,有一点文章却没有谈到,或者说作者没有发现,那就是中国象棋有兵五个,商国际象棋却有八枚之多。
毫无疑问,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的总子数是一样的,都是三十二枚,红黑(白黑)双方各十六子,也就是说中国象棋的兵是总子力的十六分之五,而国际象棋的兵则是总子力的二分之一。那么,如果把兵之外的都划为“官”的话,中国象棋无疑是兵少而将广的。再如果,如果说游戏是现实的模仿的话,那么中国象棋这种子力结构是其来有自的?
中国有句古话:兵不在多而在精,将不在勇而在谋。兵少是精了,但谁又没有说“将不在勇而在多”。将(官)是多了,但难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但人是闲不住的,实在没事干就去别马腿,我不动你永远不能跳,这作用就显出来了。或者塞象眼拆炮架。象耍点小脾气不过是“有象无飞”。马呢,一旦跳不出去,就干脆来个“马入窝心,老将发昏”,咱们谁也别得好!
说到游戏是现实的模仿,我就有一种恐怖感。社会在发展,游戏也会发展。假如哪一天中国象棋随着机构改革而改革的话,我总担心它的兵还会减少的。减少的那一部分怎么安置呢?打发不掉?那只好——提拔!而提拔又为编制所限,怎么办呢?这也好说,设置点士象顾问呀、马炮助理呀:再不行,弄点虚职:什么楚河汉界巡视员啦(相当于什么什么),隔岸观火调研员啦(相当于什么什么),主任兵员啦(相当于什么什么)。那剩下一个兵心理不平衡怎么办?授予他某种特权:任何情况下都可不动,而对方也不得吃你。这在中国象棋的让子棋里有句术语,就叫“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