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中老师犯“错”可怕吗?

来源 :学子·教育新理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hong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的教师害怕学生在课堂上出错,更害怕自己出错,认为被学生指出来会让自己没面子,甚至被学生指出来了还装成没听见,将错误藏着、捂着。我认为不应该是这样的,课堂是允许出错的地方,这些真实的错误,反倒成为了课堂教学中最珍贵的教学资源。我们的先人就曾说过“生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何况是现在资讯高速发展的时代,许多学生的知识面甚至比我们更广。因此,我认为对于课堂上偶尔的犯错,教师大可坦然地面对,因为在开放的课堂,只有用开放的心态来接纳,才能使自己更好地驾驭课堂。
  在教学中,我们要及时地识别错误,把错误当成一种难得生成的资源加以开发利用,要将错就错地引导和化解。要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灵活地处理这些问题,把这些“错误”变为有助于课堂教学的素材。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思路,往往会引发出更多的新意,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没有问题的课堂才是问题最大的课堂”,如何处理才能使错误变“废”为“宝”,让错误成为课堂教学中重要的资源,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利用这一动态生成的资源,变教学中的错误为促进学生发展的素材,使数学教学更精彩呢?回想自己的教学历程,这样的错还不少呢!
  例如:一次我布置学生完成同步练习,刚过了两分钟,就有学生响亮地叫了起来:“老师这道题目出错了,5加7再减30,减不了。”随即,一大片声音都附和着:“减不了,减不了……”听学生这么一说,我仔细看了看,果然在练习中有这样一题:5+7-30=,很明显是把5×7-30中的“×”误写成了“+”。(因为当时我们刚好在教乘加乘减)我本想立即告诉学生正确的题目,转念一想,这不是一个训练学生的好机会吗?我就对学生说:“你们看得非常仔细,刚才这个错误连老师都没有看出来,你们却看出来了,老师在这里表扬大家个个都能仔细审题。接下来老师想请大家帮帮忙,谁能把这一题改一改,使这道题变为一道我们能解答的题目?”学生听了我的话,就一个个动起了脑筋。不一会儿,就有个学生站起来兴奋地说:“老师,我有办法,只要把题中的‘+’号改为‘×’号,题目就好解答了。”我立刻说:“你真是好样的!”接着又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除了把‘+’号改成‘×’号外,还可以把后面的‘-’号改成‘+’,使它变成一道连加法,也可以的。”还有同学说不光可以改符号,还可以改题中的数字,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说出了很多种不同的办法。平平常常的数学课堂变成了学生展示聪明才智、交流辩论的场所。学生们的思维异常地活跃,我的数学课也因为学生的精彩而精彩。
  对于“错误”资源所带来的价值,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善于利用。因此,有时我也会在课堂中预设一些“错误”,让学生在说错、议错、纠错中增强学习的兴趣。
  例如:一年级下册“观察与测量”的复习课,内容枯燥无味,学生学习肯定毫无兴趣。于是,课始我把学生平时作业中的错误集中在一个情境里:“小红身高120米,用60米长的毛巾洗脸,12米长的牙刷刷牙,坐在8厘米长的教室里学习,在4厘米长的黑板上演板,拿着14米长的铅笔写字,下课后,望着教室外面8厘米高的大树,她高兴地笑了。”学生们边读边笑,情绪很快被调动起来,课中再穿插一些“可爱”的小错误,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生成了扎实有效、生动活泼的数学课堂。
  著名特级教师毕应龙说过:“课堂因错误而精彩!”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千万不要害怕出错,而应该用发展的眼光认真审视课堂中的错误,发扬其“闪光点”,及时捕捉错误所带来的教育价值,引导学生从错误中学习。
  (作者单位:江西宜黄县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对房屋的建筑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倘若要确保房屋建筑质量,一定要增强房屋抗震施工技术。就目前地震频繁发生的情况,人们对房屋抗震技术的需求
地方本科院校校企协同发展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拓展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逐渐成为建设"双一流"大学的主推模式.为了推进校企协同健康持续发展,文章在探索校企协同发展机制的基
泾惠渠灌区水利施工企业已经全面执行增值税,有利于杜绝企业重复征税、降低税负,优化纳税环境。“营改增”对泾惠渠灌区水利施工企业税负、收入、成本、利润以及会计核算等方面
化学信号中带有表明气味释放者社会等级等有关个体特征的信息(Halpin,1976),许多来自于尿液、粪便以及一些腺体(如肛腺、胁腺)的分泌物中就携带有这些信号并可用于性别和个体识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