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夜經濟,消費升級大趨勢
當前,內地越來越多的城市開始更加重視發展夜間經濟,其繁榮程度已經成為一座城市的活力指標,北京、上海、濟南、成都、天津等多地政府出臺了一系列加快推進夜間經濟發展的相關政策舉措,培育繁榮的夜間市場,鼓勵多種業態參與夜間經濟的發展。
首先從經濟學的角度看,發展夜間經濟對於促進消費升級,擴大內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透過夜間經濟活動,增加旅客和居民的夜間活動時間,創造消費供需空間,進而刺激旅客和居民夜間消費活動,帶動關聯行業的發展,形成晚間購物、餐飲、旅遊、沐浴、美容美髮、休閒、保健、學習、教育、歌舞、影視、娛樂等內容的夜間經濟消費業態。其次,繁榮夜間經濟活動,豐富多樣的行業分工,為居民提供了更多創業投資和就業機會,緩解城市人口的就業壓力。再則,培育夜間經濟,隨著業態不斷調整,形成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夜間經濟,使之作為城市歷史和文化底蘊的視窗,比如成都的春熙路、杭州河坊街、重慶解放碑洪崖洞、北京的三里屯等,這些地方的繁華夜景已經成為城市的名片,亦作為當地城市軟實力的重要體現。
博彩娛樂綜合體,主打澳門夜經濟
澳門定位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歷年來,特區政府結合澳門歷史文化特色和資源,著力推動優質旅遊城市建設,不斷提高和完善旅遊產品與服務品質,使澳門旅遊產業得到蓬勃發展,並且在澳門經濟中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當前澳門旅遊發展也出現了許多問題,比如區域資源分佈不平衡,不斷增加的遊客量帶來局部地區部分時段的承載力問題,以及旅遊服務結構單一等,以至於出現遊客大幅增加,而旅遊總體收益增長卻未有同等幅度的反應。
根據統計暨普查局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入境澳門的旅客達2028.5萬人次,同比增長20.6%。其中,上半年入境不過夜旅客1079.9萬人次,上升34.2%。入境旅客平均逗留1.1日,較去年同期減少0.1日。後兩個數據引發業界比較多的思考,並由此展開了關於如何增加過夜旅客,優化旅客結構,提高旅客消費的討論,當中不可避免涉及到澳門夜間經濟態勢的觀察。
由於澳門旅遊經濟的充分發展,因此,總體而言澳門夜間經濟亦具備非常良好的基礎,而且發展得也比較成熟,尤其在路氹片區,各家博企經過十幾年的不斷完善,建立了非常龐大的博彩娛樂綜合體,提供一站式、包羅萬有的精彩體驗。有的甚至實現24小時全天候提供多姿多采的旅遊娛樂項目選擇,遊客可從中享受多姿多彩的娛樂節目、米其林星級佳餚餐廳、酒吧及酒廊、世界級豪華免稅購物體驗及豐富的文化魅力,還可以去健身房鍛煉身體,整個娛樂過程都足以令人流連忘返。
我們可以從中看到,雖然以博彩娛樂綜合體為主打的夜間經濟已經極盡繁華,但夜間旅遊業態結構非常單一,對博企依賴性非常大,也不能滿足不同層次的遊客或本地居民所需。因此,當前澳門夜間經濟的發展,要向更加多元的目標發展,在博彩娛樂綜合體之外,根據不同人群的需求,培育一些更加多元的夜間經濟活動,延長遊客旅澳時間和促進旅遊消費,從而帶動旅遊經濟效益。
在地需求,澳門夜經濟大有可為
當然,澳門發展“夜間經濟”既是旅遊經濟的消費模式升級,也是本地居民生活中的重要內容。夜間經濟,一方面除了促進旅客旅遊消費之外,另一方面亦為本地居民休閒娛樂需求提供更多選擇,滿足居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為增強居民幸福感提供一個娛樂、文化、餐飲、藝術、文化相融合的多元夜間經濟氛圍。對於本地居民來說,澳門不僅是寄身之所,更是心靈所依,特別是對於大部分上班族,當忙碌漸成常態,夜晚消遣慢慢成為一種精神寄託,用消費犒勞自己、以娛樂放鬆身心越來越成為一種普遍選擇。
而目前澳門面向居民的夜間消費活動仍比較少,在隨機的街坊問答調查中,有相當一部分居民認為澳門本地的夜間娛樂消費活動可選方向不多,夜間消費供給與市民需求還有相當大的差距;也有相當數量的居民反映,平時若要娛樂,一般都去到珠海,直言珠海夜間活動相對豐富,而且“平、靚、正”。又有旅遊業者認為澳門適合親子的夜間活動不足等等,可以預見,澳門本地居民對於夜間經濟活動都有比較高的訴求。我們可以溯源臺北夜市在上世紀50年代興起的背景,最開始主要是賣小吃的流動商販,他們聚集在人流量大的交通樞紐、廟會和市集處,其最初的目標是針對附近的大學生和當地居民,為這些群體在工作或學習之餘提供消費場所,慢慢才形成了規模的市場,甚至成為最受歡迎觀光景點。
發展夜間經濟對於促進澳門產業多元化發展亦大有裨益。通過夜間購物、餐飲娛樂、旅遊消費等活動,繁榮夜間經濟,深挖夜間紅利,延長遊客在澳門的逗留時間,拉動關聯業態的發展,可以給中小微企業提供更多商機,也給市民提供創業、就業的機會,增強澳門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完善六要素,豐富夜經濟業態
發展夜間經濟,突破點在於如何完善和做好食、住、行、遊、購、娛等6個核心要素。這6個要素當中,“食”、“遊”、“娛”是夜間旅遊活動中最重要的部分,首先是“食”方面,澳門是一座以美食聞名的國際大都市,由於歷史與地理位置原因,造就了澳門富有地區性特色和中西交融的飲食文化,不論是在大三巴牌坊景點,還是在各個街區,到處都充斥著美食的誘惑。在澳門旅遊文化裏,食是不可分割的部分。但唯現時部分街區餐飲美食餐廳、檔位顧及營業時間延長帶來的成本上升、人力投入等問題而休店時間較早。澳門本身也探索康公夜市之類的夜間美食活動,但規模和人氣都未到達理想狀態。打造夜間美食空間方面,我認為珠海御溫泉冬季的大餐廟會很值得借鑒,大餐廟會是以吃喝玩樂為主題大型美食活動,當中不僅有琳瑯滿目的美食,更有各種各樣的遊戲,表演,令遊客流連忘返,既滿足居民夜間活動需要,也為之帶來極大的經濟效益。
其次是“遊”,發展夜間旅遊,不是簡單的從日間旅遊設施和模式進行延長,當中要面對夜遊安全、照明設施等基礎設施以及對機制保障投入都有相對較高的要求。現時路氹區有比較豐富的夜間旅遊項目,但其他區域仍有待進一步挖掘。亦由於在發展的初期階段,可能會面臨客流、收入不如日間旅遊穩定,而且還受限於目的地的軟硬體基礎條件,所以在進行旅遊產品開發的問題上,仍需要政府牽頭,比如開發更多具有特色的夜間表演,完善現有的旅遊設施做好夜遊配套設施等。 在夜間娛樂上,不僅僅博彩方面的娛樂元素,以及酒吧、KTV等業態發展,還可以打造更多街頭表演,文創活動,以年輕人為主力軍,比如引入文化消費市集、美食文化節、知名樂隊演出等時尚元素,從而打造夜間文化娛樂消費地標。
豐富“食”、“遊”、“娛”三個最具有消費潛力的環節,對於遊客和居民都有明顯的吸虹效應,其次是在住、行、購上做好相關的功能配套,逐步打造現代都市夜遊美食空間、夜遊目的地、夜間購物示範街區等,形成豐富夜間消費形態。
政府主導市場參與,突破發展瓶頸
澳門空間小,人地矛盾突出,這是澳門發展始終都繞不開的問題,因此可以預見,發展夜間經濟首先要協調夜間經濟活動區域和居民生活區域兩者之間可能產生的矛盾。從整體規劃來看,需要深入地評估哪些區域適合發展夜經濟,而針對不同的區域,又適合打造何種產業為主的夜間經濟活動?以及各個區域開展的夜間經濟活動,具有什麼樣的目的,受眾是什麼群體?澳門空間小,如果夜間經濟活動太過於頻密,肯定會衍生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尤其在路氹區以外過度發展夜間經濟,或增加過多的休閒娛樂設施,那麼,最重要的思考就是要以不干擾原有居民的生活為前提。
其次,澳門雖然稱得上是可以步行漫遊的城市,無論是澳門本島,還是路氹區,現有的夜間活動都具備一定的交通便利性,但未來如果進一步推進發展夜間經濟,尚需配備完善夜間照明設施、治安維護。
總之,只有以前瞻的眼光來看待和部署夜間經濟發展,密切解決好區域佈局、治安、衛生、噪音、垃圾等問題,才能更好平衡夜間消費者、從業者與居民的利益訴求,做到既滿足澳門享受夜生活的人的需求,又能保障好在地居民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狀態。
值得肯定的是,不管在國內任何一座城市,培育和發展夜間經濟都以“政府主導,市場參與”的形式來推進。無論是特色街區的規劃和打造,還是商業資源的聚合、公共資源的配置,都需要通過政府發揮政策的導向作用。因此,澳門要進一步發展夜間經濟,目前仍有許多工作需要從政府的層面推動,規劃好商圈,提供合適的場所,合適的設施,完成合理的功能佈局。以及對相關政策進行完善,比如發展夜間街頭表演的元素,要對現在的市政政策會否限制夜間經濟發展進行必要的檢討。
最后,市場主體和民間的參與亦必不可少。在夜間活動的項目和區域位置上,需要推進不同群體之間的利益協調,尤其面對夜間經濟對在地居民可能產生的侵擾問題,平衡夜間經濟發展與居民權益訴求,最重要的是引入居民、社團、業界等利益方參與其中,充分溝通,加強協調和行業管理,這樣能避免未來矛盾的發生。
推進夜間經濟活動,要從預前的頂層規劃入手,根據不同區域的環境和條件,做好功能定位,探討哪一區域適合發展美食項目,哪一區域適合發展夜間娛樂項目,以及因應在地居民還是旅客作為目標受眾來佈局,營造居遊滿意,發展有序的夜間消費環境,讓澳門的夜晚煥發出更迷人的活力。
當前,內地越來越多的城市開始更加重視發展夜間經濟,其繁榮程度已經成為一座城市的活力指標,北京、上海、濟南、成都、天津等多地政府出臺了一系列加快推進夜間經濟發展的相關政策舉措,培育繁榮的夜間市場,鼓勵多種業態參與夜間經濟的發展。
首先從經濟學的角度看,發展夜間經濟對於促進消費升級,擴大內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透過夜間經濟活動,增加旅客和居民的夜間活動時間,創造消費供需空間,進而刺激旅客和居民夜間消費活動,帶動關聯行業的發展,形成晚間購物、餐飲、旅遊、沐浴、美容美髮、休閒、保健、學習、教育、歌舞、影視、娛樂等內容的夜間經濟消費業態。其次,繁榮夜間經濟活動,豐富多樣的行業分工,為居民提供了更多創業投資和就業機會,緩解城市人口的就業壓力。再則,培育夜間經濟,隨著業態不斷調整,形成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夜間經濟,使之作為城市歷史和文化底蘊的視窗,比如成都的春熙路、杭州河坊街、重慶解放碑洪崖洞、北京的三里屯等,這些地方的繁華夜景已經成為城市的名片,亦作為當地城市軟實力的重要體現。
博彩娛樂綜合體,主打澳門夜經濟
澳門定位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歷年來,特區政府結合澳門歷史文化特色和資源,著力推動優質旅遊城市建設,不斷提高和完善旅遊產品與服務品質,使澳門旅遊產業得到蓬勃發展,並且在澳門經濟中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當前澳門旅遊發展也出現了許多問題,比如區域資源分佈不平衡,不斷增加的遊客量帶來局部地區部分時段的承載力問題,以及旅遊服務結構單一等,以至於出現遊客大幅增加,而旅遊總體收益增長卻未有同等幅度的反應。
根據統計暨普查局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入境澳門的旅客達2028.5萬人次,同比增長20.6%。其中,上半年入境不過夜旅客1079.9萬人次,上升34.2%。入境旅客平均逗留1.1日,較去年同期減少0.1日。後兩個數據引發業界比較多的思考,並由此展開了關於如何增加過夜旅客,優化旅客結構,提高旅客消費的討論,當中不可避免涉及到澳門夜間經濟態勢的觀察。
由於澳門旅遊經濟的充分發展,因此,總體而言澳門夜間經濟亦具備非常良好的基礎,而且發展得也比較成熟,尤其在路氹片區,各家博企經過十幾年的不斷完善,建立了非常龐大的博彩娛樂綜合體,提供一站式、包羅萬有的精彩體驗。有的甚至實現24小時全天候提供多姿多采的旅遊娛樂項目選擇,遊客可從中享受多姿多彩的娛樂節目、米其林星級佳餚餐廳、酒吧及酒廊、世界級豪華免稅購物體驗及豐富的文化魅力,還可以去健身房鍛煉身體,整個娛樂過程都足以令人流連忘返。
我們可以從中看到,雖然以博彩娛樂綜合體為主打的夜間經濟已經極盡繁華,但夜間旅遊業態結構非常單一,對博企依賴性非常大,也不能滿足不同層次的遊客或本地居民所需。因此,當前澳門夜間經濟的發展,要向更加多元的目標發展,在博彩娛樂綜合體之外,根據不同人群的需求,培育一些更加多元的夜間經濟活動,延長遊客旅澳時間和促進旅遊消費,從而帶動旅遊經濟效益。
在地需求,澳門夜經濟大有可為
當然,澳門發展“夜間經濟”既是旅遊經濟的消費模式升級,也是本地居民生活中的重要內容。夜間經濟,一方面除了促進旅客旅遊消費之外,另一方面亦為本地居民休閒娛樂需求提供更多選擇,滿足居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為增強居民幸福感提供一個娛樂、文化、餐飲、藝術、文化相融合的多元夜間經濟氛圍。對於本地居民來說,澳門不僅是寄身之所,更是心靈所依,特別是對於大部分上班族,當忙碌漸成常態,夜晚消遣慢慢成為一種精神寄託,用消費犒勞自己、以娛樂放鬆身心越來越成為一種普遍選擇。
而目前澳門面向居民的夜間消費活動仍比較少,在隨機的街坊問答調查中,有相當一部分居民認為澳門本地的夜間娛樂消費活動可選方向不多,夜間消費供給與市民需求還有相當大的差距;也有相當數量的居民反映,平時若要娛樂,一般都去到珠海,直言珠海夜間活動相對豐富,而且“平、靚、正”。又有旅遊業者認為澳門適合親子的夜間活動不足等等,可以預見,澳門本地居民對於夜間經濟活動都有比較高的訴求。我們可以溯源臺北夜市在上世紀50年代興起的背景,最開始主要是賣小吃的流動商販,他們聚集在人流量大的交通樞紐、廟會和市集處,其最初的目標是針對附近的大學生和當地居民,為這些群體在工作或學習之餘提供消費場所,慢慢才形成了規模的市場,甚至成為最受歡迎觀光景點。
發展夜間經濟對於促進澳門產業多元化發展亦大有裨益。通過夜間購物、餐飲娛樂、旅遊消費等活動,繁榮夜間經濟,深挖夜間紅利,延長遊客在澳門的逗留時間,拉動關聯業態的發展,可以給中小微企業提供更多商機,也給市民提供創業、就業的機會,增強澳門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完善六要素,豐富夜經濟業態
發展夜間經濟,突破點在於如何完善和做好食、住、行、遊、購、娛等6個核心要素。這6個要素當中,“食”、“遊”、“娛”是夜間旅遊活動中最重要的部分,首先是“食”方面,澳門是一座以美食聞名的國際大都市,由於歷史與地理位置原因,造就了澳門富有地區性特色和中西交融的飲食文化,不論是在大三巴牌坊景點,還是在各個街區,到處都充斥著美食的誘惑。在澳門旅遊文化裏,食是不可分割的部分。但唯現時部分街區餐飲美食餐廳、檔位顧及營業時間延長帶來的成本上升、人力投入等問題而休店時間較早。澳門本身也探索康公夜市之類的夜間美食活動,但規模和人氣都未到達理想狀態。打造夜間美食空間方面,我認為珠海御溫泉冬季的大餐廟會很值得借鑒,大餐廟會是以吃喝玩樂為主題大型美食活動,當中不僅有琳瑯滿目的美食,更有各種各樣的遊戲,表演,令遊客流連忘返,既滿足居民夜間活動需要,也為之帶來極大的經濟效益。
其次是“遊”,發展夜間旅遊,不是簡單的從日間旅遊設施和模式進行延長,當中要面對夜遊安全、照明設施等基礎設施以及對機制保障投入都有相對較高的要求。現時路氹區有比較豐富的夜間旅遊項目,但其他區域仍有待進一步挖掘。亦由於在發展的初期階段,可能會面臨客流、收入不如日間旅遊穩定,而且還受限於目的地的軟硬體基礎條件,所以在進行旅遊產品開發的問題上,仍需要政府牽頭,比如開發更多具有特色的夜間表演,完善現有的旅遊設施做好夜遊配套設施等。 在夜間娛樂上,不僅僅博彩方面的娛樂元素,以及酒吧、KTV等業態發展,還可以打造更多街頭表演,文創活動,以年輕人為主力軍,比如引入文化消費市集、美食文化節、知名樂隊演出等時尚元素,從而打造夜間文化娛樂消費地標。
豐富“食”、“遊”、“娛”三個最具有消費潛力的環節,對於遊客和居民都有明顯的吸虹效應,其次是在住、行、購上做好相關的功能配套,逐步打造現代都市夜遊美食空間、夜遊目的地、夜間購物示範街區等,形成豐富夜間消費形態。
政府主導市場參與,突破發展瓶頸
澳門空間小,人地矛盾突出,這是澳門發展始終都繞不開的問題,因此可以預見,發展夜間經濟首先要協調夜間經濟活動區域和居民生活區域兩者之間可能產生的矛盾。從整體規劃來看,需要深入地評估哪些區域適合發展夜經濟,而針對不同的區域,又適合打造何種產業為主的夜間經濟活動?以及各個區域開展的夜間經濟活動,具有什麼樣的目的,受眾是什麼群體?澳門空間小,如果夜間經濟活動太過於頻密,肯定會衍生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尤其在路氹區以外過度發展夜間經濟,或增加過多的休閒娛樂設施,那麼,最重要的思考就是要以不干擾原有居民的生活為前提。
其次,澳門雖然稱得上是可以步行漫遊的城市,無論是澳門本島,還是路氹區,現有的夜間活動都具備一定的交通便利性,但未來如果進一步推進發展夜間經濟,尚需配備完善夜間照明設施、治安維護。
總之,只有以前瞻的眼光來看待和部署夜間經濟發展,密切解決好區域佈局、治安、衛生、噪音、垃圾等問題,才能更好平衡夜間消費者、從業者與居民的利益訴求,做到既滿足澳門享受夜生活的人的需求,又能保障好在地居民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狀態。
值得肯定的是,不管在國內任何一座城市,培育和發展夜間經濟都以“政府主導,市場參與”的形式來推進。無論是特色街區的規劃和打造,還是商業資源的聚合、公共資源的配置,都需要通過政府發揮政策的導向作用。因此,澳門要進一步發展夜間經濟,目前仍有許多工作需要從政府的層面推動,規劃好商圈,提供合適的場所,合適的設施,完成合理的功能佈局。以及對相關政策進行完善,比如發展夜間街頭表演的元素,要對現在的市政政策會否限制夜間經濟發展進行必要的檢討。
最后,市場主體和民間的參與亦必不可少。在夜間活動的項目和區域位置上,需要推進不同群體之間的利益協調,尤其面對夜間經濟對在地居民可能產生的侵擾問題,平衡夜間經濟發展與居民權益訴求,最重要的是引入居民、社團、業界等利益方參與其中,充分溝通,加強協調和行業管理,這樣能避免未來矛盾的發生。
推進夜間經濟活動,要從預前的頂層規劃入手,根據不同區域的環境和條件,做好功能定位,探討哪一區域適合發展美食項目,哪一區域適合發展夜間娛樂項目,以及因應在地居民還是旅客作為目標受眾來佈局,營造居遊滿意,發展有序的夜間消費環境,讓澳門的夜晚煥發出更迷人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