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北京市朝阳区现代城西门旁边,有一家名叫JENNY LU’S SHOP的蔬菜超市。虽说这里销售的都是蔬菜,可进进出出的顾客绝大部分都是高鼻梁、蓝眼睛的老外,让人十分好奇。
走进超市仔细一看,发现这里的蔬菜品种齐全,摆放讲究,而且每种蔬菜标的说明都是外文:英文、韩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一个中国字儿都没有。就连超市里回荡着的曼妙音乐,也全是外文歌曲。显然这是一家专门为老外开的超市,但让人啧啧称奇的是,这个每天与老外打交道的超市老板,不是什么名牌大学的高才生,也不是什么海归人士,而是一位只有初中学历的打工妹。
漂在京城,河南女孩从“慢一拍”中捕捉商机
跟许多家境贫寒的农村孩子一样,因为交不起学费,王建颖初中一毕业便辍学回家务农。25岁那年,王建颖从河南农村老家辗转来到了北京,在京郊的一家养鸡场当小工。每月辛辛苦苦,挣的钱也仅够生活费。王建颖心里很难受: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呢?难道就这样打道回府跟同村女孩一样,随便找个男人早早嫁人?王建颖在心里说不!
这天,王建颖在朝阳区三里屯市场转悠时发现,许多像自己一样的外地人推着三轮车卖菜,虽然十分辛苦,但他们一招一式都特别有干劲。王建颖眼前一亮:菜人人要吃,不怕没生意,并且每一分钱都能拿到手。在观察了两天后,她买来一辆三轮车说干就干了起来。当时与自己同来京城的姐夫卢旭冬也没找到活儿,于是两人合伙做起了摆地摊卖菜的生意。
为了赶早去几十里外的批发市场进货,两人每天凌晨两点多就起床;菜拉回来后,天还没有亮就得去赶早市;如果哪天生意不好,散市时菜没卖完,他们还得蹬着三轮车到附近的居民区里吆喝叫卖。这样熬了一段时期,王建颖逐渐适应了这个小卖买,但卢旭冬却受不了这样的劳累,最终丢下了秤杆进了一家塑料厂打工。
王建颖没有放弃,一个人忙活着,可不管她怎样努力,少了一个人照应的蔬菜摊,生意还是清淡了许多。而且进货时也抢不过别人,每天只能少进几个品种的蔬菜,一些抢手菜品更是很难进到。尤其是有一段时间,西葫芦卖得特别火,但自己很难进到货,即使偶尔运气好,抢到一些,也都是人家挑剩下的“小个儿”……
正在王建颖一筹莫展时,那些“小个儿”西葫芦却给她带来了商机。细心的王建颖发现,那段时间,光顾她的蔬菜摊的外国顾客明显多了起来。她发现老外挑菜,不仅要求蔬菜新鲜、水嫩,还喜欢个头小而饱满的,和我们中国人爱挑大个儿的习惯刚好相反。西方人认为小巧的菜品不仅好看,而且营养价值高。
王建颖灵机一动,三里屯周围居住的外国人很多,而且一般都到这里买菜,如果把目光对准他们,说不定能够改变目前的困境……有了这个想法后,王建颖每次去批发市场进货都会刻意挑一些小巧菜品。这一招果然见效,她的生意很快火了起来。
亮出招牌,让老外走进“自家的店子”
就这样,王建颖悄悄做起了“垄断”生意。许多人都无法理解,一个不懂一点英文的“农村妹”居然能和老外打上交道,其实王建颖的经营原则非常简单——诚信。
一天,一位西餐厅的后勤人员向王建颖订货:一个星期后需要一卡车“小个儿”西葫芦。因为要的货数量大,近处一时凑不齐,需要到几十公里外的大市场去采购。这样一来,成本势必大大增加,根本赚不了钱。要是别人可能就会取消这次合作,但王建颖为了不失信于人,硬是东奔西走备齐了货。当她准时将一卡车“小个儿”西葫芦交付给对方时,高鼻梁、蓝眼睛的老外乐得伸出大拇指:“王,你太棒了!”
后来,到王建颖摊上来买菜的外国顾客越来越多,甚至许多外国餐厅、外国公司都慕名而来。生意火了,王建颖一个人怎么也忙不过来。于是,她又说服了姐夫卢旭冬,两人开始共同经营菜摊。他们在市场里租了一个店面。有了店面,就得有个店名。他们请一位华侨帮助取店名,华侨说:“既然你们的店铺主要是针对外国顾客的,那就取一个外文名吧!”于是就以他俩名字的谐音取了一个店名——“JENNY LU’S SHOP”。
不久,他们又在酒仙桥租了一个店面,王建颖比以前更注重品牌形象,不仅严把质量关,所进的蔬菜品种齐全,新鲜水嫩,而且把所有蔬菜分类摆放得井然有序,还为每种蔬菜标上了外文说明。不出所料,王建颖的生意比过去更火了。
无招胜有招,她把蔬菜卖到英国大使馆
两个月后,JENNY LU’S SHOP的第一家分店开张了。紧接着,第二家、第三家……短短三年内,王建颖大胆出击,接连在北京外国人多的地区开了11家连锁店。除了在菜品上满足老外的爱好外,王建颖还不停地琢磨老外的生活禁忌和社交方式等,以便更好地与之沟通。在日复一日的熏陶下,只有初中文化的王建颖学会了一些简单的外文,并与周围的老外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她感触颇深地说道:“其实说到经营方法,我还真说不上来。但我坚信,不管哪国人,以心交心总是行得通的。”
有一次,一个老外在JENNY LU’S SHOP选购了一罐食品,按行业规定,这类食品售出后过了保质期超市是不负责的。然而,这位顾客在超过保质期一个月后来到店铺要求退货。当时,营业员在看了发票后拒绝了他的不合理要求,但对方却无理地坚持退货,为此双方争吵了起来。王建颖听说此事后立即赶到店里,二话不说,当即让营业员做了退赔处理。事后,当班营业员找到王建颖的姐夫诉说了委屈,卢旭冬一听也火了,对王建颖大发脾气:“你今天开了这个口子,以后别人都来无理退货,那店铺以后的生意还怎么做?”
王建颖这样解释:“的确,我们不给那位老外退货是无可厚非的,可我觉得JENNY LU’S SHOP应该做到与众不同!做生意若想长盛不衰,总得有自己独到的一套。我听说国外许多商店都讲究无条件退货,我们的店既然是面向老外的,就应该往这方面靠拢,而不能死守以往的老规矩。就算有人会以此钻空子占便宜,那也是极少数人,绝大部分客人的素质还是很高的。只要我们信誉过硬,就一定能够长足发展。”果然,王建颖的做法让那位老外不仅再次登门购物,而且经常会介绍新的朋友来购物,当然“占便宜”的事他从此再也不做了。
2008年3月,英国农业部举办蔬菜基地评选活动,在一位外国友人的介绍下,王建颖应邀前往英国考察。王建颖很珍惜这次学习先进技术的机会。每到一处,她都让翻译对专家的话进行详尽讲解,自己再做好细致的笔录。在威尔士一处蔬菜基地,王建颖真是大开眼界,基地从选址到蔬菜的培育管理,以及配送等环节都有严格的要求,而这些是她以前在国内闻所未闻的。王建颖还特意研究了英国蔬菜店铺的装修和摆设风格。她发现,这些店铺有着浓郁的文化氛围,并赋予较强的人性化消费时尚。而这样的设计,无疑让逛菜店的人感受到家一样的温馨与舒适。
在国外考察期间,王建颖发现一种名叫希格利亚的蔬菜已经成为老外餐桌上必备的时尚调味品,国内却根本没有种植这种菜。王建颖看准了其中的商机,立即从国外引进,派技术人员在基地试种。果然,这些在国内堪称独一无二的“洋品”从基地配送到京城各个店铺后,马上受到了老外们的青睐,一些高档饭店也闻风而动,纷纷到她的店铺来批发这种菜。
尝到了开发新品种的甜头后,2008年10月,王建颖又在京郊大兴县承包了一片土地,开始不间断地引进国外的时尚蔬菜。不到一年,基地培育的蔬菜新品种就超过了40种。英国驻华大使馆闻讯后,找到王建颖,经过一系列的洽谈及严格考察,JENNY LU’S SHOP顺利地承接下了为其供应蔬菜的业务!
王建颖与众不同的经营策略,使得JENNY LU’S SHOP的客源不断上升。不仅老外们青睐它,就连北京的海归人员以及白领也以逛JENNY LU’S SHOP为时尚。如今的王建颖,再也不是几年前那个骑三轮车卖菜的农村打工妹,而是年收入逾百万、名震京城的“蔬菜公主”了!
当被问到成功秘诀时,王建颖谦虚地说道:“哪有什么秘诀,其实只要用心,再普通的行业也能干出一番事业来。”
责编/紫君
E-mail: [email protected]
走进超市仔细一看,发现这里的蔬菜品种齐全,摆放讲究,而且每种蔬菜标的说明都是外文:英文、韩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一个中国字儿都没有。就连超市里回荡着的曼妙音乐,也全是外文歌曲。显然这是一家专门为老外开的超市,但让人啧啧称奇的是,这个每天与老外打交道的超市老板,不是什么名牌大学的高才生,也不是什么海归人士,而是一位只有初中学历的打工妹。
漂在京城,河南女孩从“慢一拍”中捕捉商机
跟许多家境贫寒的农村孩子一样,因为交不起学费,王建颖初中一毕业便辍学回家务农。25岁那年,王建颖从河南农村老家辗转来到了北京,在京郊的一家养鸡场当小工。每月辛辛苦苦,挣的钱也仅够生活费。王建颖心里很难受: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呢?难道就这样打道回府跟同村女孩一样,随便找个男人早早嫁人?王建颖在心里说不!
这天,王建颖在朝阳区三里屯市场转悠时发现,许多像自己一样的外地人推着三轮车卖菜,虽然十分辛苦,但他们一招一式都特别有干劲。王建颖眼前一亮:菜人人要吃,不怕没生意,并且每一分钱都能拿到手。在观察了两天后,她买来一辆三轮车说干就干了起来。当时与自己同来京城的姐夫卢旭冬也没找到活儿,于是两人合伙做起了摆地摊卖菜的生意。
为了赶早去几十里外的批发市场进货,两人每天凌晨两点多就起床;菜拉回来后,天还没有亮就得去赶早市;如果哪天生意不好,散市时菜没卖完,他们还得蹬着三轮车到附近的居民区里吆喝叫卖。这样熬了一段时期,王建颖逐渐适应了这个小卖买,但卢旭冬却受不了这样的劳累,最终丢下了秤杆进了一家塑料厂打工。
王建颖没有放弃,一个人忙活着,可不管她怎样努力,少了一个人照应的蔬菜摊,生意还是清淡了许多。而且进货时也抢不过别人,每天只能少进几个品种的蔬菜,一些抢手菜品更是很难进到。尤其是有一段时间,西葫芦卖得特别火,但自己很难进到货,即使偶尔运气好,抢到一些,也都是人家挑剩下的“小个儿”……
正在王建颖一筹莫展时,那些“小个儿”西葫芦却给她带来了商机。细心的王建颖发现,那段时间,光顾她的蔬菜摊的外国顾客明显多了起来。她发现老外挑菜,不仅要求蔬菜新鲜、水嫩,还喜欢个头小而饱满的,和我们中国人爱挑大个儿的习惯刚好相反。西方人认为小巧的菜品不仅好看,而且营养价值高。
王建颖灵机一动,三里屯周围居住的外国人很多,而且一般都到这里买菜,如果把目光对准他们,说不定能够改变目前的困境……有了这个想法后,王建颖每次去批发市场进货都会刻意挑一些小巧菜品。这一招果然见效,她的生意很快火了起来。
亮出招牌,让老外走进“自家的店子”
就这样,王建颖悄悄做起了“垄断”生意。许多人都无法理解,一个不懂一点英文的“农村妹”居然能和老外打上交道,其实王建颖的经营原则非常简单——诚信。
一天,一位西餐厅的后勤人员向王建颖订货:一个星期后需要一卡车“小个儿”西葫芦。因为要的货数量大,近处一时凑不齐,需要到几十公里外的大市场去采购。这样一来,成本势必大大增加,根本赚不了钱。要是别人可能就会取消这次合作,但王建颖为了不失信于人,硬是东奔西走备齐了货。当她准时将一卡车“小个儿”西葫芦交付给对方时,高鼻梁、蓝眼睛的老外乐得伸出大拇指:“王,你太棒了!”
后来,到王建颖摊上来买菜的外国顾客越来越多,甚至许多外国餐厅、外国公司都慕名而来。生意火了,王建颖一个人怎么也忙不过来。于是,她又说服了姐夫卢旭冬,两人开始共同经营菜摊。他们在市场里租了一个店面。有了店面,就得有个店名。他们请一位华侨帮助取店名,华侨说:“既然你们的店铺主要是针对外国顾客的,那就取一个外文名吧!”于是就以他俩名字的谐音取了一个店名——“JENNY LU’S SHOP”。
不久,他们又在酒仙桥租了一个店面,王建颖比以前更注重品牌形象,不仅严把质量关,所进的蔬菜品种齐全,新鲜水嫩,而且把所有蔬菜分类摆放得井然有序,还为每种蔬菜标上了外文说明。不出所料,王建颖的生意比过去更火了。
无招胜有招,她把蔬菜卖到英国大使馆
两个月后,JENNY LU’S SHOP的第一家分店开张了。紧接着,第二家、第三家……短短三年内,王建颖大胆出击,接连在北京外国人多的地区开了11家连锁店。除了在菜品上满足老外的爱好外,王建颖还不停地琢磨老外的生活禁忌和社交方式等,以便更好地与之沟通。在日复一日的熏陶下,只有初中文化的王建颖学会了一些简单的外文,并与周围的老外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她感触颇深地说道:“其实说到经营方法,我还真说不上来。但我坚信,不管哪国人,以心交心总是行得通的。”
有一次,一个老外在JENNY LU’S SHOP选购了一罐食品,按行业规定,这类食品售出后过了保质期超市是不负责的。然而,这位顾客在超过保质期一个月后来到店铺要求退货。当时,营业员在看了发票后拒绝了他的不合理要求,但对方却无理地坚持退货,为此双方争吵了起来。王建颖听说此事后立即赶到店里,二话不说,当即让营业员做了退赔处理。事后,当班营业员找到王建颖的姐夫诉说了委屈,卢旭冬一听也火了,对王建颖大发脾气:“你今天开了这个口子,以后别人都来无理退货,那店铺以后的生意还怎么做?”
王建颖这样解释:“的确,我们不给那位老外退货是无可厚非的,可我觉得JENNY LU’S SHOP应该做到与众不同!做生意若想长盛不衰,总得有自己独到的一套。我听说国外许多商店都讲究无条件退货,我们的店既然是面向老外的,就应该往这方面靠拢,而不能死守以往的老规矩。就算有人会以此钻空子占便宜,那也是极少数人,绝大部分客人的素质还是很高的。只要我们信誉过硬,就一定能够长足发展。”果然,王建颖的做法让那位老外不仅再次登门购物,而且经常会介绍新的朋友来购物,当然“占便宜”的事他从此再也不做了。
2008年3月,英国农业部举办蔬菜基地评选活动,在一位外国友人的介绍下,王建颖应邀前往英国考察。王建颖很珍惜这次学习先进技术的机会。每到一处,她都让翻译对专家的话进行详尽讲解,自己再做好细致的笔录。在威尔士一处蔬菜基地,王建颖真是大开眼界,基地从选址到蔬菜的培育管理,以及配送等环节都有严格的要求,而这些是她以前在国内闻所未闻的。王建颖还特意研究了英国蔬菜店铺的装修和摆设风格。她发现,这些店铺有着浓郁的文化氛围,并赋予较强的人性化消费时尚。而这样的设计,无疑让逛菜店的人感受到家一样的温馨与舒适。
在国外考察期间,王建颖发现一种名叫希格利亚的蔬菜已经成为老外餐桌上必备的时尚调味品,国内却根本没有种植这种菜。王建颖看准了其中的商机,立即从国外引进,派技术人员在基地试种。果然,这些在国内堪称独一无二的“洋品”从基地配送到京城各个店铺后,马上受到了老外们的青睐,一些高档饭店也闻风而动,纷纷到她的店铺来批发这种菜。
尝到了开发新品种的甜头后,2008年10月,王建颖又在京郊大兴县承包了一片土地,开始不间断地引进国外的时尚蔬菜。不到一年,基地培育的蔬菜新品种就超过了40种。英国驻华大使馆闻讯后,找到王建颖,经过一系列的洽谈及严格考察,JENNY LU’S SHOP顺利地承接下了为其供应蔬菜的业务!
王建颖与众不同的经营策略,使得JENNY LU’S SHOP的客源不断上升。不仅老外们青睐它,就连北京的海归人员以及白领也以逛JENNY LU’S SHOP为时尚。如今的王建颖,再也不是几年前那个骑三轮车卖菜的农村打工妹,而是年收入逾百万、名震京城的“蔬菜公主”了!
当被问到成功秘诀时,王建颖谦虚地说道:“哪有什么秘诀,其实只要用心,再普通的行业也能干出一番事业来。”
责编/紫君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