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看待社会医疗机构

来源 :现代工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mon3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上海召开的一次会议上,对社会医疗机构问题,医政部门的人说:“社会医疗机构是利益驱动主义者,他们开设诊所的根本目的为了赚钱”;卫协方面的人说:“社会医疗机构是公立医疗机构的补充,对发展卫生事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卫生监督的人说:“社会医疗机构一塌糊涂,经常出现医疗质量问题”;新闻媒体和社会舆论对社会医疗机构也基本上持非议的态度。
  那么,究竟应当怎样看待社会医疗机构?
  
  从医院发展史看社会医疗机构
  分析社会医疗机构,既不能一棍子打死,也不能一句话肯定,需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历史、辩证、全面地看待。当你翻开《上海地方志》就会发现:私立医疗机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相适应而衍生的产物。
  所谓社会医疗机构,在历史上,就是除了像中山医院、华山医院等国立医院之外的医疗机构。比如: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外国人办的教会医院、私立医院、联合诊所、个体诊所。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国民党办的国立医院,接收了教会医院、私立医院,统称为全民所有制医院,剩下的联合诊所、私立诊所属于社会医疗机构。
  1950年,上海市人民政府颁布《管理开业医务人员暂行规则》,允许医生私人开业,经审核合格,发给开业证书。六十年代,联合诊所合并为地段医院(街道医院),称之为集体所有制医疗机构。“文化大革命”期间,反对走资本主义道路,私立医院全部关闭,个体诊所几乎灭迹。1980年,国务院批转卫生部《关于允许个体开业行医问题的请示报告》,恢复私立诊所。改革开放以后,淡化所有制概念,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医疗机构,称为公立医疗机构;有证的民间、社会办医,统称为社会医疗机构。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允许多渠道办医,社会医疗机构像雨后春笋,得到蓬勃发展。目前,上海社会医疗机构不是在减少,而是在不断增加。仅从口腔专业来看,公立医疗机构只有401家,社会医疗机构却有906家,总共1307家。
  对社会医疗机构,研究它的历史、产生原因和发展过程,可以看到:如今,许多著名的市级医院、教学医院,出生于私立医院。仁济医院前身是道光24年(1844年)英国传教士洛克哈脱(Lock Hart)创设的仁济医馆;市一医院是清同治3年(1864年)天主教创办的公济医院;胸科医院是美国圣公会创办于清同治5年(1866年)的宏仁医院;市六医院是清光绪30年(1904年)开设在靶子路的上海西人隔离医院;瑞金医院是光绪33年(1907年)天主教会创立的广慈医院;华东医院前身宏恩医院,建于民国15年(1926年);九院是我国医学界最早留学美国的女医师石美玉于民国9年(1920年)创办的伯特利医院……
  在上海,几乎每个区、县的公立医院,都有私立医院的身影,都是公立、私立的“混血儿”,不是纯种的国立医院。因此,不要忘记老祖宗,不要以公立、私立医院名称、性质论功过是非。现在,社会医疗机构之所以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都是政府对它们缺乏有效管理所致。医院从来是需要强势管理、科学管理、规范管理的特殊行业。“文化大革命”时,打倒城市老爷卫生部,撤销卫生管理机构(卫生科),公立医院实行医、护、工一条龙,医疗质量大幅度下降,清洁工上手术台草菅人命,不同样产生缺乏管理的种种问题吗?长期以来,公立医院在卫生局的强势管理下,不断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医疗安全、医疗质量持续提高;社会医疗机构则处于弱势管理的状态,卫生局管不了,卫协却无权管。
  
  赚钱不是社会医疗机构唯一目的
  任何事物都存在矛盾的对立双方,办事要抓主要矛盾,具体问题要作具体分析。研究社会医疗机构设置动因,不难发现:赚钱不是社会医疗机构的唯一目的。
  有些民营企业家挖了“第一桶金”之后,想在医疗行业积累资本,他们以为:世间万事万物中,人吃五谷杂粮,一代又一代的人口繁衍,医疗行业有源源不断的生机;少数企业家在资本市场获得成功后,希望在医疗行业投资,用慈善之心回报社会。
  医生走向社会,开办诊所的原因也各不相同。有的医务人员出于体制、机制上的原因,希望跳出受抑制的公立医院,“下海”施展自己的才华;有的医务人员因私出国回不了公立医院,只能投身社会医疗机构。
  有人把社会医疗机构俗称为“民营医院”,这个说法并不科学,容易混淆概念,造成错觉:民营的,就是赚钱的,追求利润最大化是民营医院的最终目的。其实,社会医疗机构也有营利、非营利之别,非营利性医院等同于公立医院,区别仅仅是公办、民办,资金来源不同而已。
  总之,社会医疗机构利益驱动并非千篇一律,有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者;有公立医院医务人员高风险、高技术含量得不到公正的待遇;也有国家政策上的问题,医疗收费、医保准入、医疗行业的过度监管,限制了医学事业的发展。
  
  定位社会医疗机构作用和地位
  社会医疗机构作为公立医疗机构的补充,是一种宝贵的医疗资源。我举个例子来说:近几年,静安区新设立的社会医疗机构,多有顶尖的、一流的。他们之所以涌向静安区,主要是静安区属于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中心城区。事实证明:高品位的商务、商业区域经济,引来了优质医疗资源;优质医疗资源带来了高品质的医疗保健元素,反过来又促进了区域经济、人文环境的发展。
  从口腔专业来看,静安区54家社会医疗机构,设置口腔医疗的有40家,具有高级职称、博士学位、本科学历的口腔医师数量和比率明显高于、多于公立医院,共有高级职称20名、博士6名、硕士8名、学士57名。社会医疗机构精良的装备、优美的环境、优越的条件、优良的品质,为病人提供一流的医疗、保健服务。私立诊所不是宾馆,胜似宾馆,面对静安区10万名外籍人士、高级白领,采取国际标准化服务、最新医疗技术,在与外国同行交流中,得到广泛的赞赏和认可,始终与国际水准保持同步。
  有些人一谈到社会医疗机构,就用旧眼光看新事物,总以为私立的、个体的,都是“斩”人的。其实,这里有本质区别。少数私立诊所,或因服务对象定位不准;或因经营管理缺乏理念;或因任意招聘医生、护士,依靠虚假广告、急功近利,呈现医院面前门可罗雀。中国有句成语:“一粒老鼠屎坏一锅汤。”社会舆论对社会医疗机构产生偏见的根本原因在于:无证的、低档的私人诊所扰乱了人们的视线,当人们深入了解一流的社会医疗机构之后,当刮目相看,犹如进入崭新的天地,发现闪烁着的明亮珠光。
  
  人民的健康需要更多保障
  事实证明,一个好的医疗单位,必须具备八大基本要素:执照——具有卫生局核发的执业证书,开展的医疗项目符合许可范围;资格——医生取得《医师资格证书》,配备足够数量的注册护士;制度——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制度严密,人人遵守“游戏规则”;消毒——医疗器械消毒后一人一物一用,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有可靠的保障;服务——医护人员的举止谈吐、礼貌规范,医疗流程井然有序;环境——就医环境和医疗设备先进、舒适、方便、有效;价格——公开、合理,过于低廉可能减少了医疗流程、使用劣质材料降低成本;口碑——病人认为好的诊所,介绍给亲戚、朋友和同事,可信度比较高,会产生“滚雪球”现象,比医疗广告切实有效。
  一个好的医生不在于高学历、高职称,不在乎男性还是女性,关键在医德和医术。医德:第一是诚信,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行、行必果;第二是责任心,尽最大努力治好疾病;第三是仁心,把患者视为朋友,视为亲人。医术:医疗技术没有人可以达到极限,却有明显的高低之分。第一,规范严格;第二,注重细节;第三,经常学习;第四,临床经验。此外,还有优质服务——做到迅速应对、随时联络、礼貌谦虚、信用安全,医患沟通时多听、多观察,解释时仔细、易懂,诊疗时耐心、细致、轻柔、质量高。
  爱一个人、爱一件事,你就会用心去亲近她、呵护她。像一棵幼苗一样,去耐心地培育它。当我们正确地看待社会医疗机构,消除了对立情绪,用母爱之心去积极创造条件,营造良好环境,让更多的民间资本充实国家财力,让公立医院、非公立医院形成合力,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岂不得到更多的保障吗?在平时的广泛接触中,我发现:绝大多数社会医疗机构,主观上都想把工作做好,有时真的苦衷于怎么做才能让“父母官”满意。也有的社会医疗机构,缺乏现代医院管理理念,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机制不力,投资者不懂医;懂医者不懂管理;管理者有职无权,造成医院管理滞后。少数医疗单位受经济利益驱动,巧立名目,过度收费,需要加强监督,建立投诉渠道,规范执业行为。
  国务院办公厅[2010]58号文件明确提出:“各地区、各部门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充分认识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重要意义;消除阻碍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的政策障碍,促进非公立医疗机构持续、健康发展。确保非公立医疗机构与公立医疗机构享受同等待遇。”国家对社会医疗机构的政策可谓“尘埃落定”。可是,真正落实58号文件,不少社会医疗机构心存疑虑,亟待政府有关部门更新观念,抓紧落实国家有关政策。
  
  (作者系上海市静安区卫生工作者协会副会长)
其他文献
岁末年尾,传来“超级女声”真人秀参赛选手王贝在民营中澳整形医院做磨骨手术后不幸死亡的噩耗。这种并无生命安危的整形手术,却正好发生在民营医院里,一时广为流传。这些年有关民营医院的新闻,仿佛总是集中在一起又一起的医疗事故中,为此不少人总对现今各色民营医院打上疑问,“不靠谱”渐渐成为人们对民营医院的偏见。    纠纷频出令人心忧  去年10月中旬,李某因孩子头部有囊肿到天坛医院求医,在医院附近遇到一男两
期刊
立维腾公司,是美国一家著名的照明设备生产公司,总裁谭斯哈是全世界公认的“智慧总裁”。目前,美国立维腾产品连接着美国各大城市90%的灯,并被安装在美国大部分国家顶级建筑;超过65%的家庭使用立维腾建筑电气产品及其附件。今天,立维腾已成为美国白宫、帝国大厦、数百万商业大厦和家庭的明智选择。  立维腾总裁谭斯哈的管理方式,始于基本但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问题:“首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业务流程?”和“我们应当评
期刊
民营医院生存状况究竟如何?在政策环境上,是否面临着不公平待遇?民营医院发展,最需要什么样的政策扶持?时有耳闻目睹的虚假宣传,时有折射民营医院发展中的哪些问题?     国家提出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对于民营医院发展无疑是个绝佳契机。应该说,如今民营资本进入医疗行业已经不存在政策限制和歧视。但是,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的竞争,恐怕从“出生”起,就难言公平。    拿执照到开业,需要好几年
期刊
单纯睡觉难消疲劳  白领人士,写了一天文案,主持一天会议,对筋疲力尽的第一反应就是“去躺一会儿吧”,实际上这可能是一个陷阱。睡眠,的确是一种有效的休息方式,它主要对睡眠不足、体力劳动者适用,“疲劳”使体内产生大量酸性物质。通过睡觉,能够把失去的能量补充回来,把堆积的废物排除出去。偶尔累时,可以在床上躺一会儿,闭目养神,让全身肌肉和神经放松,可以消除疲劳、恢复健康。  对于白领人士来说,大脑皮层极度
期刊
中国人有句俗话:“防患于未然”,意思就是从危机角度来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意外。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与体制改革,历来是由大的危机推动的,因此可以说,未来所面临的危机,可能就是推动中国进行重大的体制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动力。道理也很简单,因为不调整经济就会崩溃,所有既得利益都会化为乌有,而在中国经济内部仍然蕴含着强烈的需求增长机制,通过调整就可以释放出来,并足以消除国内的生产过剩,足以对冲掉外部的需求萎缩,因
期刊
日前,发改委发文表示,由发改委牵头负责的“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发展医疗事业”有关政策措施,已在上报国务院的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若干意见 (代拟稿)》中做出规定,力争年初出台。可以预见,政策的支持或使处于我国社会事业、公共事业中重要地位的医疗服务市场迎来新一轮民营资本投资高潮,医疗服务市场应该会更加开放,民资这股新鲜血液,将挖掘医疗市场更大潜力。    中医产业
期刊
新的一年开始了,人们最关心的还是经济。中国经济发展究竟实情如何?媒体的报道和评论纷纭不一,令人困惑不已;经济学者也由于自己的学派各异,说出来的观点往往截然相反。这种多元化的声音,是一种民主的氛围,也是共和国历史上少见的学术自由的景观。但是,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比较客观地来观察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呢?我的想法是,可以从总结经验中来把握宏观的经济趋势。    第一条经验:混合经济  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一条经验
期刊
“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医疗卫生事业”,成为当前新医改方案的重要政策,也是国家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民营医院在我国被允许发展,其间历程艰辛,苦不堪言。据统计,目前民营医院已达数千家,这个数量就全国而言,还是微乎其微的小数。在国家新政策的大力扶持下,他们将重新兴起发展之路,为缓解百姓看病难的矛盾作贡献。与此同时,民营医院带来的“鲶鱼效应”,也将使整个卫生体制焕发新的生机
期刊
上海能办好一届世博会,原因在于其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中国特色发挥到了极致:尽可能地调动所有优势兵力(各单位抽调精兵强将)、集中优质资源(一切工作围绕为世博服务)、发动全社会力量(确保世博会成功是上海首要任务),以这种几近战时总动员的方式来办博,不成功的概率很小。实际上,集中力量办大事形成并壮大于战争年代、成熟于计划经济时代,尤其适用于特殊国情下的特殊产业,如两弹一星等以及重大事件、重点项目。因此,集
期刊
商场如战场,江湖气渐浓的家电业以血的代价印证了商战的残酷。近日,安徽巢湖安德利卖场内,两大民营空调巨头格力与美的因展位纠纷导致促销员发生肢体冲突,美的实习促销员突然倒地休克,最终不治身亡。美的员工以生命的代价,让中国家电行业“暴力竞争”的乱象以惨烈的方式呈现在世人面前。血案的爆发,也让民营行业“冤家”间不断升级的明争暗斗走向了公开化。     同城劲旅   家电业最著名的同行相争,莫过于同城劲旅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