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已经形成了共识。这个共识应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备课中。教师在备课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学情,要对教学设计多角度思考,尽可能改到完善,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下面就以记叙文教学为例。记叙文可教的内容很多,必须细化。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读儿子》,文章用了三个片断来表现儿子的天真活泼,然后,我用边跟儿子跑步做游戏边回忆的方法,把三个片断连接起来。能不能把这种方法教给学生呢?于是,我编写了教学设计。
一、针对教学目标,课堂容量过大,单线双线共同推进
第一次编制教学设计,我只考虑到教学目标,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学习记叙文是如何安排线索,重点掌握单线和双线结构。教学的第一部分,重点掌握单线结构。首先是范文引路,出示范文:请回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是如何安排文章线索的。学生讨论后明确答案。接着出思考题:作者几次写“背影”所用的笔墨不同,这样的线索安排给你怎样启示?想以此题来引导学生学会文章单线的使用。讨论结束后,学生当堂练习,出示文章《母爱》,出了三个题目:1.请画出下文中表示线索的语句。2.这是写人的文章,文章加了线索后有什么好处?结合平时的阅读,你觉得你以后写文章还可能用到哪些文章的线索?这一部分讲完后,又是练习,我出示了优秀作文《鱼尾纹》,把其中的线索语句抽掉,让学生填上相关的线索。教学的第二部分:学习双线结构之“现实—回忆”法。范文引路,我找来《想起了爸爸》,小作者通过学习朱自清先生《背影》的过程,来回忆自己的爸爸。这篇范文就是利用了“现实-回忆-现实-回忆-现实”的方法。学生活动:“画出文中写‘现实’的段落,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分析完后,我又出示了第二篇范文作为学生当堂演练的材料。
这份教学设计草拟后,备课组进行了讨论:一是选择《背影》作为范例不典型,二是课堂容量过大,学生要读四篇文章,中间还要写部分内容,时间上肯定来不及。
我认识到,这个教学设计没有考虑到学情,课堂上出示的文章确实多,学生根本来不及细看,看起来热闹,一节课讲了两种安排线索的方法,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本得不到体现。于是我又进行了第二次教学设计。
我舍不得我写儿子的那篇材料,想教学设计要有特色,我已经写好的文章就是双线结构。于是我修改重点,放在了第二部分上,把第一部分内容删去,似乎解决了容量大的问题。总体思路是:先让学生读《想起了爸爸》这篇文章,研究文章的线索是如何安排的,在理解文章线索的基础上,仅安排了当堂练习,把前面准备用单线材料的文章《鱼尾纹》,让学生加双线。修改后的教学设计,安排到一个班去试上,发现看似简单的材料,真正操作起来难度非常大,首先,学生要理解两篇文章;其次,要找到合适的线索就不容易;第三,要写出线索的变化,难度就更大了。经过这次尝试,我认识到,看似简单的题目,真正操作起来并不简单,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基础来写教学设计,我深深地感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简单,于是我又把教学设计进行了第三次修改。
二、尊重学情,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只讲单线结构
这次修改幅度较大,认识到学生思维的规律是由浅入深,授课时必须遵循。先从单线索讲,再讲双线结构。于是,我决定采用《母爱》作为范文,要求学生找出线索,并且能够说出,本文除了用妈妈的白发为线索外,还能采用哪些作为线索,并且要学生说出线索是如何变化,如“妈妈手的变化”由开始的“光滑”到后来的“粗糙”再到后来的“能勾出袜丝来”,然后当堂的作业是《鱼尾纹》这篇文章的线索,我把原文写外婆鱼尾纹的部分全部去掉,让学生再复原,不一定用鱼尾纹,也可以用其他的。这次我请了语文组的教师去听课。上课时,学生讨论“妈妈的白发”这条线索时,换了很多,如写妈妈身体的变化:头发、眼神、脸色、手、腰、脚、笑等,还可以用感情变化为线索、物件为线索,讨论很热烈,接下来的教学环节是当堂填加《鱼尾纹》这篇文章的线索,从课堂完成的情况看,学生存在着以下问题:第一课堂重点是填加文章线索,而学生花了大量的时间在阅读《鱼尾纹》这篇文章,课堂训练的时间明显偏少。经过再三思考,在备课组教师提议下,对教学设计又作了第四次修改。
这次修改的重点是减轻课堂的阅读量, 为了达到这个要求,课堂上只用《妈妈的白发》这一篇文章,先讨论这篇文章线索使用情况,接下来就用这篇文章作为当堂练习的材料。只用一篇文章就给教师带来了挑战,教师自己要写一篇范文,课堂上与学生交流。我把教学设计做了最后的修改后,就着手自己先写线索范文了。教师的范文既要与原文内容上相符,还要突出这节课的内容,同时,教师的范文最好还能有更多的借鉴意义,于是我精心编制了线索,以“母亲的手”为例,在线索中既写出了手由白晳到粗糙的变化过程,写粗糙时用了“仿佛能勾出丝袜的丝来”,明显比学生把母亲的手比作“水泥板”贴切多了,最后一次运用线索时,我对母亲手上的青筋、斑纹等细节进行了简要地描写,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母爱。
综观整个教学设计编制过程,不难发现,修改的根本宗旨,以学生为主体,回归语文教学的本位,从中我明白了教学设计只有结合了学情,才能让学生学有所得;只有处处围绕目标,才能使重点突出;只有经过多次磨合,才能比较完善;只有教师亲自下水练习,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才能真正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淮安中学)
一、针对教学目标,课堂容量过大,单线双线共同推进
第一次编制教学设计,我只考虑到教学目标,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学习记叙文是如何安排线索,重点掌握单线和双线结构。教学的第一部分,重点掌握单线结构。首先是范文引路,出示范文:请回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是如何安排文章线索的。学生讨论后明确答案。接着出思考题:作者几次写“背影”所用的笔墨不同,这样的线索安排给你怎样启示?想以此题来引导学生学会文章单线的使用。讨论结束后,学生当堂练习,出示文章《母爱》,出了三个题目:1.请画出下文中表示线索的语句。2.这是写人的文章,文章加了线索后有什么好处?结合平时的阅读,你觉得你以后写文章还可能用到哪些文章的线索?这一部分讲完后,又是练习,我出示了优秀作文《鱼尾纹》,把其中的线索语句抽掉,让学生填上相关的线索。教学的第二部分:学习双线结构之“现实—回忆”法。范文引路,我找来《想起了爸爸》,小作者通过学习朱自清先生《背影》的过程,来回忆自己的爸爸。这篇范文就是利用了“现实-回忆-现实-回忆-现实”的方法。学生活动:“画出文中写‘现实’的段落,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分析完后,我又出示了第二篇范文作为学生当堂演练的材料。
这份教学设计草拟后,备课组进行了讨论:一是选择《背影》作为范例不典型,二是课堂容量过大,学生要读四篇文章,中间还要写部分内容,时间上肯定来不及。
我认识到,这个教学设计没有考虑到学情,课堂上出示的文章确实多,学生根本来不及细看,看起来热闹,一节课讲了两种安排线索的方法,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本得不到体现。于是我又进行了第二次教学设计。
我舍不得我写儿子的那篇材料,想教学设计要有特色,我已经写好的文章就是双线结构。于是我修改重点,放在了第二部分上,把第一部分内容删去,似乎解决了容量大的问题。总体思路是:先让学生读《想起了爸爸》这篇文章,研究文章的线索是如何安排的,在理解文章线索的基础上,仅安排了当堂练习,把前面准备用单线材料的文章《鱼尾纹》,让学生加双线。修改后的教学设计,安排到一个班去试上,发现看似简单的材料,真正操作起来难度非常大,首先,学生要理解两篇文章;其次,要找到合适的线索就不容易;第三,要写出线索的变化,难度就更大了。经过这次尝试,我认识到,看似简单的题目,真正操作起来并不简单,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基础来写教学设计,我深深地感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简单,于是我又把教学设计进行了第三次修改。
二、尊重学情,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只讲单线结构
这次修改幅度较大,认识到学生思维的规律是由浅入深,授课时必须遵循。先从单线索讲,再讲双线结构。于是,我决定采用《母爱》作为范文,要求学生找出线索,并且能够说出,本文除了用妈妈的白发为线索外,还能采用哪些作为线索,并且要学生说出线索是如何变化,如“妈妈手的变化”由开始的“光滑”到后来的“粗糙”再到后来的“能勾出袜丝来”,然后当堂的作业是《鱼尾纹》这篇文章的线索,我把原文写外婆鱼尾纹的部分全部去掉,让学生再复原,不一定用鱼尾纹,也可以用其他的。这次我请了语文组的教师去听课。上课时,学生讨论“妈妈的白发”这条线索时,换了很多,如写妈妈身体的变化:头发、眼神、脸色、手、腰、脚、笑等,还可以用感情变化为线索、物件为线索,讨论很热烈,接下来的教学环节是当堂填加《鱼尾纹》这篇文章的线索,从课堂完成的情况看,学生存在着以下问题:第一课堂重点是填加文章线索,而学生花了大量的时间在阅读《鱼尾纹》这篇文章,课堂训练的时间明显偏少。经过再三思考,在备课组教师提议下,对教学设计又作了第四次修改。
这次修改的重点是减轻课堂的阅读量, 为了达到这个要求,课堂上只用《妈妈的白发》这一篇文章,先讨论这篇文章线索使用情况,接下来就用这篇文章作为当堂练习的材料。只用一篇文章就给教师带来了挑战,教师自己要写一篇范文,课堂上与学生交流。我把教学设计做了最后的修改后,就着手自己先写线索范文了。教师的范文既要与原文内容上相符,还要突出这节课的内容,同时,教师的范文最好还能有更多的借鉴意义,于是我精心编制了线索,以“母亲的手”为例,在线索中既写出了手由白晳到粗糙的变化过程,写粗糙时用了“仿佛能勾出丝袜的丝来”,明显比学生把母亲的手比作“水泥板”贴切多了,最后一次运用线索时,我对母亲手上的青筋、斑纹等细节进行了简要地描写,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母爱。
综观整个教学设计编制过程,不难发现,修改的根本宗旨,以学生为主体,回归语文教学的本位,从中我明白了教学设计只有结合了学情,才能让学生学有所得;只有处处围绕目标,才能使重点突出;只有经过多次磨合,才能比较完善;只有教师亲自下水练习,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才能真正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淮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