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14页《整理与复习》第17题。
[教材简析]《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材114页《整理与复习》第17题的一个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基础上所安排的一节数学实践课。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引导学生探究、发现 “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长与宽越接近时面积就越大,长与宽相等(正方形)时面积最大”的知识规律。同时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学习探究的方法,从而体验探究的愉悦。
[教学目标]
1.加深对长方形(包括正方形)周长、面积概念的理解,巩固长方形(包括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知识。
2.学生自主地进行实践探究,发现“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长与宽越接近时面积就越大,长与宽相等(正方形)时面积最大”的知识规律。
3.经历探究的过程,学习探究的方法,体验探究的愉悦。
4.通过合作和交流,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记录、整理、观察、总结的能力。
5.使学生在操作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当周长一定时, 长宽变化引起面积变化的规律,能利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发现当长方形周长一定时,长宽变化引起面积变化的规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活动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谈话:同学们,你们已学了长方形的哪些知识?
2.让学生说说周长和面积的公式。
3.导入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探究---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板书课题)
4.谈话:在探究之前,我们先来做个热身运动。
课件出示:
(1)一个长方形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它的周长是 ,面积是 。
学生自主读题、解答。
(2)用一根长2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如果长是9厘米,那么宽是多少厘米?
学生解答后启发:你是怎么想的?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9=18 20-18=2 2÷2=1
提问:这里的20表示什么?
引导:有不同的想法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0÷2=10 10-9=1
引导小结:“已知一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长,要求宽是多少”可以先用周长除以2算出长加宽的和,再用和减去长得到宽。
【设计说明:通过对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的复习,进一步加深对长方形周长、面积概念的理解,同时也为学生探究长方形的周长与面积之间的关系作铺垫。】
二、提出问题,合作探究。
1.启发:如果长是8厘米,那么宽是几厘米呢?
2.提出要求:如果让你用这根铁丝去围成一个边长是整厘米数的长方形,你打算怎么围?围成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先想一想,再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
学生在小组里交流。
3.学生活动后提出要求:你们会围了吗?把你们的想法在方格纸上画一画,,画好后把相关的数据填在下面的表格里。
(课件出示)活动要求:
画一画:把你围成的图形画在方格纸上。
填一填:把相关数据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学生在活动单上完成活动一。
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活动后进一步要求:完成的同学在小组里交流你的画法和填法。
5.全班交流反馈。(让填法不同的学生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让学生体会有序思考有序排列的优点)
(1)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围法。(在方格纸上画了几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2)提问:有不同的吗?谁来说一说?
学生汇报。(让画法不同的学生说一说)
(3)比较有序与无序的填法。
出示有序填写和无序填写的两张不同表格,引导学生比较哪一种填法好。
全班交流。
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有序地思考能更好地帮助我们解决数学问题。
(4)发现规律
课件出示表格
启发: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先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学生交流,教师适度表扬,引导学生得出以下几种结论:
(1)围的长方形长越长,宽就越短。
(2)周长一样的长方形,长和宽一样的长方形面积最大。
(3)周长不变,面积变了。
(4)周长相等的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
(5)长与宽越接近,面积越大。
……
启发:长与宽越接近,面积就越大,在什么情况下,长方形的面积最大?
(当它变成正方形时,面积就最大。)
引导小结并板书:
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长与宽越接近,面积越大。
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长与宽(相等),面积最大。
【设计说明:本环节先让学生想一想—打算怎么围,再画一画、填一填,初步感知周长相同的长方形面积不一定相同;然后通过观察、交流,从而发现一些规律。在经历探究围出的
面积最大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有序思考问题的价值,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问题研究的方法。】
6.启发思考:刚才发现的这些规律在其它周长相等的长方形中是否也存在呢?(此处打个大大的问号)让我们来验证一下吧?
(出示)活动二:
验证: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里具有相同的规律。
在下面的数据中选取一个数作周长,验证你发现的规律。
12 14 16 18 24 30
学生活动后提问:我们刚才发现的规律在你们的长方形中也存在吗?
教师在各小组汇报交流的基础上小结:同学们通过操作、整理、观察,进一步验证了刚才发现的规律。(擦去问号)
【设计说明:通过对“在其它的周长相等的长方形中是否也存在这些规律”的质疑,从而引出对规律进行验证的需要,向学生渗透问题研究的方法。因为“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长与宽越接近,面积越大。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长与宽(相等),面积最大。”这个结论只是从周长是24的长方形中推导出一般性的结论,这样作出的结论有时可能不正确,所以在这个环节让每个小组选用一个数作周长进行验证,使学生明白求证的过程必须严谨和科学。】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冲浪区:
最近,王大伯遇到了一个难题:
他准备用竹篱笆围成一个长方形鸡舍,长12米,宽6米。如果不添加竹篱笆,怎样才能使鸡舍的面积变得更大一些?
小朋友们,你能帮王大伯解决这个难题吗?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里交流。
【设计说明:本环节意在让学生运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自己的探索,解决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其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勇于探索,我们就会越变越聪明。
[教材简析]《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材114页《整理与复习》第17题的一个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基础上所安排的一节数学实践课。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引导学生探究、发现 “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长与宽越接近时面积就越大,长与宽相等(正方形)时面积最大”的知识规律。同时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学习探究的方法,从而体验探究的愉悦。
[教学目标]
1.加深对长方形(包括正方形)周长、面积概念的理解,巩固长方形(包括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知识。
2.学生自主地进行实践探究,发现“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长与宽越接近时面积就越大,长与宽相等(正方形)时面积最大”的知识规律。
3.经历探究的过程,学习探究的方法,体验探究的愉悦。
4.通过合作和交流,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记录、整理、观察、总结的能力。
5.使学生在操作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当周长一定时, 长宽变化引起面积变化的规律,能利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发现当长方形周长一定时,长宽变化引起面积变化的规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活动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谈话:同学们,你们已学了长方形的哪些知识?
2.让学生说说周长和面积的公式。
3.导入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探究---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板书课题)
4.谈话:在探究之前,我们先来做个热身运动。
课件出示:
(1)一个长方形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它的周长是 ,面积是 。
学生自主读题、解答。
(2)用一根长2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如果长是9厘米,那么宽是多少厘米?
学生解答后启发:你是怎么想的?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9=18 20-18=2 2÷2=1
提问:这里的20表示什么?
引导:有不同的想法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0÷2=10 10-9=1
引导小结:“已知一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长,要求宽是多少”可以先用周长除以2算出长加宽的和,再用和减去长得到宽。
【设计说明:通过对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的复习,进一步加深对长方形周长、面积概念的理解,同时也为学生探究长方形的周长与面积之间的关系作铺垫。】
二、提出问题,合作探究。
1.启发:如果长是8厘米,那么宽是几厘米呢?
2.提出要求:如果让你用这根铁丝去围成一个边长是整厘米数的长方形,你打算怎么围?围成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先想一想,再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
学生在小组里交流。
3.学生活动后提出要求:你们会围了吗?把你们的想法在方格纸上画一画,,画好后把相关的数据填在下面的表格里。
(课件出示)活动要求:
画一画:把你围成的图形画在方格纸上。
填一填:把相关数据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学生在活动单上完成活动一。
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活动后进一步要求:完成的同学在小组里交流你的画法和填法。
5.全班交流反馈。(让填法不同的学生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让学生体会有序思考有序排列的优点)
(1)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围法。(在方格纸上画了几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2)提问:有不同的吗?谁来说一说?
学生汇报。(让画法不同的学生说一说)
(3)比较有序与无序的填法。
出示有序填写和无序填写的两张不同表格,引导学生比较哪一种填法好。
全班交流。
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有序地思考能更好地帮助我们解决数学问题。
(4)发现规律
课件出示表格
启发: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先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学生交流,教师适度表扬,引导学生得出以下几种结论:
(1)围的长方形长越长,宽就越短。
(2)周长一样的长方形,长和宽一样的长方形面积最大。
(3)周长不变,面积变了。
(4)周长相等的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
(5)长与宽越接近,面积越大。
……
启发:长与宽越接近,面积就越大,在什么情况下,长方形的面积最大?
(当它变成正方形时,面积就最大。)
引导小结并板书:
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长与宽越接近,面积越大。
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长与宽(相等),面积最大。
【设计说明:本环节先让学生想一想—打算怎么围,再画一画、填一填,初步感知周长相同的长方形面积不一定相同;然后通过观察、交流,从而发现一些规律。在经历探究围出的
面积最大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有序思考问题的价值,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问题研究的方法。】
6.启发思考:刚才发现的这些规律在其它周长相等的长方形中是否也存在呢?(此处打个大大的问号)让我们来验证一下吧?
(出示)活动二:
验证: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里具有相同的规律。
在下面的数据中选取一个数作周长,验证你发现的规律。
12 14 16 18 24 30
学生活动后提问:我们刚才发现的规律在你们的长方形中也存在吗?
教师在各小组汇报交流的基础上小结:同学们通过操作、整理、观察,进一步验证了刚才发现的规律。(擦去问号)
【设计说明:通过对“在其它的周长相等的长方形中是否也存在这些规律”的质疑,从而引出对规律进行验证的需要,向学生渗透问题研究的方法。因为“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长与宽越接近,面积越大。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长与宽(相等),面积最大。”这个结论只是从周长是24的长方形中推导出一般性的结论,这样作出的结论有时可能不正确,所以在这个环节让每个小组选用一个数作周长进行验证,使学生明白求证的过程必须严谨和科学。】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冲浪区:
最近,王大伯遇到了一个难题:
他准备用竹篱笆围成一个长方形鸡舍,长12米,宽6米。如果不添加竹篱笆,怎样才能使鸡舍的面积变得更大一些?
小朋友们,你能帮王大伯解决这个难题吗?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里交流。
【设计说明:本环节意在让学生运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自己的探索,解决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其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勇于探索,我们就会越变越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