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三和阿环、小翠每人右手拿着一根细长的红线,左手捏着塑料珠子,正往红线里穿着。红线上的珠子一粒粒地增多了。在淡淡的金红色的夕照中,三个女孩穿得头也不抬,只听见珠子之间“嗒嗒”的微响。
耳边传来声声呼唤,小翠忽然抬起头:“我娘喊我呢!”脚下却兀自不动。呼唤声又响起,小翠只得恋恋不舍地说:“我得走了。”剩下的两个女孩看看天色,也都意识到不能再玩下去了。
于是三人收拾东西,各自回家。
阿三想着娘这会儿该准备好饭菜了,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到家一瞧,果然。阿三朝桌上闻闻,好香。正要瞧个仔细呢,娘出来了,笑嗔:“馋猫。”阿三朝娘皱皱鼻子,笑着说:“不许人偷吃,可没说不许人先闻个饱吧。”娘笑得直咳嗽:“越说越馋了。”
娘儿俩等了一会儿,二姐和爹前后脚回来了。他俩一回来,晚饭也就开始了。
爹面前放了一碟花生米——用来下酒的。爹习惯一边品着酒,一边讲一些有趣的见闻。爹是个摆烟摊的,常出入酒肆茶馆,因此见多识广。阿三喜欢听爹像讲故事一样地讲话。要是哪天爹不讲,阿三也会缠着问。
今天爹看样子兴致不高,只顾低头喝闷酒。娘坐在他的对面,一眼看出来了,问道:“你今天怎么了,有什么不顺遂的?”询问再三,爹才说:“生意越来越难做了,一天也卖不出几盒烟,还不如做回老本行,回家种地去呢。”娘反诘道:“说得轻巧!你吃得消?”爹不言语了。爹之前确实是个种地的,后来也不知是操劳过度,还是上了年纪,身体越来越吃不消了。一个大男人闲在家里不是个事,就托人钉了一个三格木箱,进了一些香烟,做起了小本买卖。
半晌,娘安慰爹说:“你也不要犯愁,老天总不会把人逼上绝路的。”娘说着说着,就说起了前段时间有个熟人同她说起帮佣的事,说一年能赚好多钱。娘当时就听得有些动心。
爹问:“在哪儿帮佣?”娘说:“上海。上海有的是有钱人家,帮佣很吃香的。”爹沉默了。娘又说:“上海算近的,一年里面逢年过节也可以回来。”爹问:“这么说来,你的主意已定了?”娘也没说是不是,只说:“也要看你们的意思。”
爹把剩余的酒一口干了,闷声不语。二姐停下筷子,看看爹,又看看娘,一双大眼睛里满是忧愁。只有阿三清清楚楚地说:“娘,你不要去。”
娘怔了一下,随即说:“好好,先吃饭再说。”
这件事,过了好长时间也没有再被提起。阿三心里一阵轻松:看来娘已打消了这个念头。更让阿三快乐的是,过了几天,她的大姐回娘家来了。
阿三的大姐早几年嫁了,嫁的地方离这儿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来回走动需费半日的辰光。
每次大姐来,阿三就像要过年似的兴奋。是呀,自从大姐嫁了人,不能轻易见面了。阿三真想她。
看,现在阿三拉着大姐的手又笑又跳的,那股亲热劲儿就别提了。可是娘却赶过来说:“阿三不要淘,你大姐现在是两个人了。”阿三没听明白:大姐只有一个呀,难道她会分身术,变成两个人?娘见阿三痴愣愣的眼神,就笑了:“你大姐肚子里有小宝宝了。”
阿三朝大姐看过去,大姐的脸红红的,一副不胜羞的样子。阿三就笑起来:“噢,总算有个比我小的了,我可以做大姐姐了!”
娘在阿三头上轻轻一敲:“真是糊涂,什么‘大姐姐’,你该当姨娘了。”
阿三好像不习惯这个称呼,当即也红了脸。
大姐在家住了一晚,娘就叫她回去了。阿三挽留大姐:“多住几天嘛!”大姐也颇有留恋之意,娘说:“还是早点儿回婆家好。”阿三就噘起嘴:“娘要赶大姐走。”娘听了哭笑不得:“你呀,现在还不懂呢。”
阿三负气地想:谁说的?
阿三想起昨晚无意中听到的娘和大姐的对话——娘说:“你现在要好好养身子,没事不要随便走动。即便来,也不要带什么东西过来。”大姐说:“也不值什么钱。”娘说:“要是让人知道了,准会说你时时接济娘家。”姐姐不言语了。娘又说:“你放心,我们现在日子还是过得去的。你爹摆烟摊生意还蛮好,我和你妹妹闲时也可以做做绣活儿补贴家用。”
阿三当时就想:娘撒谎,爹明明说过生意难做,怎么会“蛮好”?
阿三知道现在娘其实也是“心口不一”的,嘴上“赶”大姐走,心里也是舍不得呢。
大姐隔天还是走了。大姐一走,阿三见娘的脸色黯淡了下来,没了大姐来时兴奋的光彩,好像原本一块透亮的玻璃蒙了纱。阿三有些赌气地说:“娘,我就说让姐姐多住几天。”言下之意:你看看,现在懊悔了吧?
娘爱怜地拉过阿三,让她在自己的身边坐下,说:“才不是呢。”阿三仰起头,看着娘,问:“那是为什么?”
娘不答,只是端详着阿三,把她的几根碎发细心地别到耳后,郑重地叮嘱道:“阿三,要是娘不在家,你一定要乖,要聽……”娘的话还没说完,阿三就把脸伏到她的膝盖上说:“娘,我不要你离开!”
“唉!”娘叹了口气,“你呀!”
自此,阿三仿佛很不放心一般,娘走到哪里,她跟到哪里。娘去街坊家串个门,阿三也要跟了去;娘大清早出门买菜,阿三也会迷迷瞪瞪地在后头跟着。熟识的人都善意地打趣阿三是个小尾巴。
最有趣的是有一次娘夜里去上茅厕,阿三也要跟着去。阿三一不小心踩了空,差点儿摔了跟头。娘就“骂”她:“谁叫你像跟屁虫似的跟了来!”虽然娘嘴上数落着,却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耳边传来声声呼唤,小翠忽然抬起头:“我娘喊我呢!”脚下却兀自不动。呼唤声又响起,小翠只得恋恋不舍地说:“我得走了。”剩下的两个女孩看看天色,也都意识到不能再玩下去了。
于是三人收拾东西,各自回家。
阿三想着娘这会儿该准备好饭菜了,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到家一瞧,果然。阿三朝桌上闻闻,好香。正要瞧个仔细呢,娘出来了,笑嗔:“馋猫。”阿三朝娘皱皱鼻子,笑着说:“不许人偷吃,可没说不许人先闻个饱吧。”娘笑得直咳嗽:“越说越馋了。”
娘儿俩等了一会儿,二姐和爹前后脚回来了。他俩一回来,晚饭也就开始了。
爹面前放了一碟花生米——用来下酒的。爹习惯一边品着酒,一边讲一些有趣的见闻。爹是个摆烟摊的,常出入酒肆茶馆,因此见多识广。阿三喜欢听爹像讲故事一样地讲话。要是哪天爹不讲,阿三也会缠着问。
今天爹看样子兴致不高,只顾低头喝闷酒。娘坐在他的对面,一眼看出来了,问道:“你今天怎么了,有什么不顺遂的?”询问再三,爹才说:“生意越来越难做了,一天也卖不出几盒烟,还不如做回老本行,回家种地去呢。”娘反诘道:“说得轻巧!你吃得消?”爹不言语了。爹之前确实是个种地的,后来也不知是操劳过度,还是上了年纪,身体越来越吃不消了。一个大男人闲在家里不是个事,就托人钉了一个三格木箱,进了一些香烟,做起了小本买卖。
半晌,娘安慰爹说:“你也不要犯愁,老天总不会把人逼上绝路的。”娘说着说着,就说起了前段时间有个熟人同她说起帮佣的事,说一年能赚好多钱。娘当时就听得有些动心。
爹问:“在哪儿帮佣?”娘说:“上海。上海有的是有钱人家,帮佣很吃香的。”爹沉默了。娘又说:“上海算近的,一年里面逢年过节也可以回来。”爹问:“这么说来,你的主意已定了?”娘也没说是不是,只说:“也要看你们的意思。”
爹把剩余的酒一口干了,闷声不语。二姐停下筷子,看看爹,又看看娘,一双大眼睛里满是忧愁。只有阿三清清楚楚地说:“娘,你不要去。”
娘怔了一下,随即说:“好好,先吃饭再说。”
这件事,过了好长时间也没有再被提起。阿三心里一阵轻松:看来娘已打消了这个念头。更让阿三快乐的是,过了几天,她的大姐回娘家来了。
阿三的大姐早几年嫁了,嫁的地方离这儿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来回走动需费半日的辰光。
每次大姐来,阿三就像要过年似的兴奋。是呀,自从大姐嫁了人,不能轻易见面了。阿三真想她。
看,现在阿三拉着大姐的手又笑又跳的,那股亲热劲儿就别提了。可是娘却赶过来说:“阿三不要淘,你大姐现在是两个人了。”阿三没听明白:大姐只有一个呀,难道她会分身术,变成两个人?娘见阿三痴愣愣的眼神,就笑了:“你大姐肚子里有小宝宝了。”
阿三朝大姐看过去,大姐的脸红红的,一副不胜羞的样子。阿三就笑起来:“噢,总算有个比我小的了,我可以做大姐姐了!”
娘在阿三头上轻轻一敲:“真是糊涂,什么‘大姐姐’,你该当姨娘了。”
阿三好像不习惯这个称呼,当即也红了脸。
大姐在家住了一晚,娘就叫她回去了。阿三挽留大姐:“多住几天嘛!”大姐也颇有留恋之意,娘说:“还是早点儿回婆家好。”阿三就噘起嘴:“娘要赶大姐走。”娘听了哭笑不得:“你呀,现在还不懂呢。”
阿三负气地想:谁说的?
阿三想起昨晚无意中听到的娘和大姐的对话——娘说:“你现在要好好养身子,没事不要随便走动。即便来,也不要带什么东西过来。”大姐说:“也不值什么钱。”娘说:“要是让人知道了,准会说你时时接济娘家。”姐姐不言语了。娘又说:“你放心,我们现在日子还是过得去的。你爹摆烟摊生意还蛮好,我和你妹妹闲时也可以做做绣活儿补贴家用。”
阿三当时就想:娘撒谎,爹明明说过生意难做,怎么会“蛮好”?
阿三知道现在娘其实也是“心口不一”的,嘴上“赶”大姐走,心里也是舍不得呢。
大姐隔天还是走了。大姐一走,阿三见娘的脸色黯淡了下来,没了大姐来时兴奋的光彩,好像原本一块透亮的玻璃蒙了纱。阿三有些赌气地说:“娘,我就说让姐姐多住几天。”言下之意:你看看,现在懊悔了吧?
娘爱怜地拉过阿三,让她在自己的身边坐下,说:“才不是呢。”阿三仰起头,看着娘,问:“那是为什么?”
娘不答,只是端详着阿三,把她的几根碎发细心地别到耳后,郑重地叮嘱道:“阿三,要是娘不在家,你一定要乖,要聽……”娘的话还没说完,阿三就把脸伏到她的膝盖上说:“娘,我不要你离开!”
“唉!”娘叹了口气,“你呀!”
自此,阿三仿佛很不放心一般,娘走到哪里,她跟到哪里。娘去街坊家串个门,阿三也要跟了去;娘大清早出门买菜,阿三也会迷迷瞪瞪地在后头跟着。熟识的人都善意地打趣阿三是个小尾巴。
最有趣的是有一次娘夜里去上茅厕,阿三也要跟着去。阿三一不小心踩了空,差点儿摔了跟头。娘就“骂”她:“谁叫你像跟屁虫似的跟了来!”虽然娘嘴上数落着,却也忍不住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