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当我看见孔子学院办公室里陈列的中国瓷器,虽然只是忙碌工作中的匆匆一瞥,我都会想起库鲁斯(Otmar Kurrus)先生可爱的笑脸。
几年前,库鲁斯先生从报纸上看到弗莱堡有了一个传播中国文化的机构叫孔子学院,他的心为之—动。经过多次走访调研,他提出,愿意将他关于中国的收藏品捐献给孔子学院。我到孔院当老师的时候,库鲁斯先生已经开始了他的捐赠。几乎每天,我都会看到大量藏品被一批一批地运来,不仅有瓷器及其他艺术品,还有很多关于瓷器的书籍,一摞一摞地被老师们整理后放入书架。这让我感到非常惊讶,他到底有多少收藏,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怀着好奇,我跟着院长和其他老师一起去拜访库鲁斯先生。走进他的家,只见约20平米的餐厅中几乎堆满和挂满了各种油画作品,客厅、卧室、书房也都被各种中国艺术品占满,书桌上、地板上、窗台上到处都摆满了各种瓶瓶罐罐,还有各种玉器,他的家完全就是一个小型的中国艺术品博物馆。在1100余件藏品的簇拥中,年迈的库鲁斯先生笑着,幸福地给我们讲他和中国的缘分。
当年,二十多岁的库鲁斯无意间在弗莱堡的一家小古董店的橱窗里看到一块小挂毯:在一棵只有十三片叶子的大树下,立着一只有些像孔雀但又不同的金光灿灿的大鸟。他瞬间被深深地吸引了,推门而入,向店员询问。原来那是梧桐树和中国的凤凰神鸟,十三片叶子表示中国农历的十三个月(包含闰月)。他买下了这块挂毯,逢人便讲述这个异域图画和不凡的意义。那次偶然的邂逅让他记住了“中国”这个神奇的国度,并且深深地被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态所吸引,开启了他之后六十余年的中国艺术品探寻之旅。
库鲁斯先生收藏的东西很多,但他对中国瓷器尤其迷恋。除了定期去古董店、拍卖行购买中意的珍品之外,普通小集市、跳蚤市场等也是他经常光顾的地方。在收藏的过程中他开始积极学习中国历史、瓷器鉴定等方面的知识,并且经常利用假期到中国观光游览、探寻各种艺术藏品。但是对于学习汉语,他调皮地摇着头:“虽然它可能和瓷器一样美丽,但是我对语言学习真的没有天赋。”
1928年,库鲁斯出生在弗莱堡近郊的一个名为Waldkirch的小镇。长大后,他成为当地一名深受学生喜爱的高中老师,并担任该校副校长。他终身未娶、没有子嗣,但因为把所有的时间给了工作和自己的收藏,他乐在其中并不寂寞。认识新的事物、了解新的世界是库鲁斯先生的教育哲学。当他完成对孔子学院的考察,决定把所有收藏捐献给孔子学院的时候,他紧紧握着胡院长的手说:“请让更多的年轻人看到、欣赏到这些艺术品,让他们通过艺术之美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文化和艺术。这既是这些瓷器的价值,也是我收藏的意义。”
库鲁斯先生结识孔院时年事已高,从2010年起,胡院长定期陪他去看病,老师们也会不时到他家中探访,陪他聊天,送上生活必需品,带上一份他喜爱的炸鸡。每次,身着运动套装的老先生都会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来开门,先如孩子般调皮地询问是否有炸鸡吃,然后热情地把大家请进屋,开始讲述他的收藏故事。老先生83岁时病故。这位穿着朴素、和蔼可亲的德国老人在他最后的日子里,把自己珍爱的瓷器都捐献了出来。如今,他的故事和他的收藏一直在孔子学院里,面对年轻学员们好奇的眼睛,默默讲述着他的中国情缘。
几年前,库鲁斯先生从报纸上看到弗莱堡有了一个传播中国文化的机构叫孔子学院,他的心为之—动。经过多次走访调研,他提出,愿意将他关于中国的收藏品捐献给孔子学院。我到孔院当老师的时候,库鲁斯先生已经开始了他的捐赠。几乎每天,我都会看到大量藏品被一批一批地运来,不仅有瓷器及其他艺术品,还有很多关于瓷器的书籍,一摞一摞地被老师们整理后放入书架。这让我感到非常惊讶,他到底有多少收藏,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怀着好奇,我跟着院长和其他老师一起去拜访库鲁斯先生。走进他的家,只见约20平米的餐厅中几乎堆满和挂满了各种油画作品,客厅、卧室、书房也都被各种中国艺术品占满,书桌上、地板上、窗台上到处都摆满了各种瓶瓶罐罐,还有各种玉器,他的家完全就是一个小型的中国艺术品博物馆。在1100余件藏品的簇拥中,年迈的库鲁斯先生笑着,幸福地给我们讲他和中国的缘分。
当年,二十多岁的库鲁斯无意间在弗莱堡的一家小古董店的橱窗里看到一块小挂毯:在一棵只有十三片叶子的大树下,立着一只有些像孔雀但又不同的金光灿灿的大鸟。他瞬间被深深地吸引了,推门而入,向店员询问。原来那是梧桐树和中国的凤凰神鸟,十三片叶子表示中国农历的十三个月(包含闰月)。他买下了这块挂毯,逢人便讲述这个异域图画和不凡的意义。那次偶然的邂逅让他记住了“中国”这个神奇的国度,并且深深地被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态所吸引,开启了他之后六十余年的中国艺术品探寻之旅。
库鲁斯先生收藏的东西很多,但他对中国瓷器尤其迷恋。除了定期去古董店、拍卖行购买中意的珍品之外,普通小集市、跳蚤市场等也是他经常光顾的地方。在收藏的过程中他开始积极学习中国历史、瓷器鉴定等方面的知识,并且经常利用假期到中国观光游览、探寻各种艺术藏品。但是对于学习汉语,他调皮地摇着头:“虽然它可能和瓷器一样美丽,但是我对语言学习真的没有天赋。”
1928年,库鲁斯出生在弗莱堡近郊的一个名为Waldkirch的小镇。长大后,他成为当地一名深受学生喜爱的高中老师,并担任该校副校长。他终身未娶、没有子嗣,但因为把所有的时间给了工作和自己的收藏,他乐在其中并不寂寞。认识新的事物、了解新的世界是库鲁斯先生的教育哲学。当他完成对孔子学院的考察,决定把所有收藏捐献给孔子学院的时候,他紧紧握着胡院长的手说:“请让更多的年轻人看到、欣赏到这些艺术品,让他们通过艺术之美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文化和艺术。这既是这些瓷器的价值,也是我收藏的意义。”
库鲁斯先生结识孔院时年事已高,从2010年起,胡院长定期陪他去看病,老师们也会不时到他家中探访,陪他聊天,送上生活必需品,带上一份他喜爱的炸鸡。每次,身着运动套装的老先生都会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来开门,先如孩子般调皮地询问是否有炸鸡吃,然后热情地把大家请进屋,开始讲述他的收藏故事。老先生83岁时病故。这位穿着朴素、和蔼可亲的德国老人在他最后的日子里,把自己珍爱的瓷器都捐献了出来。如今,他的故事和他的收藏一直在孔子学院里,面对年轻学员们好奇的眼睛,默默讲述着他的中国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