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对数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zil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数函数,特别是对数复合函数的定义域以及值域,由于它牵涉的知识点比较多,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笔者根据平时教学经验的积累,总结了一些关于对数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的问题,与同行切磋。
  【关键词】定义域;值域;对数函数
  
  一、简单对数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的实用判别法则
  设y=logax(a>0,a≠1)为简单对数函数,则有如下判别法则:
  (1)当a>1,函数y=logax在定义域(0,+∞)单调增加,没有最大值,也没有最小值,函数值域为(-∞,+∞);在定义域[x1,x2](0  (2)当0  二、对数复合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的实用判别法则
  设y=logau=logag(x)。(a>0,a≠1)是对数复合函数,其中中间变量u=g(x)叫内函数,y=logag(x)叫外函数,则对数复合函数的定义域是{x|g(x)>0},在这个定义域内,先确定内函数u=g(x)的值域,然后再在u的值域范围内讨论对数复合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从而得到对数复合函数的值域。
  (1)当a>1,如果u=g(x)的取值范围是(-∞,+∞),没有最大值,也没有最小值,则对数复合函数y=logag(x)在(-∞,+∞)内也是单调增加,没有最值,值域为(-∞,+∞);如果u=g(x)在取值[u1,u2]单调增加,则对数复合函数在[u1,u2]也单调增加,有最小值y1=logau1=logag(x1),有最大值y2=logau2=logag(x2),这时,复合对数函数的值域为[y1,y2];如果u=g(x)在[u1,u2]单调减少,则对数复合函数在[u1,u2]也单调减少,有最大值y1=logau1=logag(x1),有最小值y2=logau2=logag(x2),这时,复合对数函数的值域为[y2,y1]。
  (2)当0  例1 求函数y=log2(x2+2x+5)的定义域和值域。
  解 要使函数有意义,则需x2+2x+5>0。
  ∵Δ=b2-4ac=22-4×1×5=-16<0,
  ∴对于任意的实数x,恒有x2+2x+5>0,
  故对数复合函数y=log2(x2+2x+5)的定义域是(-∞,+∞)。
  ∵x0=-b2a=-22×1=-1∈(-∞,+∞),y0=4ac-b24a=4×1×5-224×1=4,
  ∴函数u=x2+2x+5,当x=-1时,有最小值y0=4。
  即函数u=x2+2x+5的值域是[4,+∞)。
  ∴函数y=log2u在[4,+∞)是单调增函数,且当u=4时,y=log24=2,故对数复合函数y=log2(x2+2x+5)的值域是[2,+∞)。
  例2 求函数y=log12(-x2+4x-3)的定义域和值域。
  解 设u=-x2+4x-3是内函数,
  要使函数有意义,则需-x2+4x-3>0,
  解之得1  故函数y=log12(-x2+4x-3)的定义域是[1,3]。
  x0=-42×(-1)=2∈[1,3],
  y0=4×(-1)×(-3)-424×(-1)=1。
  ∴内函数u=-x2+4x-3在x0=2时,有最大值u=1,当x=1或者x=3时,有最小值u=0。
  ∴内函数u=-x2+4x-3的值域是[0,1],函数值单调增加,
  ∴对数复合函数y=log12(-x2+4x-3)在定义域内是单调减少,但当u=1时,y=log12u=0,当u=0时,y→-∞。
  故对数复合函数y=log12(-x2+4x-3)的值域是(-∞,0]。
  例3 求函数y=lgx+1x-1的定义域与值域。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介绍求解非线性方程的数值解法,即研究对分法、弦截法和牛顿法的迭代公式,通过相同误差限精度要求下求解同一个超越方程,比较三种数值方法的有效性和优劣性,进而给出各方法的优缺点和迭代收敛阶,最后介绍Matlab实现和求根函数,结合研究型教学实例展示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非线性方程;对分法;弦截法;牛顿法;收敛阶  【中图分类号】O241。7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国家
期刊
“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已达到的知识水平和将达到的知识水平之间的最小差异区域. 人们常说的“跳一跳摘果子”就是最近发展区的形象描述,你站在树下,伸起手还是够不到树上的果子,你目前伸手的高度就如“已达到知识水平”,你跳一跳,够到树上的果子,这个果子的高度就是“将达到的知识水平”. 果子的高度和你原先伸手的高度差就是“最近发展区”.  请为学生立一把扶梯,就是在学生接触新知识还“不会学”的情况下,老师要
期刊
【摘要】高一新生普遍认为高中数学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易学。数学成绩出现严重的滑坡现象,甚至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本文是这种情况引起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高一新生学习数学困难;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现象;抹杀创新意识;应试教育;断层现象;科技和人才的竞争    每年高一新生经过中考的奋力拼搏,带着对高中学习生活的无限憧憬和旺盛的求知欲,跨入了高中学习的大门。他们有学好包括数学在内各门学科的强烈愿望,
期刊
【摘要】只有一个顶点度是大于2的一棵树叫做似星树,记作S=S(n1,n2,…,nΔ),S1=S(m1,m2,…,mΔ1-1)和S2=S(n1,n2,…,nΔ2-1)用一条路Pl把S1和S2的最大度点v,u连接起来得到的图形称为双似星树,记作G(l,S1,S2)。用η(G)表示图G的零度(零度是指图G的谱中零特征值的个数)。本文给出了似星树和双似星树的一个零度算法,并证明了这是一个好算法。  【关键
期刊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一、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与应用过程  初中数学的内容采用“情景创设 ——得出结论——应用与拓展 ”的步骤进行. 让
期刊
传统的课堂教学的特征是以现行的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以教师传授为主要手段的. 这种课堂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而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建立在皮亚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之上的. 这一学习方式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地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 它有助于调动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往品质,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协调发展.
期刊
【摘要】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个课堂教学的效度,看似轻描淡写,却不可或缺,有序且高效的导入,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内容上,导入也应该是呈现出多元化的,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进行方能有效.  【关键词】 初中数学;导入;兴趣;有效  新课程指出,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倡导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实现知识的自主发现,那么教师的主导作用该如何发挥呢?导入
期刊
【摘要】概述传统的多目标优化算法,对股份制公司的综合投资决策问题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借助分量乘除法、线性加权和法、主要目标法、目标规划法等优化算法,运用LINGO软件对问题进行编程求解,对求解结果加以对比分析,给出可供选择的投资方案。  【关键词】分量乘除法;线性加权和法;主要目标法;目标规划法  本文系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校级科研课题“多目标优化算法的应用分析”阶段成果。    引 言  多目标优化
期刊
【摘要】数列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内容。学生在学习数列的过程中,主要的难点是对于杂数列(非等差等比)的问题比较头痛,因为其没掌握杂数列的类型和解决方法。杂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求解是关键。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类型加以阐述。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列求和    数列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内容。它在新教材中是一块只有调整而未作删减的内容。因为数列是定义在正整数集上的一种特殊函数,既
期刊
我们要使学生的生活中不单单只有学习,还要使学习富有成效,那就需要给学生自由时间. 也就是说,要创设良好的环境,使学生思维敏捷活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同样类型的两节数学应用题课的教学,我对这些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上一节“复合应用题”复习课时,我认为既然是复习课,练习的量就要大,内容就要深. 于是我准备了30道应用题,设计好一节课的教法,该讲些什么,问些什么,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