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紫外光刻掩模相位型缺陷的形貌重建方法

来源 :光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sn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出了一种极紫外光刻掩模多层膜相位型缺陷的形貌重建方法。采用表面与底部形貌参数表征相位型缺陷的三维形貌;采用原子力显微镜测量缺陷表面形貌参数;采用傅里叶叠层成像技术重建含缺陷的空白掩模空间像复振幅;采用卷积神经网络与多层感知器两种深度学习模型构建空间像振幅/相位与缺陷底部形貌参数之间的关系,建立缺陷底部形貌参数重建模型;利用训练后模型从空间像的振幅与相位信息中重建出缺陷底部形貌参数。仿真结果表明,训练后模型可准确重建相位型缺陷的底部形貌参数。凸起型与凹陷型缺陷的底部半峰全宽重建结果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51 nm和0.43 nm,底部高度重建结果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3.35 nm和1.73 nm。由于采用空间像作为信息载体,本方法不受沉积条件的影响。
其他文献
运用时空类比的方法讨论了超短光脉冲的产生和传输的问题。将光栅衍射类比超短脉冲的形成,讨论了脉冲形状和伴脉冲的出现;用光束横截面在自由空间传播的衍射扩散类比超短脉冲在群速度色散介质的传输效应,分析了脉冲加宽、啁啾以及用位相共轭镜进行补偿的可能性。
期刊
自从发明激光器以来,研究者们广泛地利用其能力产生连续和脉冲的近红外和可见相干光。在该波长范围内,有高峰值功率 (10-12瓦)或超短脉冲长度(低于秒)的脉冲激光器和产生一兆瓦光功率的连续波激光器。许多激光具有高的空间相干性(全息照相术所必需的)。有些激光是单色的(在1千赫窄的频率范围内发射),而其它能在一定的频率范围内调谐。还有一些是微型化的(用于固体电路)。然而,最近,激光科学家们越来越把他们的注意力转向远红外(约60微米至1毫米波长)和真空紫红外(约200至10毫微米波长)。
期刊
Geiger mode Avalanche Photo Diode(Gm-APD)激光成像雷达三维重构算法的目标检测率、目标还原度等受预处理影响较大,不适当的预处理会导致目标缺失,信噪比降低。预处理通常使用高斯函数或双高斯函数进行卷积,滤波函数中不合适的方差同样会导致目标复原度变低。针对此问题,分析双高斯函数预处理方差组合对探测概率的影响,同时通过Monte Carlo仿真,分析固定激光能量下,固定帧数、不同背景噪声的最佳方差组合变化。拟合得到不同背景噪声水平下的最佳方差模型。最后使用真实实验进行验证,方
为了准确检测油田伴生气中微量H2S气体的含量, 设计一种模拟油田伴生气中微量杂质气体H2S的在线实时分析系统, 能够为油田伴生气回收利用工艺的改进和制定提供依据。该系统基于可调谐激光吸收光谱技术和波长调制技术, 利用可调谐的分布反馈式激光器、锁相放大器, 结合改进新型Herriot气室、InGaAs探测器, 实现了模拟油田伴生气中微量气体H2S的实时在线监测。为消除背景气体CH4以及其他杂质气体的干扰, 开展RBF和经典BP神经网络的对比实验。通过模拟混合气站配备多种不同浓度的H2S标准气体测试系统, 实
The chemiluminescence spectrum in the optical cavity of discharge-driven hydrogen fluoride (HF) chemical laser is measured. The result reveals that the spectra of the helium and fluorine (F) atoms are the major components. Moreover, the green chemilumines
光分解激光器的特色是进行泵浦所需的短脉宽强紫外辐射(λ=2700埃,100微秒)。以前我们研究了稠密气体中大电流放电,证明是泵浦碘激光器的很好的紫外辐射源。
期刊
研制了一台多参数的主被动船载蓝绿光海洋激光雷达系统(BLOL),它可用于我国东海海域的海色遥感印证。该海洋激光雷达系统能被动地测量离水辐亮度Lw,主动测量漫散射衰减系数k和叶绿素a浓度C。雷达系统安装在青岛海洋大学的调查船上(约2500吨位),曾在21个站位进行了实验。实验的区域从上海东开始到冲绳岛附近。用该海洋激光雷达系统测量的结果与用传统的方法测量的结果符合的很好。
本文首次报道了利用注入放大方法将溴化亚铜激光578nm谱线压缩至接近傅里叶变换极限脉宽,并研究了其输出特性.
We demonstrate a large-mode-volume transverse-electric-polarized λ/4
根据耦合波理论,体积全息图有很好的滤光特性,可以作为一种窄带滤光片在实际中得到应用.本文针对峰值波长、带宽和衍射效率这三个主要参数讨论了全息滤光片的性质,提出了全息滤光片的设计步骤,并指出了全息滤光片的特点及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