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重影:《奥赛罗》多元化主题探究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sk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是英国文学戏剧史上最杰出的诗人和作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曾被比喻为“时代的灵魂”。《奥赛罗》作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取材于意大利小说《一个威尼斯的摩尔人》,与其他三大悲剧相比,没有过多情节的穿插。看似简单的小说中却隐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有些含义甚至很难察觉。本文将结合《奥赛罗》中的具体内容,揭示《奥赛罗》的多元化主题,探寻它所赋予的更多意义。
   关键词:莎士比亚 《奥赛罗》 多元化主题 思想内涵
  一.前言
  《奥赛罗》为我们描述了一个由嫉妒而生恨,最终导致自我破裂与毁灭的悲剧。在剧中,伊阿古的挑拨与阴谋是贯穿全文的重要因素,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奥赛罗自身的悲剧因素。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深刻的社会矛盾,其中跌宕起伏的剧情发展,牵引着无数读者的心弦。
  二.中心内容
  奥赛罗是一位威尼斯贵裔,供职威尼斯军界。他与元老的女儿苔丝狄梦娜相爱,因种族身份与年龄的悬殊,两人的婚事未得到准许。作为奥赛罗手下的一名阴险的旗官,伊阿古先是向元老告密,不料却促成两人的婚事,后来又挑拨奥赛罗与苔丝狄梦娜的感情,以手帕作伪证,将奥赛罗一步步推向罪恶的深渊,最终杀害了自己的妻子。最终,奥赛罗在得知真相后,在悔恨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很多人将《奥赛罗》看作是伊阿古的阴谋剧,由于伊阿古的挑唆与奸诈,导致悲剧的产生,但我认为这绝不仅仅是这部剧所表达的,它的深层含义更多地体现在其多元化的主题之中,至少能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批判极端个人主义与利己主义
  戏剧的一开头就为我们展示了伊阿古对于凯西奥的藐视。在伊阿古眼中,他认为凯西奥的能力不及自己,只是一个不切实际的空谈者。而奥赛罗提拔了凯西奥为副将,自己仍是一名旗官,所以他既嫉妒凯西奥又憎恨奥赛罗,从第一幕就可以看到,伊阿古不甘心受一个“市侩”的指挥。他的伪善与挑唆间接性地杀害了苔丝狄蒙娜,是这场悲剧最为关键的主导者。对于军衔分配与升迁更是认为应当以身份阶级来评判,表面上是跟随摩尔人奥赛罗,其实也只是为了自己利益而戴上一副假脸,我们能体会到其中的不满与轻蔑,这也为后来的剧情发展埋下了伏笔。他的动机与目的并不高尚,而是完全为了个人利益不惜陷害他人。
  有人将它比作一部爱情悲剧,我认为这并不恰当,伊阿古的阴险狡诈让我看到了人性的阴暗面,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使用卑劣而又毒辣的手段,却还带着一副伪善的面孔,让所有人都以为他是值得信赖与依靠的人。有人认为《奥赛罗》是“一出人文主义理想幻灭的悲剧”,但我认为它更多的是批判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极端利己主义,同时也对利己主义进行了有力的抨击,莎士比亚借伊阿古这一形象展示了可怕的贪欲与嫉妒,而这也正是导致悲剧产生的主要因素,让我们从中得到深刻的反思与警醒。
  (二)种族歧视与阶级偏见
  如果说伊阿古对凯西奥的嫉妒来源于自我能力的不甘心,那么伊阿古对于奥赛罗的嫉妒更多的是来源于一种沉浸于血液里的种族歧视。一开头,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奥赛罗的称谓是“黑将军”,他并不是以个人才能将奥赛罗与他人区分开来,而是以肤色区别于他人。从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看,殖民主义的侵略给黑人的身心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在西方文化语境里,黑人属于劣等民族,处于社会的边缘化,难以排解的痛苦使他们的心理发生扭曲,而潜藏的自卑感也就深深地扎根于灵魂之中。
  尽管奥赛罗凭着自己的英勇善战成为了威尼斯公国一员勇将,却始终无法摆脱种族歧视所带来的困扰。曾经就有学者指出:“奥赛罗身为一个黑人,一个边缘人,正是出于这样的内心挣扎,才被伊阿古趁机加以利用,从而酿成了悲剧。”《奥赛罗》一剧充分展示了种族歧视的现实,从最先开始勃拉班修、罗德利哥和伊阿古就联合破坏奥赛罗与苔丝狄蒙娜的婚事,然而就是因为奥赛罗是个黑人。后来,伊阿古也借种族肤色的强烈的心理暗示不断刺激奥赛罗的自卑情结,最终将奥赛罗引入罪恶的深渊。
  (三)新思想的维护与稳定
  苔丝狄蒙娜敢于打破传统观念,不顾阶级利益与种族歧视的束缚而选择与摩尔人奥赛罗在一起,这本身就是一种革新,是一种对自由恋爱的渴望与向往。她甚至不顾父亲的强烈反对,当众承认了自己对奥赛罗的爱慕之情,并愿意丈夫共赴前线。在封建势力的顽固体制下,这一种“违抗”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气与担当。
  如果说没有发生最后的悲剧的话,这本应该是一个圆满美好的跨种族婚姻,象征着自由恋爱的胜利。然而苔丝狄蒙娜却在自己所憧憬的美好中被残忍杀害。我们不得不反思,这样一个单纯而善良的完美女性,为什么会受到如此般的结局?除了奥赛罗本身的性格悲剧与伊阿古的嫉妒,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她本身的性格因素。她眼中的世界是美好的,她相信奥赛罗对她的爱,她相信伊阿古是个好人,她也相信自己可以说服奥赛罗让凯西奥复职。可伊阿古却利用了她的天真的纯洁,使自己陷入绝境。她的死也为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思考:这一种新思想本身就具有的脆弱性吗?如何更好地维护人文主义思想的稳定发展,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四)落后的贞洁观与男女地位
  有人将这部悲剧称为“手帕”的悲剧,它的意象及其隐喻在剧中起着结构性的作用。第一次读完这部剧的时候,我对奥赛罗杀害苔丝狄蒙娜的行为表示很不理解,就算苔丝狄蒙娜犯了私通的罪过,奥赛罗也不应该如此残忍,不应该这样不听任何解释就做出如此冲动的行为。但当我后来再次读到这一情节时,我留意到奥赛罗在苔丝狄蒙娜醒来之前说的那一段话:“啊,甘美的气息!你几乎诱动公道的心,使她折断她的利剑了!再一个吻,再一个吻。愿你到死都是这样;我要杀死你,然后再爱你。再一个吻,这是最后的一吻了;这样销魂,却又是这样无比的惨痛!我必须哭泣,然而这些是无情的眼泪。这一阵阵悲伤是神圣的,因为它要惩罚的正是它最疼爱的。她醒来了。”这是一个男人在杀害他最疼爱的妻子前矛盾的独白。他真的爱他的妻子吗?爱,我相信他是爱着她的。只不过这份爱还掺杂着其他成分,比如自卑、男权的占有欲、他的不能言说的痛楚。他太害怕失去她了,不過这一种失去不是面对选择的坦然放手,而是不能将她占为己有的担忧与恐惧。当苔丝狄蒙娜丢失了手帕,就像丢失了贞洁一般,奥赛罗认为这是一种玷污,是绝不能容忍的,而这就与男权主义思想及落后的“贞洁观”有着紧密的关系。
其他文献
很多人都说现在种田不赚钱。当然,我们再靠老脑筋、老套套种田是赚不到钱了,但只要我们积极更新种植观念、搞好结构调整,采用“三新一高”的方法去种田,还是大有钱赚的。那
今天的互联网时代,科技在飞速发展,每一秒都有着无数的想法或许在将来可以改变这个世界.将微课结合初中历史课,可以让学生们在初中刚开始接触历史这门学科之时能够对历史抱有
对于年轻的网球迷来说,张德培的名字可能听起来有些年代感.但对我们的父辈来说,这或许是他们对网球这项国际化运动的最初了解.1989年,17岁的张德培在法网举起冠军奖杯,随后的
期刊
<正>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安塞油田(简称安塞油田)结合数字化建设和管理,在薪酬分配考核体系建设方面,使用采油作业区业绩考核管理系统,实现信息的规范管理、科
看着书柜上从湖北一个山区邮局寄来的这幅画,我的思绪飘回到了一年前……rn那天,我和妈妈去大润发超市买东西,一个大学生哥哥笑着对我说:“小妹妹,我是华南农业大学的大一学
期刊
在这个赛季开始前,恐怕连詹咏然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会在未来的十个月中,拿到11座冠军奖杯.除了和妹妹詹皓晴搭档拿到的台北和香港两站国际赛女双冠军,剩下的9个冠军,都是她
期刊
#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世界上有很多的光亮,有像太阳和月亮那种高悬于天空,人人可见、人人能够赞叹的耀眼光亮;也有一些光亮,犹如夏日里的萤火虫,虽然不那么耀眼,但所见之人,无不为自己的意外发现
期刊
照片可以把它的唯美定格在某一刻,美则美矣,但也只能记录当时那一刻的美;薄薄画纸上也可以展现它的美,但却较为伤神耗力.唯有你——我手中的笔能把这一切记住了.rn小小的笔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