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地球上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给人类最为温馨感觉的就应当数“家”了。家是狂风暴雨中一个安静的避风港,家是寂静深夜中一点温暖的火光。
厝,是安身住处的意思。台湾人习称家为“厝”。如:家宅叫“厝宅”,祖家叫“祖厝”,家里人叫“厝内人”,房东叫“厝主”,乔迁新居叫“入厝”等等。台湾所属市县含“厝”的地名相当多,这些“厝”大都是同姓人聚居的地方,人们一看到这地名,便会联想到姓氏根源与宗族关系。台湾民间常规居屋,称为“厝”,至今犹存,显示出古色古香的民族色彩。
台湾人中的汉族人,基本上是从祖国大陆的闽南和广东迁移过去的。他们的先辈为了有个“落脚”地方,便按照闽南民屋建筑的格式“起厝”(即建房子),或者依据粤式的客家民居营造砖木住宅。先前到台湾的闽南人,如果“落脚”山乡,便寻找背负苍崖,地势高隆的石角山麓,前面临溪河,可以防风灾、水灾,又便于汲取饮水,达到“石缝生青草,砖墙对斜阳”的目的。台湾人的“起厝”有一些古今不容忽视的风俗,首先要请风水先生测定厝向。
建厝以及主要工序都要择吉日良辰。建墙至门头高时,要举行“安门”仪式,先安大门后安房门,门框上下压着红布、铜钱或硬币,门楣上张贴写着“安门大吉”的红纸。如果是土木结构,上梁时梁的两头要用红布包起来,由2个师傅用红布同时拉上搁放在墙头。上梁过程中,2个师傅边拉要边喊“高升”、“晋啊,发啊!”之类吉语。新厝建成后择日进宅。在搬进新厝前必须举行隆重的“谢土”竣工仪式。“谢土”即答谢土地神,厝主在庭院大摆五牲等丰盛祭品致祭,并在新厝各个方位大燃鞭炮驱恶辟邪。祭毕,将祭品分赠给工头、师傅以示犒劳,并且宴请亲朋好友,里外的房门、大门都要张贴喜联。
台湾住宅以三落大厝、五落大厝为最正规的建筑。宅地布局以长方形为原则,沿中轴左右相称,力求是均齐美观的平屋。首先打好地基,“地打牢,万年兴”。先掘数尺深,填上石头、泥土、固以石灰,上面铺满龟甲形的砖瓦。大厝院子则用长方形的石板,墙壁称壁体,叠红砖而成。富人家绝不使用土角,即土坯。住宅屋顶构造一律采用两面落水型,屋内不设仰板。因此,屋顶内部的桶仔、帘柄、筒仔、梁仔等显露于外。瓦片普遍是直接铺于桷仔之上。屋脊分直线、曲线,称马背型和燕子尾型,屋脊前后两面砌上各种彩色的瓷片,雕成有人物或花鸟的图案,屋安放一红色大葫芦,作为“镇邪”之用。由于砖瓦均属赭红色,加上屋脊、墙壁、门窗又富有装饰美,整个住宅色彩浓烈、敦厚,与亚热带的自然风景巧妙地配称。住宅大门口入处两旁,装有铳眼,以防盗窃并御敌。大厅柱梁门窗所用木材,均为台湾出产的樟木,施以雕刻并绘色,古雅又美观。屋内墙壁和廊前壁体的红砖,按照砖的原纹饰,摆成各种图案,与门窗的雕刻融成一体,格外醒目。多数民居在建房屋时,仍习惯在大门口、厅堂前、楼房上悬挂与本家族姓氏或祖家相关的匾额。给登门作客的亲朋戚友起到指向牌的作用。
在台湾人心目中,“厝”不仅是家宅,而且是乡里,是村社。在闽南,你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问话:“有起新厝了吗?”“买厝了吗?”。厝在台湾人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起新厝、买新厝成为台湾人的第一追求,故有“富不富,看新厝”之说。笔者有几个亲戚在台湾,我问起他们生活好过以后,想的是什么?他们无一不说“买厝”。台湾人投资的首选是厝,婚嫁的首选也是厝,无怪乎,有人戏称“台湾女子是嫁给房子的”。在台湾文化中,也常有“厝”的影子。翻阅一些旧时报刊,屡可见到“厝”字,甚至有的报纸栏名也开辟“阮厝人”。时下《厦门晚报》就开辟一个专版,叫“厝边新闻”。有一首闽南台湾方言歌曲《二水的月娘》中唱道:“月娘汝敢会照着远远阮的厝,月娘汝敢会照阮返去厝的路。月娘啊月娘啊,敢会照着阮阿娘,月娘啊月娘啊,敢会带去阮的思念”(注:这里的“阮”可不是姓氏,而是我的意思)。
厝,是安身住处的意思。台湾人习称家为“厝”。如:家宅叫“厝宅”,祖家叫“祖厝”,家里人叫“厝内人”,房东叫“厝主”,乔迁新居叫“入厝”等等。台湾所属市县含“厝”的地名相当多,这些“厝”大都是同姓人聚居的地方,人们一看到这地名,便会联想到姓氏根源与宗族关系。台湾民间常规居屋,称为“厝”,至今犹存,显示出古色古香的民族色彩。
台湾人中的汉族人,基本上是从祖国大陆的闽南和广东迁移过去的。他们的先辈为了有个“落脚”地方,便按照闽南民屋建筑的格式“起厝”(即建房子),或者依据粤式的客家民居营造砖木住宅。先前到台湾的闽南人,如果“落脚”山乡,便寻找背负苍崖,地势高隆的石角山麓,前面临溪河,可以防风灾、水灾,又便于汲取饮水,达到“石缝生青草,砖墙对斜阳”的目的。台湾人的“起厝”有一些古今不容忽视的风俗,首先要请风水先生测定厝向。
建厝以及主要工序都要择吉日良辰。建墙至门头高时,要举行“安门”仪式,先安大门后安房门,门框上下压着红布、铜钱或硬币,门楣上张贴写着“安门大吉”的红纸。如果是土木结构,上梁时梁的两头要用红布包起来,由2个师傅用红布同时拉上搁放在墙头。上梁过程中,2个师傅边拉要边喊“高升”、“晋啊,发啊!”之类吉语。新厝建成后择日进宅。在搬进新厝前必须举行隆重的“谢土”竣工仪式。“谢土”即答谢土地神,厝主在庭院大摆五牲等丰盛祭品致祭,并在新厝各个方位大燃鞭炮驱恶辟邪。祭毕,将祭品分赠给工头、师傅以示犒劳,并且宴请亲朋好友,里外的房门、大门都要张贴喜联。
台湾住宅以三落大厝、五落大厝为最正规的建筑。宅地布局以长方形为原则,沿中轴左右相称,力求是均齐美观的平屋。首先打好地基,“地打牢,万年兴”。先掘数尺深,填上石头、泥土、固以石灰,上面铺满龟甲形的砖瓦。大厝院子则用长方形的石板,墙壁称壁体,叠红砖而成。富人家绝不使用土角,即土坯。住宅屋顶构造一律采用两面落水型,屋内不设仰板。因此,屋顶内部的桶仔、帘柄、筒仔、梁仔等显露于外。瓦片普遍是直接铺于桷仔之上。屋脊分直线、曲线,称马背型和燕子尾型,屋脊前后两面砌上各种彩色的瓷片,雕成有人物或花鸟的图案,屋安放一红色大葫芦,作为“镇邪”之用。由于砖瓦均属赭红色,加上屋脊、墙壁、门窗又富有装饰美,整个住宅色彩浓烈、敦厚,与亚热带的自然风景巧妙地配称。住宅大门口入处两旁,装有铳眼,以防盗窃并御敌。大厅柱梁门窗所用木材,均为台湾出产的樟木,施以雕刻并绘色,古雅又美观。屋内墙壁和廊前壁体的红砖,按照砖的原纹饰,摆成各种图案,与门窗的雕刻融成一体,格外醒目。多数民居在建房屋时,仍习惯在大门口、厅堂前、楼房上悬挂与本家族姓氏或祖家相关的匾额。给登门作客的亲朋戚友起到指向牌的作用。
在台湾人心目中,“厝”不仅是家宅,而且是乡里,是村社。在闽南,你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问话:“有起新厝了吗?”“买厝了吗?”。厝在台湾人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起新厝、买新厝成为台湾人的第一追求,故有“富不富,看新厝”之说。笔者有几个亲戚在台湾,我问起他们生活好过以后,想的是什么?他们无一不说“买厝”。台湾人投资的首选是厝,婚嫁的首选也是厝,无怪乎,有人戏称“台湾女子是嫁给房子的”。在台湾文化中,也常有“厝”的影子。翻阅一些旧时报刊,屡可见到“厝”字,甚至有的报纸栏名也开辟“阮厝人”。时下《厦门晚报》就开辟一个专版,叫“厝边新闻”。有一首闽南台湾方言歌曲《二水的月娘》中唱道:“月娘汝敢会照着远远阮的厝,月娘汝敢会照阮返去厝的路。月娘啊月娘啊,敢会照着阮阿娘,月娘啊月娘啊,敢会带去阮的思念”(注:这里的“阮”可不是姓氏,而是我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