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的民族音乐就是由祖祖辈辈生活繁衍在这片土地上的各个民族,从古时候到今天在悠久历史文化传统上创造的具有民族的特色,非常能体现各个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音乐。
关键词:儋州调声;音乐元素;民族音乐
儋州的历史悠久,两千多年来,儋州的人民创造了自己很特别的民间文化艺术,那就是儋州民歌。
“调声”流行于儋州言区,为广大农村青年男女所喜爱,也是本市最主要的歌曲种类之一。 调声是在儋州山歌的基础上,经过很漫长的岁月,渐渐发展变化而形成的。相传在一百多年前,在本市的西南部地区这一带,人们凡是从事耕作和制盐,都是要使用水车,引水灌田的。为了使自己有好的情绪,舒心解闷,人们在田野上便一边踩着水车,一边唱着山歌,以此来提高劳动效率。但山歌的节奏和旋律都是比较自由的,难以和踩水车的脚步相结合;所以,人们便将山歌的音调加以改变,赋予它以节拍分明的劳动节奏。后来,很多青年男女便使用这种节奏鲜明的音调来进行集体的对唱,娱乐传情。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个富有地方特色的歌种——调声。
儋州调声历史比较悠久,有关的作品也在不断的更新,作为一种民间歌舞,儋州各地的人民也大多也能即兴就歌舞了。无论是哪一种艺术,它想要得到长远的发展,它除了继承它的元素,保留住特色,同时还要不断的更新,去吸取其他同类艺术的精华,让自己进步,与这个社会和历史与时俱进。不然,这美好的文化只能放在博物馆里头成为历史了。只要改革没有失去儋州调声原有的精髓和本土的民俗特色,只要改革有利于儋州调声的积极发展,能在国内外有一定的影响力,能带动当地文化与旅游经济的长期发展,我们就应该采纳。
一、“专曲专用”与词曲构成
中国的民歌形式基本都是一个曲子多用、曲调基本相对固定了。详细的来说,某一歌种可能包括成百上千首民歌,但是所用到的曲调基本只有一首或者数首。这其中每一首曲调基本都可配很多首歌词的,在现实编配或者演唱中这基本曲调虽燃可能会有微小一些的变化,但是基本形式却是没什么变化的。曲调的结构是比较自由的,可以根据内容和感情的处理加以变化而发展,乐句的多少和长短都没有限制。演唱时一首调声曲调可以填入不同内容的歌词,反过来一首歌词可用不同的调声曲调演唱出来。 调声曲调随着男女青年赛歌活动的开发而不断的创新发展,或者重新编出新曲,或者在某些老调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创新,或吸收外来曲调融为已有创出新词。
中国的民歌形式基本都是一个曲子多用、曲调基本相对固定了。详细的来说,某一歌种可能包括成百上千首民歌,但是所用到的曲调基本只有一首或者数首。这其中每一首曲调基本都可配很多首歌词的,在现实编配或者演唱中这基本曲调虽燃可能会有微小一些的变化,但是基本形式却是没什么变化的。
调声就不一样了,一曲多用的情况当然也见于调声编创实践,比如在游玩的时候即兴编曲以现成曲调来演唱,但这并不是调声歌曲编创形式的风格。调声编创的主要方式是“专曲专用”,在这一点上跟专业歌曲创作很像;但它又是一种集体口头的创作,带有很大程度的即兴性,所以和专业创作还是有很多不同的。各个青年馆都尽力求创新求好作品,使自己的创作不差于其它青年馆的曲目,争取每一首新歌都是新词新曲。但是本土的青年们也不是专业创作的,他们创作出来 的作品离不开原有的曲调,都是按照规律创作的。
二、西洋唱名衬词
调声歌词是不受格律的约束,句数字数都可长可短,长则三四十句,短则一二句也可能成歌。从搜集到的调声来看,建国后的歌词多为长短句的长篇韵文,曲调较纯朴,以一字一音为基础,很少有装饰篇幅也长反复也多。建国后,调声的歌词多为二句半或四句山歌,并且还加入一定量的无规则的副歌词。
调声中的西洋唱名衬词历史不是很长,到现在根据资料所知道的包括这种唱名的调声年代最早的作者是1981年儋州文化局郑照辉先生提供的,这是他在三十年代唱过的一首调声曲。西洋唱名传给本土青年们的也许只有两条渠道:①设于当地的西方教会和教会的学校;②本土西式学堂中的音乐教育。西方传教士首次临住海南是在十六世纪的时候,但是还没有关系到儋州,据我在资料上所查到的儋县基督教会牧师余冠球所述说,儋县基督教会成立于1889年,然而教会学校在当地的创办延迟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1949年前前后后有过三所,但是每一个时间段只有一所。教会和学校在当地大力宣传西方音乐上多少会有些影响的,但是当时普遍的普通学堂,这样的影响力是有限的。
在我国的历史上,海南是历史上皇上贬低大臣的好去处。苏轼就曾被贬居儋州呆四年并且在在当地设馆收徒弟,在儋州文化历史上也作过重大贡献,历史上儋州人积极向上,努力求学的风气也很好。渐渐的随着二十世纪初中国大陆学校西式音乐课的开设,儋州的学校也很及时的赶上了。当时学校老师教的歌曲是采用西洋首调唱的,儋州当地人称之为“学堂歌”,当时读过书的老辈人多少还记得一些旋律。调声演唱的人群大多数是年轻人,有些以前本来就读过书的或者正在读书的。吸取一些好听的曲调作为调声编创的特色风格,当时学生流行的“学堂歌”中的西洋曲调唱名被用到调声就可以说是很不错的风格了。
许多人们知道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逐步的向外界揭开这神秘的面纱,渐渐被人们接受和认可,在这喧华的城市,压抑的环境与快节奏的生活,人们一回到大自然,就感觉心灵得到安慰,精神上得到放松。我们要弘扬民族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少数民族音乐。通过研究大量的相关资料和一些学术成果,对这方面的研究和大量前人和现代艺术领域的学者专家的实践证明,发现越来越多的学习者和实践活动把儋州“调声”的这一学说正确运用并放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并在思想和实践上创新出更好听的民族调式。
参考文献:
[1]蒋炳钊.惠安地区长住娘家婚俗的历史考察[M].北京:中国民俗学第二期,1989:193-203.
[2]刘晓春.民俗旅游的文化政治[J].北京:民俗研究,2001,4.
[3]全克山、王敏.试论儋州调声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J].北京: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0,07.
作者简介:
张涛(1976~),男,河南郑州人,河南大学硕士,河南艺术职业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声乐。
关键词:儋州调声;音乐元素;民族音乐
儋州的历史悠久,两千多年来,儋州的人民创造了自己很特别的民间文化艺术,那就是儋州民歌。
“调声”流行于儋州言区,为广大农村青年男女所喜爱,也是本市最主要的歌曲种类之一。 调声是在儋州山歌的基础上,经过很漫长的岁月,渐渐发展变化而形成的。相传在一百多年前,在本市的西南部地区这一带,人们凡是从事耕作和制盐,都是要使用水车,引水灌田的。为了使自己有好的情绪,舒心解闷,人们在田野上便一边踩着水车,一边唱着山歌,以此来提高劳动效率。但山歌的节奏和旋律都是比较自由的,难以和踩水车的脚步相结合;所以,人们便将山歌的音调加以改变,赋予它以节拍分明的劳动节奏。后来,很多青年男女便使用这种节奏鲜明的音调来进行集体的对唱,娱乐传情。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个富有地方特色的歌种——调声。
儋州调声历史比较悠久,有关的作品也在不断的更新,作为一种民间歌舞,儋州各地的人民也大多也能即兴就歌舞了。无论是哪一种艺术,它想要得到长远的发展,它除了继承它的元素,保留住特色,同时还要不断的更新,去吸取其他同类艺术的精华,让自己进步,与这个社会和历史与时俱进。不然,这美好的文化只能放在博物馆里头成为历史了。只要改革没有失去儋州调声原有的精髓和本土的民俗特色,只要改革有利于儋州调声的积极发展,能在国内外有一定的影响力,能带动当地文化与旅游经济的长期发展,我们就应该采纳。
一、“专曲专用”与词曲构成
中国的民歌形式基本都是一个曲子多用、曲调基本相对固定了。详细的来说,某一歌种可能包括成百上千首民歌,但是所用到的曲调基本只有一首或者数首。这其中每一首曲调基本都可配很多首歌词的,在现实编配或者演唱中这基本曲调虽燃可能会有微小一些的变化,但是基本形式却是没什么变化的。曲调的结构是比较自由的,可以根据内容和感情的处理加以变化而发展,乐句的多少和长短都没有限制。演唱时一首调声曲调可以填入不同内容的歌词,反过来一首歌词可用不同的调声曲调演唱出来。 调声曲调随着男女青年赛歌活动的开发而不断的创新发展,或者重新编出新曲,或者在某些老调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创新,或吸收外来曲调融为已有创出新词。
中国的民歌形式基本都是一个曲子多用、曲调基本相对固定了。详细的来说,某一歌种可能包括成百上千首民歌,但是所用到的曲调基本只有一首或者数首。这其中每一首曲调基本都可配很多首歌词的,在现实编配或者演唱中这基本曲调虽燃可能会有微小一些的变化,但是基本形式却是没什么变化的。
调声就不一样了,一曲多用的情况当然也见于调声编创实践,比如在游玩的时候即兴编曲以现成曲调来演唱,但这并不是调声歌曲编创形式的风格。调声编创的主要方式是“专曲专用”,在这一点上跟专业歌曲创作很像;但它又是一种集体口头的创作,带有很大程度的即兴性,所以和专业创作还是有很多不同的。各个青年馆都尽力求创新求好作品,使自己的创作不差于其它青年馆的曲目,争取每一首新歌都是新词新曲。但是本土的青年们也不是专业创作的,他们创作出来 的作品离不开原有的曲调,都是按照规律创作的。
二、西洋唱名衬词
调声歌词是不受格律的约束,句数字数都可长可短,长则三四十句,短则一二句也可能成歌。从搜集到的调声来看,建国后的歌词多为长短句的长篇韵文,曲调较纯朴,以一字一音为基础,很少有装饰篇幅也长反复也多。建国后,调声的歌词多为二句半或四句山歌,并且还加入一定量的无规则的副歌词。
调声中的西洋唱名衬词历史不是很长,到现在根据资料所知道的包括这种唱名的调声年代最早的作者是1981年儋州文化局郑照辉先生提供的,这是他在三十年代唱过的一首调声曲。西洋唱名传给本土青年们的也许只有两条渠道:①设于当地的西方教会和教会的学校;②本土西式学堂中的音乐教育。西方传教士首次临住海南是在十六世纪的时候,但是还没有关系到儋州,据我在资料上所查到的儋县基督教会牧师余冠球所述说,儋县基督教会成立于1889年,然而教会学校在当地的创办延迟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1949年前前后后有过三所,但是每一个时间段只有一所。教会和学校在当地大力宣传西方音乐上多少会有些影响的,但是当时普遍的普通学堂,这样的影响力是有限的。
在我国的历史上,海南是历史上皇上贬低大臣的好去处。苏轼就曾被贬居儋州呆四年并且在在当地设馆收徒弟,在儋州文化历史上也作过重大贡献,历史上儋州人积极向上,努力求学的风气也很好。渐渐的随着二十世纪初中国大陆学校西式音乐课的开设,儋州的学校也很及时的赶上了。当时学校老师教的歌曲是采用西洋首调唱的,儋州当地人称之为“学堂歌”,当时读过书的老辈人多少还记得一些旋律。调声演唱的人群大多数是年轻人,有些以前本来就读过书的或者正在读书的。吸取一些好听的曲调作为调声编创的特色风格,当时学生流行的“学堂歌”中的西洋曲调唱名被用到调声就可以说是很不错的风格了。
许多人们知道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逐步的向外界揭开这神秘的面纱,渐渐被人们接受和认可,在这喧华的城市,压抑的环境与快节奏的生活,人们一回到大自然,就感觉心灵得到安慰,精神上得到放松。我们要弘扬民族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少数民族音乐。通过研究大量的相关资料和一些学术成果,对这方面的研究和大量前人和现代艺术领域的学者专家的实践证明,发现越来越多的学习者和实践活动把儋州“调声”的这一学说正确运用并放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并在思想和实践上创新出更好听的民族调式。
参考文献:
[1]蒋炳钊.惠安地区长住娘家婚俗的历史考察[M].北京:中国民俗学第二期,1989:193-203.
[2]刘晓春.民俗旅游的文化政治[J].北京:民俗研究,2001,4.
[3]全克山、王敏.试论儋州调声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J].北京: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0,07.
作者简介:
张涛(1976~),男,河南郑州人,河南大学硕士,河南艺术职业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声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