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整个高中阶段,我的高光时刻在高二会考结束后的那场期末考,一场超常发挥的考试将我送进了文科十班,学号是1。要知道,各班的1号,那可都是班主任们手里的“王牌”。
对,我就是顶着这样一顶闪耀的桂冠走进高三的。因为是1号,每次月考都会坐在班级最前排,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更是常事。遗憾的是,后来的几次月考,我的那顶桂冠被那个之前几次考试坐在我身后、学号是2的于杰夺走了。
于杰,是闻名全校的才子,熟读四书五经、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一双大眼藏在一副高度近视眼镜背后,蓬松的偏分头搭配运动衫、牛仔裤,有几分像年轻时的“童安格”。不过,这个气质儒雅的男生私下却是个十足的“话痨”,尤其在熟人跟前,说话如机关枪“突突突”扫射般没有半刻停歇,丝毫不给对方留下半分插話的空当。
对文史的热爱,让他在高三文科班混得风生水起,充沛的知识储备像火箭推进器一样,助他在得分之路上一飞冲天。而我选择文科的理由,只是觉得它学起来轻松,以为只要多背多记,结果应该不会太差。本质上的差异,导致每次月考成绩出来,我刚刚及格的政治、历史在于杰炫目的分数前瑟瑟发抖。好在三位数的数学成绩又让我得以扳回一局,因为数学是于杰的短板。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在我有限的认知半径里,于杰被我视作学习上的头号对手,我时常在心底盘算着彼此的胜算概率。教室里,我们的座位一南一北,中间隔着八行课桌,被成摞的参考书和黑压压的人头分隔开。
有这样一个强劲的对手在身边,让我的高三生活略显沉重,加上自身个性内向,习惯待在自己的世界里单打独斗。很多次,在于杰主动跟我聊天时,我感觉都有一种莫名的压力伴随着他口若悬河的话语一并袭来。
因为是走读生,每个早晨、下午的第一节课,于杰都雷打不动地踩点赶到教室,精准到我们一看到于杰背着书包走进教室,就明白该上课了。而下课铃声一响,老师前脚出门,他绝对后脚就跟着出去了。在走廊上、操场上,时常会见到他跟朋友闲聊的身影。总之,他就是一尊只有上课才会出现在教室里的“大神”。
每次月考结束,于杰总会从走廊推开我旁边的窗户,索要我的试卷翻看分析。无论成绩优劣,他都会给我戴顶高帽子,“数学解题方法简单,语文作文写得棒,英语听力不错……”就连我那总被老师评价为自由发挥的政治试卷,也会被他夸赞成“看问题角度独特”,话到终了,他还总不忘把自己贬低一通。
你看,这个对手多狡猾,隔三差五地送来一枚糖衣炮弹。可谁又能否认,在气氛压抑的高三,有时我们也需要这样的糖衣炮弹去击破自我怀疑,在别人的欣赏、鼓励中去追逐一丝丝曙光。
高三是一段航程,许多人心中都会有一座灯塔作为指引,尽管于杰从没提过,但我能从他的话语中感受到他对中国人民大学的向往。而我,在自己的那座灯塔尚未明晰之前,赶超于杰就是眼前最真切的目标。
高三的日子像被拧好发条的闹钟一样循规蹈矩地行进着。不过,时间在冬季的一场大雪中突然被按下暂停键,在这座变成冰雪世界的小城里,学生们暂时从忙碌的备考中解脱出来,一下课就冲进雪地里溜冰打雪仗、追逐撒欢。
操场上,于杰放肆地朝我扔雪球,我则趁其不备回击他一个更大的,还在他进教室眼镜起雾时,找准机会把一只雪球灌进他的衣领。那一刻,大家都顽皮如孩童一般,呈现出自己活泼调皮的一面。
这一场雪给了我们短暂放松的契机,也是在这一个寂静的雪夜,我的耳朵突然生出“嗡嗡嗡”的幻听,像一根紧绷的琴弦突然崩断,余声久久回旋。校医检查后,对我说是低血压、贫血导致,建议输液调养。
随后的两周里,每天午饭过后,我都会带一本书去校医院挂水。清冷的病房里,除了我,还有一个发烧的男生。在交谈中知道我的名字后,他恍然大悟道:“原来你就是于杰老提起的那个1号啊,他说你非常厉害!”
我尴尬地回应他的话:“于杰就喜欢给人戴高帽。”男生憨笑:“那是你不了解他,他那么骄傲的一个人,不轻易夸人。他还说多亏班里有你这么一个优秀的楷模,他才被带动着进步。”一席话毕,我面红耳赤却无言以对。往往,我们从第三方听到的表扬更接近事实真相,于杰将我视作学习楷模,而我却狭隘地把他当成竞争对手。
暖阳普照,积雪消融,我的耳朵不再嗡嗡作响,心头的一堵高墙也随之崩塌。我开始学于杰那样,一下课就去户外散心,还在于杰的建议下,开始涉猎有趣的文史杂志、关注时事新闻。
于杰依然按照自己的节奏上课、下课,甚至一到晚自习就缺席回家,似乎教室只是高三的一个过场。他的学习方式让许多同学好奇、羡慕,直到高三下学期伊始的一场家长会,我们才得知他学习上的“秘密”。
于杰的老爸作为嘉宾,跟家长们分享了于杰的学习方法。他说,于杰现在的成绩全凭一点一滴的刻苦积累。读高三后,每天过得都跟苦行僧一样,6点起床,读两个钟头的语文、英语,中午回家看完新闻才开始午休,晚上做文科卷、数学题。现在,于爸最担心的除了于杰的数学,还有他的头发。“在数学上花费的精力太多,但是成绩进步缓慢,反倒是现在每天早上起床大把大把地掉发,我也不想给他太多的压力,尽力就好。”于爸把这些事情一股脑地和盘托出,原来,所有看起来的毫不费力,都是因为背后有十二分的努力。
高考那两天,在被乌泱泱一片人包围的考试现场,我们远远地看着对方,送给彼此一个微笑。走出考场,于杰也没有主动跑来与我核对题目,此时的我们都清楚,我们是并肩作战的战友,不到最后,都不要给对方如履薄冰的身心增添一丁点的言语负荷。
高考结束,于杰依然是班级第一名,我以五分之差紧随其后,不过我们都去了理想中的大学。于杰去了向往的北京读社会科学,这个目标明确的男生每一步都不偏不倚地踩在点上。
偶尔,我会想起于杰送来的那些“糖衣炮弹”,那何尝不是他给自己加油鼓劲儿呢?感谢高三有你,我的头号对手!
对,我就是顶着这样一顶闪耀的桂冠走进高三的。因为是1号,每次月考都会坐在班级最前排,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更是常事。遗憾的是,后来的几次月考,我的那顶桂冠被那个之前几次考试坐在我身后、学号是2的于杰夺走了。
于杰,是闻名全校的才子,熟读四书五经、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一双大眼藏在一副高度近视眼镜背后,蓬松的偏分头搭配运动衫、牛仔裤,有几分像年轻时的“童安格”。不过,这个气质儒雅的男生私下却是个十足的“话痨”,尤其在熟人跟前,说话如机关枪“突突突”扫射般没有半刻停歇,丝毫不给对方留下半分插話的空当。
对文史的热爱,让他在高三文科班混得风生水起,充沛的知识储备像火箭推进器一样,助他在得分之路上一飞冲天。而我选择文科的理由,只是觉得它学起来轻松,以为只要多背多记,结果应该不会太差。本质上的差异,导致每次月考成绩出来,我刚刚及格的政治、历史在于杰炫目的分数前瑟瑟发抖。好在三位数的数学成绩又让我得以扳回一局,因为数学是于杰的短板。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在我有限的认知半径里,于杰被我视作学习上的头号对手,我时常在心底盘算着彼此的胜算概率。教室里,我们的座位一南一北,中间隔着八行课桌,被成摞的参考书和黑压压的人头分隔开。
有这样一个强劲的对手在身边,让我的高三生活略显沉重,加上自身个性内向,习惯待在自己的世界里单打独斗。很多次,在于杰主动跟我聊天时,我感觉都有一种莫名的压力伴随着他口若悬河的话语一并袭来。
因为是走读生,每个早晨、下午的第一节课,于杰都雷打不动地踩点赶到教室,精准到我们一看到于杰背着书包走进教室,就明白该上课了。而下课铃声一响,老师前脚出门,他绝对后脚就跟着出去了。在走廊上、操场上,时常会见到他跟朋友闲聊的身影。总之,他就是一尊只有上课才会出现在教室里的“大神”。
每次月考结束,于杰总会从走廊推开我旁边的窗户,索要我的试卷翻看分析。无论成绩优劣,他都会给我戴顶高帽子,“数学解题方法简单,语文作文写得棒,英语听力不错……”就连我那总被老师评价为自由发挥的政治试卷,也会被他夸赞成“看问题角度独特”,话到终了,他还总不忘把自己贬低一通。
你看,这个对手多狡猾,隔三差五地送来一枚糖衣炮弹。可谁又能否认,在气氛压抑的高三,有时我们也需要这样的糖衣炮弹去击破自我怀疑,在别人的欣赏、鼓励中去追逐一丝丝曙光。
高三是一段航程,许多人心中都会有一座灯塔作为指引,尽管于杰从没提过,但我能从他的话语中感受到他对中国人民大学的向往。而我,在自己的那座灯塔尚未明晰之前,赶超于杰就是眼前最真切的目标。
高三的日子像被拧好发条的闹钟一样循规蹈矩地行进着。不过,时间在冬季的一场大雪中突然被按下暂停键,在这座变成冰雪世界的小城里,学生们暂时从忙碌的备考中解脱出来,一下课就冲进雪地里溜冰打雪仗、追逐撒欢。
操场上,于杰放肆地朝我扔雪球,我则趁其不备回击他一个更大的,还在他进教室眼镜起雾时,找准机会把一只雪球灌进他的衣领。那一刻,大家都顽皮如孩童一般,呈现出自己活泼调皮的一面。
这一场雪给了我们短暂放松的契机,也是在这一个寂静的雪夜,我的耳朵突然生出“嗡嗡嗡”的幻听,像一根紧绷的琴弦突然崩断,余声久久回旋。校医检查后,对我说是低血压、贫血导致,建议输液调养。
随后的两周里,每天午饭过后,我都会带一本书去校医院挂水。清冷的病房里,除了我,还有一个发烧的男生。在交谈中知道我的名字后,他恍然大悟道:“原来你就是于杰老提起的那个1号啊,他说你非常厉害!”
我尴尬地回应他的话:“于杰就喜欢给人戴高帽。”男生憨笑:“那是你不了解他,他那么骄傲的一个人,不轻易夸人。他还说多亏班里有你这么一个优秀的楷模,他才被带动着进步。”一席话毕,我面红耳赤却无言以对。往往,我们从第三方听到的表扬更接近事实真相,于杰将我视作学习楷模,而我却狭隘地把他当成竞争对手。
暖阳普照,积雪消融,我的耳朵不再嗡嗡作响,心头的一堵高墙也随之崩塌。我开始学于杰那样,一下课就去户外散心,还在于杰的建议下,开始涉猎有趣的文史杂志、关注时事新闻。
于杰依然按照自己的节奏上课、下课,甚至一到晚自习就缺席回家,似乎教室只是高三的一个过场。他的学习方式让许多同学好奇、羡慕,直到高三下学期伊始的一场家长会,我们才得知他学习上的“秘密”。
于杰的老爸作为嘉宾,跟家长们分享了于杰的学习方法。他说,于杰现在的成绩全凭一点一滴的刻苦积累。读高三后,每天过得都跟苦行僧一样,6点起床,读两个钟头的语文、英语,中午回家看完新闻才开始午休,晚上做文科卷、数学题。现在,于爸最担心的除了于杰的数学,还有他的头发。“在数学上花费的精力太多,但是成绩进步缓慢,反倒是现在每天早上起床大把大把地掉发,我也不想给他太多的压力,尽力就好。”于爸把这些事情一股脑地和盘托出,原来,所有看起来的毫不费力,都是因为背后有十二分的努力。
高考那两天,在被乌泱泱一片人包围的考试现场,我们远远地看着对方,送给彼此一个微笑。走出考场,于杰也没有主动跑来与我核对题目,此时的我们都清楚,我们是并肩作战的战友,不到最后,都不要给对方如履薄冰的身心增添一丁点的言语负荷。
高考结束,于杰依然是班级第一名,我以五分之差紧随其后,不过我们都去了理想中的大学。于杰去了向往的北京读社会科学,这个目标明确的男生每一步都不偏不倚地踩在点上。
偶尔,我会想起于杰送来的那些“糖衣炮弹”,那何尝不是他给自己加油鼓劲儿呢?感谢高三有你,我的头号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