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做为一个语文教师,不仅要将课堂延伸到学生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更要把握好这难能可贵的40分钟的教室里的语文课堂,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和教师的精彩引导与评价贯穿于其中,以此彰显出课堂的最大化、最优化。进而,这种课堂的教育教学也尽可能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去,为学生所获,为学生所用,如此的语文教学才是成功的,高效的。
【关键词】高效课堂 以生为本 大量阅读
打造出高效率、高质量的语文课堂并不容易。高效课堂就真的无迹可寻吗?当然不是。高效课堂是对传统课堂的挑战,是“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体现,是对教育规律的正确诠释。打造高效课堂需要一些途径和方法来实施,以下就是笔者初步探寻的一些途径和方法。
1.转变传统观念,以生为本
传统的课堂指的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课堂,其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处在一个被动学习的状态,这样“强调教师权威,忽视学生的主动性,使教学进行得死板、被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造才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日益显现其落后性。”[1]
现代教育理论早已把目光聚焦在了学生身上,明确了课堂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周一贯先生倡导的“以学定教”其实就是很好的以学生为本的例子,他认为:“最好的课堂也就是课堂环境,(包括教师的教)能最适合学生主体的学习和发展。”我们现在的小学语文课堂就是教师捏得太死,学生学得太死,不是为了学而教,而是为了教而教,效率可想而知。
那么教师就不重要了吗?非也。教师也有自己的角色定位,即主导地位。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这就会形成一种和谐健康的课堂师生关系。教师的作用是一种引领、引导的作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中的发挥那才是最主要的。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讲的其实就是这个主导和主体的关系。教师只有把这个课堂中的师生定位弄明白了,才能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有一个合理、正确的出发点。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放下自己的权威,少讲解,多引导,实实在在地为学生服务。观念转变了,课堂也将会转变,这也是实现高效课堂的第一步。
2.营造和谐课堂,全员参与
观念转变后,就要转入课堂实战了。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才算是和谐的呢?全员参与,就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当中,凸显其主体性的地位,而教师也要鼓励、激励学生参与课堂,引导学生发挥其最大的能动。
首先,激发兴趣,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的状态。每节课的设计,教师要把握住学生的兴奋点,用那些能够快速激发学生兴趣的导入开场,让学生的求知欲望最大化。比如王娜老师曾经讲授过的《地球只有一个》一课中,上课伊始,王老师以美国《时代周刊》中的封面人物开场,简单的回顾几个封面人物之后,引出了封面上的另一个“人物”——地球,“吃惊吗,为什么?”“《时代周刊》是不是搞错了,想知道吗?真的?答案就在这篇文章里。”教师一个一个的问句,吊足学生胃口,让学生迫不及待得想要读课文。这其实就是很好地践行了本世纪初制定的“新课程标准”中有关“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的阐述。当然利用学生“阅读期待”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在教学中教师要多动脑筋,有的放矢,做到用最短的时间让学生融入课堂。
其次,主动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让学生主动学习并不是完全将课堂放手给学生,任由其“折腾”,而是要放手的同时把握好度,这个“度”靠的就是教师的积极正确地引导,引导到家,水到渠成,引导不到家,水不到渠不成,甚至引到了风马牛不相及的地方。提高教师课堂上的引导能力,是需要教师个人下很大功夫的,除了多学习教学原理、多积累课堂教学经验之外,还有就是要了解课堂的主体——学生。一个教室内的学生,差异是很显著的,平时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很难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因材施教”过程中也往往面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尴尬困境,但并不是没有办法。比如杨丽萍老师教授《幸福人的衬衣》时,就巧妙新颖地利用了“名言”的方法,把学生对文本的感悟用“名言”的形式简洁地说出来,并写在黑板上,注明姓名,学生感到自己似乎就是“名人”了,于是乎,整个课堂,学生的灵感汹涌迸发,说出来的“名言”甚至令人叹为“听”止。如果注意的话,杨老师在这节课上的引导非常的到位,“激励学生—牵引学生—鼓励学生”,一步一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课程结束,基本上每个学生都站起来发过言,这种课堂的高效可想而知。
另外,善于评价,重视学生的课堂生成。教师除了“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外,还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也就是重视学生的课堂生成,课堂生成是教师教学预设外的,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灵光显现而顿悟出的一些自己的独特看法和理解。对待这些看法和理解,教师不应置之不理或无情打压,而应先利用评价鼓励这种思考问题的主动现象,再利用教学机智来正确引导学生的这种生成,将其视为一种难能可贵的教学资源,拓展教学的空间,提升教学中的热点。
全员参与,对教师的要求是很高的,也不是能一蹴而就的,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备课更备学生,课堂中少讲多引导,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主动学习,提高课堂的效率。
3.开展大量阅读,素养飞跃
“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特点,也是重点。一本语文书的学习,并不能解决阅读的全部问题,它只是一个教授学生阅读方法的媒介。是“渔”而不是“鱼”,有了“渔”的方法就要多多地抓“鱼”,要不到了最后,方法丢了不说,可能还要饿肚子。大量的阅读至关重要。国内外的成功人士莫不是“书呆子”,宋朝苏东坡有“读书万卷始通神”,现当代诗人臧克家说“读过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国外的高尔基也说“我扑在书上,就像一个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等等。可见,阅读是益处多多,当然这种阅读不是随意的、盲目的,而是要保质,也要保量。 首先是保质,教师要向学生推荐合理的书目,这些书目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而设,比如小学一年的学生,识字不多,谈吐不流利,因此其书目中就要多一些适龄绘本读物,多一些儿歌童谣和简单的古诗;而五六年级的学生,就可为其多推荐一些故事性强的儿童文学作品,比如《草房子》、《床边的小豆豆》、《狼王梦》等等。这些书目的选择,教师一定要精心挑选,可以适当地参考一些名师的推荐,再综合班级里的实际情况,酌情选择。
另外是保量,在设定的推荐书目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量的阅读,甚至是海量的阅读。山东潍坊教师韩兴娥倡导的就是“海量阅读”,她“两周上完一册教材,三年级学完六年级教材;二年级识字量达到2500字,三年级认识3000个字,完成小学阶段的识字教学任务;低年级一学期课堂阅读量平均达到50万字,中高年级一学期课堂阅读量平均达到100万字……”[2]这个阅读量是符合“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标准”在高年级学段的阅读要求是:“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当然韩兴娥老师的“海量阅读”是建立在课堂上的,一切都是在课堂上完成的,并在语文教科书的基础上编写了适合其学校的校本阅读教材,这不仅补充了传统教材,还增加了阅读的内容,使得“海量阅读”在操作起来更容易把控。
这种在保质保量上的“海量阅读”形式是值得提倡和推广的。广泛的阅读,能让学生在阅读中增长自己的体验、提升自己的心智、培养自己的情感、养成自己的习惯。可谓是,一举多得。像这种从读一本书,到读多本书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积累知识、积累技能的过程,其高效主要体现在:学生能在已经掌握的学习和读书方法中,大量地阅读,在这个阅读过程中不断巩固这种方法,使其内化,这样的受益是终身的。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标中的要求,其实也是打造高效课堂要求。但是,当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往往是危机四伏:学生的地位不清、教师过分的讲解分析、语文教材的单调滞后、教师的职业素质亟待提升等等。解决这些问题,打造出属于自己的高效课堂,教师务必要跳出“内容分析式”语文课堂的藩篱,将学生放在首位、放在主体,明确课堂教学内容,把握好引领者的身份,让学生在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中自由驰骋。
参考文献
[1] 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 韩兴娥.“我的课内海量阅读三部曲”之按语,《小学语文教师》, 2009年第5期
【关键词】高效课堂 以生为本 大量阅读
打造出高效率、高质量的语文课堂并不容易。高效课堂就真的无迹可寻吗?当然不是。高效课堂是对传统课堂的挑战,是“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体现,是对教育规律的正确诠释。打造高效课堂需要一些途径和方法来实施,以下就是笔者初步探寻的一些途径和方法。
1.转变传统观念,以生为本
传统的课堂指的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课堂,其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处在一个被动学习的状态,这样“强调教师权威,忽视学生的主动性,使教学进行得死板、被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造才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日益显现其落后性。”[1]
现代教育理论早已把目光聚焦在了学生身上,明确了课堂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周一贯先生倡导的“以学定教”其实就是很好的以学生为本的例子,他认为:“最好的课堂也就是课堂环境,(包括教师的教)能最适合学生主体的学习和发展。”我们现在的小学语文课堂就是教师捏得太死,学生学得太死,不是为了学而教,而是为了教而教,效率可想而知。
那么教师就不重要了吗?非也。教师也有自己的角色定位,即主导地位。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这就会形成一种和谐健康的课堂师生关系。教师的作用是一种引领、引导的作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中的发挥那才是最主要的。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讲的其实就是这个主导和主体的关系。教师只有把这个课堂中的师生定位弄明白了,才能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有一个合理、正确的出发点。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放下自己的权威,少讲解,多引导,实实在在地为学生服务。观念转变了,课堂也将会转变,这也是实现高效课堂的第一步。
2.营造和谐课堂,全员参与
观念转变后,就要转入课堂实战了。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才算是和谐的呢?全员参与,就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当中,凸显其主体性的地位,而教师也要鼓励、激励学生参与课堂,引导学生发挥其最大的能动。
首先,激发兴趣,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的状态。每节课的设计,教师要把握住学生的兴奋点,用那些能够快速激发学生兴趣的导入开场,让学生的求知欲望最大化。比如王娜老师曾经讲授过的《地球只有一个》一课中,上课伊始,王老师以美国《时代周刊》中的封面人物开场,简单的回顾几个封面人物之后,引出了封面上的另一个“人物”——地球,“吃惊吗,为什么?”“《时代周刊》是不是搞错了,想知道吗?真的?答案就在这篇文章里。”教师一个一个的问句,吊足学生胃口,让学生迫不及待得想要读课文。这其实就是很好地践行了本世纪初制定的“新课程标准”中有关“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的阐述。当然利用学生“阅读期待”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在教学中教师要多动脑筋,有的放矢,做到用最短的时间让学生融入课堂。
其次,主动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让学生主动学习并不是完全将课堂放手给学生,任由其“折腾”,而是要放手的同时把握好度,这个“度”靠的就是教师的积极正确地引导,引导到家,水到渠成,引导不到家,水不到渠不成,甚至引到了风马牛不相及的地方。提高教师课堂上的引导能力,是需要教师个人下很大功夫的,除了多学习教学原理、多积累课堂教学经验之外,还有就是要了解课堂的主体——学生。一个教室内的学生,差异是很显著的,平时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很难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因材施教”过程中也往往面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尴尬困境,但并不是没有办法。比如杨丽萍老师教授《幸福人的衬衣》时,就巧妙新颖地利用了“名言”的方法,把学生对文本的感悟用“名言”的形式简洁地说出来,并写在黑板上,注明姓名,学生感到自己似乎就是“名人”了,于是乎,整个课堂,学生的灵感汹涌迸发,说出来的“名言”甚至令人叹为“听”止。如果注意的话,杨老师在这节课上的引导非常的到位,“激励学生—牵引学生—鼓励学生”,一步一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课程结束,基本上每个学生都站起来发过言,这种课堂的高效可想而知。
另外,善于评价,重视学生的课堂生成。教师除了“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外,还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也就是重视学生的课堂生成,课堂生成是教师教学预设外的,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灵光显现而顿悟出的一些自己的独特看法和理解。对待这些看法和理解,教师不应置之不理或无情打压,而应先利用评价鼓励这种思考问题的主动现象,再利用教学机智来正确引导学生的这种生成,将其视为一种难能可贵的教学资源,拓展教学的空间,提升教学中的热点。
全员参与,对教师的要求是很高的,也不是能一蹴而就的,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备课更备学生,课堂中少讲多引导,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主动学习,提高课堂的效率。
3.开展大量阅读,素养飞跃
“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特点,也是重点。一本语文书的学习,并不能解决阅读的全部问题,它只是一个教授学生阅读方法的媒介。是“渔”而不是“鱼”,有了“渔”的方法就要多多地抓“鱼”,要不到了最后,方法丢了不说,可能还要饿肚子。大量的阅读至关重要。国内外的成功人士莫不是“书呆子”,宋朝苏东坡有“读书万卷始通神”,现当代诗人臧克家说“读过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国外的高尔基也说“我扑在书上,就像一个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等等。可见,阅读是益处多多,当然这种阅读不是随意的、盲目的,而是要保质,也要保量。 首先是保质,教师要向学生推荐合理的书目,这些书目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而设,比如小学一年的学生,识字不多,谈吐不流利,因此其书目中就要多一些适龄绘本读物,多一些儿歌童谣和简单的古诗;而五六年级的学生,就可为其多推荐一些故事性强的儿童文学作品,比如《草房子》、《床边的小豆豆》、《狼王梦》等等。这些书目的选择,教师一定要精心挑选,可以适当地参考一些名师的推荐,再综合班级里的实际情况,酌情选择。
另外是保量,在设定的推荐书目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量的阅读,甚至是海量的阅读。山东潍坊教师韩兴娥倡导的就是“海量阅读”,她“两周上完一册教材,三年级学完六年级教材;二年级识字量达到2500字,三年级认识3000个字,完成小学阶段的识字教学任务;低年级一学期课堂阅读量平均达到50万字,中高年级一学期课堂阅读量平均达到100万字……”[2]这个阅读量是符合“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标准”在高年级学段的阅读要求是:“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当然韩兴娥老师的“海量阅读”是建立在课堂上的,一切都是在课堂上完成的,并在语文教科书的基础上编写了适合其学校的校本阅读教材,这不仅补充了传统教材,还增加了阅读的内容,使得“海量阅读”在操作起来更容易把控。
这种在保质保量上的“海量阅读”形式是值得提倡和推广的。广泛的阅读,能让学生在阅读中增长自己的体验、提升自己的心智、培养自己的情感、养成自己的习惯。可谓是,一举多得。像这种从读一本书,到读多本书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积累知识、积累技能的过程,其高效主要体现在:学生能在已经掌握的学习和读书方法中,大量地阅读,在这个阅读过程中不断巩固这种方法,使其内化,这样的受益是终身的。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标中的要求,其实也是打造高效课堂要求。但是,当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往往是危机四伏:学生的地位不清、教师过分的讲解分析、语文教材的单调滞后、教师的职业素质亟待提升等等。解决这些问题,打造出属于自己的高效课堂,教师务必要跳出“内容分析式”语文课堂的藩篱,将学生放在首位、放在主体,明确课堂教学内容,把握好引领者的身份,让学生在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中自由驰骋。
参考文献
[1] 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 韩兴娥.“我的课内海量阅读三部曲”之按语,《小学语文教师》, 2009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