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在中国公学——中国公学“倒马”“拥马”学潮探因

来源 :兰州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0年5月,马君武接替胡遭执掌中国公学。时隔不久,中国公学发生“倒马”“拥马”学潮,学校权威受到严重挑战,正常教学秩序无法维持。中国公学元气大伤。从此走上衰途。“权威在”就有权威不在。无论是挑战权威。还是重构权威。中国公学师生在备受影响的同时积极做出回应,这也就导致了中国公学的混乱。亦即,权力更迭是导致“倒马”“拥马”学潮此起彼伏的根源。从中可见国民党是如何通过学潮来挑战学界权威,并重构权威,从而完成权力更替。达到加强对学界控制的目的。同时也能了解当时学界在国民党高压控制下发展的艰难。
其他文献
本文以跨文化的视野审视嵇康和萨特的美学理论,在东西方两种异质文化冲撞的背景下,比较他们的美学思想,主要从美学原理、想象观等方面比较两者的相似性与不同点。这种比较视野的
本文据宋人叶梦得撰《赵夫人慕客氏志铭》,考证南渡之前赵彦卫举家南迁邓州、随州一带,并于当涂、建康居留,而建康则为赵彦卫出生之地,江阴并非赵氏一家南渡后最早的定居之地。
消费者的价格监督权问题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消费者行使此项权利有其正当性、合法性和必要性,并可通过四类制度化的路径予以保障和实现。
瘿病是指颈部肿大的一类疾病,明清时期已经形成了瘿病从痰诊治的理论体系。笔者基于古今瘿病文献研读基础上,着重分析明清时期瘿病从痰诊治的资料。明清医家认为瘿病发生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