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因为语言而鲜活;语言,因为文字而传播;文字,是无数个概念的集合;概念,在人的大脑里不断跳跃,是福是祸?本文是关于一些概念的辩证思考,它们关涉有与无、真与伪、痛苦与快乐、生存与存在;它们若即若离,在脑海中若隐若现,留下的文字都是虚妄,唯有在脑海中划过的痕迹真实。
关键词:有与无;真与伪;痛苦与快乐
【中图分类号】G641
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每个人的宇宙都是由无数个观念组成的集合,当我们静下来的时候,当我们独自冥想的时候,我们的宇宙星光灿烂、熠熠生辉。这些观念来自于我们感知周围事物的经验,它们关于是非、对错、阴阳、正反。它们却并不逆行,构成形影不离的矛盾,长此以往,越来越坚固,构成完整的观念集合,壮大我们的思维,壮大我们的宇宙。
一、有与无
道家认为自然界的物质来自视而不见的空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下究竟开始于有,还是开始于无呢?如果所有的事物都是大自然赋予的,它拥有一切,也能控制一切,那么它为什么又要将自己拥有的挥霍出去呢?如果天下一开始本一无所有,不知哪一天,有了第一棵树苗,长成了森林;有了第一滴水,汇成了河流;有了第一块石头,堆成了大山;有了第一个人,繁衍成了人类......那么第一个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那个"无"的状态真是一无所有吗?它不是在为"有"酝酿各种条件吗?那么,从有到无,或从无到有,到底是一个时间上的纵向过程,还是空间上的横向状态?我无法解答"有"与"无"的原始状态,但是我可以试图证明"有"与"无"并不相悖。
判断一样事物是不是被我们拥有,首先是看我们能不能合法地、任意地、快乐地使用它,再看它是不是甘愿被我们使用,然后看我们之间的关系是不是纯粹的拥有与被拥有的关系。比如金钱,我们将它拿在手上,我们可以任意使用它,它也没有选择被谁使用的权利,但是我们在使用它时,拥有的真的是金钱吗?可能只是钞票吧,或者说跟钞票对等的能作为交换价值的任意东西,因为拿着它时,我们的目的毕竟只是去交换自己想要的东西。再如名誉,我们说某个官员清正廉明,说某个普通人舍身救人、见义勇为,他们就真的拥有名誉吗?毕竟名誉是别人评价的,今天别人说你朴实简单,明天别人又说你挥金如土,这些字眼就真的完完全全评价了你的行为了吗?那么你还能说自己拥有名誉吗?就算短时间感受到名誉的快乐,你确定你不会被它牵着走吗?这时候连你自己都不是自己的了,何况名誉呢?
我们常说,我们拥有金钱、名誉、地位、权利,我们拥有我们活过来的这一段岁月、拥有历史、时间、记忆。我们还说,我们要去拥有值得拥有的东西:包括高尚的精神、纯洁的爱和爱人以及纯粹的自己。我们真的拥有吗?我们真的会拥有吗?我们的祖先为了让我们记住历史、记住自己的年龄,所以发明了日历,那些一页一页被撕掉的日历,真的表示我们拥有历史、拥有年龄吗?那他们在哪里?
这样来论述"有"的话,我们真的一无所有吗?"无",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绝对的虚无,没有任何实在,这种观念到现在为止只是人们的一种假想,没有得到证实。另一种是相对的无,相对于某些"有"的"无",相对的"无"是哲学研究的重点。世事变幻无穷,一切都无尽头、无答案,一切又都有可能。我们不知道"无"的状态究竟存不存在,但追求可能的"有"是一种态度,也是作为人生存和生活的必须,如果不这样,我们的生活就会陷入消极、陷入虚无、陷入无尽的痛苦之中。"无中生有"就是这样一种态度,关键在于"生"的过程,如何"生",以及"生"什么。既然是"生",则具有"长"的意思,"生"之前是纯粹的、单纯的;"生"的过程是鲜活的、向上的;"生"的对象或者结果是符合美好预期的。这样"生"的"有"即使不是真的拥有,也是对合法合理的辛勤劳作的美好回馈,是一种心理的满足,也是生活的必须。
二、真与伪
每个人都会觉得别人眼中的自己不是真实的自己,又同时觉得自己眼中的自己也并不真实,究竟是我们未表现出"真",还是根本就表现不出"最真"?究竟"最真"存不存在?
每个人都会发现自己对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会有不同的看法和做法,有时甚至在同一时间也是如此,恶的念头会突然冒出来,我们发现自己竟可以如此邪恶,难道只是道德和法律的约束才让自己没有做出恶的事情吗?那么自以为的"善"和偶尔冒出的"恶",究竟谁真谁假?还是人本就如此?
卢梭说:"大自然塑造了我,然后把模子打碎了。"这话听起来自负,其实适用于每一个人。可惜的是,多数人忍受不了这个失去了模子的自己,于是又用公共的模子把自己重新塑造一遍,结果彼此变得如此相似。每个人都是天生的好演员,除了吃饭睡觉,"表演"也是上天赐予人与生俱来的好本领,小的时候,你向大人们表演,以获得赞赏和奖励;在学校时,你向老师、同学们表演,以获得好印象和人气;进入社会后,你又向周围的人表演,然后突然觉得连自己也不认识自己,可是你竟也改不了,因为原本自己是怎样的已经全然不知。所以,究竟何为"真",何为"伪"在人性上,是很难找到答案的。我们只能试图从科学的角度去寻找答案,因为科学的过程正是"证伪"的过程。然而,科学"证伪",却未必能证"真"。
科学的演化经过了魔咒、神话、哲学、宗教和实验科学五个阶段,我们在这儿讨论的科学即实证主义的实验科学,实验科学以客观性为原则,以控制对象为目的,不关注事物的来源和去向,也不关注事物本身。比如"知识就是力量",即是一种控制自然的科学价值观,获取知识是为了控制自然,"力量"即控制对象的力量。从控制自然的自然科学到控制人的社会科学,最后社会科学演变为人与人的激烈矛盾,如果科学被统治者利用,就会产生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矛盾。从社会科学下来看人,那么物理学中的人是机器,化学中的人是碳水化合物,生物学中的人是会制造使用工具的动物,动物学中的人是有贪欲的动物。自然,科学要把握人本身是无能为力的,科学所有的碎片相加也不等于其本身,就好像人造鸡蛋永远不是鸡生的蛋,大批量生产的茅台酒早已不是最先在茅台镇生产的茅台酒一样。那么,我们还可以说,科学带来的都是"真"、科学推翻的都是"伪"吗? 所有的机器能生产的东西都可以造假,真的科学造出假的物品,因为利益永远放在道德前面。我们相信科学,就不会相信宗教,很多事情就不会有约束,就会为所欲为。核武器的科学技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就算我们依然相信科学证明了曾经我们信以为真的事物的荒谬,科学带来了电灯电话电脑、铁路飞机飞船,带来了我们已经离不开的便利生活,那么我们就可以否认科学带来的技术主义的巨大弊病吗?就可以否认科学带来的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对抗关系吗?当人深陷科学理性的牢笼,有面包却没有玫瑰,人已经成为科学的工具,又何来"真"可言?
在此论述科学的不"真",并不是主张人摒弃科学,回到那远古时代;而只是想,在科学时代也不能砍掉哲学、神学、宗教的形而上基础,不能在越来越理性的道路上忽视了人文关怀,更不能在技术和工具占据了大部分生活的时候忘记了我们是活生生的人。
三、痛苦与快乐
痛苦与快乐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内心感受,每个人都喜欢快乐而讨厌痛苦,在我看来,快乐这种感受永远比痛苦高级、比痛苦更难达到极致,换句话说也就是:你可以很痛苦,却不可能很快乐,因为真正的快乐总是在痛苦之后的体验。伟大的幸福正是与巨大的痛苦相对抗所产生的崇高感,所以我们说"追求幸福"、"祝你幸福"。说明幸福是那么遥远!
快乐是离不开痛苦的,没有痛苦,人只能有卑微的幸福。就好似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提名时。人生四大喜事全因为一直处于不可得的痛苦之中,才能深切体验此刻的幸福。同样,如果你一直处于幸福中,然而由于从来没有经历过痛苦,同样感受不了这样的幸福。就好像湖南电视台播放的节目《变形记》,城市小孩与农村小孩交换生活环境,变形七天。我们不谈这个节目的实际效果有多好,但是就当是一次人生体验,总会给孩子内心留下一些感悟。城市小孩真正体验到农村生活的艰苦后,才能明白自己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在此,我只把幸福定义在物质层面上,是因为我们精神上的痛苦大多源于物质条件的极大满足。
人生自有其悲剧性方面,这是不应加以回避或掩盖的。基督教用灵魂不死的信仰来掩盖人生必有一死的悲剧性质,用彼岸世界来为尘世生活提供虚幻的目标和意义;科学也引导人们注重外部物质世界,回避人生的悲剧性方面和对人生意义的根本性发问。然而悲剧依然存在,生命自出现,就蕴含着痛苦--痛,是直接的彻底的痛感;苦,是复杂的反复的苦恼。然而生命的苦恼本身未尝不是生命快乐的一种体现。天才都是一些对于生命的苦恼有着深切感受的人,这是一种形而上的苦恼,当然也乐在其中。
那么生命从痛苦到快乐的必经过程是什么呢?我想大多数的人的经验应该都是--对生命的创造!战胜生命的苦恼的途径既不是宗教的解脱,也不是长寿的诀窍,而是文化和艺术的创造。追问生命的意义,是人的一种形而上的需要;通过创造赋予人的生命以意义,是人的一种形而上的能力。生命的伟大不在于活得长久,而在于活出创造的能力!生命的伟大也不在于战胜苦恼,而在于接受苦恼,活出气魄!
参考文献:
[1]周国平.安静的位置[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4).
[2]勒内?笛卡尔.谈谈方法[M].商务印书馆,2009(6).
[3]黑格尔.小逻辑[M]. 商务印书馆,2012.
关键词:有与无;真与伪;痛苦与快乐
【中图分类号】G641
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每个人的宇宙都是由无数个观念组成的集合,当我们静下来的时候,当我们独自冥想的时候,我们的宇宙星光灿烂、熠熠生辉。这些观念来自于我们感知周围事物的经验,它们关于是非、对错、阴阳、正反。它们却并不逆行,构成形影不离的矛盾,长此以往,越来越坚固,构成完整的观念集合,壮大我们的思维,壮大我们的宇宙。
一、有与无
道家认为自然界的物质来自视而不见的空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下究竟开始于有,还是开始于无呢?如果所有的事物都是大自然赋予的,它拥有一切,也能控制一切,那么它为什么又要将自己拥有的挥霍出去呢?如果天下一开始本一无所有,不知哪一天,有了第一棵树苗,长成了森林;有了第一滴水,汇成了河流;有了第一块石头,堆成了大山;有了第一个人,繁衍成了人类......那么第一个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那个"无"的状态真是一无所有吗?它不是在为"有"酝酿各种条件吗?那么,从有到无,或从无到有,到底是一个时间上的纵向过程,还是空间上的横向状态?我无法解答"有"与"无"的原始状态,但是我可以试图证明"有"与"无"并不相悖。
判断一样事物是不是被我们拥有,首先是看我们能不能合法地、任意地、快乐地使用它,再看它是不是甘愿被我们使用,然后看我们之间的关系是不是纯粹的拥有与被拥有的关系。比如金钱,我们将它拿在手上,我们可以任意使用它,它也没有选择被谁使用的权利,但是我们在使用它时,拥有的真的是金钱吗?可能只是钞票吧,或者说跟钞票对等的能作为交换价值的任意东西,因为拿着它时,我们的目的毕竟只是去交换自己想要的东西。再如名誉,我们说某个官员清正廉明,说某个普通人舍身救人、见义勇为,他们就真的拥有名誉吗?毕竟名誉是别人评价的,今天别人说你朴实简单,明天别人又说你挥金如土,这些字眼就真的完完全全评价了你的行为了吗?那么你还能说自己拥有名誉吗?就算短时间感受到名誉的快乐,你确定你不会被它牵着走吗?这时候连你自己都不是自己的了,何况名誉呢?
我们常说,我们拥有金钱、名誉、地位、权利,我们拥有我们活过来的这一段岁月、拥有历史、时间、记忆。我们还说,我们要去拥有值得拥有的东西:包括高尚的精神、纯洁的爱和爱人以及纯粹的自己。我们真的拥有吗?我们真的会拥有吗?我们的祖先为了让我们记住历史、记住自己的年龄,所以发明了日历,那些一页一页被撕掉的日历,真的表示我们拥有历史、拥有年龄吗?那他们在哪里?
这样来论述"有"的话,我们真的一无所有吗?"无",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绝对的虚无,没有任何实在,这种观念到现在为止只是人们的一种假想,没有得到证实。另一种是相对的无,相对于某些"有"的"无",相对的"无"是哲学研究的重点。世事变幻无穷,一切都无尽头、无答案,一切又都有可能。我们不知道"无"的状态究竟存不存在,但追求可能的"有"是一种态度,也是作为人生存和生活的必须,如果不这样,我们的生活就会陷入消极、陷入虚无、陷入无尽的痛苦之中。"无中生有"就是这样一种态度,关键在于"生"的过程,如何"生",以及"生"什么。既然是"生",则具有"长"的意思,"生"之前是纯粹的、单纯的;"生"的过程是鲜活的、向上的;"生"的对象或者结果是符合美好预期的。这样"生"的"有"即使不是真的拥有,也是对合法合理的辛勤劳作的美好回馈,是一种心理的满足,也是生活的必须。
二、真与伪
每个人都会觉得别人眼中的自己不是真实的自己,又同时觉得自己眼中的自己也并不真实,究竟是我们未表现出"真",还是根本就表现不出"最真"?究竟"最真"存不存在?
每个人都会发现自己对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会有不同的看法和做法,有时甚至在同一时间也是如此,恶的念头会突然冒出来,我们发现自己竟可以如此邪恶,难道只是道德和法律的约束才让自己没有做出恶的事情吗?那么自以为的"善"和偶尔冒出的"恶",究竟谁真谁假?还是人本就如此?
卢梭说:"大自然塑造了我,然后把模子打碎了。"这话听起来自负,其实适用于每一个人。可惜的是,多数人忍受不了这个失去了模子的自己,于是又用公共的模子把自己重新塑造一遍,结果彼此变得如此相似。每个人都是天生的好演员,除了吃饭睡觉,"表演"也是上天赐予人与生俱来的好本领,小的时候,你向大人们表演,以获得赞赏和奖励;在学校时,你向老师、同学们表演,以获得好印象和人气;进入社会后,你又向周围的人表演,然后突然觉得连自己也不认识自己,可是你竟也改不了,因为原本自己是怎样的已经全然不知。所以,究竟何为"真",何为"伪"在人性上,是很难找到答案的。我们只能试图从科学的角度去寻找答案,因为科学的过程正是"证伪"的过程。然而,科学"证伪",却未必能证"真"。
科学的演化经过了魔咒、神话、哲学、宗教和实验科学五个阶段,我们在这儿讨论的科学即实证主义的实验科学,实验科学以客观性为原则,以控制对象为目的,不关注事物的来源和去向,也不关注事物本身。比如"知识就是力量",即是一种控制自然的科学价值观,获取知识是为了控制自然,"力量"即控制对象的力量。从控制自然的自然科学到控制人的社会科学,最后社会科学演变为人与人的激烈矛盾,如果科学被统治者利用,就会产生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矛盾。从社会科学下来看人,那么物理学中的人是机器,化学中的人是碳水化合物,生物学中的人是会制造使用工具的动物,动物学中的人是有贪欲的动物。自然,科学要把握人本身是无能为力的,科学所有的碎片相加也不等于其本身,就好像人造鸡蛋永远不是鸡生的蛋,大批量生产的茅台酒早已不是最先在茅台镇生产的茅台酒一样。那么,我们还可以说,科学带来的都是"真"、科学推翻的都是"伪"吗? 所有的机器能生产的东西都可以造假,真的科学造出假的物品,因为利益永远放在道德前面。我们相信科学,就不会相信宗教,很多事情就不会有约束,就会为所欲为。核武器的科学技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就算我们依然相信科学证明了曾经我们信以为真的事物的荒谬,科学带来了电灯电话电脑、铁路飞机飞船,带来了我们已经离不开的便利生活,那么我们就可以否认科学带来的技术主义的巨大弊病吗?就可以否认科学带来的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对抗关系吗?当人深陷科学理性的牢笼,有面包却没有玫瑰,人已经成为科学的工具,又何来"真"可言?
在此论述科学的不"真",并不是主张人摒弃科学,回到那远古时代;而只是想,在科学时代也不能砍掉哲学、神学、宗教的形而上基础,不能在越来越理性的道路上忽视了人文关怀,更不能在技术和工具占据了大部分生活的时候忘记了我们是活生生的人。
三、痛苦与快乐
痛苦与快乐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内心感受,每个人都喜欢快乐而讨厌痛苦,在我看来,快乐这种感受永远比痛苦高级、比痛苦更难达到极致,换句话说也就是:你可以很痛苦,却不可能很快乐,因为真正的快乐总是在痛苦之后的体验。伟大的幸福正是与巨大的痛苦相对抗所产生的崇高感,所以我们说"追求幸福"、"祝你幸福"。说明幸福是那么遥远!
快乐是离不开痛苦的,没有痛苦,人只能有卑微的幸福。就好似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提名时。人生四大喜事全因为一直处于不可得的痛苦之中,才能深切体验此刻的幸福。同样,如果你一直处于幸福中,然而由于从来没有经历过痛苦,同样感受不了这样的幸福。就好像湖南电视台播放的节目《变形记》,城市小孩与农村小孩交换生活环境,变形七天。我们不谈这个节目的实际效果有多好,但是就当是一次人生体验,总会给孩子内心留下一些感悟。城市小孩真正体验到农村生活的艰苦后,才能明白自己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在此,我只把幸福定义在物质层面上,是因为我们精神上的痛苦大多源于物质条件的极大满足。
人生自有其悲剧性方面,这是不应加以回避或掩盖的。基督教用灵魂不死的信仰来掩盖人生必有一死的悲剧性质,用彼岸世界来为尘世生活提供虚幻的目标和意义;科学也引导人们注重外部物质世界,回避人生的悲剧性方面和对人生意义的根本性发问。然而悲剧依然存在,生命自出现,就蕴含着痛苦--痛,是直接的彻底的痛感;苦,是复杂的反复的苦恼。然而生命的苦恼本身未尝不是生命快乐的一种体现。天才都是一些对于生命的苦恼有着深切感受的人,这是一种形而上的苦恼,当然也乐在其中。
那么生命从痛苦到快乐的必经过程是什么呢?我想大多数的人的经验应该都是--对生命的创造!战胜生命的苦恼的途径既不是宗教的解脱,也不是长寿的诀窍,而是文化和艺术的创造。追问生命的意义,是人的一种形而上的需要;通过创造赋予人的生命以意义,是人的一种形而上的能力。生命的伟大不在于活得长久,而在于活出创造的能力!生命的伟大也不在于战胜苦恼,而在于接受苦恼,活出气魄!
参考文献:
[1]周国平.安静的位置[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4).
[2]勒内?笛卡尔.谈谈方法[M].商务印书馆,2009(6).
[3]黑格尔.小逻辑[M]. 商务印书馆,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