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苏通科技产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分析了影响沿长江流域城市的新区建设过程中道路竖向与排水规划设计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长江防浪墙、土方平衡、防洪排涝标准、景观要求、现状高程、排水方案等。规划实践证明,竖向与排水规划息息相关,缺一不可,具体方案的指定和选择需要从上到下多部门的协同工作,同时兼顾业主的具体要求。
关键词:新区;竖向;排水;长江;防洪排涝
中图分类号:S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概述
排水规划和竖向规划均是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前者的主要内容主要是城市的排水系统的布置、排水管网的设计、污水处理设施的组成及方案选择等。后者则是近年来新兴的热门专业,主要是对建设场地按其自然状况、工程特点和使用要求所作的规划。主要内容包括:场地与道路标高的设计,建筑物室内、外地坪的高差等,以便在尽少改变原有地形及自然景色的情况下满足使用者的要求,并为良好的排水条件和坚固耐久的建筑物提供基础。
排水规划应结合地形、地貌、工程地质与水文等因素合理选择,并与防洪排涝相协调。竖向规划则是基于排水规划方案,在满足功能要求、保障城市防洪排涝安全的前提下,对各类城市用地竖向标高而作的安排
随着苏通科技产业园的诞生,沿江50平方公里的城市建设即将开展。虽然前有苏州工业园大刀阔斧挖湖造城的案例在前,但是,由于开发时序的限制,无论在填土资源及建设成本上,都难以参照前者。因此,有必要结合南通城市规划,对其排水模式及竖向规划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区域特点
(一)规划背景
1.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国务院2009年6月10日召开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江苏沿海地区地处我国沿海、沿长江和沿陇海兰新线三大生产力布局主轴线交会区域,是长江三角洲的重要组成部分,区位优势独特,土地后备资源丰富,战略地位重要。在新形势下加快江苏沿海地区发展,对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优化升级和整体实力提升,完善全国沿海地区生产力布局,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强我国与中亚、欧洲和东北亚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将为南通和苏通科技产业园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2.中新两国领导人把开发苏州工业园的成功经验复制和推广的要求
中国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经过15年的开发建设,通过借鉴新加坡先进经验、中央赋予的先行先试的政策以及自身的大胆创新,园区的各项社会经济指标长期保持着良好、发展的态势,综合竞争力名列全国经济开发区前列,苏州工业园区已经在国内树立了一流的开发区品牌,中新两国领导人一直希望能让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更多地复制和推广应用, “走入”其他地区,包括苏南以及更远的“沿边”地区,希望“园区经验”的辐射,可以开创更多国际合作开发区的新亮点。苏通科技产业园的开发建设,正是贯彻和落实中新两国领导人的要求、将苏州工业园的成功经验复制和推广的重大举措。
3.江苏沿江发展和跨江联动合作开发战略带来的契机
加快沿江开发和推动跨江联动合作开发是江苏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江苏面向新世纪、谋求新发展、增创新优势、突破行政区划限制谋求互利共赢的—项战略举措。苏通科技产业园处于苏通大桥南通第一站,距上海和苏州都在一小时交通圈以内,凭借区位优越,岸线广阔,交通便捷,可以充分依托南通开发区现有产业和基础条件,形成优势互补,必将在江苏沿江发展和跨江联动合作开发的新一轮发展机遇期内占得先机、率先发展,建成为沿江开发和跨江联动合作开发的先导区和示范区。
4.南通城区南进、由“临江”城市走向“滨江”城市将极大地推动苏通科技产业园的发展
根据南通新一轮总体总体规划,南通城市未来发展定位为“国际港口城市、区域经济中心、历史文化名城、宜居创业城市”,到2030年将发展为人口规模为22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250平方公里的特大城市,空间上实施城区南进战略、由“临江”城市走向“滨江”城市。苏通科技产业园将成为南通未来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是南通规划城区唯一具有正南向滨江岸线的地区,是实现南通建设真正“滨江”城市的重要空间载体,对扩大中心城市规模、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和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自然地貌概况
苏通科技产业园地貌上属于新三角洲冲积海积平原,高程大部分为2-3.5米,土质疏松含盐,为长江口淤积而成的新生土地,地势平坦,西北部略高,东南部较低,河道纵横,沟渠密布,大小沟、塘星罗棋布,交织成一片独特的水乡景观。
苏通科技产业园地处长江流域平原河网地区,水面积(指河、沟、塘的面积)占总面积的16.35%。境内河网自上而下由一、二、三、四级河道与丰产沟构成,逐级派生,交织成网,连同长江黄海,引排调蓄,发挥功能。一、二级河是整个河网的纲领,共同构成骨干工程,它们与丰产沟(即小沟)共同组成基本河网,上通骨干河网,下连田间工程,直接为农田的排、灌、降服务。全区最大最重要的河流当属长江,内河水域面积比重大、类型多,大、中、小河纵横交织成网。内河(团结河)年平均水位1.60米,最高2.0米。长江(天生港站)最高潮水位6.61米,高于沿江地面。
现状城乡建设用地为3.788平方公里,占总规划用地面积的7.50%。规划根据自然地质状况和生态敏感分析,将剩余部分分为禁建区、限建区和适建区。
表1:建设用地评价表
影响道路竖向和排水方式的因素
上位规划及相关专业规划
依据《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南通市城市防洪规划》等,苏通科技产业园区隶属于整个南通农场排涝体系之中。规划维持现状排澇格局,即以新江海河为界,将规划区分为东西两个排涝区域。
现状分析
苏通科技产业园地貌上属于新三角洲冲积海积平原,高程大部分为2-3.5米,地势平坦,西北部略高,东南部较低,河道纵横,沟渠密布。
规划范围内,现有河道45条(段),一级河道1条(新江海河),长约4公里;三级河道4条(团结河、中心河、热电河、邻江横河),总长约15.37公里;四级河道40条,长约55.46公里。由三级河道为骨干组成的河网,担负着规划区及周边地区的灌溉、排涝、航运等综合任务。
防洪排涝标准
防洪标准为防御新江海河200年一遇洪水,防洪水位3.2米;排涝标准为20年一遇最大24小时暴雨不受涝,正常控制水位1.2米,最高控制水位1.6米;防潮标准为长江100年一遇潮位加十级风浪爬高,设计潮位5.23米。
景观因素
规划将现有的不同尺度河道进行重新定位,来改善不同土地开发与水体的关系,创造多样化的城市空间。研究创造具有开放性的滨水驳岸走廊,进行由“硬”至“软”的景观处理,鼓励不同尺度的内水空间的行程。利用不同的景观处理手法,结合新区的居住环境,从铺地物料到驳岸处理应尽量鼓励自然化。
为了营造自然舒适的亲水界面,规划要求自然水面与人行道的垂直距离不超过1.5米。
通航因素
桥梁跨越区内河道(不考虑通航)桥梁最低标高2.5m(国家八五高程)团结河作为重要的景观要道。依据苏通科技产业园总体规划,取消团结河作为等外级航道的通航功能,考虑团结河桥下游船和桥下游览人行道的要求,桥梁底标高4.4m;如近期考虑通航,侧桥底标高应满足航道要求。新江海河(作为航道)桥梁低最低标高必须满足航道规划等级的净空要求。
园区地面排水
地面排水坡度不宜小于0.2%;坡度小于0.2%时宜采用多坡向或特殊措施排水;
地块的规划高程应比周边道路的最低路段高程高出0.2m以上;如地面高程低于周边道路高程,单位企业出入口宜进行工程处理,防止积水。
用地的规划高程应高于多年平均地下水位。
雨水排出的因素
雨水排出口内顶高程宜高于受纳水体的多年平均水位。有条件时宜高于设计防洪(潮)水位。如低于防洪水位,宜加大雨水管径。
土石方平衡的因素
竖向规划中的土石方与防护应遵循满足用地使用要求、节省土石方和防护工程量的原则进行做方案比较,合理确定。土石方平衡应遵循“就近合理平衡”的原则,根据规划建设时序,分工程或分地段充分利用周围有利的取土和弃土条件进行平衡。
竖向规划
(一)规划原则
园区用地应结合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及年均降雨量等因素合理选择地面排水方式,并与用地防洪、排涝规划相协调。
竖向设计规划应与园区防洪排涝与水系规划,雨水工程及其他专业规划相衔接。
(二)竖向与平面
西侧港口三期道路设计中心线高程3.0m 左右,江山农化地面高程2.7-2.9m,中石化南通石化地面高程2.4-2.5m,老职工新村地面高程2.4-2.5m,振华港机地面高程5.0m左右,(堤外)苏通科技产业园现状部分实施道路中心线高程3.2m左右。综合考虑现状地面标高,考虑道路设计的工程需求,以及排涝要求,雨水排放要求,从合理减少土方量的角度出发,参照西侧港口三区已形成的地面高程,苏通科技产业园地面高程最低点控制在2.8m(国家八五高程)。
苏通科技产业园区地面自然坡度小于5%时,宜规划为平坡式。用地坡度0.2%。
考虑到工业、居住、公建用地对于排涝的不同要求,地面高程可适当提高。规划建议用地内的建筑道路,广场等室外地面高程应略高于周边道路。地面高程,绿化用地面高程可适当降低,同时为减少土方量,增加水面率,室外场地设计可适当留有水面。
(三)竖向与道路
1.机动车车行道规划纵坡应符合下表规定。
机动车车行道规划纵坡
2.非机动车车行道规划纵坡宜小于2.5%。大于或等于2.5%时,应按照下表的规定限制坡长。
非机动车车行道规划纵坡与限制坡长
道路竖向规划中,中心线最低控制高程的确定,一是依据道路工程要求,同时参照周边及区域内已实施道路中心线高程,便于道路的衔接和工程实施要求。
(三)竖向与景观
水体对园区的生态环境和景观的作用十分重要,滨水地区的竖向规划应规划和利用好近水空间。重视水系和驳岸规划设计。生态驳岸设计采用台阶式(或自然坡度)近水处高程1.4m(常水位1.2m)近地面处高程2.8m。充分考虑滨水公共活动空间的近水性。
排水规划
(一)排水模式的类型
目前国内尤其是沿江流域的城市,常采取重力流直排和强排两种模式,或采取上述两种模式结合后的缓冲排水模式。
(1)重力流直排:以规划防洪标高为基础,城市用地的最低标高根据设计洪水位标高加上超高确定。由于城市场地标高均高于设计洪水位标高,因此区内雨水排除采用管道重力流形式,基本无需设置雨水泵站等措施。采用此种排水模式的城市有水网稀疏的北方城市和地形坡度较大的南方丘陵城市等,如张家口、贵阳等。
(2)强排模式:雨水经管道收集后,由泵站提升排入片区河网。采用此种排水模式的主要是内河水网密集的地区,如嘉兴、上海等。
(3)缓冲排水模式:适当降低填土标高,同时建设堤坝、水闸、蓄水设施、排涝泵站等工程设施,将设计高水位挡在堤、闸外,区内雨水利用管道排至区内徐水面,待外围水位下降时开闸排除或结合排涝泵站排出。主要是沿江城市,如南通、杭州等等。
(二)排水分区
依据《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规划区排涝隶属于整个南通农场排涝体系之中。规划维持现状排涝格局,即以新江海河为界,将规划区分为东西两个排涝区域。西片规划区面积为44.52平方公里,结合新通海沙整治,与整个农场独立水系范围排涝综合考虑,通过内部河道汇水后,经中心河、团结河、王子竖河三条骨干河道,由南通农场闸、团结闸、东方红出江闸站直接排江;东区排涝面积为5.48平方公里,涝水通过内部3条河道调蓄,利用强排动力抽排入新江海河,待水系条件成熟后,可通过江心沙农场的立新闸实现部分自排。
根据河道平面布置、用地布局及路网平面布置,确定雨水分区。当地形平坦,则根据就近排除的原则用等分角线划分;当有适宜的地形坡度时,则按雨水汇入低侧的原则划分。
依据地形地貌特征,现状雨水管渠,主要水系、主干路网规划,遵循高水高排、低水低排、自排机排结合,雨水排放与利用并举的原则,合理划分雨水汇水片区,区域共分13个雨水分区。
(三)涝水滞蓄及设计排涝水位分析
竖向规划中地面高程最低点确定为2.8米,考虑到雨水管网的布置及排水顺畅,规划河道排涝最高控制水位为1.6米,低于地面1.2米。规划雨前起调水位确定为0.8米。
(四)防洪排涝工程设施规划
规划西区新建两座各16立方米/秒的强排排涝泵站,分别位于滨江东湖和滨江西湖。规划东区结合沿新江海河东侧防洪堤建设,新建东区横河闸站和东区北横河闸站,设计净宽均为6米,设计抽排流量均为16立方米/秒。
(五)水体置换方案
园区紧临长江,水资源优势十分明显,长江水源正常保持Ⅱ类水标准。规划水体置换方案以南通农场调度运行现状为基础,对换水频率、换水时间、换水方式等进行明确。规划换水频率为每月两次,分别为农历每月的月初和月半,每次换水时间为两天。
近期考虑到港口三区河道水质稍差,换水时整体上利用团结闸引、南通农场闸排。远期港口三区河道水质得到有效控制后,换水方式改为以南通农场闸引、团结闸排为主,团结闸引、南通农场闸排为辅,以保证团结闸下游港道的正常运行,同时防止近闸内河因单引单排造成淤积或冲刷。
结束语
通过苏通科技产业园的竖向与排水规划可以看出,在城市排水系统规划和竖向规划过程中,两者息息相关,缺一不可,两者既互为依据,又互为结果。在制定方案前期,应该充分考虑八大因素,针对具体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根据城市的发展需求,制定相应的排水系统和竖向規划方案。在制定方案的过程中,要与城建部门、水利部门和航运部门等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多部门联通协作,才能制造出合理、可靠、经济、可行的方案。
参考文献:
[1]苏通科技产业园概念规划
[2]苏通科技产业园首期控制性详细规划、二三期控制性详细规划
关键词:新区;竖向;排水;长江;防洪排涝
中图分类号:S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概述
排水规划和竖向规划均是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前者的主要内容主要是城市的排水系统的布置、排水管网的设计、污水处理设施的组成及方案选择等。后者则是近年来新兴的热门专业,主要是对建设场地按其自然状况、工程特点和使用要求所作的规划。主要内容包括:场地与道路标高的设计,建筑物室内、外地坪的高差等,以便在尽少改变原有地形及自然景色的情况下满足使用者的要求,并为良好的排水条件和坚固耐久的建筑物提供基础。
排水规划应结合地形、地貌、工程地质与水文等因素合理选择,并与防洪排涝相协调。竖向规划则是基于排水规划方案,在满足功能要求、保障城市防洪排涝安全的前提下,对各类城市用地竖向标高而作的安排
随着苏通科技产业园的诞生,沿江50平方公里的城市建设即将开展。虽然前有苏州工业园大刀阔斧挖湖造城的案例在前,但是,由于开发时序的限制,无论在填土资源及建设成本上,都难以参照前者。因此,有必要结合南通城市规划,对其排水模式及竖向规划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区域特点
(一)规划背景
1.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国务院2009年6月10日召开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江苏沿海地区地处我国沿海、沿长江和沿陇海兰新线三大生产力布局主轴线交会区域,是长江三角洲的重要组成部分,区位优势独特,土地后备资源丰富,战略地位重要。在新形势下加快江苏沿海地区发展,对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优化升级和整体实力提升,完善全国沿海地区生产力布局,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强我国与中亚、欧洲和东北亚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将为南通和苏通科技产业园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2.中新两国领导人把开发苏州工业园的成功经验复制和推广的要求
中国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经过15年的开发建设,通过借鉴新加坡先进经验、中央赋予的先行先试的政策以及自身的大胆创新,园区的各项社会经济指标长期保持着良好、发展的态势,综合竞争力名列全国经济开发区前列,苏州工业园区已经在国内树立了一流的开发区品牌,中新两国领导人一直希望能让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更多地复制和推广应用, “走入”其他地区,包括苏南以及更远的“沿边”地区,希望“园区经验”的辐射,可以开创更多国际合作开发区的新亮点。苏通科技产业园的开发建设,正是贯彻和落实中新两国领导人的要求、将苏州工业园的成功经验复制和推广的重大举措。
3.江苏沿江发展和跨江联动合作开发战略带来的契机
加快沿江开发和推动跨江联动合作开发是江苏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江苏面向新世纪、谋求新发展、增创新优势、突破行政区划限制谋求互利共赢的—项战略举措。苏通科技产业园处于苏通大桥南通第一站,距上海和苏州都在一小时交通圈以内,凭借区位优越,岸线广阔,交通便捷,可以充分依托南通开发区现有产业和基础条件,形成优势互补,必将在江苏沿江发展和跨江联动合作开发的新一轮发展机遇期内占得先机、率先发展,建成为沿江开发和跨江联动合作开发的先导区和示范区。
4.南通城区南进、由“临江”城市走向“滨江”城市将极大地推动苏通科技产业园的发展
根据南通新一轮总体总体规划,南通城市未来发展定位为“国际港口城市、区域经济中心、历史文化名城、宜居创业城市”,到2030年将发展为人口规模为22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250平方公里的特大城市,空间上实施城区南进战略、由“临江”城市走向“滨江”城市。苏通科技产业园将成为南通未来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是南通规划城区唯一具有正南向滨江岸线的地区,是实现南通建设真正“滨江”城市的重要空间载体,对扩大中心城市规模、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和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自然地貌概况
苏通科技产业园地貌上属于新三角洲冲积海积平原,高程大部分为2-3.5米,土质疏松含盐,为长江口淤积而成的新生土地,地势平坦,西北部略高,东南部较低,河道纵横,沟渠密布,大小沟、塘星罗棋布,交织成一片独特的水乡景观。
苏通科技产业园地处长江流域平原河网地区,水面积(指河、沟、塘的面积)占总面积的16.35%。境内河网自上而下由一、二、三、四级河道与丰产沟构成,逐级派生,交织成网,连同长江黄海,引排调蓄,发挥功能。一、二级河是整个河网的纲领,共同构成骨干工程,它们与丰产沟(即小沟)共同组成基本河网,上通骨干河网,下连田间工程,直接为农田的排、灌、降服务。全区最大最重要的河流当属长江,内河水域面积比重大、类型多,大、中、小河纵横交织成网。内河(团结河)年平均水位1.60米,最高2.0米。长江(天生港站)最高潮水位6.61米,高于沿江地面。
现状城乡建设用地为3.788平方公里,占总规划用地面积的7.50%。规划根据自然地质状况和生态敏感分析,将剩余部分分为禁建区、限建区和适建区。
表1:建设用地评价表
影响道路竖向和排水方式的因素
上位规划及相关专业规划
依据《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南通市城市防洪规划》等,苏通科技产业园区隶属于整个南通农场排涝体系之中。规划维持现状排澇格局,即以新江海河为界,将规划区分为东西两个排涝区域。
现状分析
苏通科技产业园地貌上属于新三角洲冲积海积平原,高程大部分为2-3.5米,地势平坦,西北部略高,东南部较低,河道纵横,沟渠密布。
规划范围内,现有河道45条(段),一级河道1条(新江海河),长约4公里;三级河道4条(团结河、中心河、热电河、邻江横河),总长约15.37公里;四级河道40条,长约55.46公里。由三级河道为骨干组成的河网,担负着规划区及周边地区的灌溉、排涝、航运等综合任务。
防洪排涝标准
防洪标准为防御新江海河200年一遇洪水,防洪水位3.2米;排涝标准为20年一遇最大24小时暴雨不受涝,正常控制水位1.2米,最高控制水位1.6米;防潮标准为长江100年一遇潮位加十级风浪爬高,设计潮位5.23米。
景观因素
规划将现有的不同尺度河道进行重新定位,来改善不同土地开发与水体的关系,创造多样化的城市空间。研究创造具有开放性的滨水驳岸走廊,进行由“硬”至“软”的景观处理,鼓励不同尺度的内水空间的行程。利用不同的景观处理手法,结合新区的居住环境,从铺地物料到驳岸处理应尽量鼓励自然化。
为了营造自然舒适的亲水界面,规划要求自然水面与人行道的垂直距离不超过1.5米。
通航因素
桥梁跨越区内河道(不考虑通航)桥梁最低标高2.5m(国家八五高程)团结河作为重要的景观要道。依据苏通科技产业园总体规划,取消团结河作为等外级航道的通航功能,考虑团结河桥下游船和桥下游览人行道的要求,桥梁底标高4.4m;如近期考虑通航,侧桥底标高应满足航道要求。新江海河(作为航道)桥梁低最低标高必须满足航道规划等级的净空要求。
园区地面排水
地面排水坡度不宜小于0.2%;坡度小于0.2%时宜采用多坡向或特殊措施排水;
地块的规划高程应比周边道路的最低路段高程高出0.2m以上;如地面高程低于周边道路高程,单位企业出入口宜进行工程处理,防止积水。
用地的规划高程应高于多年平均地下水位。
雨水排出的因素
雨水排出口内顶高程宜高于受纳水体的多年平均水位。有条件时宜高于设计防洪(潮)水位。如低于防洪水位,宜加大雨水管径。
土石方平衡的因素
竖向规划中的土石方与防护应遵循满足用地使用要求、节省土石方和防护工程量的原则进行做方案比较,合理确定。土石方平衡应遵循“就近合理平衡”的原则,根据规划建设时序,分工程或分地段充分利用周围有利的取土和弃土条件进行平衡。
竖向规划
(一)规划原则
园区用地应结合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及年均降雨量等因素合理选择地面排水方式,并与用地防洪、排涝规划相协调。
竖向设计规划应与园区防洪排涝与水系规划,雨水工程及其他专业规划相衔接。
(二)竖向与平面
西侧港口三期道路设计中心线高程3.0m 左右,江山农化地面高程2.7-2.9m,中石化南通石化地面高程2.4-2.5m,老职工新村地面高程2.4-2.5m,振华港机地面高程5.0m左右,(堤外)苏通科技产业园现状部分实施道路中心线高程3.2m左右。综合考虑现状地面标高,考虑道路设计的工程需求,以及排涝要求,雨水排放要求,从合理减少土方量的角度出发,参照西侧港口三区已形成的地面高程,苏通科技产业园地面高程最低点控制在2.8m(国家八五高程)。
苏通科技产业园区地面自然坡度小于5%时,宜规划为平坡式。用地坡度0.2%。
考虑到工业、居住、公建用地对于排涝的不同要求,地面高程可适当提高。规划建议用地内的建筑道路,广场等室外地面高程应略高于周边道路。地面高程,绿化用地面高程可适当降低,同时为减少土方量,增加水面率,室外场地设计可适当留有水面。
(三)竖向与道路
1.机动车车行道规划纵坡应符合下表规定。
机动车车行道规划纵坡
2.非机动车车行道规划纵坡宜小于2.5%。大于或等于2.5%时,应按照下表的规定限制坡长。
非机动车车行道规划纵坡与限制坡长
道路竖向规划中,中心线最低控制高程的确定,一是依据道路工程要求,同时参照周边及区域内已实施道路中心线高程,便于道路的衔接和工程实施要求。
(三)竖向与景观
水体对园区的生态环境和景观的作用十分重要,滨水地区的竖向规划应规划和利用好近水空间。重视水系和驳岸规划设计。生态驳岸设计采用台阶式(或自然坡度)近水处高程1.4m(常水位1.2m)近地面处高程2.8m。充分考虑滨水公共活动空间的近水性。
排水规划
(一)排水模式的类型
目前国内尤其是沿江流域的城市,常采取重力流直排和强排两种模式,或采取上述两种模式结合后的缓冲排水模式。
(1)重力流直排:以规划防洪标高为基础,城市用地的最低标高根据设计洪水位标高加上超高确定。由于城市场地标高均高于设计洪水位标高,因此区内雨水排除采用管道重力流形式,基本无需设置雨水泵站等措施。采用此种排水模式的城市有水网稀疏的北方城市和地形坡度较大的南方丘陵城市等,如张家口、贵阳等。
(2)强排模式:雨水经管道收集后,由泵站提升排入片区河网。采用此种排水模式的主要是内河水网密集的地区,如嘉兴、上海等。
(3)缓冲排水模式:适当降低填土标高,同时建设堤坝、水闸、蓄水设施、排涝泵站等工程设施,将设计高水位挡在堤、闸外,区内雨水利用管道排至区内徐水面,待外围水位下降时开闸排除或结合排涝泵站排出。主要是沿江城市,如南通、杭州等等。
(二)排水分区
依据《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规划区排涝隶属于整个南通农场排涝体系之中。规划维持现状排涝格局,即以新江海河为界,将规划区分为东西两个排涝区域。西片规划区面积为44.52平方公里,结合新通海沙整治,与整个农场独立水系范围排涝综合考虑,通过内部河道汇水后,经中心河、团结河、王子竖河三条骨干河道,由南通农场闸、团结闸、东方红出江闸站直接排江;东区排涝面积为5.48平方公里,涝水通过内部3条河道调蓄,利用强排动力抽排入新江海河,待水系条件成熟后,可通过江心沙农场的立新闸实现部分自排。
根据河道平面布置、用地布局及路网平面布置,确定雨水分区。当地形平坦,则根据就近排除的原则用等分角线划分;当有适宜的地形坡度时,则按雨水汇入低侧的原则划分。
依据地形地貌特征,现状雨水管渠,主要水系、主干路网规划,遵循高水高排、低水低排、自排机排结合,雨水排放与利用并举的原则,合理划分雨水汇水片区,区域共分13个雨水分区。
(三)涝水滞蓄及设计排涝水位分析
竖向规划中地面高程最低点确定为2.8米,考虑到雨水管网的布置及排水顺畅,规划河道排涝最高控制水位为1.6米,低于地面1.2米。规划雨前起调水位确定为0.8米。
(四)防洪排涝工程设施规划
规划西区新建两座各16立方米/秒的强排排涝泵站,分别位于滨江东湖和滨江西湖。规划东区结合沿新江海河东侧防洪堤建设,新建东区横河闸站和东区北横河闸站,设计净宽均为6米,设计抽排流量均为16立方米/秒。
(五)水体置换方案
园区紧临长江,水资源优势十分明显,长江水源正常保持Ⅱ类水标准。规划水体置换方案以南通农场调度运行现状为基础,对换水频率、换水时间、换水方式等进行明确。规划换水频率为每月两次,分别为农历每月的月初和月半,每次换水时间为两天。
近期考虑到港口三区河道水质稍差,换水时整体上利用团结闸引、南通农场闸排。远期港口三区河道水质得到有效控制后,换水方式改为以南通农场闸引、团结闸排为主,团结闸引、南通农场闸排为辅,以保证团结闸下游港道的正常运行,同时防止近闸内河因单引单排造成淤积或冲刷。
结束语
通过苏通科技产业园的竖向与排水规划可以看出,在城市排水系统规划和竖向规划过程中,两者息息相关,缺一不可,两者既互为依据,又互为结果。在制定方案前期,应该充分考虑八大因素,针对具体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根据城市的发展需求,制定相应的排水系统和竖向規划方案。在制定方案的过程中,要与城建部门、水利部门和航运部门等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多部门联通协作,才能制造出合理、可靠、经济、可行的方案。
参考文献:
[1]苏通科技产业园概念规划
[2]苏通科技产业园首期控制性详细规划、二三期控制性详细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