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发展到今天,教育已进入“新常态”,主要表现在社会对教育期望的提高和学生个体的猛烈变化。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社会的发展,要求有更高水平的教育质量,以满足家长对子女成长的预期目标、满足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同时学生的生活环境的变化,无论从学生思想认知到行为表现都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在这样的新常态下,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已成为课程改革的主力军,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紧迫任务。如何才能做新常态下成为一名人民满意的好老师,满意”二字写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容易,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为人师表,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成为让人民满意的好老师,教育教学要让人民满意,关键还需要教师个人的努力。
关键词:满意;教师;努力
1、崇高的职业理想和良好的师德修养是先决条件。
(1)做人民满意的的教师,首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体现了人民教师一颗报效党,报效国家,报效人民的赤子的心。作为教师,奉献教育热爱教育事业,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教育事业,是教师的光荣责任。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要做到敬业、乐业、勤业,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像 “春蚕”吐尽青丝,像“蜡烛”化成灰烬,把毕生献给事业,献给学生。
(2)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将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师德 ,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的言行举止和价值观。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不成熟、发展的阶段,如果没有很好的引导,很容易走弯路,误入歧途,所以教师的责任是任重道远,小学生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特别“信任”老师,模仿能力极强。因此教师,更应该注重为人师、以身作则;教师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着学生,我们应该从小处着眼,处处注意一下个人行为,如:衣着干净整洁,不说脏话,不骂人,不体罚学生,讲文明,严格要求自己,给学生做表率,做到真正为人师表,以身作责;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
2、丰富的文化知识是教育的基本条件。
“水之积也不厚,负大舟也无力。”打铁先本身硬,这就要求做一名好教师,必须拥有要进行教学工作必须具有的扎实的基础和专业知识,教师必需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着眼于长远,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教育是用已有的知识去培养人才的过程。有句话说得好,要想给人一杯水,自己须有一桶水,而且这一桶水最好还在不断地增加。作为教师,只有自身拥有丰富的知识,才能把学生教好,教师只有终身学习,才能拥有丰富的文化知识,才能引领着孩子在课堂上深入浅出,领悟学习的真谛,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3、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是必备条件
(1)对教学有充分的准备。再有魅力的老师,教学能力再强的老师,也不能打无准备的战,精心地备课,是上好课的最关键的环节:备课要认真,多钻研教材,教学方法要适当,教学内容要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要,让每个孩子都学有所得,教学形式多样,激发学生的的兴趣,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2)“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导,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善于观察课堂上学生的不同反应,能够灵活地解决课堂上的各种情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积极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产生愉快的学习体验。
(3)当今社会,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的使用,已成为社会上一股无法抵挡的潮流,然而,在教学中,如何应用这些技术手段,以提高教学质量,促使学生更好的获取知识,已成为21世纪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行动起来,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以使教学效果更好。
4、拥有一个仁爱之心是重中之重。
拥有一颗仁爱之心有助于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有利于创造活泼、生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要获得学生的爱,这是非常关键的。
(1)热爱学生。
作为教师,要主动地了解学生,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只有和学生成为朋友,他才会把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告诉你,你才能了解他各方面的情况,才可以“对症下药”,解决问题,多了解学生,加强师生间的心理沟通,才能赢得全体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尊重和支持,教育爱才能得以具体的体现。 关心学生,在学生面前要表现出良好的精神状态,不能把生活中的情绪带到课堂上,要避免迁怒于学生。关注每个学生,及时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及时鼓励他们。
(2)平等待人,尊重学生。
作为老师要做到一视同仁,不分智力高低、个性差异都是教师的学生,不能带有色眼镜看学生,歧视学习差或者家庭条件差的学生,不能因为学生家长的私人关系有重点地关心,有选择地爱护。不仅要爱那些优等生,更要偏爱那些差生,对待学生,要有百分百的耐心,让每位同学都体会到老师的爱不仅是无私的,更是公平的;要尊重学生,讽刺挖苦只能给这些学生带来心理负担,容易产生对立情绪,学生的学习生活渴望得到别人特别是老师的理解和尊重,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学生才会向老师敞开心扉,接受老师的爱。学生也是一个独立个体的人,他的人格应该受到充分的尊重,学会换位思考,多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这就要求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创设一个融洽、和睦、协调的班级气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中学习,接受教育。
(3)即和蔼可亲又公正严明。
对待学生要和蔼可亲,语气要温柔,不要对学生大喊大叫,关爱每一个学生,该让学生玩的时候就让他们尽情的玩,该严厉的时候一定要严厉,做到赏罚分明,该表扬的时候要表扬,该批评的时候要批评,不能偏袒任何一个学生,不带私心,建立严谨规范的班级管理制度,对学生严格要求做到公正严明。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如果学生是船,那么教师就是帆;如果学生是干涸的大地,教师必然是润物的雨水。我们要有一颗善于发现的眼睛。如果我们大家都行动起来, 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并自己的的是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学生,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學生,让学生乘风破浪,顺利地到达成功的彼岸!
关键词:满意;教师;努力
1、崇高的职业理想和良好的师德修养是先决条件。
(1)做人民满意的的教师,首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体现了人民教师一颗报效党,报效国家,报效人民的赤子的心。作为教师,奉献教育热爱教育事业,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教育事业,是教师的光荣责任。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要做到敬业、乐业、勤业,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像 “春蚕”吐尽青丝,像“蜡烛”化成灰烬,把毕生献给事业,献给学生。
(2)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将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师德 ,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的言行举止和价值观。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不成熟、发展的阶段,如果没有很好的引导,很容易走弯路,误入歧途,所以教师的责任是任重道远,小学生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特别“信任”老师,模仿能力极强。因此教师,更应该注重为人师、以身作则;教师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着学生,我们应该从小处着眼,处处注意一下个人行为,如:衣着干净整洁,不说脏话,不骂人,不体罚学生,讲文明,严格要求自己,给学生做表率,做到真正为人师表,以身作责;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
2、丰富的文化知识是教育的基本条件。
“水之积也不厚,负大舟也无力。”打铁先本身硬,这就要求做一名好教师,必须拥有要进行教学工作必须具有的扎实的基础和专业知识,教师必需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着眼于长远,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教育是用已有的知识去培养人才的过程。有句话说得好,要想给人一杯水,自己须有一桶水,而且这一桶水最好还在不断地增加。作为教师,只有自身拥有丰富的知识,才能把学生教好,教师只有终身学习,才能拥有丰富的文化知识,才能引领着孩子在课堂上深入浅出,领悟学习的真谛,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3、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是必备条件
(1)对教学有充分的准备。再有魅力的老师,教学能力再强的老师,也不能打无准备的战,精心地备课,是上好课的最关键的环节:备课要认真,多钻研教材,教学方法要适当,教学内容要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要,让每个孩子都学有所得,教学形式多样,激发学生的的兴趣,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2)“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导,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善于观察课堂上学生的不同反应,能够灵活地解决课堂上的各种情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积极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产生愉快的学习体验。
(3)当今社会,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的使用,已成为社会上一股无法抵挡的潮流,然而,在教学中,如何应用这些技术手段,以提高教学质量,促使学生更好的获取知识,已成为21世纪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行动起来,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以使教学效果更好。
4、拥有一个仁爱之心是重中之重。
拥有一颗仁爱之心有助于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有利于创造活泼、生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要获得学生的爱,这是非常关键的。
(1)热爱学生。
作为教师,要主动地了解学生,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只有和学生成为朋友,他才会把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告诉你,你才能了解他各方面的情况,才可以“对症下药”,解决问题,多了解学生,加强师生间的心理沟通,才能赢得全体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尊重和支持,教育爱才能得以具体的体现。 关心学生,在学生面前要表现出良好的精神状态,不能把生活中的情绪带到课堂上,要避免迁怒于学生。关注每个学生,及时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及时鼓励他们。
(2)平等待人,尊重学生。
作为老师要做到一视同仁,不分智力高低、个性差异都是教师的学生,不能带有色眼镜看学生,歧视学习差或者家庭条件差的学生,不能因为学生家长的私人关系有重点地关心,有选择地爱护。不仅要爱那些优等生,更要偏爱那些差生,对待学生,要有百分百的耐心,让每位同学都体会到老师的爱不仅是无私的,更是公平的;要尊重学生,讽刺挖苦只能给这些学生带来心理负担,容易产生对立情绪,学生的学习生活渴望得到别人特别是老师的理解和尊重,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学生才会向老师敞开心扉,接受老师的爱。学生也是一个独立个体的人,他的人格应该受到充分的尊重,学会换位思考,多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这就要求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创设一个融洽、和睦、协调的班级气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中学习,接受教育。
(3)即和蔼可亲又公正严明。
对待学生要和蔼可亲,语气要温柔,不要对学生大喊大叫,关爱每一个学生,该让学生玩的时候就让他们尽情的玩,该严厉的时候一定要严厉,做到赏罚分明,该表扬的时候要表扬,该批评的时候要批评,不能偏袒任何一个学生,不带私心,建立严谨规范的班级管理制度,对学生严格要求做到公正严明。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如果学生是船,那么教师就是帆;如果学生是干涸的大地,教师必然是润物的雨水。我们要有一颗善于发现的眼睛。如果我们大家都行动起来, 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并自己的的是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学生,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學生,让学生乘风破浪,顺利地到达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