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次见凌雅丽的服装设计作品是多年前在美术馆,美术馆静谧空阔的气氛使得其他共同展示的服装变得小气而单薄。但那组名为“紫原戊彩”的白色作品,以色彩之名,状无彩之形。似龙似蟒,似不可名状的玄幻之云攒聚成的神秘影子。带着天然的灵气,使观者驻足。似乎不是在观察几件置于人体模特之上的服装,而是欣赏用软性材料制作的雕塑,凌雅丽的作品就是凌雅丽本人的投影——张扬灵动,有第一时间就能抓住人的眼球的外在表征;但又纯粹清寂,有着不食人间烟火的内核灵魂。如何体味这种有趣的冲突与平衡呢?在此,希望通过解读凌雅丽作品的方式,走近这位特立独行的才女、这位孜孜不倦设计师、这位沉浸在艺术世界里不想长大的顽童。
灵动·张扬——游戏中的中西交融
王国维在其《人间嗜好之研究》一文中写道:“若夫最高尚之嗜好,如文学,美术,亦不外势力之欲发表。席勒既谓儿童之游戏存于用剩余之势力矣,文学美术亦不过成人之精神的游戏”(1)王国维的游戏说来自于席勒,斯宾塞等人的游戏说,认为文学艺术本质上是一种游戏,应以赤子之心游戏态度为之。以王国维之观点看今日的艺术设计,与文学哲学一样,不是流行元素机械的镶嵌堆砌。如孩童般超越眼前的功利目的“游戏”才是设计的本真。
凌雅丽的作品常带着顽童撒豆般的调皮和洒脱。天马行空的廓形使人惊奇:龙蟒与云彩嬉戏,花草和飞鸟共生,一个个异想世界里的形象呼之欲出。色彩也古灵精怪起来:这个系列还是桃红与柳绿的火拼,下一系列就洗净铅华蜕变成黑白灰的联盟。工艺材质更永远不会落于俗套:麻绳在皮革与牛仔中穿行,玉石与金属在丝绸上起舞。设计师仿佛在游戏中把玩这一切的元素,变化使人应接不暇。但是,凌雅丽作品始终不变的是气质,中国的气质。为什么设计师的作品会有如此深刻的中国传统印记同时又贴着新潮时尚的标签呢?设计师是如何在中与西,传统与新潮之间切换的呢?
首先,从灵感来源的选择上来看,设计师钟爱中国的古典题材,“龙”“牡丹”、“莲花”、“女娲”等等,在旁人眼中看来被用到滥俗的中国古典题材,设计师却像孩子般不戴有色眼镜去挑剔它们。中国古典美学中典型的两种形态表现为两个违和的方面:有恬淡简约之美,亦有富艳繁缛之美。将这些中国元素中核心概念提取到最精简,但用西方的雕塑与构成手法塑造繁复装饰之美。这就是凌雅丽相较其他设计师的拔群之处。
比如设计师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紫原戊彩”系列。即提纯了龙的概念,但不拘于传统龙的形象,用雕塑中置换法“substitution”(2)和立体构成中设计肌理“inventedtexture”(3)的手法处理整个系列的作品,使二维转化为三维。用软性的纺织材料置换了雕塑使用粘土石膏等硬性材料:而肌理的重新设计,使得作品与写实主义或者半写实主义的作品相区分——设计师发明出十来种肌理,使得它们好像模拟一种现实的模本,但实际这种模本并不存在。(设计师好像用麂皮绒、真丝绡、珠片等材料模拟了鱼的鳞片、鸟的羽毛的肌理。但现实中是绝对不会有如此的肌理)于是作品就变得更加抽象超现实。
通常用织绣,印刷等传统手法表现的“龙”,在设计师亲手一片片手工制作的“鳞片、羽毛”不同地排列组合之后,化成了一种全新的、立体的“龙”的形象。而更加独特之处在于,这样的“龙”盘踞于服装之上,着于人体之上,变成了一组似乎超出普通服装设计作品的“软性装置”,张扬灵动,夺人眼球。
纯粹·清寂——率性中的精密与规矩
凌雅丽很率性,初识她的人甚至会觉得她有点儿任性。虽然她除了设计师之外还有另一个身份——作为大学教师,凌雅丽的教龄已有十年了,但是她看上去比她的学生们更像学生。不仅因为她古灵精怪的装束,她的举止更像一个过动的小女孩:永远有各种新奇的想法;总有关于艺术的种种兴趣;遇见好朋友,能热情地聊上十来个钟头也不知疲倦。但给她一支笔,一张纸,似乎在任何地方,她都能回到她的艺术世界:玄美的少女,奇幻的动物,新奇的建筑…似乎都在涂鸦中信手拈来。而这些涂鸦,也往往就是设计的草图。
然而,要将这些随性的涂鸦变成具体的实物并非易事。光是这样的设计图纸,就吓跑了不少看惯了呆板款式图的版师,特别是一些360度全立体的款式,有时候甚至得设计师亲自上阵才能完成上百片形状各异的样板。这些样板都是设计师亲手用匀净而细洁的线条绘制,精密得不像只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样板,看上去更像某种抽象的绘画。而玩票似的材质创新需要精准的眼光,将不同材质MIX在一起绝对不是一次就能成功,必须不断地尝试。至于制作工艺,一朵立体花饰的花瓣单片就可能要经过五六道工序,再将这些花瓣手工缝制成花朵。流程需花费十来个钟头才能完成。而一件礼服上,可能缀满了形态各异的花饰。一件件华服之后,隐藏着设计师及其团队无法向观者口述的辛劳。
凌雅丽规矩很多。随身携带用来涂鸦的笔记本一定要用塑封袋包住;画纸必须平整无痕才能画画;工作室是永远一尘不染,工作人员进出都得换鞋洗手才能开始工作。尺寸是计划是0.1CM的绝不容忍做到0.2CM…透过这许多“规矩”,我们看到凌雅丽作为设计师的骄傲和坚持。
凌雅丽的作品很纯粹,没有城市的烟火气,因为它们被注入了太多的奇思妙想;凌雅丽的作品亦很清寂,它们使穿着者变得与这个现实世界截然不同,使人安静,因为设计师忍耐了常人不能忍受的寂寞。
因此,我们应向这位设计师脱帽。也期待,会有更多的人们看到这样的执着与专注;更期待,这位设计顽童给我们带来下一次视觉的享受。
灵动·张扬——游戏中的中西交融
王国维在其《人间嗜好之研究》一文中写道:“若夫最高尚之嗜好,如文学,美术,亦不外势力之欲发表。席勒既谓儿童之游戏存于用剩余之势力矣,文学美术亦不过成人之精神的游戏”(1)王国维的游戏说来自于席勒,斯宾塞等人的游戏说,认为文学艺术本质上是一种游戏,应以赤子之心游戏态度为之。以王国维之观点看今日的艺术设计,与文学哲学一样,不是流行元素机械的镶嵌堆砌。如孩童般超越眼前的功利目的“游戏”才是设计的本真。
凌雅丽的作品常带着顽童撒豆般的调皮和洒脱。天马行空的廓形使人惊奇:龙蟒与云彩嬉戏,花草和飞鸟共生,一个个异想世界里的形象呼之欲出。色彩也古灵精怪起来:这个系列还是桃红与柳绿的火拼,下一系列就洗净铅华蜕变成黑白灰的联盟。工艺材质更永远不会落于俗套:麻绳在皮革与牛仔中穿行,玉石与金属在丝绸上起舞。设计师仿佛在游戏中把玩这一切的元素,变化使人应接不暇。但是,凌雅丽作品始终不变的是气质,中国的气质。为什么设计师的作品会有如此深刻的中国传统印记同时又贴着新潮时尚的标签呢?设计师是如何在中与西,传统与新潮之间切换的呢?
首先,从灵感来源的选择上来看,设计师钟爱中国的古典题材,“龙”“牡丹”、“莲花”、“女娲”等等,在旁人眼中看来被用到滥俗的中国古典题材,设计师却像孩子般不戴有色眼镜去挑剔它们。中国古典美学中典型的两种形态表现为两个违和的方面:有恬淡简约之美,亦有富艳繁缛之美。将这些中国元素中核心概念提取到最精简,但用西方的雕塑与构成手法塑造繁复装饰之美。这就是凌雅丽相较其他设计师的拔群之处。
比如设计师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紫原戊彩”系列。即提纯了龙的概念,但不拘于传统龙的形象,用雕塑中置换法“substitution”(2)和立体构成中设计肌理“inventedtexture”(3)的手法处理整个系列的作品,使二维转化为三维。用软性的纺织材料置换了雕塑使用粘土石膏等硬性材料:而肌理的重新设计,使得作品与写实主义或者半写实主义的作品相区分——设计师发明出十来种肌理,使得它们好像模拟一种现实的模本,但实际这种模本并不存在。(设计师好像用麂皮绒、真丝绡、珠片等材料模拟了鱼的鳞片、鸟的羽毛的肌理。但现实中是绝对不会有如此的肌理)于是作品就变得更加抽象超现实。
通常用织绣,印刷等传统手法表现的“龙”,在设计师亲手一片片手工制作的“鳞片、羽毛”不同地排列组合之后,化成了一种全新的、立体的“龙”的形象。而更加独特之处在于,这样的“龙”盘踞于服装之上,着于人体之上,变成了一组似乎超出普通服装设计作品的“软性装置”,张扬灵动,夺人眼球。
纯粹·清寂——率性中的精密与规矩
凌雅丽很率性,初识她的人甚至会觉得她有点儿任性。虽然她除了设计师之外还有另一个身份——作为大学教师,凌雅丽的教龄已有十年了,但是她看上去比她的学生们更像学生。不仅因为她古灵精怪的装束,她的举止更像一个过动的小女孩:永远有各种新奇的想法;总有关于艺术的种种兴趣;遇见好朋友,能热情地聊上十来个钟头也不知疲倦。但给她一支笔,一张纸,似乎在任何地方,她都能回到她的艺术世界:玄美的少女,奇幻的动物,新奇的建筑…似乎都在涂鸦中信手拈来。而这些涂鸦,也往往就是设计的草图。
然而,要将这些随性的涂鸦变成具体的实物并非易事。光是这样的设计图纸,就吓跑了不少看惯了呆板款式图的版师,特别是一些360度全立体的款式,有时候甚至得设计师亲自上阵才能完成上百片形状各异的样板。这些样板都是设计师亲手用匀净而细洁的线条绘制,精密得不像只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样板,看上去更像某种抽象的绘画。而玩票似的材质创新需要精准的眼光,将不同材质MIX在一起绝对不是一次就能成功,必须不断地尝试。至于制作工艺,一朵立体花饰的花瓣单片就可能要经过五六道工序,再将这些花瓣手工缝制成花朵。流程需花费十来个钟头才能完成。而一件礼服上,可能缀满了形态各异的花饰。一件件华服之后,隐藏着设计师及其团队无法向观者口述的辛劳。
凌雅丽规矩很多。随身携带用来涂鸦的笔记本一定要用塑封袋包住;画纸必须平整无痕才能画画;工作室是永远一尘不染,工作人员进出都得换鞋洗手才能开始工作。尺寸是计划是0.1CM的绝不容忍做到0.2CM…透过这许多“规矩”,我们看到凌雅丽作为设计师的骄傲和坚持。
凌雅丽的作品很纯粹,没有城市的烟火气,因为它们被注入了太多的奇思妙想;凌雅丽的作品亦很清寂,它们使穿着者变得与这个现实世界截然不同,使人安静,因为设计师忍耐了常人不能忍受的寂寞。
因此,我们应向这位设计师脱帽。也期待,会有更多的人们看到这样的执着与专注;更期待,这位设计顽童给我们带来下一次视觉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