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次工作,按照勘查合同要求及相关质量规范、规程要求进行。在勘查区以往地质工作的基础上,获得金矿资源百余吨,成果喜人,矿体明显受韧性剪切带控制,先将理论认识进行总结。
关键词:三江成矿带;深大断裂;大理岩:金矿体;毒砂
1.引言
通过对勘查区矿化地段进行1:2000地形测量、地质填图、地表剥土揭露、老硐调查、深部施工钻探等勘查手段及采样分析工作:详细查明工作区地层层序、详细划分与成矿有关的地层,研究岩性组合特征及其与成矿的时空关系,查明区内主要构造特征;通过系统的探矿工程,详细查明勘探区范围内矿体的数量、赋存部位、顶底板岩性、分布范围;区内工业矿体形态、规模、产状、厚度、品位及其变化特点及主矿体内的无矿地段及夹石的规模、分布情况,确定矿体的连续性;详细查明勘查区内矿石结构、构造、矿石矿物、脉石矿物种类、含量,研究矿石共生、伴生有益、有害元素组分的种类、含量及分布情况。故将对该区域金矿体成因的认识予以报道交流,供业内同仁参考。
2.地质特征
2.1区域地质
勘查区位于亚洲著名的特提斯成礦带中段西侧,属于冈底斯一念青唐古拉褶皱系,伯舒拉岭一高黎贡山褶皱带东缘,即我国著名的三江成矿带南段。由于严格受到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形构造体系制约,区内褶皱和断裂等主体构造线均呈北西西向展布,尤其是怒江深大断裂带,控制了本区的沉积作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及矿产分布等[1]。由于本区处于怒江深大断裂带上,主要地质体和主体构造线均呈北西西向展布,与区域性主体构造分布一致,岩石变形普遍,构造断裂及其破碎带颇为发育,具有良好的矿液活动、迂回和矿物质沉淀的低压空间,成矿条件十分有利。
2.2矿区地质
2.2.1地层
据1:20万腾冲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区内出露地层由老到新主要有中元古界高黎贡山群(Pt2gl)、寒武系保山组( E3b)、石炭系下统铺门前组(C1P)、石炭系上统丁家寨组(C3d)、石炭系上统卧牛寺组(C3W)、三叠系河湾街组(T2h)、侏罗系勐戛组(J2m)、第四系(Q),见图1。
2.2.2构造
本区位于怒江断裂带上,地质构造十分复杂,主构造线呈近南北向,北部转为北北西向,呈一弧形构造,次要构造线方向为北西西向,其中弧形构造与矿化关系较密切。
(1)褶皱
区内褶皱主要为高黎贡山复背斜,核部地层为高黎贡山群变质岩,翼部地层为寒武系、石炭系,由于受断层构造及岩浆侵入活动影响,形态极不完整。
(2)断裂
本区处于怒江断裂带上,断裂构造十分发育,近南北向断裂有Fl、F2、Fll,为怒江断裂及其派生断裂,具有多期多层次变形特征,早期表现为韧性剪切带,晚期叠加以脆性变形。
早期的怒江剪切带宽2km~ 3km,卷入变形的高黎贡山群发育早期面理(Sl平行S2),并具褪变质特征,从沿S2平行Sl的复合面理中发育近水平拉伸线理的特征判断,曾发生过收敛型的走滑剪切作用。晚期的怒江断裂,主要发育浅表层次的脆性构造如:断裂、褶皱等,为一条脆韧性的右型走滑断层。
北西西向组断裂为平移断层,破坏了近南北向组断裂的完整性。近南北向组断裂为区内的主要控矿构造,它不仅控制了东侧中生界的沉积,而且近断裂地层的热动力变质作用愈加深,使近傍的褶皱发生倒转,并伴有一系列的逆断层和脆韧性剪切带,说明该断裂为长期活动的断裂,为I级构造。
3.矿化特征
3.1赋矿层位
矿床产于中元古界高黎贡山群二段(Pt2gl2)地层中的韧性剪切带、破碎带上下,矿体明显受韧性剪切带控制,呈似层状产出。含矿岩石主要为硅化、褐(黄)铁矿化破碎黑云石英片岩、二云片岩及透闪透辉石岩中[2]。顶、底板岩石为二云片岩、大理岩、黑云石英片岩为单斜层,地层总体呈南北、走向,倾向东,倾角10°-30°。
3.2金矿化带的基本概况
矿化带分布在勘查区中部西侧,带宽大于185.57m,区内控制长度大于1400m,由平行分布的Vl和v2、V3三个矿体构成,略具弧形状而呈较大幅度的弧形展布,该矿化带总体走向南北,倾向东,倾角较为平缓,一般在10°-25°之间。矿化带顶部为含透闪绢云母大理岩,底部为第二层韧性剪切带,层厚60m~120m。其岩性为黑云斜长变粒岩、透辉石岩、透辉石变粒岩夹二云片岩绢云母片岩及少量大理岩等。
该矿化带中挤压片理发育,沿黑云母片岩与含透闪绢云母大理岩的接触带是金矿化体的赋矿部位,经探槽工程、钻探揭露,圈定出三个金矿体,金品位一般在0.5g/t—6.65g/t之间。
4.矿床特征
区内矿床产于中元古界高黎贡山群二段(Pt2gl2-2)地层中的韧性剪切带、破碎带上、下盘中,矿体明显受韧性剪切带控制,呈似层状产出。含矿岩石主要为硅化、褐(黄)铁矿化破碎黑云石英片岩、二云片岩及透闪透辉石岩中。顶、底板岩石为二云片岩、大理岩、黑云石英片岩等,矿化层与围岩产状基本一致,多呈舒缓波状起伏,具明显的分枝复合现象,矿(化)带及附近揉皱构造十分发育,受多期、多次构造运动,褶皱及破碎带发育,在矿化带中荚状构造、透镜状构造发育。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长石、云母、方解石。金属矿物主要有(磁)黄铁矿(多已氧化呈褐铁矿)、见零星分布的毒砂、黄铜矿等。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褐(黄)铁矿化、毒砂(臭葱石)化。另外还有次生碳酸盐化、绿泥石化、高岭石化等[3]。
5.找矿标志
5.1围岩蚀变
勘查区与金矿化关系密切的有硅化、褐(黄)铁矿化、臭葱石(毒砂)化等,在多种围岩蚀变叠加,且蚀变强烈的地段往往是工业金矿体存在的部位。
5.2地层层位及岩性
勘查区目前发现的矿(化)层均赋存于区内最古老的地层中,并大部分产于中元古界高黎贡山群二段二层(Pt2gl2-2)地层中。
含矿岩性大多为硅化、褐(黄)铁矿化片岩,围岩为片岩、灰岩(大理岩)。含矿岩石的矿物成分比较复杂。
5.3构造带控矿
矿(化)层明显受韧性剪切带控制,小褶皱、揉皱构造十分发育,含矿层普遍比较破碎。构造带总体上近南北向展布。
5.4铁帽
富矿硫化物的金矿体氧化后形成铁帽,通过铁帽常可找到金矿(化)体。
6.结束语
综合以上矿床地质特征,初步认为大岭子金矿属与中低温热液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保山幅G-47-XXVⅢ)(1:200000).云南省地调局.1980.
[2]吕古贤.海南岛石碌铁矿含矿岩系中火山岩类的新发现与研究[J].地质通报,1988(1):54-58.
[3]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大岭子金矿勘探报告.保山市飞龙誉力矿业有限公司,2015.
关键词:三江成矿带;深大断裂;大理岩:金矿体;毒砂
1.引言
通过对勘查区矿化地段进行1:2000地形测量、地质填图、地表剥土揭露、老硐调查、深部施工钻探等勘查手段及采样分析工作:详细查明工作区地层层序、详细划分与成矿有关的地层,研究岩性组合特征及其与成矿的时空关系,查明区内主要构造特征;通过系统的探矿工程,详细查明勘探区范围内矿体的数量、赋存部位、顶底板岩性、分布范围;区内工业矿体形态、规模、产状、厚度、品位及其变化特点及主矿体内的无矿地段及夹石的规模、分布情况,确定矿体的连续性;详细查明勘查区内矿石结构、构造、矿石矿物、脉石矿物种类、含量,研究矿石共生、伴生有益、有害元素组分的种类、含量及分布情况。故将对该区域金矿体成因的认识予以报道交流,供业内同仁参考。
2.地质特征
2.1区域地质
勘查区位于亚洲著名的特提斯成礦带中段西侧,属于冈底斯一念青唐古拉褶皱系,伯舒拉岭一高黎贡山褶皱带东缘,即我国著名的三江成矿带南段。由于严格受到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形构造体系制约,区内褶皱和断裂等主体构造线均呈北西西向展布,尤其是怒江深大断裂带,控制了本区的沉积作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及矿产分布等[1]。由于本区处于怒江深大断裂带上,主要地质体和主体构造线均呈北西西向展布,与区域性主体构造分布一致,岩石变形普遍,构造断裂及其破碎带颇为发育,具有良好的矿液活动、迂回和矿物质沉淀的低压空间,成矿条件十分有利。
2.2矿区地质
2.2.1地层
据1:20万腾冲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区内出露地层由老到新主要有中元古界高黎贡山群(Pt2gl)、寒武系保山组( E3b)、石炭系下统铺门前组(C1P)、石炭系上统丁家寨组(C3d)、石炭系上统卧牛寺组(C3W)、三叠系河湾街组(T2h)、侏罗系勐戛组(J2m)、第四系(Q),见图1。
2.2.2构造
本区位于怒江断裂带上,地质构造十分复杂,主构造线呈近南北向,北部转为北北西向,呈一弧形构造,次要构造线方向为北西西向,其中弧形构造与矿化关系较密切。
(1)褶皱
区内褶皱主要为高黎贡山复背斜,核部地层为高黎贡山群变质岩,翼部地层为寒武系、石炭系,由于受断层构造及岩浆侵入活动影响,形态极不完整。
(2)断裂
本区处于怒江断裂带上,断裂构造十分发育,近南北向断裂有Fl、F2、Fll,为怒江断裂及其派生断裂,具有多期多层次变形特征,早期表现为韧性剪切带,晚期叠加以脆性变形。
早期的怒江剪切带宽2km~ 3km,卷入变形的高黎贡山群发育早期面理(Sl平行S2),并具褪变质特征,从沿S2平行Sl的复合面理中发育近水平拉伸线理的特征判断,曾发生过收敛型的走滑剪切作用。晚期的怒江断裂,主要发育浅表层次的脆性构造如:断裂、褶皱等,为一条脆韧性的右型走滑断层。
北西西向组断裂为平移断层,破坏了近南北向组断裂的完整性。近南北向组断裂为区内的主要控矿构造,它不仅控制了东侧中生界的沉积,而且近断裂地层的热动力变质作用愈加深,使近傍的褶皱发生倒转,并伴有一系列的逆断层和脆韧性剪切带,说明该断裂为长期活动的断裂,为I级构造。
3.矿化特征
3.1赋矿层位
矿床产于中元古界高黎贡山群二段(Pt2gl2)地层中的韧性剪切带、破碎带上下,矿体明显受韧性剪切带控制,呈似层状产出。含矿岩石主要为硅化、褐(黄)铁矿化破碎黑云石英片岩、二云片岩及透闪透辉石岩中[2]。顶、底板岩石为二云片岩、大理岩、黑云石英片岩为单斜层,地层总体呈南北、走向,倾向东,倾角10°-30°。
3.2金矿化带的基本概况
矿化带分布在勘查区中部西侧,带宽大于185.57m,区内控制长度大于1400m,由平行分布的Vl和v2、V3三个矿体构成,略具弧形状而呈较大幅度的弧形展布,该矿化带总体走向南北,倾向东,倾角较为平缓,一般在10°-25°之间。矿化带顶部为含透闪绢云母大理岩,底部为第二层韧性剪切带,层厚60m~120m。其岩性为黑云斜长变粒岩、透辉石岩、透辉石变粒岩夹二云片岩绢云母片岩及少量大理岩等。
该矿化带中挤压片理发育,沿黑云母片岩与含透闪绢云母大理岩的接触带是金矿化体的赋矿部位,经探槽工程、钻探揭露,圈定出三个金矿体,金品位一般在0.5g/t—6.65g/t之间。
4.矿床特征
区内矿床产于中元古界高黎贡山群二段(Pt2gl2-2)地层中的韧性剪切带、破碎带上、下盘中,矿体明显受韧性剪切带控制,呈似层状产出。含矿岩石主要为硅化、褐(黄)铁矿化破碎黑云石英片岩、二云片岩及透闪透辉石岩中。顶、底板岩石为二云片岩、大理岩、黑云石英片岩等,矿化层与围岩产状基本一致,多呈舒缓波状起伏,具明显的分枝复合现象,矿(化)带及附近揉皱构造十分发育,受多期、多次构造运动,褶皱及破碎带发育,在矿化带中荚状构造、透镜状构造发育。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长石、云母、方解石。金属矿物主要有(磁)黄铁矿(多已氧化呈褐铁矿)、见零星分布的毒砂、黄铜矿等。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褐(黄)铁矿化、毒砂(臭葱石)化。另外还有次生碳酸盐化、绿泥石化、高岭石化等[3]。
5.找矿标志
5.1围岩蚀变
勘查区与金矿化关系密切的有硅化、褐(黄)铁矿化、臭葱石(毒砂)化等,在多种围岩蚀变叠加,且蚀变强烈的地段往往是工业金矿体存在的部位。
5.2地层层位及岩性
勘查区目前发现的矿(化)层均赋存于区内最古老的地层中,并大部分产于中元古界高黎贡山群二段二层(Pt2gl2-2)地层中。
含矿岩性大多为硅化、褐(黄)铁矿化片岩,围岩为片岩、灰岩(大理岩)。含矿岩石的矿物成分比较复杂。
5.3构造带控矿
矿(化)层明显受韧性剪切带控制,小褶皱、揉皱构造十分发育,含矿层普遍比较破碎。构造带总体上近南北向展布。
5.4铁帽
富矿硫化物的金矿体氧化后形成铁帽,通过铁帽常可找到金矿(化)体。
6.结束语
综合以上矿床地质特征,初步认为大岭子金矿属与中低温热液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保山幅G-47-XXVⅢ)(1:200000).云南省地调局.1980.
[2]吕古贤.海南岛石碌铁矿含矿岩系中火山岩类的新发现与研究[J].地质通报,1988(1):54-58.
[3]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大岭子金矿勘探报告.保山市飞龙誉力矿业有限公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