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表象训练作为一种心理训练,可以帮助建立技能的模式或框架;在开始时使用慢动作演练来发展动作概念的顺序和要素;通过表象不断提高运动技能;使运动技能达到稳定的水平困等。总结表象训练的应用程序、揭示表象训练提高运动成绩的机制,以便更好的了解表象训练,并能够全面的运用到各个方面。
【关键词】表象训练;体育运动;运动技能学习
前言
表象是一种能够自我意识到的似感觉或似知觉经验,这种经验的存在不需要产生真实感觉或知觉的条件。也可以说是应用各种感觉创造或再造的一种有意识的心理经验。美国心理学家理查· 休因(R.M.suine)教授在《想象—现在的理论和应用》一书中首先提出“表象训练”一词,是指利用所有的感觉对经验进行重现或再造的过程,即有意识地积极地利用自己头脑中已经形成的运动表象进行回顾、重复、修正、发展和分行自己的动作。在国内外运动心理学研究中,表象训练已几乎成为心理训练的代名词,大量的研究和教材中心理训练与表象训练常被交替使用。
1.表象训练对运动技能学习的作用
研究表明:通过多种形式的心理技术的介入如放松,表象(想象)、自我暗示等,足球运动员的各种表现都有提高,并能成功的适应他们各种需求。在国外, 大部分表象研究都是关于运动技能的认知练习对随后运动成绩的影响。Feltz[1]采用一定量化的文献分析方法,用效果量来描述同类的多项研究中实验组与控制组差异的大小,依次分析研究表象训练对运动技能的影响。他们通过对项表象训练研究进行元分析,得出平均效果量为,即不到半个标准差单位。由此,他们得出结论表象训练对运动技能的影响比根本不进行表象练习稍强些。Harrise[2]等认为表象在运动技能中的作用有:(1)帮助建立技能的模式或框架;(2)在开始时使用慢动作演练来发展动作概念的顺序和要素;(3)通过表象不断提高运动技能;(4)使运动技能达到稳定的水平困。Hinshaw[3]等对早期的研究综合分析,发现心理训练可以提高运动成绩,68%的表象训练者比不训练者的成绩要好。最近的有关表象的研究主要关注于建立具体的表象训练脚本,以达到具体的目标和提高成绩。但具体的表象训练脚本包括了很多的变量,这可能会影响运动技能的提高,因此表象对于运动技能的作用仍然是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
在国内,经过学者们几十年的探索和研究,表象训练对运动技能提高的作用效果已逐步得到确认,表象训练作为一种有效的心理训练手段正在不断地被推广和应用。目前,对表象训练的研究更多情况是围绕运动技能的学习来进行的,表象训练通常应用于运动技术比较复杂的运动项目训练, 如篮球、健美操、排球、武术、射击、游泳撑杆跳高等运动项目。经综合分析,国内学者得出了表象训练对运动技能的作用主要有:1)建立正确技术动作表象和形成完整的动作概念;2)有助于建立和巩固正确的动力定型;3)提高所学动作质量, 加快动作自动化;4)为运动竞赛做准备,促进心理技能的训练;5)加速损伤运动员的治愈过程。
2.表象训练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研究
2.1在开放型和闭合型运动中的研究
有关表象训练在开放性和闭合性运动中的应用研究比较少,Highlen[4]提出技能闭合型运动员(如体操运动员)可能比技能开放型运动员(如摔跤运动员)更多的使用表象训练的假设。这种预测是基于技能闭合型运动员能够比技能开放型运动员更容易想象他们固定的动作,而技能开放型运动员,他们的风格、比赛计划和策略改变取决于他们对手做的每个动作。然而,在对优秀摔跤运动员和潜水员的研究中,研究者却没有发现这两类运动员表象运用有任何显著性差异。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研究是在没有任何标准的、可靠的独立测量表象功能的方法(如SIQ)发展起来之前进行的,另一方面是由于研究者选用的样本太少,仅有两个实验组。因此,为了获得更有效的数据,将来的研究应当考虑使用更可靠的测量方法,更大范围的开放型和闭合型运动项目,以及更多的参与者。
2.2在不同运动水平的人群中的研究
Calow,Hardy(2001)[5]研究显示:优秀、高水平、成功运动员使用表象的次数显著多于新手,低水平和成功较少的运动员。例如:研究发现技能型运动员比技能缺乏运动员使用表象要多,尤其是在非竞赛期,省级和国家级运动员表象使用情况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这两水平运动员使用5种表象类型均多于地区级运动员。通过SIQ问卷调查显示:精英和中级运动员比娱乐性和初级运动员更频繁,更经常使用表象训练。并在不同等级水平中,表象的类型也有所差异。Vealey和Greenleaf [6]提出优秀运动员拥有一个更清晰,更精确的特殊技能的图象,不像新手仅开始在他们头脑里形成技术图象。其他研究者提出优秀运动员越多的使用表象则反应出他们对所从事的运动更熟悉,这些结论为优秀运动员比非优秀运动员更多的使用5种表象亚型提供了依据。Chandler等人[7]研究发现对于年轻运动员,不论其竞赛水平如何,均可通过MG-M表象训练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
2.3 在团体和个人运动项目中的研究
Hall提出团体运动项目使用表象通常要多于个人项目,他们研究结果显示:团体项目中运动员使用MS和 MG-M表象要多于个人项目运动员。相反,Munroe等发现一些个人项目,如花样滑冰,体操等频繁使用表象。没有发现团体项目和个人项目中运动员使用表象情况有系统差异,但显示与团体项目,如橄榄球、曲棍球运动相比,个人项目如剑术使用表象的次数非常少,出现这些不一致的研究结果并不意外,因为运动项目能以多种方式进行分类。
3.小结与展望
表象训练作为一种心理训练,其主要作用有:帮助建立技能的模式或框架;在开始时使用慢动作演练来发展动作概念的顺序和要素;通过表象不断提高运动技能;使运动技能达到稳定的水平困等。表象训练对运动员的作用主要有心理(提高自信心,增强自我效能感、控制焦虑等)、生理(产生与实际身体训练相类似的生理反应)及行为变化(运动效果量增加及准确率提高等)。
【关键词】表象训练;体育运动;运动技能学习
前言
表象是一种能够自我意识到的似感觉或似知觉经验,这种经验的存在不需要产生真实感觉或知觉的条件。也可以说是应用各种感觉创造或再造的一种有意识的心理经验。美国心理学家理查· 休因(R.M.suine)教授在《想象—现在的理论和应用》一书中首先提出“表象训练”一词,是指利用所有的感觉对经验进行重现或再造的过程,即有意识地积极地利用自己头脑中已经形成的运动表象进行回顾、重复、修正、发展和分行自己的动作。在国内外运动心理学研究中,表象训练已几乎成为心理训练的代名词,大量的研究和教材中心理训练与表象训练常被交替使用。
1.表象训练对运动技能学习的作用
研究表明:通过多种形式的心理技术的介入如放松,表象(想象)、自我暗示等,足球运动员的各种表现都有提高,并能成功的适应他们各种需求。在国外, 大部分表象研究都是关于运动技能的认知练习对随后运动成绩的影响。Feltz[1]采用一定量化的文献分析方法,用效果量来描述同类的多项研究中实验组与控制组差异的大小,依次分析研究表象训练对运动技能的影响。他们通过对项表象训练研究进行元分析,得出平均效果量为,即不到半个标准差单位。由此,他们得出结论表象训练对运动技能的影响比根本不进行表象练习稍强些。Harrise[2]等认为表象在运动技能中的作用有:(1)帮助建立技能的模式或框架;(2)在开始时使用慢动作演练来发展动作概念的顺序和要素;(3)通过表象不断提高运动技能;(4)使运动技能达到稳定的水平困。Hinshaw[3]等对早期的研究综合分析,发现心理训练可以提高运动成绩,68%的表象训练者比不训练者的成绩要好。最近的有关表象的研究主要关注于建立具体的表象训练脚本,以达到具体的目标和提高成绩。但具体的表象训练脚本包括了很多的变量,这可能会影响运动技能的提高,因此表象对于运动技能的作用仍然是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
在国内,经过学者们几十年的探索和研究,表象训练对运动技能提高的作用效果已逐步得到确认,表象训练作为一种有效的心理训练手段正在不断地被推广和应用。目前,对表象训练的研究更多情况是围绕运动技能的学习来进行的,表象训练通常应用于运动技术比较复杂的运动项目训练, 如篮球、健美操、排球、武术、射击、游泳撑杆跳高等运动项目。经综合分析,国内学者得出了表象训练对运动技能的作用主要有:1)建立正确技术动作表象和形成完整的动作概念;2)有助于建立和巩固正确的动力定型;3)提高所学动作质量, 加快动作自动化;4)为运动竞赛做准备,促进心理技能的训练;5)加速损伤运动员的治愈过程。
2.表象训练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研究
2.1在开放型和闭合型运动中的研究
有关表象训练在开放性和闭合性运动中的应用研究比较少,Highlen[4]提出技能闭合型运动员(如体操运动员)可能比技能开放型运动员(如摔跤运动员)更多的使用表象训练的假设。这种预测是基于技能闭合型运动员能够比技能开放型运动员更容易想象他们固定的动作,而技能开放型运动员,他们的风格、比赛计划和策略改变取决于他们对手做的每个动作。然而,在对优秀摔跤运动员和潜水员的研究中,研究者却没有发现这两类运动员表象运用有任何显著性差异。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研究是在没有任何标准的、可靠的独立测量表象功能的方法(如SIQ)发展起来之前进行的,另一方面是由于研究者选用的样本太少,仅有两个实验组。因此,为了获得更有效的数据,将来的研究应当考虑使用更可靠的测量方法,更大范围的开放型和闭合型运动项目,以及更多的参与者。
2.2在不同运动水平的人群中的研究
Calow,Hardy(2001)[5]研究显示:优秀、高水平、成功运动员使用表象的次数显著多于新手,低水平和成功较少的运动员。例如:研究发现技能型运动员比技能缺乏运动员使用表象要多,尤其是在非竞赛期,省级和国家级运动员表象使用情况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这两水平运动员使用5种表象类型均多于地区级运动员。通过SIQ问卷调查显示:精英和中级运动员比娱乐性和初级运动员更频繁,更经常使用表象训练。并在不同等级水平中,表象的类型也有所差异。Vealey和Greenleaf [6]提出优秀运动员拥有一个更清晰,更精确的特殊技能的图象,不像新手仅开始在他们头脑里形成技术图象。其他研究者提出优秀运动员越多的使用表象则反应出他们对所从事的运动更熟悉,这些结论为优秀运动员比非优秀运动员更多的使用5种表象亚型提供了依据。Chandler等人[7]研究发现对于年轻运动员,不论其竞赛水平如何,均可通过MG-M表象训练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
2.3 在团体和个人运动项目中的研究
Hall提出团体运动项目使用表象通常要多于个人项目,他们研究结果显示:团体项目中运动员使用MS和 MG-M表象要多于个人项目运动员。相反,Munroe等发现一些个人项目,如花样滑冰,体操等频繁使用表象。没有发现团体项目和个人项目中运动员使用表象情况有系统差异,但显示与团体项目,如橄榄球、曲棍球运动相比,个人项目如剑术使用表象的次数非常少,出现这些不一致的研究结果并不意外,因为运动项目能以多种方式进行分类。
3.小结与展望
表象训练作为一种心理训练,其主要作用有:帮助建立技能的模式或框架;在开始时使用慢动作演练来发展动作概念的顺序和要素;通过表象不断提高运动技能;使运动技能达到稳定的水平困等。表象训练对运动员的作用主要有心理(提高自信心,增强自我效能感、控制焦虑等)、生理(产生与实际身体训练相类似的生理反应)及行为变化(运动效果量增加及准确率提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