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院校主要培养为社会发展服务一批技术实用型、操作型现代化的专业人才。学生的基本素质直接关系到将来的就业及发展。那么,值得探讨的问题就是怎样培养及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基本素质。该文主要通过阐述目前学生基本素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高职院校培养学生不仅要培养一批技术实用型、操作型强的专业人才。与普通的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又不一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且有不同的学生素质和能力要求,以及培养方式。培养对象还要具备一定的素质,研究高职学生的素质有利于学校开展教育,为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职 学生素质 培养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98X(2015)01(b)-0244-02
作为青年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高职学生的素质状况应该得到全面的分析,这也是培养合格高职人才教育实践的需要。通过分析高职学生素质状况的特点,该文试图寻求一种切合高职学生实际的且行之有效的方法,从而在高职学生德育理论及实践方面有所突破,并为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创新提供参考。
1 高职学生存在的素质问题
1.1 学生缺乏明确的职业理想
学生们对高职教育本身认识不够,导致很多学生没有找准人生定位,缺少对职业理想的规划。同时,高职学生多是被迫入校,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最终不得不选择高职学校。在校期间,一些学生没有上进心,得过且过,基本是在混日子,破罐子破摔,失去了理想信念。
在做学生工作时,也有学生反映:通过忙碌又紧张的高考升学考试,在进入高职院校后,心态没有得到很好的调整。自己理想中的大学生活与现实有很大的落差,于是陷入迷茫,学习上无法适应,良好的合理的学习计划也没有形成,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不明确。同时,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都是首次离开父母独自生活,一时之间还难以适应,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他们的职业理想造成了影响。
1.2 社会缺少对高职教育的认同感
相对于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教育来说,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具有大专学历的专业人才。目前社会对专科学生的认同度不高,缺乏对高职教育的认同感。另一方面,就业的竞争压力较大,学生们对就业缺少足够的自信,再加上用人单位在人才方面高消费的现象,让他们觉得自己没有优势可比,增加了对前途的茫然甚至心理产生自卑,这就严重地限制他们的发展空间。
1.3 学生个体之间差异性较大
学生个体差异较大,相对来说,在高中阶段学习态度较好的学生,步入大学,依然能够保特良好的学习状态。而在高中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学生,升入大学更没有主动的学习意识,这也是由于学生生源的复杂性所决定。各省区的低录取分数线不一样,导致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较大。如:在2012级新生中,同一专业的高考分数有480多分的,也有l80分的,分值差距近300分。如何缩小学生个体之间的差距是我们应该探讨的一个问题。
1.4 参与活动积极性较高,但学习动力不足
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也有越来越高的要求。高职专科院校学生在学历和知识方面没有什么优势可占,这也让他们倍感迷茫和无助。一些学生觉得毕业后不好找工作,因此,学习也不积极,没有找到方向,也有不少人是在混日子,心思自然也不在学习上了。高职院校学生基础不是很好,大多数的学习习惯从小就没有养成,因此,入校后迟到、旷课,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完成老师安排的作业或任务的现象很常见。因此,如何让学生把这些不良习惯改掉,并呈现出全新的精神面貌,已然成了高职教育工作者的首要课题。
1.5 学生的日常行为较为散漫
部分高职学生学生行为散漫,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作息习惯。平时行为较为拖沓,上课不能够按时到课堂,平时的班会、集体活动等都存在拖沓懒散的现象,大多数学生不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因为高职学生大多已经成年,因此不喜欢受约束,自主性比较强,通常在生活或学习中遇到问题不会积极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2 加强高职学生德育工作的对策
2.1 培养学生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
首先,要做好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将其始终贯穿于职业素质培养的整个过程。把职业道德教育当成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一项系统工作来对待,从高职院校实际情况考虑,使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及方法得到改革。一是专业课中融会职业道德内容,并渗透职业道德教育。要求所有的代课教师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二是多次社会实践活动进行锻炼,可以参加暑期的实践锻炼,而不是把学生实习集中安排到大三阶段;三是搞好前教育,让学生知道用人单位需要具有什么样素质的人才;四是发挥典型模范的引导作用。以帮代学,相互学习,发挥学生干部,表现突出的学生的积极性,带动所有的学生。
其次,良好的职业形象要塑造起来。职业形象的塑造要通过政治行为、职业意识、文明习惯等这些职业习惯的养成来实现,例如礼貌守纪、自觉遵守政治规范、积极参加政治活动、节约、守时等。另外,要积极展开礼仪教育,注重日常对仪表、公务礼仪,礼节性进言用语方面的教育。
2.2 提升社会对高职学生的认同度
提高社会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认同度不是短期就能够提高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特别是我们学校发展高职教育的起步相对较晚,毕业的学生相对较少,用人单位还没有对我们的毕业生有较为系统的评价和认同。归根结底就是要培养一大批专业性较张,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首先,要加强对毕业生所在单位的联系,建立人才培养档案,及时的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通过反馈信息,逐步改善我们在教育中的不足,以此来提高社会对高职学生的认同度。用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在工作中的表现来提高社会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认同度。其次,要设立往届毕业生就业时的风采专栏,取得家长对我们高职教育的认同,同时激发学生的就业积极性,信心百倍的把握三年的学习时间。 2.3 缩小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
学生之间的差距过大,容易产生两个极端问题:一是学习积极性较高的,这些学生能否不受外界环境和其他学生的影响?二是学习积极性较差的学生,会不会带动更多的学生不学习?对于这些潜在的问题,我们要从两个方面出发:首先,鼓励学习较好的学生,了解这些学生他们的学习动机,明确自己的职业理想和价值观念.帮助他们树立较好的人生规划。并以点带面,带动里多的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其次,要多关注积极性较差的学生,引导他们重拾学习信心,可以通过举办各种话动,培养他们的积极性,并有效引导到学习中来。再次,在学生的生源上尽量缩小各地区的差异。在招生工作上,提档线和录取分数线之间的差距要稍微拉开差距。虽然成绩高的优先录取.但是还是存在不足200分就录取的现象。均衡各个省区的招生规模,虽然我校面向全国招生,但是生源主要集中在北方省份,目前我校的学生生源内蒙古、河南学生居多。
2.4 以活动积极性带动学习积极性
学生在校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如何把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转化到学习上面来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过程,如果开学之初就松散话,以后学生的上课学习情况就很难抓起。这需要两手抓:一是要求代课老师用心备课,用简单易懂,风趣幽默的语言加上贴近现实的例子来组织教学,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二是严格要求学生,形成较好的课堂学习。任课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共同制定课堂秩序,规范学生的不良行为。贵在持之以恒,典长期坚特下去,这样,学习习惯就能够逐步的养成。
2.5 加强培养高职学生自律能力
在言行、思想上进行自我约束的能力就是自律能力。换句话说,就是在追求个性发展的过程中,对自身存在的某些不良现象的行为自觉地进行克服。要最终实现高职学生的德育教育,须把高职学生所承受的因教育产生的外部压力,变成学生内在的动力。但这种转变不能仅靠学校的教育,还要依靠学生自我的努力的。要使学生的自律能力得到培养,高职学生的自我教育最终得以实现,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院、系两级学生组织机构要建立健全,对院、系学生自律组织建设要重视,使学校和学生间的有效的沟通桥梁搭建起来,这样不仅学生能够自主地参与学校的共建,使学校民主管理渠道进一步拓展,重要的是还为培养及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其次,对学生学习、思想,以及生活管理情况进行了解,形成学校同学生之间上情下达、下情上知的畅通的信息渠道,是学校安定团结的局面得到巩固和发展。最后,做好当代青年学生的教育管理及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有关自律教育的活动,就必须对青年学生的自律能力进行强化,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寓教于乐的各种自律教育活动。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地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接收教育,搭建培养学生自律能力的桥梁,全面推动素质教育。
作为培育对象,学生本人要有足够学习的动力,要有较好的学习态度,要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作为教师,要为人师表、言谈举止处事方式方法等会时刻会感染着、熏陶着学生。作为辅导员,要时刻关注学生们的各种动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式,关心爱护他们。学生素质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学生本人、代课教师、辅导员等相互配合,在三者的共同努力下,相信学生们的素质会有提升。
参考文献
[1] 黄志刚.高职学生素质的培养与提高[J].教育科研论坛,2010(6):60-61
[2] 张凤君.探索提升高职学生素质的策略[J].现代农业科技,2012(12):66-67.
[3] 李仁平,谌华.论就业导向下高职学生素质拓展的路径选择[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9(4):5-7.
关键词:高职 学生素质 培养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98X(2015)01(b)-0244-02
作为青年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高职学生的素质状况应该得到全面的分析,这也是培养合格高职人才教育实践的需要。通过分析高职学生素质状况的特点,该文试图寻求一种切合高职学生实际的且行之有效的方法,从而在高职学生德育理论及实践方面有所突破,并为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创新提供参考。
1 高职学生存在的素质问题
1.1 学生缺乏明确的职业理想
学生们对高职教育本身认识不够,导致很多学生没有找准人生定位,缺少对职业理想的规划。同时,高职学生多是被迫入校,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最终不得不选择高职学校。在校期间,一些学生没有上进心,得过且过,基本是在混日子,破罐子破摔,失去了理想信念。
在做学生工作时,也有学生反映:通过忙碌又紧张的高考升学考试,在进入高职院校后,心态没有得到很好的调整。自己理想中的大学生活与现实有很大的落差,于是陷入迷茫,学习上无法适应,良好的合理的学习计划也没有形成,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不明确。同时,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都是首次离开父母独自生活,一时之间还难以适应,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他们的职业理想造成了影响。
1.2 社会缺少对高职教育的认同感
相对于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教育来说,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具有大专学历的专业人才。目前社会对专科学生的认同度不高,缺乏对高职教育的认同感。另一方面,就业的竞争压力较大,学生们对就业缺少足够的自信,再加上用人单位在人才方面高消费的现象,让他们觉得自己没有优势可比,增加了对前途的茫然甚至心理产生自卑,这就严重地限制他们的发展空间。
1.3 学生个体之间差异性较大
学生个体差异较大,相对来说,在高中阶段学习态度较好的学生,步入大学,依然能够保特良好的学习状态。而在高中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学生,升入大学更没有主动的学习意识,这也是由于学生生源的复杂性所决定。各省区的低录取分数线不一样,导致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较大。如:在2012级新生中,同一专业的高考分数有480多分的,也有l80分的,分值差距近300分。如何缩小学生个体之间的差距是我们应该探讨的一个问题。
1.4 参与活动积极性较高,但学习动力不足
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也有越来越高的要求。高职专科院校学生在学历和知识方面没有什么优势可占,这也让他们倍感迷茫和无助。一些学生觉得毕业后不好找工作,因此,学习也不积极,没有找到方向,也有不少人是在混日子,心思自然也不在学习上了。高职院校学生基础不是很好,大多数的学习习惯从小就没有养成,因此,入校后迟到、旷课,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完成老师安排的作业或任务的现象很常见。因此,如何让学生把这些不良习惯改掉,并呈现出全新的精神面貌,已然成了高职教育工作者的首要课题。
1.5 学生的日常行为较为散漫
部分高职学生学生行为散漫,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作息习惯。平时行为较为拖沓,上课不能够按时到课堂,平时的班会、集体活动等都存在拖沓懒散的现象,大多数学生不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因为高职学生大多已经成年,因此不喜欢受约束,自主性比较强,通常在生活或学习中遇到问题不会积极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2 加强高职学生德育工作的对策
2.1 培养学生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
首先,要做好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将其始终贯穿于职业素质培养的整个过程。把职业道德教育当成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一项系统工作来对待,从高职院校实际情况考虑,使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及方法得到改革。一是专业课中融会职业道德内容,并渗透职业道德教育。要求所有的代课教师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二是多次社会实践活动进行锻炼,可以参加暑期的实践锻炼,而不是把学生实习集中安排到大三阶段;三是搞好前教育,让学生知道用人单位需要具有什么样素质的人才;四是发挥典型模范的引导作用。以帮代学,相互学习,发挥学生干部,表现突出的学生的积极性,带动所有的学生。
其次,良好的职业形象要塑造起来。职业形象的塑造要通过政治行为、职业意识、文明习惯等这些职业习惯的养成来实现,例如礼貌守纪、自觉遵守政治规范、积极参加政治活动、节约、守时等。另外,要积极展开礼仪教育,注重日常对仪表、公务礼仪,礼节性进言用语方面的教育。
2.2 提升社会对高职学生的认同度
提高社会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认同度不是短期就能够提高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特别是我们学校发展高职教育的起步相对较晚,毕业的学生相对较少,用人单位还没有对我们的毕业生有较为系统的评价和认同。归根结底就是要培养一大批专业性较张,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首先,要加强对毕业生所在单位的联系,建立人才培养档案,及时的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通过反馈信息,逐步改善我们在教育中的不足,以此来提高社会对高职学生的认同度。用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在工作中的表现来提高社会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认同度。其次,要设立往届毕业生就业时的风采专栏,取得家长对我们高职教育的认同,同时激发学生的就业积极性,信心百倍的把握三年的学习时间。 2.3 缩小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
学生之间的差距过大,容易产生两个极端问题:一是学习积极性较高的,这些学生能否不受外界环境和其他学生的影响?二是学习积极性较差的学生,会不会带动更多的学生不学习?对于这些潜在的问题,我们要从两个方面出发:首先,鼓励学习较好的学生,了解这些学生他们的学习动机,明确自己的职业理想和价值观念.帮助他们树立较好的人生规划。并以点带面,带动里多的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其次,要多关注积极性较差的学生,引导他们重拾学习信心,可以通过举办各种话动,培养他们的积极性,并有效引导到学习中来。再次,在学生的生源上尽量缩小各地区的差异。在招生工作上,提档线和录取分数线之间的差距要稍微拉开差距。虽然成绩高的优先录取.但是还是存在不足200分就录取的现象。均衡各个省区的招生规模,虽然我校面向全国招生,但是生源主要集中在北方省份,目前我校的学生生源内蒙古、河南学生居多。
2.4 以活动积极性带动学习积极性
学生在校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如何把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转化到学习上面来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过程,如果开学之初就松散话,以后学生的上课学习情况就很难抓起。这需要两手抓:一是要求代课老师用心备课,用简单易懂,风趣幽默的语言加上贴近现实的例子来组织教学,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二是严格要求学生,形成较好的课堂学习。任课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共同制定课堂秩序,规范学生的不良行为。贵在持之以恒,典长期坚特下去,这样,学习习惯就能够逐步的养成。
2.5 加强培养高职学生自律能力
在言行、思想上进行自我约束的能力就是自律能力。换句话说,就是在追求个性发展的过程中,对自身存在的某些不良现象的行为自觉地进行克服。要最终实现高职学生的德育教育,须把高职学生所承受的因教育产生的外部压力,变成学生内在的动力。但这种转变不能仅靠学校的教育,还要依靠学生自我的努力的。要使学生的自律能力得到培养,高职学生的自我教育最终得以实现,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院、系两级学生组织机构要建立健全,对院、系学生自律组织建设要重视,使学校和学生间的有效的沟通桥梁搭建起来,这样不仅学生能够自主地参与学校的共建,使学校民主管理渠道进一步拓展,重要的是还为培养及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其次,对学生学习、思想,以及生活管理情况进行了解,形成学校同学生之间上情下达、下情上知的畅通的信息渠道,是学校安定团结的局面得到巩固和发展。最后,做好当代青年学生的教育管理及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有关自律教育的活动,就必须对青年学生的自律能力进行强化,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寓教于乐的各种自律教育活动。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地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接收教育,搭建培养学生自律能力的桥梁,全面推动素质教育。
作为培育对象,学生本人要有足够学习的动力,要有较好的学习态度,要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作为教师,要为人师表、言谈举止处事方式方法等会时刻会感染着、熏陶着学生。作为辅导员,要时刻关注学生们的各种动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式,关心爱护他们。学生素质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学生本人、代课教师、辅导员等相互配合,在三者的共同努力下,相信学生们的素质会有提升。
参考文献
[1] 黄志刚.高职学生素质的培养与提高[J].教育科研论坛,2010(6):60-61
[2] 张凤君.探索提升高职学生素质的策略[J].现代农业科技,2012(12):66-67.
[3] 李仁平,谌华.论就业导向下高职学生素质拓展的路径选择[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9(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