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期收益率≠实际收益率
【案例】倾向于保守理财、但又想追求高于储蓄存款收益的张强,去年投资50万元购买了一款新股申购型理财产品。当时,该款理财产品宣传的预期年收益率为15%。但一年下来,张强并没有得到15%的回报,该款理财产品的年收益仅在10%,仅是理财产品宣传的年收益的2/3。不解的张强询问银行,为什么银行的承诺会大幅缩水。他得到的答复是:预期收益率不等于实际收益率,并不是“保证年收益”。
而投资银行信托理财产品的葛女士,也对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有异议。她于2005年初购买的一款两年期的银行理财产品,银行营销人员说是收益率绝对在10%以上。但今年该款理财产品到期时,葛女士只拿到5.5%的年收益率。觉得受骗的葛女士质问银行,但银行负责人给予的答复是:当时宣传中所说的是预期累计收益率,并不是预期年收益率。
【分析】 类似于“提高”年收益率宣传的还有基金产品,例如某一只基金在拆分后以1元价格申购时,宣传说是该只基金成立以来实现收益率达167%。但细心的投资者一计算,就会发现基金公司所说的累计年收益率,并不是客户实际得到的收益;因为基金公司并没有扣除投资者支付的2%的认购和赎回基金费用。
既然银行不能实现那么高的收益,为什么要将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人为地拔高?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想以高预期收益率诱惑客户。因此,在投资银行理财产品时,要树立一种观念:银行理财也有风险。
目前,银行宣传时采用的收益有预期收益率、固定收益率、最低收益率(保本收益率)3种。预期收益率一般比较高,指的是在理想情况下理财产品的收益情况,这就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预期的收益可能最终不能实现。而固定收益率的风险几乎为零,但收益不可能太高。最低收益率则一般会很低,它在保障投资者的最低收益的基础上,还有一定的获利潜力。
【支招】投资者在投资银行理财产品时,可以参考产品往年的业绩,结合市场走向,来分析该理财产品的收益有无实现的可能性,是否有夸大的嫌疑。另外,注意理财产品收益率的计算方法。比如有的理财产品宣传其预期收益率为10%,而另一种产品的预期年收益率为7%,事实上前一种产品采用的是18个月的到期收益率,如果把它换算成年收益率,仅为10%×12/18=6.67%,并不比后一种产品高。
保本≠绝对不损失
【案例】热衷于投资银行理财产品的郑小姐,看到某银行有一款叫做“稳得利”新股申购型人民币理财产品(半年期),产品类型被称作固定期限理财产品(保本策略型),预期收益率(年)3.6%~9.8%。这种宣传,让郑小姐认为购买此产品,不仅本金肯定可以保全,而且收益率最差是3.6%,最好能达到9.8%。但郑小姐的一位银行朋友告诉她,购买这类理财产品要特别留意它的风险揭示内容。该理财产品的风险揭示为:“本产品为非本金保证型理财产品;本期人民币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仅供客户参考,并不作为银行向客户支付理财收益的承诺;客户所能获得的最终收益以银行实际支付的为准。”
【分析】 银行这样揭示风险,那么,这种本金损失的风险是否存在呢?在目前的牛市看来,银行集中资金申购新股是不会赔本的。但在2004年,美欣达、苏泊尔和宜华木业3只新股上市当日都跌穿了发行价。显然,新股申购型人民币理财产品并不是绝对保本的。因此,银行理财产品所称的保本,并不是直观意义上的保本,而只是一种以保本为目的的资产配置方式而已。另外,有一种叫保本基金的理财产品,也不是投资者想象中的绝对保本。2004年3月份,李先生认购了20万元的银华保本增值基金。2005年6月,他想乘着房价下调的时机,购买一套商品房。由于购房款不足,他决定提前赎回基金。可是到了银行柜台后,银行工作人员告诉他说,因持有基金不足3年,若是现在赎回保本基金是要亏本的。李先生对此疑惑不解:保本基金不是保本吗,怎么还会亏本?
银华保本增值基金规定:“投资者在发行期内购买基金,持有3年期满后,可获得100%的本金安全保障……并可免费赎回。”按此规定,如果投资人在3年保本周期到期日之前急需资金,不得不取出保本基金的投资,其本金和收益将不能得到保证;倘若当时市场行情不好,提前赎回就可能造成亏损;同时,还要支付赎回的手续费。因此,保本基金并非一定能保本,它的保本是有一定的条件限制的,投资者在认购时,一定要弄懂其中的规定。
【支招】 银监会曾有规定:禁止银行在销售理财产品时出现“保证固定收益”、“100%保本”等字样。也就是说,投资银行理财产品照样有风险。所以,在投资保本型理财产品时,要全面阅读其说明,特别要注意其风险揭示。并根据自身的对投资收益的追求程度、风险偏好、风险认知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来决定是否购买此类理财产品。
到期日(赎回日)≠到账日
【案例】基金投资者王丽在5月31日需要60万元的资金,于是她提前两天在5月29日赎回了60万元的基金。可当她5月31日到银行支出这笔款项时,却被告知资金还没有到账。急用钱的王丽大呼:卖出股票后不是第二天就可以支取资金吗?基金怎么还要在赎回5个工作日后才会到账?
【分析】 目前,虽然各家银行对理财财产到账日的规定不尽一致,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银行理财产品上标明的产品到期日未必就是该产品经过银行投资运作后的资金到账日。一般来说,银行理财产品到期后的资金到账日会迟于到期日2~7个工作日。这是因为,理财产品到期后,银行需要对产品进行清算,这其中需要一定的时间。同样的,对于投资人提前赎回或是提前终止理财协议的,其资金到期时间也会迟上几个工作日。例如,招商银行的“外汇通”和“金葵花”理财产品的到账时间是到期日后的7个工作日;工行“稳得利”一年期信托投资型(810733)、信托融资型(810729)规定到账日为到期日后3个工作日内。
为了避免因到期日和到账日不同导致的不便,投资者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应当将“资金到账日的规定”作为一个选择理财产品的考虑因素之一,在预期收益率等其他因素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应选择到账日短的理财产品。
【支招】缩短理财产品的到账日有两个技巧:一是选择投资渠道。例如,同样是购买基金,通过银行柜台购买不仅手续费高且到账时间长,而通过基金公司网上直销不仅能享受低至4折的手续费优惠,还能将资金到账时间提前两三个工作日。二是避免在节假日之前赎回理财产品。例如,投资者在4月29日赎回基金,至少要在12天之后(5月10日)才能使用这笔资金,因为“五·一”7天长假不算金融机构的工作日。
收益越高≠理财产品越优质
【案例】 去年钟婷看中一款高收益的人民币理财产品,通过多项指标的综合判断,她认为是一个好产品,但只是不能提前终止,也不提供质押贷款服务。钟婷没有结合近期可能要支用资金的实际情况,冲着高收益购买了这款理财产品。但之后不久,钟婷就急用钱,可这款理财产品不能提前终止,也不能质押贷款,她一时没有其他好的融资渠道。无奈之下,她只好向人借了高利贷。结果这款理财产品到期时的收益还略低于高利贷的利息支出,钟婷不仅白忙活一场,花费了不少的精力,还倒亏了近千元。
【分析】 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这是亘古不变的投资真理。银行理财产品往往是通过对资产的分散组合,让客户承担部分风险,以博取较高的收益。有一个典型的高收益伴随高风险的例子。某银行曾推出一款和黄金挂钩的理财产品,说是客户可以得到18%的收益;但前提是一年内金价上下浮动不超过40美元,如果超过,客户只能拿到1%的收益。当时国际市场的黄金价格是每盎司550美元,结果当年金价飚升到每盎司700美元。如此,投资者只拿到了1%的最低收益。
【支招】不能认为收益越高的产品就越好。理财产品的好坏,不能光看产品收益率的高低,要靠一系列指标来综合评定——收益率、期限、结构、风险程度、变现难易程度、计息计税方式、投资费用等,它们都是综合判断一款理财产品好坏的重要因素。
【案例】倾向于保守理财、但又想追求高于储蓄存款收益的张强,去年投资50万元购买了一款新股申购型理财产品。当时,该款理财产品宣传的预期年收益率为15%。但一年下来,张强并没有得到15%的回报,该款理财产品的年收益仅在10%,仅是理财产品宣传的年收益的2/3。不解的张强询问银行,为什么银行的承诺会大幅缩水。他得到的答复是:预期收益率不等于实际收益率,并不是“保证年收益”。
而投资银行信托理财产品的葛女士,也对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有异议。她于2005年初购买的一款两年期的银行理财产品,银行营销人员说是收益率绝对在10%以上。但今年该款理财产品到期时,葛女士只拿到5.5%的年收益率。觉得受骗的葛女士质问银行,但银行负责人给予的答复是:当时宣传中所说的是预期累计收益率,并不是预期年收益率。
【分析】 类似于“提高”年收益率宣传的还有基金产品,例如某一只基金在拆分后以1元价格申购时,宣传说是该只基金成立以来实现收益率达167%。但细心的投资者一计算,就会发现基金公司所说的累计年收益率,并不是客户实际得到的收益;因为基金公司并没有扣除投资者支付的2%的认购和赎回基金费用。
既然银行不能实现那么高的收益,为什么要将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人为地拔高?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想以高预期收益率诱惑客户。因此,在投资银行理财产品时,要树立一种观念:银行理财也有风险。
目前,银行宣传时采用的收益有预期收益率、固定收益率、最低收益率(保本收益率)3种。预期收益率一般比较高,指的是在理想情况下理财产品的收益情况,这就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预期的收益可能最终不能实现。而固定收益率的风险几乎为零,但收益不可能太高。最低收益率则一般会很低,它在保障投资者的最低收益的基础上,还有一定的获利潜力。
【支招】投资者在投资银行理财产品时,可以参考产品往年的业绩,结合市场走向,来分析该理财产品的收益有无实现的可能性,是否有夸大的嫌疑。另外,注意理财产品收益率的计算方法。比如有的理财产品宣传其预期收益率为10%,而另一种产品的预期年收益率为7%,事实上前一种产品采用的是18个月的到期收益率,如果把它换算成年收益率,仅为10%×12/18=6.67%,并不比后一种产品高。
保本≠绝对不损失
【案例】热衷于投资银行理财产品的郑小姐,看到某银行有一款叫做“稳得利”新股申购型人民币理财产品(半年期),产品类型被称作固定期限理财产品(保本策略型),预期收益率(年)3.6%~9.8%。这种宣传,让郑小姐认为购买此产品,不仅本金肯定可以保全,而且收益率最差是3.6%,最好能达到9.8%。但郑小姐的一位银行朋友告诉她,购买这类理财产品要特别留意它的风险揭示内容。该理财产品的风险揭示为:“本产品为非本金保证型理财产品;本期人民币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仅供客户参考,并不作为银行向客户支付理财收益的承诺;客户所能获得的最终收益以银行实际支付的为准。”
【分析】 银行这样揭示风险,那么,这种本金损失的风险是否存在呢?在目前的牛市看来,银行集中资金申购新股是不会赔本的。但在2004年,美欣达、苏泊尔和宜华木业3只新股上市当日都跌穿了发行价。显然,新股申购型人民币理财产品并不是绝对保本的。因此,银行理财产品所称的保本,并不是直观意义上的保本,而只是一种以保本为目的的资产配置方式而已。另外,有一种叫保本基金的理财产品,也不是投资者想象中的绝对保本。2004年3月份,李先生认购了20万元的银华保本增值基金。2005年6月,他想乘着房价下调的时机,购买一套商品房。由于购房款不足,他决定提前赎回基金。可是到了银行柜台后,银行工作人员告诉他说,因持有基金不足3年,若是现在赎回保本基金是要亏本的。李先生对此疑惑不解:保本基金不是保本吗,怎么还会亏本?
银华保本增值基金规定:“投资者在发行期内购买基金,持有3年期满后,可获得100%的本金安全保障……并可免费赎回。”按此规定,如果投资人在3年保本周期到期日之前急需资金,不得不取出保本基金的投资,其本金和收益将不能得到保证;倘若当时市场行情不好,提前赎回就可能造成亏损;同时,还要支付赎回的手续费。因此,保本基金并非一定能保本,它的保本是有一定的条件限制的,投资者在认购时,一定要弄懂其中的规定。
【支招】 银监会曾有规定:禁止银行在销售理财产品时出现“保证固定收益”、“100%保本”等字样。也就是说,投资银行理财产品照样有风险。所以,在投资保本型理财产品时,要全面阅读其说明,特别要注意其风险揭示。并根据自身的对投资收益的追求程度、风险偏好、风险认知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来决定是否购买此类理财产品。
到期日(赎回日)≠到账日
【案例】基金投资者王丽在5月31日需要60万元的资金,于是她提前两天在5月29日赎回了60万元的基金。可当她5月31日到银行支出这笔款项时,却被告知资金还没有到账。急用钱的王丽大呼:卖出股票后不是第二天就可以支取资金吗?基金怎么还要在赎回5个工作日后才会到账?
【分析】 目前,虽然各家银行对理财财产到账日的规定不尽一致,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银行理财产品上标明的产品到期日未必就是该产品经过银行投资运作后的资金到账日。一般来说,银行理财产品到期后的资金到账日会迟于到期日2~7个工作日。这是因为,理财产品到期后,银行需要对产品进行清算,这其中需要一定的时间。同样的,对于投资人提前赎回或是提前终止理财协议的,其资金到期时间也会迟上几个工作日。例如,招商银行的“外汇通”和“金葵花”理财产品的到账时间是到期日后的7个工作日;工行“稳得利”一年期信托投资型(810733)、信托融资型(810729)规定到账日为到期日后3个工作日内。
为了避免因到期日和到账日不同导致的不便,投资者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应当将“资金到账日的规定”作为一个选择理财产品的考虑因素之一,在预期收益率等其他因素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应选择到账日短的理财产品。
【支招】缩短理财产品的到账日有两个技巧:一是选择投资渠道。例如,同样是购买基金,通过银行柜台购买不仅手续费高且到账时间长,而通过基金公司网上直销不仅能享受低至4折的手续费优惠,还能将资金到账时间提前两三个工作日。二是避免在节假日之前赎回理财产品。例如,投资者在4月29日赎回基金,至少要在12天之后(5月10日)才能使用这笔资金,因为“五·一”7天长假不算金融机构的工作日。
收益越高≠理财产品越优质
【案例】 去年钟婷看中一款高收益的人民币理财产品,通过多项指标的综合判断,她认为是一个好产品,但只是不能提前终止,也不提供质押贷款服务。钟婷没有结合近期可能要支用资金的实际情况,冲着高收益购买了这款理财产品。但之后不久,钟婷就急用钱,可这款理财产品不能提前终止,也不能质押贷款,她一时没有其他好的融资渠道。无奈之下,她只好向人借了高利贷。结果这款理财产品到期时的收益还略低于高利贷的利息支出,钟婷不仅白忙活一场,花费了不少的精力,还倒亏了近千元。
【分析】 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这是亘古不变的投资真理。银行理财产品往往是通过对资产的分散组合,让客户承担部分风险,以博取较高的收益。有一个典型的高收益伴随高风险的例子。某银行曾推出一款和黄金挂钩的理财产品,说是客户可以得到18%的收益;但前提是一年内金价上下浮动不超过40美元,如果超过,客户只能拿到1%的收益。当时国际市场的黄金价格是每盎司550美元,结果当年金价飚升到每盎司700美元。如此,投资者只拿到了1%的最低收益。
【支招】不能认为收益越高的产品就越好。理财产品的好坏,不能光看产品收益率的高低,要靠一系列指标来综合评定——收益率、期限、结构、风险程度、变现难易程度、计息计税方式、投资费用等,它们都是综合判断一款理财产品好坏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