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马悠夫妇成立了“天籽生物多样性开发中心”:天赋籽权,世间其他物种与人一样,都应该具有最基本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环保工作者、天籽生物多样性保护创始人李果坐在北京后海的一座四合院里,回想起1999年的一个夜晚,嘴角掠过一丝酸楚的微笑。
那个夜晚彻底改变了李果的生命轨迹,从此注定了她守护雨林的一生。15年前,在昆明,一场招待秘鲁使团的宴会正在进行,德国生态学家马悠(Josef Margraf)博士,对临时充当晚宴女招待的李果一见钟情。他们远离人群,来到一架钢琴前。马悠即兴为李果弹奏了一曲蓝调。一曲终了,马悠深情地说,“This is for you”并表示想娶李果。在曲子的节奏中,李果听出马悠有一颗干净高贵的心,便脱口而出,“你若敢娶,我便敢嫁。”
回首当年偶遇,李果说,“刚开始我觉得他需要我,然后觉得他做的事业非常有意义,这个男人很有价值。”
彼时,马悠正在西双版纳的一个中德合作雨林保护项目任项目负责人。此前,他在菲律宾做了20年的雨林再造实验,成功修复了一片被毁灭的雨林,打破了“雨林破坏后不能修复”的论断。当时的李果,正在昆明为香港大公报做新闻报道,此后她抛弃都市生活,追随马悠来到西双版纳。不久,二人结为夫妻,举案齐眉,一起投身到雨林再造中。
马悠当时还是欧盟驻华使团的首席科学家,但他苦恼不已。他发现,虽然自己正在为欧盟有史以来最大的援华项目,即生物多样性项目,贡献自己毕生所学,然而,无论是扶贫还是造雨林,由于项目的短期性和原住民的认识局限,当地的经济条件和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都没有得到改善。他决定自己造一片雨林。当时的情况是,由于几十年大举种植橡胶林和茶树,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已经大面积消失。
这是一条异常艰辛的道路。
再造雨林的理想首先从建造自家的庄园开始。马悠和李果在西双版纳城郊买了一块地,砍倒了橡胶树,种上各种各样的雨林植物,建成“湄公山庄”。经过几年经营,树木逐渐茂盛,各种小动物聚集而来,一座小雨林出现了。
李果夫妇认为实现物种多样性是雨林修复的关键。在自家庄园的雨林系统打造成功后,他们进行了更为大胆的尝试。
2007年,他们说服当地村民,承包了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布朗山乡老班章村的6平方公里轮歇地,建立了中国首个民间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天籽老班章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在与村民签订的协议里,他们写道,“让雨林从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站起来!”很快,300万株热带雨林树苗遍植荒山。为了支撑这项庞大的事业,马悠卖掉了德国故乡的财产和自己的保险。
早在2004年,马悠夫妇成立了“天籽生物多样性开发中心”:天赋籽权,世间其他物种与人一样,都应该具有最基本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在他们看来,天、人、大自然,所有生命都可以美好地共存一处。
在对女儿的培养上,他们也心怀类似的理想。2000年、2003年,大女儿林妲(Linda)和小女儿宛妲(Vanda)分别出生。她们从小就把雨林当作自己家,与雨林里的各种生物为友。马悠夫妇没有送她们去学校上学,而是让她们充分感知自然的灵气。不久前,林妲和宛妲在森林里与大自然从容相处的照片在网络上流传,人们惊呼她们为“雨林精灵”。
2010年1月26日,马悠在家里突发心脏病离世。再造雨林的理想落在李果一个人的肩上。没有了丈夫的庇佑,李果不得不独自与政府官员斡旋,平衡原住民的现实利益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与觊觎这片雨林的利益之徒“战斗”。
从2013年开始,为了补给再造雨林的长线目标,李果走出西双版纳,前往上海、北京,将雨林里的有机茶叶和兰花与法国娇兰等国际品牌合作,开创时尚雨林生态经济学。
环保工作者、天籽生物多样性保护创始人李果坐在北京后海的一座四合院里,回想起1999年的一个夜晚,嘴角掠过一丝酸楚的微笑。
那个夜晚彻底改变了李果的生命轨迹,从此注定了她守护雨林的一生。15年前,在昆明,一场招待秘鲁使团的宴会正在进行,德国生态学家马悠(Josef Margraf)博士,对临时充当晚宴女招待的李果一见钟情。他们远离人群,来到一架钢琴前。马悠即兴为李果弹奏了一曲蓝调。一曲终了,马悠深情地说,“This is for you”并表示想娶李果。在曲子的节奏中,李果听出马悠有一颗干净高贵的心,便脱口而出,“你若敢娶,我便敢嫁。”
回首当年偶遇,李果说,“刚开始我觉得他需要我,然后觉得他做的事业非常有意义,这个男人很有价值。”
彼时,马悠正在西双版纳的一个中德合作雨林保护项目任项目负责人。此前,他在菲律宾做了20年的雨林再造实验,成功修复了一片被毁灭的雨林,打破了“雨林破坏后不能修复”的论断。当时的李果,正在昆明为香港大公报做新闻报道,此后她抛弃都市生活,追随马悠来到西双版纳。不久,二人结为夫妻,举案齐眉,一起投身到雨林再造中。
马悠当时还是欧盟驻华使团的首席科学家,但他苦恼不已。他发现,虽然自己正在为欧盟有史以来最大的援华项目,即生物多样性项目,贡献自己毕生所学,然而,无论是扶贫还是造雨林,由于项目的短期性和原住民的认识局限,当地的经济条件和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都没有得到改善。他决定自己造一片雨林。当时的情况是,由于几十年大举种植橡胶林和茶树,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已经大面积消失。
这是一条异常艰辛的道路。
再造雨林的理想首先从建造自家的庄园开始。马悠和李果在西双版纳城郊买了一块地,砍倒了橡胶树,种上各种各样的雨林植物,建成“湄公山庄”。经过几年经营,树木逐渐茂盛,各种小动物聚集而来,一座小雨林出现了。
李果夫妇认为实现物种多样性是雨林修复的关键。在自家庄园的雨林系统打造成功后,他们进行了更为大胆的尝试。
2007年,他们说服当地村民,承包了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布朗山乡老班章村的6平方公里轮歇地,建立了中国首个民间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天籽老班章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在与村民签订的协议里,他们写道,“让雨林从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站起来!”很快,300万株热带雨林树苗遍植荒山。为了支撑这项庞大的事业,马悠卖掉了德国故乡的财产和自己的保险。
早在2004年,马悠夫妇成立了“天籽生物多样性开发中心”:天赋籽权,世间其他物种与人一样,都应该具有最基本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在他们看来,天、人、大自然,所有生命都可以美好地共存一处。
在对女儿的培养上,他们也心怀类似的理想。2000年、2003年,大女儿林妲(Linda)和小女儿宛妲(Vanda)分别出生。她们从小就把雨林当作自己家,与雨林里的各种生物为友。马悠夫妇没有送她们去学校上学,而是让她们充分感知自然的灵气。不久前,林妲和宛妲在森林里与大自然从容相处的照片在网络上流传,人们惊呼她们为“雨林精灵”。
2010年1月26日,马悠在家里突发心脏病离世。再造雨林的理想落在李果一个人的肩上。没有了丈夫的庇佑,李果不得不独自与政府官员斡旋,平衡原住民的现实利益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与觊觎这片雨林的利益之徒“战斗”。
从2013年开始,为了补给再造雨林的长线目标,李果走出西双版纳,前往上海、北京,将雨林里的有机茶叶和兰花与法国娇兰等国际品牌合作,开创时尚雨林生态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