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中职音乐教学中融入畲族音乐及民间文化,将同时起到保护与传承地方音乐、让中职学生增进对地方文化了解的作用。现主要以《奶娘行罡》为例,探讨这方面的内容,重点论述中职音乐教学中引入畲族音乐及民间文化的必要性及基本原则,并分别从初识、学唱、表演几个方面探讨《奶娘行罡》引入的具体策略。
[关 键 词] 畲族音乐;民间文化;中职音乐;《奶娘行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6-0104-02
一、引言
福建省宁德地区位于闽浙丘陵中部,当地畲族人口较多,并在漫长历史演变过程中创造出了独具一格的民歌与民间文化,成为祖国文化宝藏中大放异彩的一部分。畲族人民的音乐文化不但独具一格,而且音乐种类特别丰富,山歌、歌舞、器乐曲等均在特定自然和社会环境下产生较强影响力,以本文所举《奶娘行罡》为例,该作品重点塑造了具有驱妖除魔能力的女神陈奶娘的形象,在历史上备受当地民众关注。然而因为社会、历史、经济等多个方面的原因,这些民间音乐文化面临着普及难甚至断层的困境,一些在校学生更是对其既好奇又陌生,仅有的认知往往零星、流于表面。考虑到当地民族人口分布存在大聚居和小杂居的特点,可注意各地歌调的鲜明特色,并以中职教育为切入口,使之得到更好的传承。
二、中职音乐教学中引入畲族音乐及民间文化的必要性
(一)对民间音乐文化的保护
不同地区的民间音乐文化,能够分别以特殊的形式,对当地人民生活情景、生活愿望等进行记录,正如美国音乐学者雷默先生所说:音乐是本土文化形式反映出来的,给所有人的珍贵礼物。对这份礼物的重视,是有担当文化人的职责所在。从这个角度讲,民间的、本土化的音乐需要在中职音乐专业教学中受到重视,即中职教师开展音乐教学时,和学生一同欣赏、学习民间音乐文化,在不断感受音乐文化内涵及丰富性的同时,也将让学生有机会履行传承与保护的责任。
(二)对音乐教育资源的丰富
中职院校搜寻整理富于本土特色的音乐资源,能够让具体的音乐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从而有力破除原有音乐教材视野狭小的障碍,与此同时,将地域特色鲜明的音乐资源挖掘出来,还可以以资源为媒介,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音乐之间的距离,使之在良好的情境氛围中自觉提升音乐思考能力、鉴赏能力、表现能力,让中职院校的音乐教学取得更好的发展。
三、中职音乐教学引入畲族音乐及民间文化的原则
(一)以人为本
学生在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在畬族民歌教学活动中,中职学生同样要以音乐课堂教学中心的面貌出现。如果注意到中职阶段学生实际身体和心理发展特点,应当更加强调音乐教师教学内容及方法选择的合理性,从而使学生得到恰当的歌唱方法、音乐文化方面的指导,特别是因为一些学生存在逆反心理,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才智,以分组表演和单独表演相结合的形式,增进学生对本土音乐文化的接受程度等。
(二)创新为主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在于创新,课堂具有生机和活力的前提同样是创新。相关调查结果显示:部分中职学生对于本土音乐文化有“土”而不“洋”、“俗”而不“雅”的刻板印象。针对这样的刻板印象,教师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根据歌词内容与演唱形式,利用可能得到的道具资源等,打造学校特色与班级特色鲜明的以畲族音乐为目标的课堂形式,例如可让学生根据原有歌曲内容,完成歌词的续写活动等,从而让民歌音乐课堂的活力持续下去。
(三)形式多样
中职音乐教师需要在教学模式改革背景下,创造更加多元化的课堂模式,使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媒介等合理组合,给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的良好机会。例如多媒体演示、直观感受、现场表演等形式都值得采纳。再比如教师可在提供畲族音乐的时候,将其他地区和民族的民歌也展现在课堂上,以对比的策略,让学生置于思维和能力发展的环境中。
四、以《奶娘行罡》为例的三种音乐教学形式
(一)初识民间音乐
因为初步接触,中职学生对畲族音乐《奶娘行罡》过于陌生,所以让学生全面了解是必要的,如教师可采取翻转课堂加发现学习形式,让学生自主提出关于《奶娘行罡》的种种假设,再利用资料查阅和搜集的做法进行验证与补充,最后由教师做出总结。此时可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原则,学生可在尝试中完成发现学习,并主动拉近同教学内容间的距离,形成初步的认知兴趣。关于具体的实施过程,建议注意内容的循序渐进,在确保基本教学进度前提下,可以分为两节课了解畲族音乐文化以及具体的《奶娘行罡》内容,着重初步感受《奶娘行罡》的音乐形态特征,包括调式音阶、节奏节拍、曲式结构、音乐旋法、伴奏乐器等。在教师的悉心引导之下,中职学生将分别从不同角度感受该音乐作品的独特魅力。例如音乐旋法的独特性便可在初识音乐中被学生所了解,大家将会意识到:do、la、sol、do、mi、do、re是作品的典型旋律,旋法重点包括一大六度上行跳进,下方大二度级进,以及接下来的纯五度下行、大六度上行跳进等,学生可注意到三音锣伴奏的突出表现。另外,在《罡尾曲》里面,在汉族及其他民族音乐中少见的特性音调整,如六度大跳之旋法,同样是畲族音乐的突出之处。总的来说,初识民间音乐的过程,将为接下来的民歌学唱课奠定基础,使学生接受必要的经验及技巧指导。整个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自身定位,尽量合理控制内容的深度、方法的难度,以此确保教学效率符合预期,让学生更加接近理想的教学目标。 (二)学唱民间音乐
在对畲族音乐文化以及具体的《奶娘行罡》内容有了初步了解之后,可过渡到民歌学唱的环节,在此期间,发现作品中能够满足学生演唱要求的内容,使之以声音表现的形式体会作品内容、作品情感是教师的责任。此时,正确的发音练习,以及民间艺术的演唱示范都将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学生在巩固基础并感受到原生态畲族民歌特色后,会在演唱时突出模仿的功能,进一步掌握富有韵味的演唱方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如下几方面的建议。(1)教师可借助主题穿插的做法完成教学任务,即可选择特定题材穿插在课堂之中,而不必强求让学生熟知整个作品,这种做法将保证学生从更加立体、更加形象的视角感受《奶娘行罡》的艺术特色与艺术魅力,并对畲族音乐文化产生浓厚兴趣。(2)民歌背后的深刻人文内涵应当被注意,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融民歌与背后人文知识为一体,让学生从中把握作品思想情感及情绪特点。比如教师需要使学生了解《奶娘行罡》是采集于福建闽东地区的、具有歌舞结合特点的畲族祭祀巫舞。该作品民族特色浓郁,利用生动的形象对平时生活场景、劳动场景进行模拟,而且生动地塑造了具有驱妖降魔能力的地方神女形象,这让音乐的神秘宗教色彩具有极强的吸引力。我们现在还没有准确判断《奶娘行罡》起源年代的依据,按照畲族雷太生所提供族谱资料中“经八代相传,历时二百余载”的记录,该资料诞生于1925年,则可认为《奶娘行罡》大约有三百年的历史,当然这只是一种推断。了解到这些以后,学生学唱民间音乐在兴趣、情感方面将有更大的进步空间。(3)在大家演唱比较熟练、产生无趣之时,教师可适当提出新的问题,用于吸引其注意力,例如可要求大家对歌词进行创意改编等,此种类型的操作形式,能够让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并使兴趣的持久性得到维护,并使其音乐创造力与音乐感知力得到发展。吸引学生注意力可以有多种方式,例如教师遇到学生注意力分散的状况时,可播放畲族民歌民间艺人的演唱视频、采访资料等,总之,兴趣的维护是中职学生学唱民间音乐时不可忽视的一点。
(三)表演民间音乐
按照音乐课程标准所提要求,中职音乐课程需要利用聆听、演唱、演奏和综合性表演等多种形式才能取得完美效果。在推动中职音乐课堂改革的大背景之下,给学生提供综合艺术能力培养的机会更显重要,这将让学生更充分地进行自我展示,形成对畲族民歌以及民歌背后民间文化的浓厚兴趣。实施过程中,教师可要求学生在熟知《奶娘行罡》基本音乐特点之后,完成升华性质的表演,并将自我特色融入表演之中,整个过程中,要避免教师做过多的干预,而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创编,包括加入音乐、舞蹈、道具和故事情节等方面的做法都值得采纳。《奶娘行罡》中应用了鼓、龙角、铃刀、木鱼、三音锣等乐器,木鱼、龙角、三音锣等乐器的畲族文化特色非常突出。以龙角为例,龙角又名“铃号”,以弯曲木柴制成,其音高以嘴形及气息调节,能够吹出do、sol、do、re、mi、sol、la、do两个八度音列,可以营造出神秘诡异的气氛。学生在表演《奶娘行罡》时,需要注意龙角的作用,使之同鼓声相结合,形成表演特色。在引导学生表演民间音乐时,中职音乐教师可利用启发式教学形式,针对特定的问题避免过早给出答案的做法,而是要引導学生主动探究,自己找出解决思路。当学生在既定时间内完成作品,教师还应给予及时反馈,在反馈中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希望学生在未来取得更大的进步。
五、结语
为了让学生认识畲族音乐、了解畲族民间文化,处在中职阶段的音乐专业学生,可以从教师处得到指导,并从多个角度探索这一富有地域色彩的宝库,而此时教师的任务则是从音乐、文化引入必要性及基本原则角度出发,让学生有机会完成循序渐进的学习,分别在初识、学唱、表演等环节得到充分发展。同时,在校内和校际范围开展畲族音乐文化选修活动,以及其他相关主题活动等,也可以视情况应用,多项内容并出、多项举措并举,最终达成学校音乐专业和当地文化特色产业的良性健康互动效果。
参考文献:
[1]姜丽.音乐与人文相结合:高校音乐教学的内涵化诠释与应用[J].黄河之声,2019(2).
[2]谢玉星.高校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J].科技资讯,2018(28).
[3]蓝雪霏.畲族音乐文化[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4]薛峰.畲族巫舞《奶娘行罡》的道教文化内涵及发展探究[J].舞蹈,2015(8).
◎编辑 郭小琴
作者简介:李旭东(1984—),男,汉族,黑龙江海伦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民间音乐。
[关 键 词] 畲族音乐;民间文化;中职音乐;《奶娘行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6-0104-02
一、引言
福建省宁德地区位于闽浙丘陵中部,当地畲族人口较多,并在漫长历史演变过程中创造出了独具一格的民歌与民间文化,成为祖国文化宝藏中大放异彩的一部分。畲族人民的音乐文化不但独具一格,而且音乐种类特别丰富,山歌、歌舞、器乐曲等均在特定自然和社会环境下产生较强影响力,以本文所举《奶娘行罡》为例,该作品重点塑造了具有驱妖除魔能力的女神陈奶娘的形象,在历史上备受当地民众关注。然而因为社会、历史、经济等多个方面的原因,这些民间音乐文化面临着普及难甚至断层的困境,一些在校学生更是对其既好奇又陌生,仅有的认知往往零星、流于表面。考虑到当地民族人口分布存在大聚居和小杂居的特点,可注意各地歌调的鲜明特色,并以中职教育为切入口,使之得到更好的传承。
二、中职音乐教学中引入畲族音乐及民间文化的必要性
(一)对民间音乐文化的保护
不同地区的民间音乐文化,能够分别以特殊的形式,对当地人民生活情景、生活愿望等进行记录,正如美国音乐学者雷默先生所说:音乐是本土文化形式反映出来的,给所有人的珍贵礼物。对这份礼物的重视,是有担当文化人的职责所在。从这个角度讲,民间的、本土化的音乐需要在中职音乐专业教学中受到重视,即中职教师开展音乐教学时,和学生一同欣赏、学习民间音乐文化,在不断感受音乐文化内涵及丰富性的同时,也将让学生有机会履行传承与保护的责任。
(二)对音乐教育资源的丰富
中职院校搜寻整理富于本土特色的音乐资源,能够让具体的音乐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从而有力破除原有音乐教材视野狭小的障碍,与此同时,将地域特色鲜明的音乐资源挖掘出来,还可以以资源为媒介,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音乐之间的距离,使之在良好的情境氛围中自觉提升音乐思考能力、鉴赏能力、表现能力,让中职院校的音乐教学取得更好的发展。
三、中职音乐教学引入畲族音乐及民间文化的原则
(一)以人为本
学生在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在畬族民歌教学活动中,中职学生同样要以音乐课堂教学中心的面貌出现。如果注意到中职阶段学生实际身体和心理发展特点,应当更加强调音乐教师教学内容及方法选择的合理性,从而使学生得到恰当的歌唱方法、音乐文化方面的指导,特别是因为一些学生存在逆反心理,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才智,以分组表演和单独表演相结合的形式,增进学生对本土音乐文化的接受程度等。
(二)创新为主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在于创新,课堂具有生机和活力的前提同样是创新。相关调查结果显示:部分中职学生对于本土音乐文化有“土”而不“洋”、“俗”而不“雅”的刻板印象。针对这样的刻板印象,教师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根据歌词内容与演唱形式,利用可能得到的道具资源等,打造学校特色与班级特色鲜明的以畲族音乐为目标的课堂形式,例如可让学生根据原有歌曲内容,完成歌词的续写活动等,从而让民歌音乐课堂的活力持续下去。
(三)形式多样
中职音乐教师需要在教学模式改革背景下,创造更加多元化的课堂模式,使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媒介等合理组合,给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的良好机会。例如多媒体演示、直观感受、现场表演等形式都值得采纳。再比如教师可在提供畲族音乐的时候,将其他地区和民族的民歌也展现在课堂上,以对比的策略,让学生置于思维和能力发展的环境中。
四、以《奶娘行罡》为例的三种音乐教学形式
(一)初识民间音乐
因为初步接触,中职学生对畲族音乐《奶娘行罡》过于陌生,所以让学生全面了解是必要的,如教师可采取翻转课堂加发现学习形式,让学生自主提出关于《奶娘行罡》的种种假设,再利用资料查阅和搜集的做法进行验证与补充,最后由教师做出总结。此时可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原则,学生可在尝试中完成发现学习,并主动拉近同教学内容间的距离,形成初步的认知兴趣。关于具体的实施过程,建议注意内容的循序渐进,在确保基本教学进度前提下,可以分为两节课了解畲族音乐文化以及具体的《奶娘行罡》内容,着重初步感受《奶娘行罡》的音乐形态特征,包括调式音阶、节奏节拍、曲式结构、音乐旋法、伴奏乐器等。在教师的悉心引导之下,中职学生将分别从不同角度感受该音乐作品的独特魅力。例如音乐旋法的独特性便可在初识音乐中被学生所了解,大家将会意识到:do、la、sol、do、mi、do、re是作品的典型旋律,旋法重点包括一大六度上行跳进,下方大二度级进,以及接下来的纯五度下行、大六度上行跳进等,学生可注意到三音锣伴奏的突出表现。另外,在《罡尾曲》里面,在汉族及其他民族音乐中少见的特性音调整,如六度大跳之旋法,同样是畲族音乐的突出之处。总的来说,初识民间音乐的过程,将为接下来的民歌学唱课奠定基础,使学生接受必要的经验及技巧指导。整个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自身定位,尽量合理控制内容的深度、方法的难度,以此确保教学效率符合预期,让学生更加接近理想的教学目标。 (二)学唱民间音乐
在对畲族音乐文化以及具体的《奶娘行罡》内容有了初步了解之后,可过渡到民歌学唱的环节,在此期间,发现作品中能够满足学生演唱要求的内容,使之以声音表现的形式体会作品内容、作品情感是教师的责任。此时,正确的发音练习,以及民间艺术的演唱示范都将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学生在巩固基础并感受到原生态畲族民歌特色后,会在演唱时突出模仿的功能,进一步掌握富有韵味的演唱方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如下几方面的建议。(1)教师可借助主题穿插的做法完成教学任务,即可选择特定题材穿插在课堂之中,而不必强求让学生熟知整个作品,这种做法将保证学生从更加立体、更加形象的视角感受《奶娘行罡》的艺术特色与艺术魅力,并对畲族音乐文化产生浓厚兴趣。(2)民歌背后的深刻人文内涵应当被注意,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融民歌与背后人文知识为一体,让学生从中把握作品思想情感及情绪特点。比如教师需要使学生了解《奶娘行罡》是采集于福建闽东地区的、具有歌舞结合特点的畲族祭祀巫舞。该作品民族特色浓郁,利用生动的形象对平时生活场景、劳动场景进行模拟,而且生动地塑造了具有驱妖降魔能力的地方神女形象,这让音乐的神秘宗教色彩具有极强的吸引力。我们现在还没有准确判断《奶娘行罡》起源年代的依据,按照畲族雷太生所提供族谱资料中“经八代相传,历时二百余载”的记录,该资料诞生于1925年,则可认为《奶娘行罡》大约有三百年的历史,当然这只是一种推断。了解到这些以后,学生学唱民间音乐在兴趣、情感方面将有更大的进步空间。(3)在大家演唱比较熟练、产生无趣之时,教师可适当提出新的问题,用于吸引其注意力,例如可要求大家对歌词进行创意改编等,此种类型的操作形式,能够让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并使兴趣的持久性得到维护,并使其音乐创造力与音乐感知力得到发展。吸引学生注意力可以有多种方式,例如教师遇到学生注意力分散的状况时,可播放畲族民歌民间艺人的演唱视频、采访资料等,总之,兴趣的维护是中职学生学唱民间音乐时不可忽视的一点。
(三)表演民间音乐
按照音乐课程标准所提要求,中职音乐课程需要利用聆听、演唱、演奏和综合性表演等多种形式才能取得完美效果。在推动中职音乐课堂改革的大背景之下,给学生提供综合艺术能力培养的机会更显重要,这将让学生更充分地进行自我展示,形成对畲族民歌以及民歌背后民间文化的浓厚兴趣。实施过程中,教师可要求学生在熟知《奶娘行罡》基本音乐特点之后,完成升华性质的表演,并将自我特色融入表演之中,整个过程中,要避免教师做过多的干预,而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创编,包括加入音乐、舞蹈、道具和故事情节等方面的做法都值得采纳。《奶娘行罡》中应用了鼓、龙角、铃刀、木鱼、三音锣等乐器,木鱼、龙角、三音锣等乐器的畲族文化特色非常突出。以龙角为例,龙角又名“铃号”,以弯曲木柴制成,其音高以嘴形及气息调节,能够吹出do、sol、do、re、mi、sol、la、do两个八度音列,可以营造出神秘诡异的气氛。学生在表演《奶娘行罡》时,需要注意龙角的作用,使之同鼓声相结合,形成表演特色。在引导学生表演民间音乐时,中职音乐教师可利用启发式教学形式,针对特定的问题避免过早给出答案的做法,而是要引導学生主动探究,自己找出解决思路。当学生在既定时间内完成作品,教师还应给予及时反馈,在反馈中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希望学生在未来取得更大的进步。
五、结语
为了让学生认识畲族音乐、了解畲族民间文化,处在中职阶段的音乐专业学生,可以从教师处得到指导,并从多个角度探索这一富有地域色彩的宝库,而此时教师的任务则是从音乐、文化引入必要性及基本原则角度出发,让学生有机会完成循序渐进的学习,分别在初识、学唱、表演等环节得到充分发展。同时,在校内和校际范围开展畲族音乐文化选修活动,以及其他相关主题活动等,也可以视情况应用,多项内容并出、多项举措并举,最终达成学校音乐专业和当地文化特色产业的良性健康互动效果。
参考文献:
[1]姜丽.音乐与人文相结合:高校音乐教学的内涵化诠释与应用[J].黄河之声,2019(2).
[2]谢玉星.高校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J].科技资讯,2018(28).
[3]蓝雪霏.畲族音乐文化[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4]薛峰.畲族巫舞《奶娘行罡》的道教文化内涵及发展探究[J].舞蹈,2015(8).
◎编辑 郭小琴
作者简介:李旭东(1984—),男,汉族,黑龙江海伦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民间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