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音乐及民间文化传承在中职音乐教学中的体现和探究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an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中职音乐教学中融入畲族音乐及民间文化,将同时起到保护与传承地方音乐、让中职学生增进对地方文化了解的作用。现主要以《奶娘行罡》为例,探讨这方面的内容,重点论述中职音乐教学中引入畲族音乐及民间文化的必要性及基本原则,并分别从初识、学唱、表演几个方面探讨《奶娘行罡》引入的具体策略。
  [关    键   词]  畲族音乐;民间文化;中职音乐;《奶娘行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6-0104-02
  一、引言
  福建省宁德地区位于闽浙丘陵中部,当地畲族人口较多,并在漫长历史演变过程中创造出了独具一格的民歌与民间文化,成为祖国文化宝藏中大放异彩的一部分。畲族人民的音乐文化不但独具一格,而且音乐种类特别丰富,山歌、歌舞、器乐曲等均在特定自然和社会环境下产生较强影响力,以本文所举《奶娘行罡》为例,该作品重点塑造了具有驱妖除魔能力的女神陈奶娘的形象,在历史上备受当地民众关注。然而因为社会、历史、经济等多个方面的原因,这些民间音乐文化面临着普及难甚至断层的困境,一些在校学生更是对其既好奇又陌生,仅有的认知往往零星、流于表面。考虑到当地民族人口分布存在大聚居和小杂居的特点,可注意各地歌调的鲜明特色,并以中职教育为切入口,使之得到更好的传承。
  二、中职音乐教学中引入畲族音乐及民间文化的必要性
  (一)对民间音乐文化的保护
  不同地区的民间音乐文化,能够分别以特殊的形式,对当地人民生活情景、生活愿望等进行记录,正如美国音乐学者雷默先生所说:音乐是本土文化形式反映出来的,给所有人的珍贵礼物。对这份礼物的重视,是有担当文化人的职责所在。从这个角度讲,民间的、本土化的音乐需要在中职音乐专业教学中受到重视,即中职教师开展音乐教学时,和学生一同欣赏、学习民间音乐文化,在不断感受音乐文化内涵及丰富性的同时,也将让学生有机会履行传承与保护的责任。
  (二)对音乐教育资源的丰富
  中职院校搜寻整理富于本土特色的音乐资源,能够让具体的音乐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从而有力破除原有音乐教材视野狭小的障碍,与此同时,将地域特色鲜明的音乐资源挖掘出来,还可以以资源为媒介,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音乐之间的距离,使之在良好的情境氛围中自觉提升音乐思考能力、鉴赏能力、表现能力,让中职院校的音乐教学取得更好的发展。
  三、中职音乐教学引入畲族音乐及民间文化的原则
  (一)以人为本
  学生在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在畬族民歌教学活动中,中职学生同样要以音乐课堂教学中心的面貌出现。如果注意到中职阶段学生实际身体和心理发展特点,应当更加强调音乐教师教学内容及方法选择的合理性,从而使学生得到恰当的歌唱方法、音乐文化方面的指导,特别是因为一些学生存在逆反心理,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才智,以分组表演和单独表演相结合的形式,增进学生对本土音乐文化的接受程度等。
  (二)创新为主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在于创新,课堂具有生机和活力的前提同样是创新。相关调查结果显示:部分中职学生对于本土音乐文化有“土”而不“洋”、“俗”而不“雅”的刻板印象。针对这样的刻板印象,教师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根据歌词内容与演唱形式,利用可能得到的道具资源等,打造学校特色与班级特色鲜明的以畲族音乐为目标的课堂形式,例如可让学生根据原有歌曲内容,完成歌词的续写活动等,从而让民歌音乐课堂的活力持续下去。
  (三)形式多样
  中职音乐教师需要在教学模式改革背景下,创造更加多元化的课堂模式,使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媒介等合理组合,给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的良好机会。例如多媒体演示、直观感受、现场表演等形式都值得采纳。再比如教师可在提供畲族音乐的时候,将其他地区和民族的民歌也展现在课堂上,以对比的策略,让学生置于思维和能力发展的环境中。
  四、以《奶娘行罡》为例的三种音乐教学形式
  (一)初识民间音乐
  因为初步接触,中职学生对畲族音乐《奶娘行罡》过于陌生,所以让学生全面了解是必要的,如教师可采取翻转课堂加发现学习形式,让学生自主提出关于《奶娘行罡》的种种假设,再利用资料查阅和搜集的做法进行验证与补充,最后由教师做出总结。此时可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原则,学生可在尝试中完成发现学习,并主动拉近同教学内容间的距离,形成初步的认知兴趣。关于具体的实施过程,建议注意内容的循序渐进,在确保基本教学进度前提下,可以分为两节课了解畲族音乐文化以及具体的《奶娘行罡》内容,着重初步感受《奶娘行罡》的音乐形态特征,包括调式音阶、节奏节拍、曲式结构、音乐旋法、伴奏乐器等。在教师的悉心引导之下,中职学生将分别从不同角度感受该音乐作品的独特魅力。例如音乐旋法的独特性便可在初识音乐中被学生所了解,大家将会意识到:do、la、sol、do、mi、do、re是作品的典型旋律,旋法重点包括一大六度上行跳进,下方大二度级进,以及接下来的纯五度下行、大六度上行跳进等,学生可注意到三音锣伴奏的突出表现。另外,在《罡尾曲》里面,在汉族及其他民族音乐中少见的特性音调整,如六度大跳之旋法,同样是畲族音乐的突出之处。总的来说,初识民间音乐的过程,将为接下来的民歌学唱课奠定基础,使学生接受必要的经验及技巧指导。整个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自身定位,尽量合理控制内容的深度、方法的难度,以此确保教学效率符合预期,让学生更加接近理想的教学目标。   (二)学唱民间音乐
  在对畲族音乐文化以及具体的《奶娘行罡》内容有了初步了解之后,可过渡到民歌学唱的环节,在此期间,发现作品中能够满足学生演唱要求的内容,使之以声音表现的形式体会作品内容、作品情感是教师的责任。此时,正确的发音练习,以及民间艺术的演唱示范都将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学生在巩固基础并感受到原生态畲族民歌特色后,会在演唱时突出模仿的功能,进一步掌握富有韵味的演唱方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如下几方面的建议。(1)教师可借助主题穿插的做法完成教学任务,即可选择特定题材穿插在课堂之中,而不必强求让学生熟知整个作品,这种做法将保证学生从更加立体、更加形象的视角感受《奶娘行罡》的艺术特色与艺术魅力,并对畲族音乐文化产生浓厚兴趣。(2)民歌背后的深刻人文内涵应当被注意,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融民歌与背后人文知识为一体,让学生从中把握作品思想情感及情绪特点。比如教师需要使学生了解《奶娘行罡》是采集于福建闽东地区的、具有歌舞结合特点的畲族祭祀巫舞。该作品民族特色浓郁,利用生动的形象对平时生活场景、劳动场景进行模拟,而且生动地塑造了具有驱妖降魔能力的地方神女形象,这让音乐的神秘宗教色彩具有极强的吸引力。我们现在还没有准确判断《奶娘行罡》起源年代的依据,按照畲族雷太生所提供族谱资料中“经八代相传,历时二百余载”的记录,该资料诞生于1925年,则可认为《奶娘行罡》大约有三百年的历史,当然这只是一种推断。了解到这些以后,学生学唱民间音乐在兴趣、情感方面将有更大的进步空间。(3)在大家演唱比较熟练、产生无趣之时,教师可适当提出新的问题,用于吸引其注意力,例如可要求大家对歌词进行创意改编等,此种类型的操作形式,能够让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并使兴趣的持久性得到维护,并使其音乐创造力与音乐感知力得到发展。吸引学生注意力可以有多种方式,例如教师遇到学生注意力分散的状况时,可播放畲族民歌民间艺人的演唱视频、采访资料等,总之,兴趣的维护是中职学生学唱民间音乐时不可忽视的一点。
  (三)表演民间音乐
  按照音乐课程标准所提要求,中职音乐课程需要利用聆听、演唱、演奏和综合性表演等多种形式才能取得完美效果。在推动中职音乐课堂改革的大背景之下,给学生提供综合艺术能力培养的机会更显重要,这将让学生更充分地进行自我展示,形成对畲族民歌以及民歌背后民间文化的浓厚兴趣。实施过程中,教师可要求学生在熟知《奶娘行罡》基本音乐特点之后,完成升华性质的表演,并将自我特色融入表演之中,整个过程中,要避免教师做过多的干预,而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创编,包括加入音乐、舞蹈、道具和故事情节等方面的做法都值得采纳。《奶娘行罡》中应用了鼓、龙角、铃刀、木鱼、三音锣等乐器,木鱼、龙角、三音锣等乐器的畲族文化特色非常突出。以龙角为例,龙角又名“铃号”,以弯曲木柴制成,其音高以嘴形及气息调节,能够吹出do、sol、do、re、mi、sol、la、do两个八度音列,可以营造出神秘诡异的气氛。学生在表演《奶娘行罡》时,需要注意龙角的作用,使之同鼓声相结合,形成表演特色。在引导学生表演民间音乐时,中职音乐教师可利用启发式教学形式,针对特定的问题避免过早给出答案的做法,而是要引導学生主动探究,自己找出解决思路。当学生在既定时间内完成作品,教师还应给予及时反馈,在反馈中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希望学生在未来取得更大的进步。
  五、结语
  为了让学生认识畲族音乐、了解畲族民间文化,处在中职阶段的音乐专业学生,可以从教师处得到指导,并从多个角度探索这一富有地域色彩的宝库,而此时教师的任务则是从音乐、文化引入必要性及基本原则角度出发,让学生有机会完成循序渐进的学习,分别在初识、学唱、表演等环节得到充分发展。同时,在校内和校际范围开展畲族音乐文化选修活动,以及其他相关主题活动等,也可以视情况应用,多项内容并出、多项举措并举,最终达成学校音乐专业和当地文化特色产业的良性健康互动效果。
  参考文献:
  [1]姜丽.音乐与人文相结合:高校音乐教学的内涵化诠释与应用[J].黄河之声,2019(2).
  [2]谢玉星.高校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J].科技资讯,2018(28).
  [3]蓝雪霏.畲族音乐文化[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4]薛峰.畲族巫舞《奶娘行罡》的道教文化内涵及发展探究[J].舞蹈,2015(8).
  ◎编辑 郭小琴
  作者简介:李旭东(1984—),男,汉族,黑龙江海伦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民间音乐。
其他文献
[摘 要] 学生关键能力是指专业能力以外的通用能力,即专业迁移能力。现代学徒制教育是职业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在教育教学领域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是十分重要的教育制度。将关键能力培养与现代学徒制教育结合起来,试图通过分析英国关键能力的培养,提出将关键能力的培养和工作联系起来、遵循学工结合的培养方式、开发合理的关键能力指标体系等现代学徒制中关键能力的培养措施。  [关 键
期刊
[摘 要] 为提升高校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快速发展的“互联网+”背景下,以高等数学课程为例,根据自身教学经验,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教学改革策略进行研究分析。  [关 键 词] 教学质量;“互联网+”;高等数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1-0212-02   随着科
期刊
[摘 要] 当前时代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我国的改革开放日益加深,不同的西方文化和价值观涌入我国的各个高校,直接影响着我国青少年的政治文化、价值观等。这就需要与时俱进地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创立可推广的、易复制的信息化平台,建立高效便捷的师生互动平台,优化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与评价系统,以数据时代的精密度引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实践。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信息化大
期刊
[摘 要] 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北大学仪器与电子学院创新搭建“一素质三能力”育人机制,依托“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全员导师制”“德育答辩”“志愿服务”“汇贤书社”“微视频大赛”“文体团队”七大品牌工程为载体,着力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文体能力。同时依托学校国防背景、军工特色,传承红色基因,重视网络思政教育,营造线上线下协同联动的全方位育人环境。  [
期刊
[摘 要] 随着教育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各类学校育人模式也出现了根本性改变。中职旅游专业教学经过“十一五”和“十二五”的十年发展,在办学和人才培养方面已具备一定规模,尤其是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实现现代学徒制在教学中的融入,以校企合作、实境育人的手段提升人才的适岗能力,为旅游行业的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专业人才。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如合作模式过于陈旧化,未能适应于时代需求,企业以追求经济利益为重
期刊
[摘 要] 具体阐述了创客教育的现实背景以及该教育模式的基本理念,以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作为研究目标,对创客教育在核心素养层面的现实作用进行分析。始终将文化和发展需求结合起来进行阐述,根据学科类别在价值方面的延伸目标,围绕创客精神的核心,探讨学生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核心素养发展的基本路径和培养方式。最后采取案例分析的方法,将人工智能融创教育作为主要分析对象,阐述人文学科创客教育在学生核心素养
期刊
[摘 要] 将思政元素融入学前教育专业中职生的舞蹈课程,在民族民间舞蹈单元,从深度挖掘、课堂组织、中职生心理投射三个方面,进行实践教学改革,将民族认同、政治认同、爱国爱党、文化自信等理念与舞蹈动作传授并行,协同育人,进一步提升立德树人成效,构建全面育人的“大思政”局面。  [关 键 词] 中职生舞蹈;课程思政;民族民间舞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期刊
[摘 要] 茶,是中华民族的国饮。早在唐代就出现了中华茶文化中的“茶道”,而后发展成中华茶文化的核心,其主要突出一个“和”字。历代茶人把“和”作为茶媒介,行茶事茶则以“和”为美,“和”是中华茶文化之灵魂也。岑溪市中等职业学校2017年参与梧州市中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茶艺表演项目,实施茶艺课教学改革,研究参赛作品《岑山秀水》,从中分析中职生茶艺如何在教学过程渗透性地传承中华茶文化精神“和”
期刊
[摘 要] 和,天下之大道,茶,大道之载体。通过中华茶文化精神“和”的内涵的阐述,以中华茶文化精神“和”为载体,从四个方面分析中华茶文化精神“和”如何融入中职茶艺服务课程教学设计。进而从“教学方法、课前准备、新课导入、课堂教学、课堂小结”五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的实践,让中职旅游专业学生掌握中华茶文化精神“和”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养成以“和”为精神实质和追求境界的茶文化信仰,并在日常生活中将
期刊
[摘 要] 随着职业教育的加速发展,中职学校招生人数达到新高,但生源复杂,学生综合素质下降明显,学生管理难度加大等问题出现,给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分析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以中职会计专业为研究对象,从“三全育人”的视角出发,顶层设计的角度考量,探寻将专业人才培养与学生管理融合的精细化管理解决方案。  [关 键 词] 中职;“三全育人”;会计专业;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 G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