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这个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不完全等同于普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有自身独有的特征。但是由于高职院校在我国诞生的历史不长,办学经验还不足,教师教学能力及教育教学质量有待提高。为了有效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必要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要素及其特征进行深入的研讨。
一、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的構成要素
高职院校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特征决定了高职教师要具备实践操作教学能力;高职院校坚持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决定了高职教师要具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整合能力;高职院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决定了高职教师要具备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的教学整合能力;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决定了高职教师还要具备相应的理论应用教学能力,此外,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价值观又深刻影响着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影响着培养人才的规格和质量。因此,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应该包括理论应用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整合能力和专业价值观。
其中,理论应用能力是高职教师教学能力的基础,实践操作能力是高职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整合能力是高职教师教学能力的升华,专业价值观是高职教师教学能力的灵魂和核心。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它们是高职教师个体所具备的、与实施成功教学有关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他们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所必备的一种能力。
二、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特征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和类型特征决定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除了具备普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特征外,还应该具有自身的特色,是一般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具有双重属性。具体来讲体现在以下方面:
1.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理论应用能力内涵及特征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理论应用能力是指高职教师理解、应用所授专业理论及教育科学理论的能力。一般包括高等教育理论应用能力、职业教育理论应用能力、专业理论应用能力以及企业和行业发展理论应用能力。这种理论应用能力表现为善于实践、勇于发展和敢于创新的特征。
第一,善于实践。实践性是科学理论的鲜明特征,科学理论的价值就在于指导实践,促进实践,推动实践。毛泽东说:“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因此,高职教师只有把自己所掌握的理论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才能体现出自己应用、驾驭理论的能力,并根据实际教学经验不断丰富教育教学理论,进而提升教学能力。
第二,勇于发展。把学科专业理论和教育教学理论应用到教学实践的过程,也是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心得,不断提出新的理论,然后再投入到实际中检验,使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第三,敢于创新。创新是科学理论的新鲜血液,是科学理论永葆青春的力量所在。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它诞生的历史还不长,办学经验还不足,其理论体系还不完善,还处在不断的探索之中。因此,高职院校教师要具有敢于从实际教学活动中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新理论的魄力,在探索和创新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理论应用能力。
2.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实践操作能力内涵及特征
实践操作能力是指高职院校教师履行所授专业所要求技巧的能力和教学技巧的能力。它包括教师的专业技术实践能力和教学技术实践能力,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表现为教中会做、做中会教的教做一体化特征,以及社会实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特征。
第一,教做一体化特征。无论是在课堂理论教学、校内实践实训还是在校外实习中,高职院校教师都不仅要通过专业化、准确的课堂语言及有条理的课堂安排教会学生“是什么”、“为什么”,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虚拟试验操作、专业技能操作等)教会学生“怎么样做”。所以在这里教师不仅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更重要的是实践技能的传授者与指导者。
如果仅仅强调一方面而忽视了另一方面,就会影响实践操作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这样培养出的学生也仅仅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就达不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要求,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使命也就没有完成。所以,高职院校的教和做是不可分割的,是一体的。
第二,社会实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特征。社会实践是高职教师知识和技能外化为教学能力的前提条件,教学实践是高职教师知识和技能内化为教学能力的必要条件,二者是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实践操作能力的一体两面。首先,高职院校要想培养出适应性强、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其教师一定要具备所授专业所要求的技术实践能力,要具有在企业、行业工作的社会实践经验。其次,目前大量的非师范类毕业生充实到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其教学技能异常缺乏,这势必影响专业技能的传授。所以,不能只强调社会实践能力的锻炼而忽视了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3.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整合能力内涵及特征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整合能力是指高职教师在校内、校外理论教学、实习、实训等教学环节把教育科学理论、教育教学技巧、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和教学管理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的能力。一般包括教书与育人整合能力、理论应用与实践操作整合能力、专业技能和教学技能整合能力。整合能力是一种较高层次的能力要求,是“双师型”教师的一种特殊教学能力,是通过对所掌握的知识及技能的迁移、概括、归纳等形成的合力,这种整合表现在结果上要具有有效性和整体性,它不是两种能力的简单合并,而是二者的融会贯通。它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表现为“双师型”教师、“育心型”教师和“多面手”教师特征。
第一,“双师型”教师特征。关于“双师型”教师,目前存在着政府、学校、专家三种标准和“双证”说、“双能”(双素质)说、“叠加”说、“双职称”说、“双层次”说、“特定”说六种观点。但是,无论哪种标准、哪种观点,在本质上他们都承认“双师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既能够进行理论教学,又能够进行实践、实训教学,具有理论和实践的整合能力。
第二,“育心型”教师特征。“育心型”教师是以敬业、爱生、乐业为基础,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书育人,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独特的教育思想、个性化教育教学性格的现代教师。它是四川华阳中学针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方向探索出来的一种新理念。根据目前高职学生文化素质参差不齐、整体素质不高和消极情绪严重等特点,高职教师不仅要会教书更要会育人,要具有教书育人整合能力,要具备“育心型”教师素质。
第三,“多面手”教师特征。“多面手”教师表现为高职教师既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顺利进行学科教学,又能在生产实践中熟练地指导学生进行实习、实训,还能根据教学和生产实践开展科学研究。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多面手”教师具有把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能力,是一种较高层次的能力特征。
4.高职院校教师专业价值观内涵及特征
高职院校教师专业价值观是指被教师个体或教师群体所公认的、通过强化教育及观察学习等方式逐步内化而成的行为准则,是教师对学校各项事务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一种认识和评价标准,是处理价值问题所处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积极向上的教师专业价值观包括教师的主体责任感、教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认同感和教师的职业奉献精神。它是一般性和特殊性、大众性和差异性、强制性和自觉性的统一。
第一,一般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不同的职业群体有不同的价值观,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价值观,既有普通学校教师的敬业、奉献、乐教、爱生等一般专业价值观,又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以服务为宗旨的专业价值观,具有特殊性。
第二,大众性和差异性的统一。高职院校教师专业价值观是指被教师个体或教师群体所公认的行为准则,具有大众性,但在相同的职业群体里,价值观也因个体的身份、年龄、性别等不同而有所不同,具有差异性。
第三,强制性和自觉性的统一。积极向上的、健康的专业价值观并不是每个人在一开始都完全具备的,需要通过强化教育及观察学习等方式逐渐内化为个体的行为准则。当个体的专业价值观出现偏差时,就需要强化教育等方式进行扭转,当然主要的还是通过榜样示范、精神激励等方式使主体产生强大的内驱力,成为一种自觉需求。
课题项目:本文属于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提高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09585)。
(作者单位:菏泽家政职业学院)
一、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的構成要素
高职院校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特征决定了高职教师要具备实践操作教学能力;高职院校坚持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决定了高职教师要具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整合能力;高职院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决定了高职教师要具备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的教学整合能力;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决定了高职教师还要具备相应的理论应用教学能力,此外,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价值观又深刻影响着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影响着培养人才的规格和质量。因此,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应该包括理论应用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整合能力和专业价值观。
其中,理论应用能力是高职教师教学能力的基础,实践操作能力是高职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整合能力是高职教师教学能力的升华,专业价值观是高职教师教学能力的灵魂和核心。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它们是高职教师个体所具备的、与实施成功教学有关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他们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所必备的一种能力。
二、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特征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和类型特征决定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除了具备普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特征外,还应该具有自身的特色,是一般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具有双重属性。具体来讲体现在以下方面:
1.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理论应用能力内涵及特征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理论应用能力是指高职教师理解、应用所授专业理论及教育科学理论的能力。一般包括高等教育理论应用能力、职业教育理论应用能力、专业理论应用能力以及企业和行业发展理论应用能力。这种理论应用能力表现为善于实践、勇于发展和敢于创新的特征。
第一,善于实践。实践性是科学理论的鲜明特征,科学理论的价值就在于指导实践,促进实践,推动实践。毛泽东说:“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因此,高职教师只有把自己所掌握的理论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才能体现出自己应用、驾驭理论的能力,并根据实际教学经验不断丰富教育教学理论,进而提升教学能力。
第二,勇于发展。把学科专业理论和教育教学理论应用到教学实践的过程,也是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心得,不断提出新的理论,然后再投入到实际中检验,使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第三,敢于创新。创新是科学理论的新鲜血液,是科学理论永葆青春的力量所在。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它诞生的历史还不长,办学经验还不足,其理论体系还不完善,还处在不断的探索之中。因此,高职院校教师要具有敢于从实际教学活动中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新理论的魄力,在探索和创新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理论应用能力。
2.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实践操作能力内涵及特征
实践操作能力是指高职院校教师履行所授专业所要求技巧的能力和教学技巧的能力。它包括教师的专业技术实践能力和教学技术实践能力,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表现为教中会做、做中会教的教做一体化特征,以及社会实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特征。
第一,教做一体化特征。无论是在课堂理论教学、校内实践实训还是在校外实习中,高职院校教师都不仅要通过专业化、准确的课堂语言及有条理的课堂安排教会学生“是什么”、“为什么”,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虚拟试验操作、专业技能操作等)教会学生“怎么样做”。所以在这里教师不仅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更重要的是实践技能的传授者与指导者。
如果仅仅强调一方面而忽视了另一方面,就会影响实践操作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这样培养出的学生也仅仅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就达不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要求,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使命也就没有完成。所以,高职院校的教和做是不可分割的,是一体的。
第二,社会实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特征。社会实践是高职教师知识和技能外化为教学能力的前提条件,教学实践是高职教师知识和技能内化为教学能力的必要条件,二者是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实践操作能力的一体两面。首先,高职院校要想培养出适应性强、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其教师一定要具备所授专业所要求的技术实践能力,要具有在企业、行业工作的社会实践经验。其次,目前大量的非师范类毕业生充实到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其教学技能异常缺乏,这势必影响专业技能的传授。所以,不能只强调社会实践能力的锻炼而忽视了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3.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整合能力内涵及特征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整合能力是指高职教师在校内、校外理论教学、实习、实训等教学环节把教育科学理论、教育教学技巧、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和教学管理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的能力。一般包括教书与育人整合能力、理论应用与实践操作整合能力、专业技能和教学技能整合能力。整合能力是一种较高层次的能力要求,是“双师型”教师的一种特殊教学能力,是通过对所掌握的知识及技能的迁移、概括、归纳等形成的合力,这种整合表现在结果上要具有有效性和整体性,它不是两种能力的简单合并,而是二者的融会贯通。它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表现为“双师型”教师、“育心型”教师和“多面手”教师特征。
第一,“双师型”教师特征。关于“双师型”教师,目前存在着政府、学校、专家三种标准和“双证”说、“双能”(双素质)说、“叠加”说、“双职称”说、“双层次”说、“特定”说六种观点。但是,无论哪种标准、哪种观点,在本质上他们都承认“双师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既能够进行理论教学,又能够进行实践、实训教学,具有理论和实践的整合能力。
第二,“育心型”教师特征。“育心型”教师是以敬业、爱生、乐业为基础,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书育人,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独特的教育思想、个性化教育教学性格的现代教师。它是四川华阳中学针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方向探索出来的一种新理念。根据目前高职学生文化素质参差不齐、整体素质不高和消极情绪严重等特点,高职教师不仅要会教书更要会育人,要具有教书育人整合能力,要具备“育心型”教师素质。
第三,“多面手”教师特征。“多面手”教师表现为高职教师既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顺利进行学科教学,又能在生产实践中熟练地指导学生进行实习、实训,还能根据教学和生产实践开展科学研究。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多面手”教师具有把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能力,是一种较高层次的能力特征。
4.高职院校教师专业价值观内涵及特征
高职院校教师专业价值观是指被教师个体或教师群体所公认的、通过强化教育及观察学习等方式逐步内化而成的行为准则,是教师对学校各项事务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一种认识和评价标准,是处理价值问题所处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积极向上的教师专业价值观包括教师的主体责任感、教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认同感和教师的职业奉献精神。它是一般性和特殊性、大众性和差异性、强制性和自觉性的统一。
第一,一般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不同的职业群体有不同的价值观,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价值观,既有普通学校教师的敬业、奉献、乐教、爱生等一般专业价值观,又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以服务为宗旨的专业价值观,具有特殊性。
第二,大众性和差异性的统一。高职院校教师专业价值观是指被教师个体或教师群体所公认的行为准则,具有大众性,但在相同的职业群体里,价值观也因个体的身份、年龄、性别等不同而有所不同,具有差异性。
第三,强制性和自觉性的统一。积极向上的、健康的专业价值观并不是每个人在一开始都完全具备的,需要通过强化教育及观察学习等方式逐渐内化为个体的行为准则。当个体的专业价值观出现偏差时,就需要强化教育等方式进行扭转,当然主要的还是通过榜样示范、精神激励等方式使主体产生强大的内驱力,成为一种自觉需求。
课题项目:本文属于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提高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09585)。
(作者单位:菏泽家政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