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改的推动下,语文教学改革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可喜景象,许多教育工作者从理论和教法实践各个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及尝试。然而综观近年来教改的成果,当下课改中似乎忽略了“学生怎样学”这一重要环节的研究,而这个问题,却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我们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居于主体地位,在学习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他们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而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把教法与学法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学法指导,从而切实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法指导
在我们的想象中,有时会以为,人们对各种事物的认识“势如登高,拾级而上”,低而高,粗以细,简而繁,分以总,永是循序,总是单线;其实并不尽然,它们往往是交替的,甚至是并行的,错综的。学法也是如此,此而求其粗,彼而就其细。因此,学法指导的课堂模式也就可能对应而在,上述的点拨式以点带面,由“ 粗”把总,而此段所说的解析式则字推句敲,由细入微。
解析式是指针对学生学法上的薄弱点,选取典型的文字材料,从各种角度进行入细的分析,从而强化学生的阅读分析中的“信”的意识,解析意识,学会解析的方法。所谓“信”,是从严复提出的优秀译文的标准“信、达、雅“中借来用的。“信”的意识,就是在阅读分析中严格地忠实于所阅读的文字,阅读中当然必须研究作者与背景,当然必须顾及上下文意,但是我们阅读分析的全部依据仅仅是所阅读的文字,作者写了的,不可因我们的想当然而随心所欲地拨高、润饰、补正或“视而不见”,作者没写的,也绝不可因我们的想当然而任意添加。
想当然而任意解释人家既成的文章,这本来是学生学习阅读尚未入门尚不得法的一种表现,但是,现时流行的考试题型中有一种分析文句中某词语深层含意的样式,某些教学指导的文章与讲话中也很提倡,仿制的题目随处可见,其中有不少很好的意见、很精当的题目设计,然而低劣之作也很不少,他们任意“美化”、 “深化”人家既成之作,尤其是名家名篇更难逃此劫。幼稚者往往以某些想当然而曲解其为深刻,幼稚是可以谅解的,而随意“深化”他人之作,既侵犯作者又误导学生,却是不可不慎的。
所谓解析意识,就是在阅读中,求其甚解,逐字逐句研读,既看形式又思内容,语法、修辞、逻辑、文章常识、文学常识、文化常识,凡关涉文意理解的都加以注意,力求确切把握文意。除了意识,还有方法,具体的方法本书其它章节中将分类做些介绍。缺少这种解析意识、方法与能力是多数中学生语文学法中的普遍缺欠。当然学生阅读不止精读一种形式,而此式所及仅限于精读。
下面研究一例。《荷花淀》文中有一段情真意切的文字:
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过了两天,四个青年妇女聚在水生家里来,大家商量。 ……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的女人说。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
于是这几个女人偷偷坐在一只小船上,划到对面马庄去了。
这段文字读起来有味,几个抗日战士的妻子惦念丈夫又顾及抗属荣誉的情态跃然纸上。文字明白如话,逐 字逐句去抠是不必要,而要让学生从中抠出最吃紧的一个词,却是一个引发阅读兴趣的话题。答案当然是不太“光彩”的“偷偷”二字。
试想,女人们又“藕断丝连”,又顾及在丈夫、村人面前的尊严,不“偷偷”又怎么办?再想想,“水面没有一只船”为什么呢?倘若到处是民船呢?鬼子的船为什么会这时候来?可不可以设想一下,区小队早有情报,早有布置,对周围各村领导早有某种关照,伏击区早已是一个封锁了的预定的战场。那么,女人们的小船怎会意外的闯入呢?好了,有了“偷偷”二字,就一切全在情理之中了。
这种阅读,虽不必字字抠到,却必须扣住少数字句抠尽前前后后情节的关联,也当视为精读一试。
再研究一个从照应中精读文章的例子。《黄山记》将黄山写得幻异奇丽却险绝人寰,第二部分写天都峰险峻异常自古几无人登,第三部分写及天都峰险化为夷,对比处引史料描述古天都“卓绝云际”,和第二部分文意相关处,笔笔对应,无一悖谬。教师可布置学生从前后文的对照中领悟名家为文力求绵密的要义,体会精细读文的方法。
运用解析之法还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写议论文时常常从论据直接跳到结论的通病。
引导学生解析《察今》夜渡湘水、刻舟求剑、溺人之子三段,可以使学生对议论层次的解析获得显明而深刻的印象。例如最后一则故事,三个层次极为分明:故事是第一层,引述材料,是例证;问其父善游其子就善游吗,是第二层,解析材料,向结论过渡;说到用这种方法治理楚国,能不出问题吗,是结论层。不要小看这第二层的解析,不会作论的学生跨入这一步是很不易的。
这里出现两种意义不同的“解析”。议论文中,对引证材料或例证材料,进行“加工”,使材料中最切合 结论的要点突出显明,使材料显现出一种靠拢结论的趋向。这种加工,我们称之为“解析”。这种解析之法,就是学生应该掌握的作文学法之一。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忘记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法指导
在我们的想象中,有时会以为,人们对各种事物的认识“势如登高,拾级而上”,低而高,粗以细,简而繁,分以总,永是循序,总是单线;其实并不尽然,它们往往是交替的,甚至是并行的,错综的。学法也是如此,此而求其粗,彼而就其细。因此,学法指导的课堂模式也就可能对应而在,上述的点拨式以点带面,由“ 粗”把总,而此段所说的解析式则字推句敲,由细入微。
解析式是指针对学生学法上的薄弱点,选取典型的文字材料,从各种角度进行入细的分析,从而强化学生的阅读分析中的“信”的意识,解析意识,学会解析的方法。所谓“信”,是从严复提出的优秀译文的标准“信、达、雅“中借来用的。“信”的意识,就是在阅读分析中严格地忠实于所阅读的文字,阅读中当然必须研究作者与背景,当然必须顾及上下文意,但是我们阅读分析的全部依据仅仅是所阅读的文字,作者写了的,不可因我们的想当然而随心所欲地拨高、润饰、补正或“视而不见”,作者没写的,也绝不可因我们的想当然而任意添加。
想当然而任意解释人家既成的文章,这本来是学生学习阅读尚未入门尚不得法的一种表现,但是,现时流行的考试题型中有一种分析文句中某词语深层含意的样式,某些教学指导的文章与讲话中也很提倡,仿制的题目随处可见,其中有不少很好的意见、很精当的题目设计,然而低劣之作也很不少,他们任意“美化”、 “深化”人家既成之作,尤其是名家名篇更难逃此劫。幼稚者往往以某些想当然而曲解其为深刻,幼稚是可以谅解的,而随意“深化”他人之作,既侵犯作者又误导学生,却是不可不慎的。
所谓解析意识,就是在阅读中,求其甚解,逐字逐句研读,既看形式又思内容,语法、修辞、逻辑、文章常识、文学常识、文化常识,凡关涉文意理解的都加以注意,力求确切把握文意。除了意识,还有方法,具体的方法本书其它章节中将分类做些介绍。缺少这种解析意识、方法与能力是多数中学生语文学法中的普遍缺欠。当然学生阅读不止精读一种形式,而此式所及仅限于精读。
下面研究一例。《荷花淀》文中有一段情真意切的文字:
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过了两天,四个青年妇女聚在水生家里来,大家商量。 ……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的女人说。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
于是这几个女人偷偷坐在一只小船上,划到对面马庄去了。
这段文字读起来有味,几个抗日战士的妻子惦念丈夫又顾及抗属荣誉的情态跃然纸上。文字明白如话,逐 字逐句去抠是不必要,而要让学生从中抠出最吃紧的一个词,却是一个引发阅读兴趣的话题。答案当然是不太“光彩”的“偷偷”二字。
试想,女人们又“藕断丝连”,又顾及在丈夫、村人面前的尊严,不“偷偷”又怎么办?再想想,“水面没有一只船”为什么呢?倘若到处是民船呢?鬼子的船为什么会这时候来?可不可以设想一下,区小队早有情报,早有布置,对周围各村领导早有某种关照,伏击区早已是一个封锁了的预定的战场。那么,女人们的小船怎会意外的闯入呢?好了,有了“偷偷”二字,就一切全在情理之中了。
这种阅读,虽不必字字抠到,却必须扣住少数字句抠尽前前后后情节的关联,也当视为精读一试。
再研究一个从照应中精读文章的例子。《黄山记》将黄山写得幻异奇丽却险绝人寰,第二部分写天都峰险峻异常自古几无人登,第三部分写及天都峰险化为夷,对比处引史料描述古天都“卓绝云际”,和第二部分文意相关处,笔笔对应,无一悖谬。教师可布置学生从前后文的对照中领悟名家为文力求绵密的要义,体会精细读文的方法。
运用解析之法还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写议论文时常常从论据直接跳到结论的通病。
引导学生解析《察今》夜渡湘水、刻舟求剑、溺人之子三段,可以使学生对议论层次的解析获得显明而深刻的印象。例如最后一则故事,三个层次极为分明:故事是第一层,引述材料,是例证;问其父善游其子就善游吗,是第二层,解析材料,向结论过渡;说到用这种方法治理楚国,能不出问题吗,是结论层。不要小看这第二层的解析,不会作论的学生跨入这一步是很不易的。
这里出现两种意义不同的“解析”。议论文中,对引证材料或例证材料,进行“加工”,使材料中最切合 结论的要点突出显明,使材料显现出一种靠拢结论的趋向。这种加工,我们称之为“解析”。这种解析之法,就是学生应该掌握的作文学法之一。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忘记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