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经历了5年的探索后,人大附中西山学校于2015年在新一届初一年级全面推广实践“1对1”教学模式.本文首先介绍了“1对1”教学实施的必要性和技术保障等相关信息,接下来就笔者在不同课型中实践“1对1”教学进行了说明与分享,最后是笔者对于“1对1”教学的展望和思考.
关键词 “1对1”教学学习配备英语课型高效
全世界都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动,教育也需要一场大革命.其实,改革在教育界从来都不是新鲜事.自古至今,教育的目的、教学的内容以及教学的方式一直都是热门的讨论话题.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信息技术能否以及如何与教学相结合,值得每一位教学工作者积极探索.在经历了5年的探索后,人大附中西山学校于2015年在新一届初一年级全面推广实践“1对1”教学模式.
一、“1对1”教学实施的必要性
2006年的TED演讲中,Ken Robinson 先生曾经发表过一篇《学校扼杀了创意吗?》(Do School Kill Creativity?)的演讲.演讲中主要谈到人类生来都带着无穷天赋,但是大多数人的才能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被消磨殆尽.并且许多很有天分的孩子并不认为自己很厉害,因为他们所擅长的事在学校不受重视\[1\].那么Robinson先生所陈述的这个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吗?我们的教育真的扼杀了学生的天赋吗?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内,教育仿佛是要培养出整齐划一、听话的学生.这样的教育目标难免阻碍了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而如今,全球的教育都在改革,越来越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更加希望让孩子们的天赋发光.因此,教育就不能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只能接收同样的东西、听同样的讲义.基于“让天赋发光”这样的想法,人大附中西山学校在经历了5年探索后,决定从2015年9月起,在新一届初一年级全面推广实践“1对1”教学模式.
与有些学校的分层教学不同,西山学校“1对1”教学尊重每位学生的成长潜能.基于师生间的有效互动,通过苹果笔记本电脑及iPad等设备的辅助,在学生不进行学业分层的前提下,实现在同一个教室、同一个课堂上尽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二、“1对1”教学实施的技术保障
(一)选择合适的教学设备
我们选择使用苹果笔记本电脑及iPad作为教学配备,首先是因为它的理念“Think Different”和我们教育改革的理念(尊重每个学生的天赋和潜能)不谋而合;其次是因为它的系统安全,学习资源丰富,能够满足教学及素养提升的需求.
(二)保障教学设备的正确使用
如何保障这些配备用于教学而非娱乐,是教师和家长共同关心的主要问题.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在配备下发前,西山学校组织家长、学生和教师三方签订了AUP(Acceptable Use Principles)协议,明确规定了允许和不被允许的行为以及违反协议内容的惩处措施.
(三)教学设备的实际使用效果
从这一年的实施效果来看,苹果笔记本电脑及iPad使用效果良好,基本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师生的潜能都得到了激发和释放.另一方面,通过签署AUP协议,基本保证了教学设备的非娱乐化使用,学生违反AUP协议的情况极少发生.
三、“1对1”教学在英语学科中的探索
学习配备辅助教学,只在不可替代及传统的教学方式达不到效果的时候才使用,而不是整节课都用配备上课.在这一年的探索中,根据英语的听、说、读、写、复习课等不同的课型,结合苹果公司已开发的成熟教学软件,笔者探索了一些教学方式,下面通过不同课型给大家做介绍.
(一)听说课
听说课基本上是英语学科每个单元的起始课,主要锻炼学生听懂和使用话题语言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方式常使教师感到困扰:为什么学生上完一节课后好像还是不太会说,不太知道应该在什么时候使用恰当的话语,只是能把课本上的那几句话进行简单重复?由于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不同的学生对同一个话题、同一份材料需要吸收和消化的时间也不尽相同,那么怎样才能保证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学到符合自己能力水平的知识? 对于这个困扰英语教师已久的问题,“1对1”教学给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1.“1对1”教学——听
在“1对1”教学模式下,在每个单元的第一课时,会给学生输入大量的听力,其中包括书本上最基本的听力内容、难度中档的以及难度更高一些的听力内容,同时配有相应的习题来检测学生是否明白所听内容.所有的内容都会在学生的电子讲义中展现,同一个时间段内,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完成相应的难度.当然,课本上的听力是最基本的核心内容,是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的.这样一来,程度稍弱的学生就可以针对自己不会或听得慢的内容多听、反复听,而程度稍好的学生也可以有相对应难度的听力去完成.同时,学生可以选择一直保存听力材料,便于希望提高自己的学生在课下继续听,而不用受课堂的约束.这可以尽可能地照顾到各个程度的学生.
2.“1对1”教学——说
能听懂是基础,说得出是关键.如何让学生能说、会说、敢说,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做了一些探索.
一是制定评价标准,我们通常制定的标准是:①本单元的核心 基本句型一定要体现在对话中;②所有成员必须参与对话并使用基本句型;③如有拓展句型,可以为本组加分.
二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学生在听力上有了充足的输入后,在说的环节上自然就有话可说了,而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那几句.接下来我们会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对话练习,这样做是考虑到小组成员英语程度不一,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学习.
三是如何进行评价,关系到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在传统的课堂上,最多只有二三个组的同学可以上台展示,而其余同学由于时间关系就无法进行展示了.在“1对1”教学中,我们是这样处理这个环节的:让每个组的同学将本组的对话用Photo Booth或Quick Time Player录下来并上传至云盘,然后小组间相互下载,相互评价,根据得分规则给每个组的同学相应的分数.并且在Padlet上全班一起打分(Padlet是一款类似于黑板的软件,它可以允许很多人同时在线一起编辑,这样每个人都会听到别组的对话并进行相应的打分).这种录音—上传—下载—评价的方式,让每个人的表现都会被别人看见,这激发了学生课上积极说英语的热情,也锻炼了大家团结合作的精神,更为重要的是它让反馈变得很及时.此外,学生自己的对话练习保存下来后,也可以为后面的课程积累一些素材. 相比于传统教学,在适时的环节使用学习配备,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热情,提高课堂效率.
(二)词汇与阅读课
目前的英语教学,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以及阅读的能力.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学习英语最大的障碍就是词汇,而单纯的背单词又会让他们觉得很枯燥.但是对于任何一个学习外语的人来说,背单词又是必经的阶段.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自觉自愿地记单词呢?这也是我们探索的重要环节.对此,我们有以下两种方案.
1.“1对1”教学——记单词
一是让学生用盒子鱼英语的学习软件将课内单词和相关话题的拓展单词利用课下的时间进行背记.由于这款学习软件的话题及资料都是比较新颖的,而且采用了游戏的形式,所以学生还是很乐意使用的.
二是我们会使用Quizlet将一些超出课本范围但是又经常会在阅读中出现的高频词汇添进软件中,让学生利用早上上课之前的时间将这些词汇记一记.这款软件最大的好处就是教师可以选择让学生记忆哪些单词,并且可以把这些单词变换成各种好玩的游戏让学生进行操作,一个班的学生之间会在时间和准确率上进行比拼.这样就把枯燥的背单词变成一种游戏、竞技,让学生在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去增加词汇量,而且由于是全班一起“玩”,学生也不会觉得枯燥和无聊.
2.“1对1”教学——阅读
对于阅读的训练,由于所有学生的程度不一,做题的速度也不一样,我们会让学生看着卷子,然后把答案写在抢答网或者UMU的测试环节里.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学生的答案可以即时反馈出来,教师根据答案的正确率,可以马上判断出哪个题错误率较高,需要给全班讲解,之后可以立即在全班讲解.而不必等到卷子收上来,老师批改后,再等到下一节课讲解.这极大地减轻了教师的负担,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试卷讲评课
对于有些重点卷子或者需要给全部学生仔细讲解的重点,教师可以使用Explain Everything将自己的讲解录下来,发给学生,他们就可以针对这些难点、重点反复听讲.这款软件的好处在于可以将卷子或者PPT上传,然后在讲解的过程中在卷子或者PPT上做批注,配合着声音讲解就非常清楚了.有时也可以将讲解任务分配给学生,让他们讲解后发给全班同学看.这样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查看他们是否真的理解所学内容.
四、“1对1”教学的展望
在过去的一年中,让我们觉得“1对1”教学更加实用的地方还在于北京去年冬天的两次雾霾假.教委提出“停课不停学”,那么学生放假回家后,怎样做才能停课不停学呢?把各科作业都布置给学生,让他们回家写作业?显然很多学校都是这么做的.而我们,由于有学习配备,可以不受场地的限制,让学生按照学校的课表,通过网络、各种软件在家学习.比如,英语教师可以通过Nearpod及微信相结合的方式给学生在线上课.用Nearpod可以实现和课堂一样的节奏,教师控制讲解的速度和内容,可以随时向学生提问,也可以看见哪些同学是在线的.用这样一些方式,让学生在这种特殊的时候真正做到“停课不停学”.
我们在想,是否真的有一天学生和教师可以不必拘泥于学校、教室这样的场所,可以在任何想学习的时间和地点学习呢?现在科技发展的速度已经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睁大眼睛,以一种警醒的态度来迎接新的科技,迎接新的变化.正如凯文·凯利在《必然》这本书中提到的:“变化是必然的.一切都是可变的,一切都在变化当中——尽管很多变化并不为人所察觉.”并且我们的新型超级网络是一股持久变化的浪潮,不断推动着我们产生各种新需求和新欲望.
我们所有的“1对1”教学探索都旨在能够尽可能照顾到每一位学生,能够释放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天赋,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热情;都旨在让学生拥有一种自我学习的能力,让他们从教室、老师的思想里走出来,有自己的意识,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创造热情.
参考文献
[1]肯·罗宾森,卢·亚若尼卡. 让天赋发光[M]. 卓妙荣,译.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2015:25—26.
[2]凯文·凯利. 必然[M]. 周峰,董理,金阳,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338—339.
(责任编辑:马玲玲)
关键词 “1对1”教学学习配备英语课型高效
全世界都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动,教育也需要一场大革命.其实,改革在教育界从来都不是新鲜事.自古至今,教育的目的、教学的内容以及教学的方式一直都是热门的讨论话题.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信息技术能否以及如何与教学相结合,值得每一位教学工作者积极探索.在经历了5年的探索后,人大附中西山学校于2015年在新一届初一年级全面推广实践“1对1”教学模式.
一、“1对1”教学实施的必要性
2006年的TED演讲中,Ken Robinson 先生曾经发表过一篇《学校扼杀了创意吗?》(Do School Kill Creativity?)的演讲.演讲中主要谈到人类生来都带着无穷天赋,但是大多数人的才能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被消磨殆尽.并且许多很有天分的孩子并不认为自己很厉害,因为他们所擅长的事在学校不受重视\[1\].那么Robinson先生所陈述的这个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吗?我们的教育真的扼杀了学生的天赋吗?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内,教育仿佛是要培养出整齐划一、听话的学生.这样的教育目标难免阻碍了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而如今,全球的教育都在改革,越来越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更加希望让孩子们的天赋发光.因此,教育就不能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只能接收同样的东西、听同样的讲义.基于“让天赋发光”这样的想法,人大附中西山学校在经历了5年探索后,决定从2015年9月起,在新一届初一年级全面推广实践“1对1”教学模式.
与有些学校的分层教学不同,西山学校“1对1”教学尊重每位学生的成长潜能.基于师生间的有效互动,通过苹果笔记本电脑及iPad等设备的辅助,在学生不进行学业分层的前提下,实现在同一个教室、同一个课堂上尽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二、“1对1”教学实施的技术保障
(一)选择合适的教学设备
我们选择使用苹果笔记本电脑及iPad作为教学配备,首先是因为它的理念“Think Different”和我们教育改革的理念(尊重每个学生的天赋和潜能)不谋而合;其次是因为它的系统安全,学习资源丰富,能够满足教学及素养提升的需求.
(二)保障教学设备的正确使用
如何保障这些配备用于教学而非娱乐,是教师和家长共同关心的主要问题.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在配备下发前,西山学校组织家长、学生和教师三方签订了AUP(Acceptable Use Principles)协议,明确规定了允许和不被允许的行为以及违反协议内容的惩处措施.
(三)教学设备的实际使用效果
从这一年的实施效果来看,苹果笔记本电脑及iPad使用效果良好,基本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师生的潜能都得到了激发和释放.另一方面,通过签署AUP协议,基本保证了教学设备的非娱乐化使用,学生违反AUP协议的情况极少发生.
三、“1对1”教学在英语学科中的探索
学习配备辅助教学,只在不可替代及传统的教学方式达不到效果的时候才使用,而不是整节课都用配备上课.在这一年的探索中,根据英语的听、说、读、写、复习课等不同的课型,结合苹果公司已开发的成熟教学软件,笔者探索了一些教学方式,下面通过不同课型给大家做介绍.
(一)听说课
听说课基本上是英语学科每个单元的起始课,主要锻炼学生听懂和使用话题语言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方式常使教师感到困扰:为什么学生上完一节课后好像还是不太会说,不太知道应该在什么时候使用恰当的话语,只是能把课本上的那几句话进行简单重复?由于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不同的学生对同一个话题、同一份材料需要吸收和消化的时间也不尽相同,那么怎样才能保证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学到符合自己能力水平的知识? 对于这个困扰英语教师已久的问题,“1对1”教学给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1.“1对1”教学——听
在“1对1”教学模式下,在每个单元的第一课时,会给学生输入大量的听力,其中包括书本上最基本的听力内容、难度中档的以及难度更高一些的听力内容,同时配有相应的习题来检测学生是否明白所听内容.所有的内容都会在学生的电子讲义中展现,同一个时间段内,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完成相应的难度.当然,课本上的听力是最基本的核心内容,是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的.这样一来,程度稍弱的学生就可以针对自己不会或听得慢的内容多听、反复听,而程度稍好的学生也可以有相对应难度的听力去完成.同时,学生可以选择一直保存听力材料,便于希望提高自己的学生在课下继续听,而不用受课堂的约束.这可以尽可能地照顾到各个程度的学生.
2.“1对1”教学——说
能听懂是基础,说得出是关键.如何让学生能说、会说、敢说,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做了一些探索.
一是制定评价标准,我们通常制定的标准是:①本单元的核心 基本句型一定要体现在对话中;②所有成员必须参与对话并使用基本句型;③如有拓展句型,可以为本组加分.
二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学生在听力上有了充足的输入后,在说的环节上自然就有话可说了,而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那几句.接下来我们会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对话练习,这样做是考虑到小组成员英语程度不一,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学习.
三是如何进行评价,关系到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在传统的课堂上,最多只有二三个组的同学可以上台展示,而其余同学由于时间关系就无法进行展示了.在“1对1”教学中,我们是这样处理这个环节的:让每个组的同学将本组的对话用Photo Booth或Quick Time Player录下来并上传至云盘,然后小组间相互下载,相互评价,根据得分规则给每个组的同学相应的分数.并且在Padlet上全班一起打分(Padlet是一款类似于黑板的软件,它可以允许很多人同时在线一起编辑,这样每个人都会听到别组的对话并进行相应的打分).这种录音—上传—下载—评价的方式,让每个人的表现都会被别人看见,这激发了学生课上积极说英语的热情,也锻炼了大家团结合作的精神,更为重要的是它让反馈变得很及时.此外,学生自己的对话练习保存下来后,也可以为后面的课程积累一些素材. 相比于传统教学,在适时的环节使用学习配备,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热情,提高课堂效率.
(二)词汇与阅读课
目前的英语教学,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以及阅读的能力.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学习英语最大的障碍就是词汇,而单纯的背单词又会让他们觉得很枯燥.但是对于任何一个学习外语的人来说,背单词又是必经的阶段.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自觉自愿地记单词呢?这也是我们探索的重要环节.对此,我们有以下两种方案.
1.“1对1”教学——记单词
一是让学生用盒子鱼英语的学习软件将课内单词和相关话题的拓展单词利用课下的时间进行背记.由于这款学习软件的话题及资料都是比较新颖的,而且采用了游戏的形式,所以学生还是很乐意使用的.
二是我们会使用Quizlet将一些超出课本范围但是又经常会在阅读中出现的高频词汇添进软件中,让学生利用早上上课之前的时间将这些词汇记一记.这款软件最大的好处就是教师可以选择让学生记忆哪些单词,并且可以把这些单词变换成各种好玩的游戏让学生进行操作,一个班的学生之间会在时间和准确率上进行比拼.这样就把枯燥的背单词变成一种游戏、竞技,让学生在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去增加词汇量,而且由于是全班一起“玩”,学生也不会觉得枯燥和无聊.
2.“1对1”教学——阅读
对于阅读的训练,由于所有学生的程度不一,做题的速度也不一样,我们会让学生看着卷子,然后把答案写在抢答网或者UMU的测试环节里.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学生的答案可以即时反馈出来,教师根据答案的正确率,可以马上判断出哪个题错误率较高,需要给全班讲解,之后可以立即在全班讲解.而不必等到卷子收上来,老师批改后,再等到下一节课讲解.这极大地减轻了教师的负担,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试卷讲评课
对于有些重点卷子或者需要给全部学生仔细讲解的重点,教师可以使用Explain Everything将自己的讲解录下来,发给学生,他们就可以针对这些难点、重点反复听讲.这款软件的好处在于可以将卷子或者PPT上传,然后在讲解的过程中在卷子或者PPT上做批注,配合着声音讲解就非常清楚了.有时也可以将讲解任务分配给学生,让他们讲解后发给全班同学看.这样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查看他们是否真的理解所学内容.
四、“1对1”教学的展望
在过去的一年中,让我们觉得“1对1”教学更加实用的地方还在于北京去年冬天的两次雾霾假.教委提出“停课不停学”,那么学生放假回家后,怎样做才能停课不停学呢?把各科作业都布置给学生,让他们回家写作业?显然很多学校都是这么做的.而我们,由于有学习配备,可以不受场地的限制,让学生按照学校的课表,通过网络、各种软件在家学习.比如,英语教师可以通过Nearpod及微信相结合的方式给学生在线上课.用Nearpod可以实现和课堂一样的节奏,教师控制讲解的速度和内容,可以随时向学生提问,也可以看见哪些同学是在线的.用这样一些方式,让学生在这种特殊的时候真正做到“停课不停学”.
我们在想,是否真的有一天学生和教师可以不必拘泥于学校、教室这样的场所,可以在任何想学习的时间和地点学习呢?现在科技发展的速度已经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睁大眼睛,以一种警醒的态度来迎接新的科技,迎接新的变化.正如凯文·凯利在《必然》这本书中提到的:“变化是必然的.一切都是可变的,一切都在变化当中——尽管很多变化并不为人所察觉.”并且我们的新型超级网络是一股持久变化的浪潮,不断推动着我们产生各种新需求和新欲望.
我们所有的“1对1”教学探索都旨在能够尽可能照顾到每一位学生,能够释放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天赋,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热情;都旨在让学生拥有一种自我学习的能力,让他们从教室、老师的思想里走出来,有自己的意识,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创造热情.
参考文献
[1]肯·罗宾森,卢·亚若尼卡. 让天赋发光[M]. 卓妙荣,译.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2015:25—26.
[2]凯文·凯利. 必然[M]. 周峰,董理,金阳,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338—339.
(责任编辑:马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