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是指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据依法行政的原则和观念,按照法定职责和权限实施行政行为并承担相应行政责任的能力,同时也指公务员应当具备的法律素养并表现为运用法律处理行政事务的水平。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公务员的依法行政能力并没有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保持一致,这为政府运作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本文将对中国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建设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依法行政,公务员,能力,法治
一、中国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的现状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府力求不断转型,其工作效率和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公务员队伍自身无论从结构还是素质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与进步。然而公务员的依法行政能力却依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欠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法治观念方面来看,部分公务员仍保持一种法律工具化的观念。这种法律工具化观念只片面强调法律是达到某种社会目的的手段,强调法律仅仅是治理社会的工具,忽视了法律的价值。同时在公务员群体中也存在着把依法行政看得过于简单化的倾向,部分公务员认为只要按照上级下达的文件办事就是依法行政,过于强调形式化而失去了灵活性,给政府日常运作以及对民众的服务带来了诸多不便。
从责任意识方面来看,部分公务员责任意识淡薄,总以为职权为自己所享有,可以行使也可以不行使,仍保留一种落后的官本位思想,认为自己高高在上享有行政权力。缺乏应有的接受监督思想,不习惯有人对自己作出的决定或行为提出异议。由于缺少对公务员行使行政权力的问责和监督,导致部分公务员在具体的行政工作中没有承担责任的观念,对于自己的具体行政行为不考虑后果,工作质量低下,行政流程多次反复,降低效率。
从公务员群体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素质来看,很大一部分公务员的知识结构不合理,经验强于知识,缺少现代行政管理知识和必要的行政法律知识,这使得野蛮执法,暴力执法的现象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缺少依程序行政的理念,部分公务员对本部门的权利与职责并不十分明确,这就使得他们在实践中不可能百分之百的按程序执法。部分公务员的工作方法脱离实际,只停留在开会议和做官样文章,按照以往的经验和自己的个人想法来解决实际问题,不深入群众和实际,结果是从纸上回到纸上,并没有严格依法行政解决实际问题。
二、推进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建设的途径
首先,要从根本上推进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建设,就要引导公务员群体树立依法行政观念。要使公务员群体认识到,任何机关和个人都不能有超越于宪法和法律或者凌驾于宪法和法律之上的特权。公务员所拥有的行政权力都是法律授予的,同时也是必须受到法律限制的。公务员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规定,提升行政行为的规范化。同时向公务员群体强调为人民行政的公仆精神,公务员只是代表人民行使他们的行政权力,其地位是为人民服务,消除部分公务员的不正确的官本位思想。
其次,要完善公务员群体的评价考核制度。一方面要制定依法行政工作绩效考核评估办法。设立专门针对于公务员依法行政行为的绩效考核制度,在绩效考核制度的激励与督促下调动公务员群体依法行政的积极性,规范其行为。另一方面,要建立考核评估的量化指标体系。根据公务员依法行政行为的具体内容详细制定考核体系,并进行量化赋值。建立专门的考评小组定期对公务员的依法行政行为进行考评,并充分发挥考评的导向作用。在前两方面的基础上,我们还应当完善考核评估的方式。不光是领导对下属的评估,还必须有下属对上级领导的评估,平级之间的相互评估,以及人民群众对公务员依法行政工作满意度的评估。在政府内部建立多向的信息流动渠道,同时要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拓宽民众的参与渠道,从而有效增强评估的可信度。
政府应当加强对公务员学法用法的培训,提升公务员群体依法行政的理论基础。从培训形式方面来看,要采取自学与集中培训相结合、以自学为主的方式,并及时组织相应的学习成果汇报展示以及学习成果考核活动。在培训过程中应当创新培训形式,借鉴国内外先进培训方式,激发培训成员创新思维的同时增强培训效果。从培训机构来看,政府应当适应公务员需求多样化的趋势,积极利用党校、社会培训机构等各类培训资源,开辟和运用国外培训渠道,同时也可在培训机构领域引入社会力量。培训过程要有步骤、分阶段进行,制定长期的培训计划,逐步引导公务员群体树立终生受教育意识,以最新的政治观念丰富公务员群体,从而提升他们的政治敏感度,增强其行政水平,实现依法行政。
健全对公务员的监督机制。这包括政府内部监督以及外部监督两种形式。在政府内部要进一步拓宽对公务员的监督范围和内容,要突出对公务员履行职责能力和工作绩效的监督。政府机构内部应当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独立于各个政府部门,引导公务员慎重行使行政权力,实现依法行政。同时要创新层级监督新机制,在强化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监督的同时,也要给予下级行政机关空间对上级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进行监督。从政府外部来看,一方面监察机关,审计机关,人大,政协等独立于政府之外的机构应当切实履行职责,独立地开展专门监督并及时汇报监督结果。另一方面必须调动广大民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拓宽民众参与监督的渠道,创新参与形式及平台。在约束监督公务员行政行为的同时,提升政府工作效率,切实为民众造福。
政府应当发挥其舆论宣传的作用,在社会范围内营造遵法守法环境。借助各类传播媒介加强对依法行政的宣传,增强全社会对依法行政的了解度,增强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观念和意识,从而积极引导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增强全社会对依法行政行为的需求度和关注度,创造良好外部条件,形成适应于法治政府建设的良好外部氛围,推动法治化进程,实现依法行政,建立法治国家。
国家应当建立独立,完善的行政执法责任制。立法机关制定相关的法律,将行政机关与其行政行为所包含的法律责任紧密的联系起来,政府内部应当将行政权力与法律责任落实到人头,避免出现公务员行使权力只由领导承担责任的现象。从而彻底约束公务员的行政行为,督促公务员严格依照法律实行行政行为,提升公务员群体依法行政能力。
三、结论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目前的公务员群体中存在着责任意识淡薄,法治观念薄弱,知识结构不系统以及素质较低的现象。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理念,政府转型的必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当前的全球化趋势都要求我们必须大力推进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建设。因此,政府应当加强对公务员群体的培训,引导公务员树立依法行政的观念。同时完善政府内部对公务员的评价考核制度,利用政府内部和外部民众的监督强化公务员的依法行政行为。利用舆论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一个遵法守法的外部环境,真正提升公务员的依法行政行为,实现整个政府的依法行政,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纲领,从而推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建设初探》.蔡爱平.2014年11期《学术探索》
[2]《论如何提高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李明.2011年第3期《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3]《提升基层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的路径》.韦付萍.2011年《学理论》
[4]《我国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研究》.朱红超.2009年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和谐视角下提高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的有效途径及动力机制探讨》.韦朋余.2008年第5期《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6]《我国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建设的思考》.张世兵,黄杰.2007年《湘潭大学学报》
[7]《提升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研究——以南京市为例》.吴澄清,戴芳.2006年第5期《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
关键词:依法行政,公务员,能力,法治
一、中国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的现状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府力求不断转型,其工作效率和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公务员队伍自身无论从结构还是素质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与进步。然而公务员的依法行政能力却依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欠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法治观念方面来看,部分公务员仍保持一种法律工具化的观念。这种法律工具化观念只片面强调法律是达到某种社会目的的手段,强调法律仅仅是治理社会的工具,忽视了法律的价值。同时在公务员群体中也存在着把依法行政看得过于简单化的倾向,部分公务员认为只要按照上级下达的文件办事就是依法行政,过于强调形式化而失去了灵活性,给政府日常运作以及对民众的服务带来了诸多不便。
从责任意识方面来看,部分公务员责任意识淡薄,总以为职权为自己所享有,可以行使也可以不行使,仍保留一种落后的官本位思想,认为自己高高在上享有行政权力。缺乏应有的接受监督思想,不习惯有人对自己作出的决定或行为提出异议。由于缺少对公务员行使行政权力的问责和监督,导致部分公务员在具体的行政工作中没有承担责任的观念,对于自己的具体行政行为不考虑后果,工作质量低下,行政流程多次反复,降低效率。
从公务员群体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素质来看,很大一部分公务员的知识结构不合理,经验强于知识,缺少现代行政管理知识和必要的行政法律知识,这使得野蛮执法,暴力执法的现象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缺少依程序行政的理念,部分公务员对本部门的权利与职责并不十分明确,这就使得他们在实践中不可能百分之百的按程序执法。部分公务员的工作方法脱离实际,只停留在开会议和做官样文章,按照以往的经验和自己的个人想法来解决实际问题,不深入群众和实际,结果是从纸上回到纸上,并没有严格依法行政解决实际问题。
二、推进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建设的途径
首先,要从根本上推进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建设,就要引导公务员群体树立依法行政观念。要使公务员群体认识到,任何机关和个人都不能有超越于宪法和法律或者凌驾于宪法和法律之上的特权。公务员所拥有的行政权力都是法律授予的,同时也是必须受到法律限制的。公务员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规定,提升行政行为的规范化。同时向公务员群体强调为人民行政的公仆精神,公务员只是代表人民行使他们的行政权力,其地位是为人民服务,消除部分公务员的不正确的官本位思想。
其次,要完善公务员群体的评价考核制度。一方面要制定依法行政工作绩效考核评估办法。设立专门针对于公务员依法行政行为的绩效考核制度,在绩效考核制度的激励与督促下调动公务员群体依法行政的积极性,规范其行为。另一方面,要建立考核评估的量化指标体系。根据公务员依法行政行为的具体内容详细制定考核体系,并进行量化赋值。建立专门的考评小组定期对公务员的依法行政行为进行考评,并充分发挥考评的导向作用。在前两方面的基础上,我们还应当完善考核评估的方式。不光是领导对下属的评估,还必须有下属对上级领导的评估,平级之间的相互评估,以及人民群众对公务员依法行政工作满意度的评估。在政府内部建立多向的信息流动渠道,同时要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拓宽民众的参与渠道,从而有效增强评估的可信度。
政府应当加强对公务员学法用法的培训,提升公务员群体依法行政的理论基础。从培训形式方面来看,要采取自学与集中培训相结合、以自学为主的方式,并及时组织相应的学习成果汇报展示以及学习成果考核活动。在培训过程中应当创新培训形式,借鉴国内外先进培训方式,激发培训成员创新思维的同时增强培训效果。从培训机构来看,政府应当适应公务员需求多样化的趋势,积极利用党校、社会培训机构等各类培训资源,开辟和运用国外培训渠道,同时也可在培训机构领域引入社会力量。培训过程要有步骤、分阶段进行,制定长期的培训计划,逐步引导公务员群体树立终生受教育意识,以最新的政治观念丰富公务员群体,从而提升他们的政治敏感度,增强其行政水平,实现依法行政。
健全对公务员的监督机制。这包括政府内部监督以及外部监督两种形式。在政府内部要进一步拓宽对公务员的监督范围和内容,要突出对公务员履行职责能力和工作绩效的监督。政府机构内部应当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独立于各个政府部门,引导公务员慎重行使行政权力,实现依法行政。同时要创新层级监督新机制,在强化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监督的同时,也要给予下级行政机关空间对上级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进行监督。从政府外部来看,一方面监察机关,审计机关,人大,政协等独立于政府之外的机构应当切实履行职责,独立地开展专门监督并及时汇报监督结果。另一方面必须调动广大民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拓宽民众参与监督的渠道,创新参与形式及平台。在约束监督公务员行政行为的同时,提升政府工作效率,切实为民众造福。
政府应当发挥其舆论宣传的作用,在社会范围内营造遵法守法环境。借助各类传播媒介加强对依法行政的宣传,增强全社会对依法行政的了解度,增强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观念和意识,从而积极引导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增强全社会对依法行政行为的需求度和关注度,创造良好外部条件,形成适应于法治政府建设的良好外部氛围,推动法治化进程,实现依法行政,建立法治国家。
国家应当建立独立,完善的行政执法责任制。立法机关制定相关的法律,将行政机关与其行政行为所包含的法律责任紧密的联系起来,政府内部应当将行政权力与法律责任落实到人头,避免出现公务员行使权力只由领导承担责任的现象。从而彻底约束公务员的行政行为,督促公务员严格依照法律实行行政行为,提升公务员群体依法行政能力。
三、结论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目前的公务员群体中存在着责任意识淡薄,法治观念薄弱,知识结构不系统以及素质较低的现象。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理念,政府转型的必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当前的全球化趋势都要求我们必须大力推进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建设。因此,政府应当加强对公务员群体的培训,引导公务员树立依法行政的观念。同时完善政府内部对公务员的评价考核制度,利用政府内部和外部民众的监督强化公务员的依法行政行为。利用舆论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一个遵法守法的外部环境,真正提升公务员的依法行政行为,实现整个政府的依法行政,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纲领,从而推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建设初探》.蔡爱平.2014年11期《学术探索》
[2]《论如何提高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李明.2011年第3期《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3]《提升基层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的路径》.韦付萍.2011年《学理论》
[4]《我国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研究》.朱红超.2009年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和谐视角下提高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的有效途径及动力机制探讨》.韦朋余.2008年第5期《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6]《我国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建设的思考》.张世兵,黄杰.2007年《湘潭大学学报》
[7]《提升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研究——以南京市为例》.吴澄清,戴芳.2006年第5期《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