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当前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看,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就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课堂教学作为教学主阵地,在数学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传统教学十分重现“知识与技能”,优秀生和后进生的区分,实际上是以掌握“知识与技能”的优劣来衡量的。强化数学语言教学,注意对同一对象的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加强自然语言,符号语言,图象语言的互译训练。
【关键词】 激发;提高效率;培养能力;数学语言教学;训练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关心种子而忘了耕地等于撒下种子喂麻雀。他把学生的情感比做土地,将学生的智力比作地里种子。当前现实的教育环境中,对学生的教育研究,应该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从当前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看,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就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课堂教学作为教学主阵地,在数学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只有精心设计好课堂教学,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才能让学生自主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列两种现象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
一是多数中青年教师素质较好,知识面广,勇于改进教法,但在改进教法的同时却忽视了学法指导,使教学效果不能长时间巩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提高不快.有的教师对学法指导缺乏深刻的认识和研究.而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学法指导是一个正在研究的课题,目前大家形成的共识是:学法指导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不拘泥于形式,灵活处理。学法指导重在提高学生自己获得知识的能力。
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把提问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混为一谈,导致课堂教学以满堂问代替满堂灌,问题设计欠合理化、科学化,提问随意性大,缺乏精心安排,忽视对重点、难点的讲解.启发式教学就是在教师的诱导、点拨下,使学生通过亲自尝试探索,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将新的知识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的再发现过程.显然提问式教学是贯彻启发性原则的有效手段,但两者不是等同的.提问不一定都有启发作用,启发性原则是否得到贯彻,不是看形式上的提问,而是看学生的心智活动是否达到顿悟.教学中如何通过提问来实施启发式教学,值得探讨。
教学中,过分偏重于数学知识的工具性,忽视了它在发展思维方面的智力价值,削弱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忽视探索性非论证思维(直觉思维、形象思维)的培养,过分偏重于整理性的论证思维(逻辑思维)的训练.在解题过程中,过分强调“框题型、对套路”,企图强化思维定势,结果使学生陷入思路呆板、单一状态.改变这些教学现象,教师必须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要认真研究概念的概括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和解题方法的思考过程。
课堂教学,是让学生积极参与探讨知识的产生、演变最终获得,并返回运用于我的现实生活中来的过程。经过与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探讨,总结出以下一些感受:
一、优化课堂教学,促进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发展。
1.教师应有一个良好的主导情绪状态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情绪应该是积极的。当教师面带微笑,怀着喜悦的心情进行课堂教学,学生会倍感亲切,快乐之情油然而生。以教师自己的快乐情绪来影响学生的快乐情绪,会使学生思维活跃,可以更有效地接受信息的输入。
2.加强教材内容的情感处理
如果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意识地用一些学生喜爱的教学方法去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原本枯燥的知识转化为妙趣横生的学习活动,融知识教育与情感之中,从而会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3.利用成功,升华学生渴望数学学习的情感
心理学认为,表扬是引导孩子们行为习惯发展最有效的手段。在课堂中,经常恰当地使用“好极了”、“很好”、“你怎么想到的”等赞誉之词,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提问和板演时,尽可能有针对性地为后进生提供表演的机会,对于他们的成功,不仅教师表扬,而且还让全班学生用热烈的掌声进行鼓励。在讨论问题时,对学生“小小的创造”,要给予肯定的推广。使学生每攻克一道难题,克服一个困难,创造一个新方法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产生愉快的情绪,从而升华为渴望继续学习的情感,促使他们更加深入地学习数学,最终形成行为习惯,乐此不疲。
4.对不同学生给予不同的情感关注
传统教学十分重现“知识与技能”,优秀生和后进生的区分,实际上是以掌握“知识与技能”的优劣来衡量的。而事实上,传统意义上的“优秀生和后进生”都有各自的情感优势与缺憾,因此,我们必须对不同学生给予不同的情感关注,以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
对于后进生,认知上要给予低坡度,情感上要给予多激励。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倾向少数尖子生,提问提优生,板演找优生,谈心找优生,相反对“学困生”歧视冷淡,引导关心帮助不够,致使差生面不断扩大,造成严重的两极分化。我们必须“从最后一名抓起”,应“大搞水涨船高,不搞水落石出”,改变对差生的态度,增加对差生的情感投入,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温心、爱心和诚心。心灵的沟通会使学生普遍对数学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由厌学转化为愿学、爱学、乐学,从而一改数学课的沉闷气氛。对于优秀生,认知主要给予高挑战,情感上要给予严要求。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题目的设计要有坡度,一般的知识点,集体过关,而其中蕴涵的难点,自然给尖子生以挑战。在集体研讨过程中,要让他们学会合作,学会倾听,学会吸纳,学会欣赏。
二、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促使学生掌握方法,提高思维品质。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培养数学思维品质离不开数学实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注重思维品质的培养。
1.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尽力让学生自己发现真理,弄清定理公式的来龙去脉,条件结论的逻辑联系,能独立作出证明,明确定理,公式与其它知识之间联系,所处的地位与所起的作用,逐步把握知识的逻辑结构。对于数学问题的思考,能够抓住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深入细致地加以分析和解决。解题以后能够总结规律和方法,把获得的知识和方法迁移应用于解决其他问题。
2.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善于运用辩证思维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善于联想,长于发散,培养灵活思考进退自如的思维习惯。强化数学语言教学,注意对同一对象的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加强自然语言,符号语言,图象语言的互译训练。
3.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在数学语言的教学上应把自然语言、符号语言、图象语言有机结合,相互印证,便于理解数学概念、定理、公式,通过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敏捷性。善于选择信息,善于运用直觉思维,善于把问题转换化归,注意思维的合理性,避免走弯路,出奇制胜。
4.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强调数学语言的严密性,经常引导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细微差异进行分析,善于发现思维中的矛盾和漏洞,提出改正错误的方法。通过典型错误的分析,引导学生善于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回顾和反思,自觉调控思维过程,通过解题思路或方法的自我评价,提高辨析正误的能力。通过发现反例的训练,进行数学严密性与思维批判性的培养。
5.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教学上应充分鼓励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萌芽,千万不可泼冷水,这是培养思维独创性的原则。鼓励学生自己编题,变更条件,考察结论的变化,通过定理的引伸、特殊化、一般化引出新定理,激发创造性思维的火花。通过归纳、类比提高发现问题作出猜想的能力。通过对猜想的否定,提高发现反例的能力;通过对猜想的肯定与论证,提高发现证明思路的能力。通过探索性、开放性作业,培养初步的独立探索的能力。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是引导他们去发现它们,独立地去掌握它们。一个好的老师是教人发现真理,而不是奉送真理。”数学学习就是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必须是主体的积极参与才能实现的过程。
【关键词】 激发;提高效率;培养能力;数学语言教学;训练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关心种子而忘了耕地等于撒下种子喂麻雀。他把学生的情感比做土地,将学生的智力比作地里种子。当前现实的教育环境中,对学生的教育研究,应该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从当前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看,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就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课堂教学作为教学主阵地,在数学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只有精心设计好课堂教学,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才能让学生自主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列两种现象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
一是多数中青年教师素质较好,知识面广,勇于改进教法,但在改进教法的同时却忽视了学法指导,使教学效果不能长时间巩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提高不快.有的教师对学法指导缺乏深刻的认识和研究.而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学法指导是一个正在研究的课题,目前大家形成的共识是:学法指导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不拘泥于形式,灵活处理。学法指导重在提高学生自己获得知识的能力。
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把提问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混为一谈,导致课堂教学以满堂问代替满堂灌,问题设计欠合理化、科学化,提问随意性大,缺乏精心安排,忽视对重点、难点的讲解.启发式教学就是在教师的诱导、点拨下,使学生通过亲自尝试探索,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将新的知识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的再发现过程.显然提问式教学是贯彻启发性原则的有效手段,但两者不是等同的.提问不一定都有启发作用,启发性原则是否得到贯彻,不是看形式上的提问,而是看学生的心智活动是否达到顿悟.教学中如何通过提问来实施启发式教学,值得探讨。
教学中,过分偏重于数学知识的工具性,忽视了它在发展思维方面的智力价值,削弱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忽视探索性非论证思维(直觉思维、形象思维)的培养,过分偏重于整理性的论证思维(逻辑思维)的训练.在解题过程中,过分强调“框题型、对套路”,企图强化思维定势,结果使学生陷入思路呆板、单一状态.改变这些教学现象,教师必须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要认真研究概念的概括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和解题方法的思考过程。
课堂教学,是让学生积极参与探讨知识的产生、演变最终获得,并返回运用于我的现实生活中来的过程。经过与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探讨,总结出以下一些感受:
一、优化课堂教学,促进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发展。
1.教师应有一个良好的主导情绪状态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情绪应该是积极的。当教师面带微笑,怀着喜悦的心情进行课堂教学,学生会倍感亲切,快乐之情油然而生。以教师自己的快乐情绪来影响学生的快乐情绪,会使学生思维活跃,可以更有效地接受信息的输入。
2.加强教材内容的情感处理
如果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意识地用一些学生喜爱的教学方法去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原本枯燥的知识转化为妙趣横生的学习活动,融知识教育与情感之中,从而会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3.利用成功,升华学生渴望数学学习的情感
心理学认为,表扬是引导孩子们行为习惯发展最有效的手段。在课堂中,经常恰当地使用“好极了”、“很好”、“你怎么想到的”等赞誉之词,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提问和板演时,尽可能有针对性地为后进生提供表演的机会,对于他们的成功,不仅教师表扬,而且还让全班学生用热烈的掌声进行鼓励。在讨论问题时,对学生“小小的创造”,要给予肯定的推广。使学生每攻克一道难题,克服一个困难,创造一个新方法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产生愉快的情绪,从而升华为渴望继续学习的情感,促使他们更加深入地学习数学,最终形成行为习惯,乐此不疲。
4.对不同学生给予不同的情感关注
传统教学十分重现“知识与技能”,优秀生和后进生的区分,实际上是以掌握“知识与技能”的优劣来衡量的。而事实上,传统意义上的“优秀生和后进生”都有各自的情感优势与缺憾,因此,我们必须对不同学生给予不同的情感关注,以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
对于后进生,认知上要给予低坡度,情感上要给予多激励。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倾向少数尖子生,提问提优生,板演找优生,谈心找优生,相反对“学困生”歧视冷淡,引导关心帮助不够,致使差生面不断扩大,造成严重的两极分化。我们必须“从最后一名抓起”,应“大搞水涨船高,不搞水落石出”,改变对差生的态度,增加对差生的情感投入,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温心、爱心和诚心。心灵的沟通会使学生普遍对数学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由厌学转化为愿学、爱学、乐学,从而一改数学课的沉闷气氛。对于优秀生,认知主要给予高挑战,情感上要给予严要求。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题目的设计要有坡度,一般的知识点,集体过关,而其中蕴涵的难点,自然给尖子生以挑战。在集体研讨过程中,要让他们学会合作,学会倾听,学会吸纳,学会欣赏。
二、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促使学生掌握方法,提高思维品质。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培养数学思维品质离不开数学实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注重思维品质的培养。
1.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尽力让学生自己发现真理,弄清定理公式的来龙去脉,条件结论的逻辑联系,能独立作出证明,明确定理,公式与其它知识之间联系,所处的地位与所起的作用,逐步把握知识的逻辑结构。对于数学问题的思考,能够抓住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深入细致地加以分析和解决。解题以后能够总结规律和方法,把获得的知识和方法迁移应用于解决其他问题。
2.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善于运用辩证思维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善于联想,长于发散,培养灵活思考进退自如的思维习惯。强化数学语言教学,注意对同一对象的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加强自然语言,符号语言,图象语言的互译训练。
3.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在数学语言的教学上应把自然语言、符号语言、图象语言有机结合,相互印证,便于理解数学概念、定理、公式,通过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敏捷性。善于选择信息,善于运用直觉思维,善于把问题转换化归,注意思维的合理性,避免走弯路,出奇制胜。
4.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强调数学语言的严密性,经常引导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细微差异进行分析,善于发现思维中的矛盾和漏洞,提出改正错误的方法。通过典型错误的分析,引导学生善于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回顾和反思,自觉调控思维过程,通过解题思路或方法的自我评价,提高辨析正误的能力。通过发现反例的训练,进行数学严密性与思维批判性的培养。
5.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教学上应充分鼓励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萌芽,千万不可泼冷水,这是培养思维独创性的原则。鼓励学生自己编题,变更条件,考察结论的变化,通过定理的引伸、特殊化、一般化引出新定理,激发创造性思维的火花。通过归纳、类比提高发现问题作出猜想的能力。通过对猜想的否定,提高发现反例的能力;通过对猜想的肯定与论证,提高发现证明思路的能力。通过探索性、开放性作业,培养初步的独立探索的能力。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是引导他们去发现它们,独立地去掌握它们。一个好的老师是教人发现真理,而不是奉送真理。”数学学习就是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必须是主体的积极参与才能实现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