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学在社会生活之中广泛地存在,对于应用心理学人才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为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路径,目前针对应用心理学个性化人才的培养措施提出了新的要求,应重视培养方法,提高心理学专业的水平,形成具有特色的人才模式,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心理学专业人才。
关键词:应用心理;个性化;培养措施;探索方法
一、目前所存在的培养问题
1.培养目标脱离社会需求。目前从我国的高校培养形式来看,心理学专业大多都设置在医学院校和师范类院校,他们对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也比较明确,但是从这两类高校毕业的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在就业选择方面却存在很多问题。由于心理学专业属于理科专业,从医学院毕业的学生得到的都是理学学位,他们虽然在学校学习了很多医学课程,但由于授予学位的限制,毕业后却没有资格参加执业医师考试,这就大大影响了他们的就业出路。同样师范类院校培养定位为中小学心理咨询教师,但是由于我国中小学对心理健康重视程度不高,在学校工作一段时间后,也陷入到既没有专门的心理学课可上,又无法做心理咨询与心理测评的尴尬境地。
2.教学模式不合理。目前大多数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教学模式并没有突出“应用”二字,基本都遵循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多数课程都是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很多课程依旧是采取教师“满堂灌”的讲课方式。同时目前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设置偏向基础和理论,使得学生所学的知识大多都停留在理论上,加之缺少足够课程的实践环节,这就造成了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存在理论基础不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差等问题。
3.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薄弱。由于心理学专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同时从事心理学研究的人员大多都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工作,且这些人员大多都从事理论研究,这就造成了心理学领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同时这些机构培养出来的人员,有许多都进入高校从事教学工作,由于他们自身都缺乏实践教学环节的专门训练,自身尚不能成为行家里手,因此他们在本科教学工作中也难以胜任相关的实践指导工作。
二、人才培养的内涵
按照人才分类标准,应用型人才是指区别于从事科学研究的学术型人才而言的工程型人才和技能技术型人才,主要从事科研成果的转化、运用,一般由普通本科院校或高职高专院校培养,应用心理学人才即属于技能技术型人才,主要从事将心理学的知识和技术运用于实际的咨询、治疗和心理教育等实践领域工作。
三、个性化人才培养的目标
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培养,其中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以综合素质的提升为目标。应用型人才应做到一方面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另一方面具备将所学专业知识和技术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具备较强的二次创新与知识转化能力。在素质方面,应用型人才除了要具备专业素养之外,还要具备非专业素养,即注重学生社会综合能力的培养、精神气质的陶冶和身心品质的全面提升,注重人文教育对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作用,注重科学精神对成人、成才、创新创业精神的涵育。
四、与社会服务相结合
以学生为主体,依托“心理咨询与治疗”实验课程,提高实验室的社会利用价值,定期对社会公众开放。将高校学科发展与建设同社会服务发展融为一体,满足社会发展对当代大学生自身能力的要求。也可以同企业以及中小学等合作,为他们提供专业的心理援助。企业员工心理援助、中小学生考试焦虑调适、职业压力缓适,员工婚姻家庭、子女关系协调等。这些都是在“心理咨询与治疗”课程实验中体现的项目,都可以走向社会,为社会服务,与企事业单位签订长期的合作项目,提升实验室的社会价值。将心理实验同社会紧密结合,使其科研成果来源于社会、服务于社会。
五、虚拟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
虚拟实习能够促进学生熟悉相关情境下专业问题的解决思路与过程,诊断相关知识技能的掌握状况,初步训练应对困难与干扰的随机应变能力,初步培养专业实践的情感等多方面专业实践素质的生长。观摩见习是虚拟实习向实地实习的延伸,也是为实地实习做的第二次必要准备。只有有了虚拟实习的基础,观摩见习才不至于走马观花,也只有通过观摩见习这第二次准备,实地实践才能水到渠成,减少实习生的盲目性与畏惧心理。
六、优化培养措施
应用心理学教学方法应该做到能够让学生学会学习,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要培养出具备实践能力的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教学方法应该进行优化。要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将应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教学改革相结合,引导学生能够做到自主学习。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学方法的革新,只有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保证人才培养更加专业。
七、拓宽专业方向
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积极的拓宽专业的方向,可以为自己提供更多的机会,并给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国家的心理学能够起到支撑作用的领域越来越多。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方向实现人才的分流成为必然。相对宽泛的专业方向能够让我们更好的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并给依照我们自身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合适的专业方向,使我们更顺利的就业,从而获得长远的发展。
八、引用先进的教学模式
中国传统式教学是说教模式,只在意把知识灌输到学生脑袋中,学生是否可以运用心理知识只要完成讲课任务,从而产生学生逃课、旷课现象等,造成学校培养心理专业人才流失。二十一世纪是多媒体时代,老师在传授理论知识时可以运用录像、影片、以及国内外案例进行分析,也可以带领学生在网络上进行讨论,带动学生探讨问题的积极性。心理教育课上要表现学生积极性与趣味性,解决学生遇到的心理素质问题。
九、培养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
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要有优秀的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品质。从职业性质看,心理学工作者要有善心、爱心、利他、助人的基本社会道德品质和行为操守,同时还要有遵守伦理、讲究人道、为他人隐私保密的职业道德品质和行为操守。另外,心理学的应用工作往往带有教育性质,心理学工作者不能没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要有健康的心理条件、完善的自我意識和人格特征。我们的专业老师甚至可以在一些个体和团体心理和行为咨询实践教学中,直接以自己的学生为咨询对象,来促进他们心理和行为的健康发展。
十、情境式教学的构建
构主义提倡情境性教学,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另外考试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考试引导促进学生去创新,继而形成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把学生培养成创新型人才。
十一、高效的管理
为了达到目标,首先,要全面系统地了解熟悉应用心理学理论,避免错误的将应用心理学简单化,充分学习与应用心理学密切相关的基础心理学理论,并慢慢提高理论的实践能力。其次,要选择科学的应用方法,提升应用心理学的指导性和实用性。再次,要培养教师运用应用心理学的能力,能使应用心理学贯穿于教学管理,在科学测评的基础上为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教师在履行职责岗位的过程中要更多地提高使用应用心理学的能力,确保高绩效、高能力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人才培养是系统工程,人才培养过程需要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作支撑。而合格人才的培养,依托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专业方向的科学划分,完整、系统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以及良好的教学形式和方法。顺应时代发展,根据社会对心理学人才的需求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适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既是教育发展规律的要求,也是我国应用心理学专业持续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崔景贵,黄亮.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与建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7).
[2] 李国强,王旭红.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立体化培养模式的建构初探[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1,(2)
(作者单位: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
关键词:应用心理;个性化;培养措施;探索方法
一、目前所存在的培养问题
1.培养目标脱离社会需求。目前从我国的高校培养形式来看,心理学专业大多都设置在医学院校和师范类院校,他们对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也比较明确,但是从这两类高校毕业的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在就业选择方面却存在很多问题。由于心理学专业属于理科专业,从医学院毕业的学生得到的都是理学学位,他们虽然在学校学习了很多医学课程,但由于授予学位的限制,毕业后却没有资格参加执业医师考试,这就大大影响了他们的就业出路。同样师范类院校培养定位为中小学心理咨询教师,但是由于我国中小学对心理健康重视程度不高,在学校工作一段时间后,也陷入到既没有专门的心理学课可上,又无法做心理咨询与心理测评的尴尬境地。
2.教学模式不合理。目前大多数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教学模式并没有突出“应用”二字,基本都遵循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多数课程都是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很多课程依旧是采取教师“满堂灌”的讲课方式。同时目前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设置偏向基础和理论,使得学生所学的知识大多都停留在理论上,加之缺少足够课程的实践环节,这就造成了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存在理论基础不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差等问题。
3.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薄弱。由于心理学专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同时从事心理学研究的人员大多都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工作,且这些人员大多都从事理论研究,这就造成了心理学领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同时这些机构培养出来的人员,有许多都进入高校从事教学工作,由于他们自身都缺乏实践教学环节的专门训练,自身尚不能成为行家里手,因此他们在本科教学工作中也难以胜任相关的实践指导工作。
二、人才培养的内涵
按照人才分类标准,应用型人才是指区别于从事科学研究的学术型人才而言的工程型人才和技能技术型人才,主要从事科研成果的转化、运用,一般由普通本科院校或高职高专院校培养,应用心理学人才即属于技能技术型人才,主要从事将心理学的知识和技术运用于实际的咨询、治疗和心理教育等实践领域工作。
三、个性化人才培养的目标
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培养,其中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以综合素质的提升为目标。应用型人才应做到一方面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另一方面具备将所学专业知识和技术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具备较强的二次创新与知识转化能力。在素质方面,应用型人才除了要具备专业素养之外,还要具备非专业素养,即注重学生社会综合能力的培养、精神气质的陶冶和身心品质的全面提升,注重人文教育对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作用,注重科学精神对成人、成才、创新创业精神的涵育。
四、与社会服务相结合
以学生为主体,依托“心理咨询与治疗”实验课程,提高实验室的社会利用价值,定期对社会公众开放。将高校学科发展与建设同社会服务发展融为一体,满足社会发展对当代大学生自身能力的要求。也可以同企业以及中小学等合作,为他们提供专业的心理援助。企业员工心理援助、中小学生考试焦虑调适、职业压力缓适,员工婚姻家庭、子女关系协调等。这些都是在“心理咨询与治疗”课程实验中体现的项目,都可以走向社会,为社会服务,与企事业单位签订长期的合作项目,提升实验室的社会价值。将心理实验同社会紧密结合,使其科研成果来源于社会、服务于社会。
五、虚拟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
虚拟实习能够促进学生熟悉相关情境下专业问题的解决思路与过程,诊断相关知识技能的掌握状况,初步训练应对困难与干扰的随机应变能力,初步培养专业实践的情感等多方面专业实践素质的生长。观摩见习是虚拟实习向实地实习的延伸,也是为实地实习做的第二次必要准备。只有有了虚拟实习的基础,观摩见习才不至于走马观花,也只有通过观摩见习这第二次准备,实地实践才能水到渠成,减少实习生的盲目性与畏惧心理。
六、优化培养措施
应用心理学教学方法应该做到能够让学生学会学习,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要培养出具备实践能力的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教学方法应该进行优化。要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将应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教学改革相结合,引导学生能够做到自主学习。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学方法的革新,只有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保证人才培养更加专业。
七、拓宽专业方向
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积极的拓宽专业的方向,可以为自己提供更多的机会,并给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国家的心理学能够起到支撑作用的领域越来越多。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方向实现人才的分流成为必然。相对宽泛的专业方向能够让我们更好的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并给依照我们自身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合适的专业方向,使我们更顺利的就业,从而获得长远的发展。
八、引用先进的教学模式
中国传统式教学是说教模式,只在意把知识灌输到学生脑袋中,学生是否可以运用心理知识只要完成讲课任务,从而产生学生逃课、旷课现象等,造成学校培养心理专业人才流失。二十一世纪是多媒体时代,老师在传授理论知识时可以运用录像、影片、以及国内外案例进行分析,也可以带领学生在网络上进行讨论,带动学生探讨问题的积极性。心理教育课上要表现学生积极性与趣味性,解决学生遇到的心理素质问题。
九、培养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
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要有优秀的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品质。从职业性质看,心理学工作者要有善心、爱心、利他、助人的基本社会道德品质和行为操守,同时还要有遵守伦理、讲究人道、为他人隐私保密的职业道德品质和行为操守。另外,心理学的应用工作往往带有教育性质,心理学工作者不能没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要有健康的心理条件、完善的自我意識和人格特征。我们的专业老师甚至可以在一些个体和团体心理和行为咨询实践教学中,直接以自己的学生为咨询对象,来促进他们心理和行为的健康发展。
十、情境式教学的构建
构主义提倡情境性教学,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另外考试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考试引导促进学生去创新,继而形成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把学生培养成创新型人才。
十一、高效的管理
为了达到目标,首先,要全面系统地了解熟悉应用心理学理论,避免错误的将应用心理学简单化,充分学习与应用心理学密切相关的基础心理学理论,并慢慢提高理论的实践能力。其次,要选择科学的应用方法,提升应用心理学的指导性和实用性。再次,要培养教师运用应用心理学的能力,能使应用心理学贯穿于教学管理,在科学测评的基础上为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教师在履行职责岗位的过程中要更多地提高使用应用心理学的能力,确保高绩效、高能力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人才培养是系统工程,人才培养过程需要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作支撑。而合格人才的培养,依托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专业方向的科学划分,完整、系统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以及良好的教学形式和方法。顺应时代发展,根据社会对心理学人才的需求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适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既是教育发展规律的要求,也是我国应用心理学专业持续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崔景贵,黄亮.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与建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7).
[2] 李国强,王旭红.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立体化培养模式的建构初探[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1,(2)
(作者单位: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