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尿路感染的病因探讨(附25例临床表现)

来源 :中国热带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sxf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及分析本地区小儿尿路感染的发病情况 ,为防治小儿尿路感染寻找对策。 方法 将 1996年1月~ 2 0 0 1年 12月农垦总局医院收治住院 2 5例尿路感染患儿分为新生儿、婴儿、1岁~ 14岁 3组 ,分别统计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并发病 ,并分析发病原因。 结果 新生儿、婴儿主要表现为全身症状 ,1岁~ 14岁组主要表现为泌尿系症状 ;新生儿、婴儿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 10 0 %、88 9% ,且多为各种条件致病菌 ,1岁~ 14岁组培养的阳性率较低 ,为 2 8 6%。 结论 婴儿较易发生尿路感染 ,主要为上行性感染 ;男性包茎或包皮过长可能是男性尿路感染的主要因素 ;注意局部卫生 ,是防止尿路感染的主要措施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献血员中HIV、梅毒、HBV、HCV、疟疾的感染情况,杜绝传染病的输血传播.方法1992~2003年对献血员进行5种血源性传染病检测,对检测阳性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有偿献血
目的建立等位特异多聚酶链反应检测结核分支杆菌耐异烟肼基因katG突变的快速敏感检测方法.方法利用在PCR时,3′端的碱基如果与模板DNA不配对,PCR扩增阴性的原理,根据我们对ka
目的为了解广东省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厂房空气洁净状况,促进企业实施<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MP)管理,并为GMP评审提供技术资料. 方法2003年3~12月,对广东省35家保健食品企业的
目的通过临床试验对比,选择骨移值的最佳材料.方法将同种异体皮质骨插入骨缺损处,用钢板、螺钉固定移植骨块.结果1例术后发生感染再次翻修手术,该患者膝关节活动受限,1例借助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毒鼠强中毒(ATP)脑电图(EEG)变化规律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ATP儿童的临床及EEG资料. 结果 18例患儿EEG有中度以上的异常,其中12例有癫痫样放
1临床资料患者女,30岁.因反复头疼伴恶心呕吐1月余于2002年2月10日入院.患者于1月前无诱因出现头疼,无发热抽搐,无皮下结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