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教育事业的发展研究内容是我国当下最重视的议题之一。长久以来,初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总能牵动着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而且,该类教育机构对于弱势儿童的健康成长与职业能力的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初等职业教育的相关内容开展论述,分析教育方式的选择对弱势儿童的影响。
【关键词】初等职业教育 弱势儿童 专业教育
前言:人作为生命主体,其存在本身就具有至高无上的绝对价值与尊严,每个生命个体都应该受到足够的尊重。但就弱势儿童而言,往往这么简单的存在感,需要经过一定程度的努力,才有可能获得如此这般感受。特殊教育是现代社会中的一种服务项目,对弱势孩童而言,它不仅仅是一处容身之所,拥有接受教育的权力,它更是一个心灵的圣地,帮助那些生理有缺陷的孩童重拾自信心、燃起属于他们的生命之光。
一、针对弱势儿童初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
在现代社会环境中,弱势儿童的成长氛围较以往有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与社会基金组织关注到弱势孩童的教育与成长方面。这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来讲,是一项较为重要的举动。
(一)以学生发展为教育之本
现代社会的教育策略都讲求“以人为本”,特别是针对弱势儿童教育的初等职业学校来讲,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完善教学质量更是非常明智的选择。我国从事该类教育的机构立下了“育人形成亮点、专业有特点、师生健康发展、效能不断提升”的理想愿景及教育规划,这对于学校实施自身的教育策略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构建教育管理机制的原则,才能形成特殊职业学校追求发展的良性氛围。
教务与学校管理始终围绕学生能力的提升而展开,这将形成强烈的驱动力,从而监督相关执行者落实具体的教育内容,夯实教育目标。另外,学校为了进一步贯彻、执行教学内容,为学生建立详细的档案,针对每一个学生的情况进行一对一式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任课老师,并且教育成果与教师的绩效进行挂钩,多项内容都能通过翔实的档案管理工作体现出来,加强了初等职业学校中各环节有序治理的规范性,如若长期执行下去,对于提升教学质量有极大的益处。
(二)规范教育方法,提高就业率
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某一具体岗位的人才。所以,我国初等职业学校就必须解决大多数弱势儿童的就业问题。这就需要校方有一个独立的负责人,专门处理学生就业事项,解决特殊学生的就业问题。一般情况下,国家对于弱势学生的就业给予一定的政策待遇,职业学校与安置单位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仍需要校方做好相应的跟踪服务工作,才能够保证该群体能够真正融入新的工作岗位之中。而且,对于符合条件的学生,校方给予其优先安置工作的权力,前提是该学生综合表现良好、专业成绩合格、技能合规,以及身体状况相对较好。只有满足学校规定的种种条件,且经过学生自愿申请,校方才能为其安排工作。
二、实施特殊的教育与就业策略
由于弱势儿童的智力水平受到限制,很多孩童一出生就呈现出感知能力低、理解能力弱等特征。普通人的正常生活对于他们这样的孩子来讲成为奢求,生存与学习都存在一定的障碍。这样一来,特殊教育机构的重要性凸显,它能够包容弱势儿童,让他们在机构教育的环境下健康成长,关注孩童的心理建设。初等职业教育机构从教学策略上采取了项目实验课堂、档案验收、随堂测评等方法,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较为规范的管理。
(一)项目试验课堂,提升学生实际技术水平
基于弱势儿童的群体特殊性,对其教育策略的展开就要采取不同于一般学校教学的方法。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往往采取单项式传授知识的方法,这针对某些弱势儿童的教育课堂是行不通的。随着教学手段的不断改革,在目前的教育过程中,可以采用项目式的实验教学法进行教学,类似在学校环境中搭建一个教育基地。在该形式中,根据职业特点,采取特殊的教育思路,加強学生对某类职业的深入理解。例如:在该职业学校的食堂内开辟一个专用试验教育的通道,在实际项目中指导学生扮演该领域实际工作中的角色,让学生亲自体验该岗位所需的职业技能,从而加深学习专业技能的印象,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从学生心理建设着手,巩固学生良性心态
从事特殊教育事业与其他教育形式最为不同的一项就在于要时刻将学生的心态教育放在第一位。这是学生生理的特殊性决定的,也是该类职业教育机构展开教育培训过程的难点之一。完善学校的教师队伍,是执行学生心理教育指导工作的前提条件。进一步夯实班级班主任老师的教学能力,督导其完成日常的教育工作与心理指导工作,鼓励教学创新,带动班集体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与生活氛围,从而为学生身心健康提供优良的成长空间。要想培养学生形成健康心态,就必须从培养其热爱生活、热爱校园开始,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与爱护公共财产的意识,加强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从侧面教育学生懂得尊重他人。因为只有尊重他人在先,别人才能尊重你。类似这样的人际交往能力的传教,需要教师耐心指引,才能让弱势儿童加深理解,深谙其中的人生道理。这对于学生日后更加顺利的走入社会中工作岗位有一定的帮助,为工作中培养融洽的人际关系网络创造了重要前提。通过这种教育方式的广泛传播,能够巩固特殊职业学校自身的办学目标,从而实施一系列合理、合规的教育模式。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效,使得该类教育机构产生了不同以往的变化,变得“人情味”更浓厚,学生心态更加健康。
(三)在学校内部设立职业指导部门
弱势儿童自从跨入初等职业教育的大门,就是为了使自身的基础生存能力得到提升,从而获得某一个具体的工作岗位,实现个人的价值[1]。所以,在学校内部设立职业指导部门是极为必要的,同时需要配置较为专业的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在该项指导工作的整个环节中,当一个新学生入学时就要涉及这部分的课程,在学生的脑海中埋下一个理想目标的种子,从而令其未来几年的学习生涯更有目标。而且,这个环节的工作内容是循序渐进展开的,针对不同年级的弱势儿童群体进行不同重点的指导教育,一方面可以因材施教,另一方面可以针对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及年龄特点进行区分,提高职业教育指导的效果。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校方往往采取问卷调查与讲座的形式展开指导工作,打开学生的视野,了解就业形势。近年来,该项工作的进展状况良好,令学生更好地了解现今社会环境,并对生命本身有理性的认知。 除了对学生的职业方向进行有效的指导以外,学校还需根据社会就业形势进行及时的调查与总结。从而提供给学生一手的就业咨询。在实践中,可以广泛征求特殊用人单位对初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意见,从社会岗位需求着手进行学生培养教育工作,这对于弱势儿童的教育质量极为有利,同时也能够缩短职业技能教育的时间,令学生短期就能够学好一门手艺并投入到实际工作之中。教育时间与教育环节的减缩对于弱势儿童的教育是十分有利的,由于很多弱势孩童的记忆能力与其他孩子有所差距,如果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教育过程,并及时进行生产实践,这就可以加深其理解能力。
职业学校随着社会格局的改换,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状态。学校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建立就业促进服务保障机制。通过一系列考核、培养、探究工作的实施,确定该机制的可行性策略,将其投入到实际职业就业过程之中。该机制能够提升学生的整体就业水平,改善学生的就业环境,从而为社会、为学校带来一定的福利。
三、强调职业教育的特殊性
初等职业教育机构作为以职业技能为重点培养目标的教学机构,有其独特的教育职能。不仅要能够培养弱势儿童的基本生存自理能力,最好还能够在此基础上塑造弱势孩童的某项职业能力,令其重燃自信,从而实现人生价值。
(一)基础素质培养
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但对于弱势儿童来讲跟上时代潮流往往是奢侈的理想。不管怎样,基础素质的培养是初等职业教育的教学重点,只有夯实教育基础,才能有可能谈到更深层次的技能培养。
读、写能力是人类生存所必备的基本技能,在学生身体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学习这些基本技能是普及职业技能的基础[2]。但由于弱势儿童自身能力天生就存在不同程度的削弱,这就需要现代初等职业教育内容要能够涵盖这些教学课程内容,从而从另外的角度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及综合素质培养。另外,随着现代各项技术水平的提高,学校教育设施也有着一定的改善,很多学校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受到广大教师及学生的欢迎。网络信息技术手段的不断革新,改变了初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在学校多种技术手段的融合下,创新课堂教学内容,改换教学思路,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扩展了学生的视野,这对于初等职业教育机构来讲,令其教育质量提升了一个台阶。
(二)塑造职业能力
我国设立的初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教育内容上除了要对学生的基础认知进行指导以外,还需要培养学生较为实际的职业能力。这就需要在课程设置上加入某些具体科目的教学课程,例如:餐饮服务、沟通技巧、工厂操作流程等,让学生深入理解在社会中从事这些工作的意义所在,并且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客观地认知生存环境与社会群体价值。对于初等职业学校的弱势学生群体而言,培训专业技术时所选用的教材要难度适中,考虑大多数儿童的智力水平,充分了解每个阶段孩子成长的特点,从而因材施教。另外,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所选用的教育方法需要加以处理,一般情况下,能够以简单、形象、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的知识要选择相应的教育模式。目前,在现代化教育平台的支撑下,要多采用画图、视频等方式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
弱势儿童虽然在生理上有一定的缺陷,但随着国家医疗水平及社会环境的变革,有可能令其找到自身价值的独特闪光点。这与社会机构的变化不无关系,因为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社会发展中的栋梁之材。针对弱势儿童的教育内容也要尽量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在教学内容中加入时下社会中供求人数都较多的职业门类中的知识,以便于学生学到手的技能能够较快地转化为社会产能,从而提升职业学校的教育质量。
(三)完善校方教育资源的配置
教育资源主要体现在具体的教学用硬件配置与师资,特别是后者对于初等职业学校来讲十分重要[3]。教师的能力与爱心是使弱势儿童走向光明的重要依托。对于职业学校的教师队伍来讲,要能够针对不同年龄层学生群体的状况,实施不同的课程教学。可见,教师的作用异常重要。作為特殊职业教育学校而言,提升教师队伍的领导力是构建教学指导内容的核心。而且,教学资源的配置是以教师的需求为导向,而教师的教学过程的实施又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这样一来,校方要想办法了解学生的学习目标与兴趣所在,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够从根本上提升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国彩.建立全新的初等职业教育体系[J].中国农村教育,2010,11(08):156-157.
[2]蓝建,田辉,李协京,姜晓燕,邹俊伟.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公共教育服务类型研究——以美国、日本、俄罗斯、印度、巴西为例[J].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11,2(04):114-115.
[3]罗红艳.公平责任:新世纪中国弱势教育现象政府治理的伦理指向[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1,8(08):147-148.
[4]张富良.建构对弱势群体的社会关怀新探[J].求实,2010,(10):112-114.
[5]郭岩.弱势群体教育的政策保障[J].辽宁教育研究,2010(05):156-157.
【关键词】初等职业教育 弱势儿童 专业教育
前言:人作为生命主体,其存在本身就具有至高无上的绝对价值与尊严,每个生命个体都应该受到足够的尊重。但就弱势儿童而言,往往这么简单的存在感,需要经过一定程度的努力,才有可能获得如此这般感受。特殊教育是现代社会中的一种服务项目,对弱势孩童而言,它不仅仅是一处容身之所,拥有接受教育的权力,它更是一个心灵的圣地,帮助那些生理有缺陷的孩童重拾自信心、燃起属于他们的生命之光。
一、针对弱势儿童初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
在现代社会环境中,弱势儿童的成长氛围较以往有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与社会基金组织关注到弱势孩童的教育与成长方面。这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来讲,是一项较为重要的举动。
(一)以学生发展为教育之本
现代社会的教育策略都讲求“以人为本”,特别是针对弱势儿童教育的初等职业学校来讲,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完善教学质量更是非常明智的选择。我国从事该类教育的机构立下了“育人形成亮点、专业有特点、师生健康发展、效能不断提升”的理想愿景及教育规划,这对于学校实施自身的教育策略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构建教育管理机制的原则,才能形成特殊职业学校追求发展的良性氛围。
教务与学校管理始终围绕学生能力的提升而展开,这将形成强烈的驱动力,从而监督相关执行者落实具体的教育内容,夯实教育目标。另外,学校为了进一步贯彻、执行教学内容,为学生建立详细的档案,针对每一个学生的情况进行一对一式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任课老师,并且教育成果与教师的绩效进行挂钩,多项内容都能通过翔实的档案管理工作体现出来,加强了初等职业学校中各环节有序治理的规范性,如若长期执行下去,对于提升教学质量有极大的益处。
(二)规范教育方法,提高就业率
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某一具体岗位的人才。所以,我国初等职业学校就必须解决大多数弱势儿童的就业问题。这就需要校方有一个独立的负责人,专门处理学生就业事项,解决特殊学生的就业问题。一般情况下,国家对于弱势学生的就业给予一定的政策待遇,职业学校与安置单位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仍需要校方做好相应的跟踪服务工作,才能够保证该群体能够真正融入新的工作岗位之中。而且,对于符合条件的学生,校方给予其优先安置工作的权力,前提是该学生综合表现良好、专业成绩合格、技能合规,以及身体状况相对较好。只有满足学校规定的种种条件,且经过学生自愿申请,校方才能为其安排工作。
二、实施特殊的教育与就业策略
由于弱势儿童的智力水平受到限制,很多孩童一出生就呈现出感知能力低、理解能力弱等特征。普通人的正常生活对于他们这样的孩子来讲成为奢求,生存与学习都存在一定的障碍。这样一来,特殊教育机构的重要性凸显,它能够包容弱势儿童,让他们在机构教育的环境下健康成长,关注孩童的心理建设。初等职业教育机构从教学策略上采取了项目实验课堂、档案验收、随堂测评等方法,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较为规范的管理。
(一)项目试验课堂,提升学生实际技术水平
基于弱势儿童的群体特殊性,对其教育策略的展开就要采取不同于一般学校教学的方法。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往往采取单项式传授知识的方法,这针对某些弱势儿童的教育课堂是行不通的。随着教学手段的不断改革,在目前的教育过程中,可以采用项目式的实验教学法进行教学,类似在学校环境中搭建一个教育基地。在该形式中,根据职业特点,采取特殊的教育思路,加強学生对某类职业的深入理解。例如:在该职业学校的食堂内开辟一个专用试验教育的通道,在实际项目中指导学生扮演该领域实际工作中的角色,让学生亲自体验该岗位所需的职业技能,从而加深学习专业技能的印象,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从学生心理建设着手,巩固学生良性心态
从事特殊教育事业与其他教育形式最为不同的一项就在于要时刻将学生的心态教育放在第一位。这是学生生理的特殊性决定的,也是该类职业教育机构展开教育培训过程的难点之一。完善学校的教师队伍,是执行学生心理教育指导工作的前提条件。进一步夯实班级班主任老师的教学能力,督导其完成日常的教育工作与心理指导工作,鼓励教学创新,带动班集体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与生活氛围,从而为学生身心健康提供优良的成长空间。要想培养学生形成健康心态,就必须从培养其热爱生活、热爱校园开始,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与爱护公共财产的意识,加强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从侧面教育学生懂得尊重他人。因为只有尊重他人在先,别人才能尊重你。类似这样的人际交往能力的传教,需要教师耐心指引,才能让弱势儿童加深理解,深谙其中的人生道理。这对于学生日后更加顺利的走入社会中工作岗位有一定的帮助,为工作中培养融洽的人际关系网络创造了重要前提。通过这种教育方式的广泛传播,能够巩固特殊职业学校自身的办学目标,从而实施一系列合理、合规的教育模式。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效,使得该类教育机构产生了不同以往的变化,变得“人情味”更浓厚,学生心态更加健康。
(三)在学校内部设立职业指导部门
弱势儿童自从跨入初等职业教育的大门,就是为了使自身的基础生存能力得到提升,从而获得某一个具体的工作岗位,实现个人的价值[1]。所以,在学校内部设立职业指导部门是极为必要的,同时需要配置较为专业的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在该项指导工作的整个环节中,当一个新学生入学时就要涉及这部分的课程,在学生的脑海中埋下一个理想目标的种子,从而令其未来几年的学习生涯更有目标。而且,这个环节的工作内容是循序渐进展开的,针对不同年级的弱势儿童群体进行不同重点的指导教育,一方面可以因材施教,另一方面可以针对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及年龄特点进行区分,提高职业教育指导的效果。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校方往往采取问卷调查与讲座的形式展开指导工作,打开学生的视野,了解就业形势。近年来,该项工作的进展状况良好,令学生更好地了解现今社会环境,并对生命本身有理性的认知。 除了对学生的职业方向进行有效的指导以外,学校还需根据社会就业形势进行及时的调查与总结。从而提供给学生一手的就业咨询。在实践中,可以广泛征求特殊用人单位对初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意见,从社会岗位需求着手进行学生培养教育工作,这对于弱势儿童的教育质量极为有利,同时也能够缩短职业技能教育的时间,令学生短期就能够学好一门手艺并投入到实际工作之中。教育时间与教育环节的减缩对于弱势儿童的教育是十分有利的,由于很多弱势孩童的记忆能力与其他孩子有所差距,如果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教育过程,并及时进行生产实践,这就可以加深其理解能力。
职业学校随着社会格局的改换,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状态。学校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建立就业促进服务保障机制。通过一系列考核、培养、探究工作的实施,确定该机制的可行性策略,将其投入到实际职业就业过程之中。该机制能够提升学生的整体就业水平,改善学生的就业环境,从而为社会、为学校带来一定的福利。
三、强调职业教育的特殊性
初等职业教育机构作为以职业技能为重点培养目标的教学机构,有其独特的教育职能。不仅要能够培养弱势儿童的基本生存自理能力,最好还能够在此基础上塑造弱势孩童的某项职业能力,令其重燃自信,从而实现人生价值。
(一)基础素质培养
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但对于弱势儿童来讲跟上时代潮流往往是奢侈的理想。不管怎样,基础素质的培养是初等职业教育的教学重点,只有夯实教育基础,才能有可能谈到更深层次的技能培养。
读、写能力是人类生存所必备的基本技能,在学生身体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学习这些基本技能是普及职业技能的基础[2]。但由于弱势儿童自身能力天生就存在不同程度的削弱,这就需要现代初等职业教育内容要能够涵盖这些教学课程内容,从而从另外的角度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及综合素质培养。另外,随着现代各项技术水平的提高,学校教育设施也有着一定的改善,很多学校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受到广大教师及学生的欢迎。网络信息技术手段的不断革新,改变了初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在学校多种技术手段的融合下,创新课堂教学内容,改换教学思路,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扩展了学生的视野,这对于初等职业教育机构来讲,令其教育质量提升了一个台阶。
(二)塑造职业能力
我国设立的初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教育内容上除了要对学生的基础认知进行指导以外,还需要培养学生较为实际的职业能力。这就需要在课程设置上加入某些具体科目的教学课程,例如:餐饮服务、沟通技巧、工厂操作流程等,让学生深入理解在社会中从事这些工作的意义所在,并且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客观地认知生存环境与社会群体价值。对于初等职业学校的弱势学生群体而言,培训专业技术时所选用的教材要难度适中,考虑大多数儿童的智力水平,充分了解每个阶段孩子成长的特点,从而因材施教。另外,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所选用的教育方法需要加以处理,一般情况下,能够以简单、形象、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的知识要选择相应的教育模式。目前,在现代化教育平台的支撑下,要多采用画图、视频等方式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
弱势儿童虽然在生理上有一定的缺陷,但随着国家医疗水平及社会环境的变革,有可能令其找到自身价值的独特闪光点。这与社会机构的变化不无关系,因为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社会发展中的栋梁之材。针对弱势儿童的教育内容也要尽量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在教学内容中加入时下社会中供求人数都较多的职业门类中的知识,以便于学生学到手的技能能够较快地转化为社会产能,从而提升职业学校的教育质量。
(三)完善校方教育资源的配置
教育资源主要体现在具体的教学用硬件配置与师资,特别是后者对于初等职业学校来讲十分重要[3]。教师的能力与爱心是使弱势儿童走向光明的重要依托。对于职业学校的教师队伍来讲,要能够针对不同年龄层学生群体的状况,实施不同的课程教学。可见,教师的作用异常重要。作為特殊职业教育学校而言,提升教师队伍的领导力是构建教学指导内容的核心。而且,教学资源的配置是以教师的需求为导向,而教师的教学过程的实施又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这样一来,校方要想办法了解学生的学习目标与兴趣所在,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够从根本上提升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国彩.建立全新的初等职业教育体系[J].中国农村教育,2010,11(08):156-157.
[2]蓝建,田辉,李协京,姜晓燕,邹俊伟.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公共教育服务类型研究——以美国、日本、俄罗斯、印度、巴西为例[J].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11,2(04):114-115.
[3]罗红艳.公平责任:新世纪中国弱势教育现象政府治理的伦理指向[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1,8(08):147-148.
[4]张富良.建构对弱势群体的社会关怀新探[J].求实,2010,(10):112-114.
[5]郭岩.弱势群体教育的政策保障[J].辽宁教育研究,2010(05):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