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学习、理解规范,对照日常工作实践,本文从防雷装置的检测范围、检测项目、检测要求和方法以及检测仪器等方面的部分内容进行阐述,体会出在日常的检测工作中,从事者要学习、理解、应用好规范细节,并结合建筑物实际情况,防雷装置应从定性和定量方面,从直击雷和雷击电磁脉冲两部分做好防雷检测工作,确保社会、人员和财物的安全。
关键词:防雷检测 规范学习 实践体会
中图分类号:GS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2(a)-0000-00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是防雷减灾管理的一项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工作,防雷减灾已纳入到安全生产之中,防雷安全检测工作开展至今已有一段时期,但全国各地对检测工作的内容、形式等互有差别。经过十多年的实践,现首次以规范来标准建筑物防雷安全检测的日常工作。从学习规范和日常工作实践中,笔者对规范中的部分内容有如下理解和体会:
1 检测范围
规范中列出的“铁路系统;车辆、船舶、飞机及离岸装置;地下高压管道;与建筑物不相连的管道、电力线和通信线”三种内容不属于该规范的技术标准范围,但笔者认为,既然气象行政主管机构负责社会的防雷减灾安全管理工作,那么雷电对人、物、财产等可能或已经造成危害的,按属地原则都属于日常工作负责管理的范畴,只是在技术规范引用及使用上有所区别而以,规范不等同于管理,否则将造成职责不明。
2 检测项目
规范中从“建筑物的防雷分类、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防雷区的划分、电磁屏蔽、等电位连接、电涌保护器(SPD)”等八个方面确定了检测的项目内容,这就很好地规范和统一安全检测的工作内容。但是在日常的检测中对这八个项目的确定要有所选取,并不是每幢建筑物每次檢测都要涉及到这八个项目,这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例如从首次检测和后续检测、建筑物防雷类别和使用性质等情况进行选取检测项目,以避免检测工作的遗漏或重复。
3 检测要求和方法
3.1 防雷类别
“在设有低压电气系统和电子系统的建筑物需防雷击电磁脉冲的情况下,当该建筑物不属于第一类、第二类和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和不处于其他建筑物或物体的保护范围内时,宜将其划属第三类防雷建筑物”。从多年的雷击事故调查统计中不难发现,电气、电子系统遭受雷击损坏占有较大的比例,从中可说明两点:一是随着电气、电子设备的大量普及,其遭受雷击损坏的概率在加大且严重;二是防雷安全检测大部分还是停留在直击雷防护的简单检测中,对弱电信息系统的雷击电磁脉冲的检测较少。特别是对于一些信息系统规模小的场所的检测容易忽略,比如说地磅及其机房,一般地磅的感应器等设备在地面,而地磅机房也是很小的房间,对于一些年雷暴日少的地方,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计算其不在防雷类别之中,然而其存在弱电电子设备,那么雷击电磁脉冲就极易对其造成破坏(长期雷击灾害调查统计中个例不少)。因此,对雷电可能对设有低压电气和电子系统的建筑物造成破坏时,应将其划属到防雷类别中,并且不仅对其雷击电磁脉冲的检测有所要求,还应对其的直击雷有所要求。防雷类别的确定,不仅对检测还是设计至关重要,因为不同类别建筑物其采取的防护措施及检测项目、要求是不同的。
3.2 量的明确规定
以往检测中对于已安装的防雷装置是否合格,特别是涉及到锈蚀情况、承受力等量的问题比较主观,现规范明确了这方面量的问题,比如“接闪器、明敷引下线中将金属体锈蚀1/3以上视为锈蚀,需整改”、“每个支持件承受小于49N(5kgf)的垂直拉力时视为不合格,需整改等”、“测量明敷引下线与附近其他电气线路的距离,一般不应小于1m”等。对于金属体锈蚀程度1/3以上要视金属体最初设计安装的尺寸大小,如有些金属体最初尺寸较大,锈蚀1/3以后的实际尺寸还符合防雷规范要求时,则应视为合格;对于明敷引下线与附近其他电气线路的距离问题,笔者认为,暗敷引下线与电气线路的距离也应参照规范不应小于1m。
3.3 接地装置的检测
接地装置的检测在建筑物防雷检测项目中特别重要,因为设置防雷装置的目的就是将雷击流、过电压最终泄放入大地,所以接地很关键。对于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测量规范中要求做到“三同”(即每次检测都应固定在同一位置,采用同一台仪器,采用同一种方法测量),这样检测的数据才有可比性、同一性。三极法的检测方法如图1:
G——被测接地装置;P——测量用的电压极;C——测量用的电流极;
E——测量用的工频电源;A——交流电流表;V——交流电压表;D——被测接地装置的最大对角线长度。
图 1 三极法的原理接线图
3.4雷击电磁脉冲的检测
对于雷击电磁脉冲的检测规范中详细地列出了防雷区、电磁屏蔽、等电位连接和电涌保护器(SPD)的检查检测内容和事项,这就对建筑物防雷击电磁脉冲的检测提供了依据。由此可得,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将从以往简单的直击雷检测为主转为以直击雷和雷击电磁脉冲的双重检测作为主,特别是雷击电磁脉冲的检测。据统计,雷击损害中,电气、电子等弱电系统的损害占有较大比例,损失较严重,可见雷击电磁脉冲的检测不仅是安全检测的重中之重,也对装有电气、电子系统的建筑物的防雷装置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标准。
4 检测仪器
从规范中的检测项目和检测技术要求等不难看出,不仅是检测内容较以往有了更多的要求,检测仪器也相应的有所增加。这不仅增加了日常检测工作的内容,还提出了更高的检测要求,以及具备更多专业性强的人才技能。
5 结语
从以上几方面的内容学习理解规范,认为防雷检测是社会安全生产内容之一,日常工作中应以规范为依据,结合实际情况,做好防雷安全检测,造福社会、造福人类。同时认为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规范不只是日常检测的规范依据,也是建筑物防雷装置设计的规范依据之一。以上如有不妥之处请同行给予批评指正,以利于更好地学习、理解、应用规范,做好建筑物的防雷安全检测。
参考文献
[1]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关键词:防雷检测 规范学习 实践体会
中图分类号:GS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2(a)-0000-00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是防雷减灾管理的一项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工作,防雷减灾已纳入到安全生产之中,防雷安全检测工作开展至今已有一段时期,但全国各地对检测工作的内容、形式等互有差别。经过十多年的实践,现首次以规范来标准建筑物防雷安全检测的日常工作。从学习规范和日常工作实践中,笔者对规范中的部分内容有如下理解和体会:
1 检测范围
规范中列出的“铁路系统;车辆、船舶、飞机及离岸装置;地下高压管道;与建筑物不相连的管道、电力线和通信线”三种内容不属于该规范的技术标准范围,但笔者认为,既然气象行政主管机构负责社会的防雷减灾安全管理工作,那么雷电对人、物、财产等可能或已经造成危害的,按属地原则都属于日常工作负责管理的范畴,只是在技术规范引用及使用上有所区别而以,规范不等同于管理,否则将造成职责不明。
2 检测项目
规范中从“建筑物的防雷分类、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防雷区的划分、电磁屏蔽、等电位连接、电涌保护器(SPD)”等八个方面确定了检测的项目内容,这就很好地规范和统一安全检测的工作内容。但是在日常的检测中对这八个项目的确定要有所选取,并不是每幢建筑物每次檢测都要涉及到这八个项目,这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例如从首次检测和后续检测、建筑物防雷类别和使用性质等情况进行选取检测项目,以避免检测工作的遗漏或重复。
3 检测要求和方法
3.1 防雷类别
“在设有低压电气系统和电子系统的建筑物需防雷击电磁脉冲的情况下,当该建筑物不属于第一类、第二类和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和不处于其他建筑物或物体的保护范围内时,宜将其划属第三类防雷建筑物”。从多年的雷击事故调查统计中不难发现,电气、电子系统遭受雷击损坏占有较大的比例,从中可说明两点:一是随着电气、电子设备的大量普及,其遭受雷击损坏的概率在加大且严重;二是防雷安全检测大部分还是停留在直击雷防护的简单检测中,对弱电信息系统的雷击电磁脉冲的检测较少。特别是对于一些信息系统规模小的场所的检测容易忽略,比如说地磅及其机房,一般地磅的感应器等设备在地面,而地磅机房也是很小的房间,对于一些年雷暴日少的地方,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计算其不在防雷类别之中,然而其存在弱电电子设备,那么雷击电磁脉冲就极易对其造成破坏(长期雷击灾害调查统计中个例不少)。因此,对雷电可能对设有低压电气和电子系统的建筑物造成破坏时,应将其划属到防雷类别中,并且不仅对其雷击电磁脉冲的检测有所要求,还应对其的直击雷有所要求。防雷类别的确定,不仅对检测还是设计至关重要,因为不同类别建筑物其采取的防护措施及检测项目、要求是不同的。
3.2 量的明确规定
以往检测中对于已安装的防雷装置是否合格,特别是涉及到锈蚀情况、承受力等量的问题比较主观,现规范明确了这方面量的问题,比如“接闪器、明敷引下线中将金属体锈蚀1/3以上视为锈蚀,需整改”、“每个支持件承受小于49N(5kgf)的垂直拉力时视为不合格,需整改等”、“测量明敷引下线与附近其他电气线路的距离,一般不应小于1m”等。对于金属体锈蚀程度1/3以上要视金属体最初设计安装的尺寸大小,如有些金属体最初尺寸较大,锈蚀1/3以后的实际尺寸还符合防雷规范要求时,则应视为合格;对于明敷引下线与附近其他电气线路的距离问题,笔者认为,暗敷引下线与电气线路的距离也应参照规范不应小于1m。
3.3 接地装置的检测
接地装置的检测在建筑物防雷检测项目中特别重要,因为设置防雷装置的目的就是将雷击流、过电压最终泄放入大地,所以接地很关键。对于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测量规范中要求做到“三同”(即每次检测都应固定在同一位置,采用同一台仪器,采用同一种方法测量),这样检测的数据才有可比性、同一性。三极法的检测方法如图1:
G——被测接地装置;P——测量用的电压极;C——测量用的电流极;
E——测量用的工频电源;A——交流电流表;V——交流电压表;D——被测接地装置的最大对角线长度。
图 1 三极法的原理接线图
3.4雷击电磁脉冲的检测
对于雷击电磁脉冲的检测规范中详细地列出了防雷区、电磁屏蔽、等电位连接和电涌保护器(SPD)的检查检测内容和事项,这就对建筑物防雷击电磁脉冲的检测提供了依据。由此可得,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将从以往简单的直击雷检测为主转为以直击雷和雷击电磁脉冲的双重检测作为主,特别是雷击电磁脉冲的检测。据统计,雷击损害中,电气、电子等弱电系统的损害占有较大比例,损失较严重,可见雷击电磁脉冲的检测不仅是安全检测的重中之重,也对装有电气、电子系统的建筑物的防雷装置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标准。
4 检测仪器
从规范中的检测项目和检测技术要求等不难看出,不仅是检测内容较以往有了更多的要求,检测仪器也相应的有所增加。这不仅增加了日常检测工作的内容,还提出了更高的检测要求,以及具备更多专业性强的人才技能。
5 结语
从以上几方面的内容学习理解规范,认为防雷检测是社会安全生产内容之一,日常工作中应以规范为依据,结合实际情况,做好防雷安全检测,造福社会、造福人类。同时认为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规范不只是日常检测的规范依据,也是建筑物防雷装置设计的规范依据之一。以上如有不妥之处请同行给予批评指正,以利于更好地学习、理解、应用规范,做好建筑物的防雷安全检测。
参考文献
[1]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