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以此为依据,提出加强财务内控意识、对预算工作进行控制、建立内控审计制度,发挥外部监督机构作用的有效措施,旨在事业单位通过建立完善的财务内控制度,促进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预算编制;不相容岗位
目前,我国的经济不断地发展,事业单位也逐渐加强了财务管理方面的改革,并逐步完善了预算制度及财政审批制度,内部控制的作用在单位中的作用逐渐显现出来,但在实际的财务内控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事业单位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相关的管理人员务必要认识到内部控制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并加以及时的改正,进而保证财务管理的有效性,为事业单位获得更高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一、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
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现状为预算工作没有进行内部的批复工作,导致预算执行力度不强,没有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使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不足,对于预算管理的工作过于粗放化,预算编制及预算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随意性,约束力不强。在单位内部没有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导致预算执行进度无法管控,进而对财务内部控制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内控制度不健全
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不够健全,会对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带来一定的应,最重要的问题还是监管工作没有彻底的分离,导致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高,安全性较低。另外,单位的会计信息失真,导致信息质量无法保障,对事业单位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内控制度的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单位内部没有树立完善的内控控制制度,对单位的实际效益造成较大影响。②虽然已经制定了内控制度,但没有结合单位的实际运营状况,没有严格遵照相关的管理制度,影响日常工作的开展[1]。
二、影响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因素分析
(一)应遵循的原则
首先,事业单位在建立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应当遵循重要性、全面性、制衡性的原则,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将财务内部控制工作贯穿于整个单位经营活动的执行、监督与重大决策的过程中,逐步实现对于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全过程管控。
(二)建立与实施制度
首先,在事业单位内部,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是整个财务内部控制建设的主要负责人,在内控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在单位实际的运营及监督管理方面应当将自身的领导作用发挥到最大化。同时,相关的工作人员应当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认真学习相关的控制规范制度及专业的知识,逐步制定与单位情况相适应的管理制度。若有特殊的业务,也要遵循内部控制原理,制定针对性较强的制度。最后,在实际的内部控制过程中,要逐步落实责任制,将单位内部的工作进行合理的划分,使工作人员都能够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并根据单位负责人作出的内部控制指示,将自身的效用发挥到最大化,逐步构建全员参与的运行机制。
(三)实施方式
1.不相容岗位互相分离
在单位内部设立财务内控的关键岗位,进一步明确职责及权限,保证岗位的分离。例如:将提出事项申请的岗位与进行事项审批的岗位进行合理的划分,保证这种相关的岗位,不可设置为同一名员工。
2.内部授权审批控制
在单位内部要进一步明确各个部门及各个岗位的日常工作及业务办理权限,明确员工的相应责任,并逐步建立重大事项的会签及重大决策制度。
3.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在单位内部要有效的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会计人员的岗位责任制,不断的规范基础化的工作,强化档案管理工作,使会计工作有效的展开[2]。
4.信息公开机制
在单位内部财务部门要积极加大与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定期开展信息核对的工作,实现资源共享,进一步确保事业单位内部与外部信息的沟通,保证单位的内控信息能够及时传达给相关的工作人员。
三、完善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财务内控意识,树立正确的内控观念
在事业单位内部,建立有效的内控制度,培养第一责任人,在风险问题发生时能够及时作出应对的措施,并通过在单位内部定期开展宣传教育的工作,相关的负责人员要清楚地了解事业单位内部的关键点,认识到建立内控制度对使用单位发展的重要性,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还对整个经营活动的风险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加强财务内控意识的同时,逐步构建完善的内控环境,促进内控制度的建设工作。在事业单位内部建立完善的财务内控体系,能够使事业单位的经营流程有章可循,逐步建立相互牵制及制约的关系,对着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活动不断的流动,使所有的业务环节都经过财务内控管理工作,形成各部门员工之间互相配合及联结的内部控制机制[3]。
(二)对预算工作进行控制
1.在事业单位内部,财务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加大对于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逐步建立起与各个预算部门之间的沟通渠道,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要定期与部门的领导及财务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及时追踪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进度,在各个部门遇到内部问题时进行主动地解决与协调。另外,不断的应用预算控制系统,对于相关的负责人进行合理的授权,并根据基层员工及管理者的意见进行总结,不断的完善内控系统,将预算工作的实际效用发挥到最大化,进而为财务内控工作提供有力的数据信息。
2.在收入預算控制方面,财务部门应当结合单位内部的实际情况,对于实际的合同发票及实际收款进行核对,在发现不一致时要及时找出问题的根源,并作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单位的收入流失。利用信息化的系统对单位的财政收入及支出进行实时监控,有效的减少因人为核算造成的损失,促进单位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4]。
(三)建立内控审计制度,发挥外部监督机构的作用
首先,从内部监督的角度来看,事业单位内部应当设立有效的内部设计机构,并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及权威性,并保证得到单位内部各个部门的重视程度,将对于内部岗位的监督职能发挥到最大化。利用内部审计机构,将风险防范工作做在事前,注重事前的风险评估,并对事业单位内部存在的问题及缺陷进行不断的优化与完善,注重事后的控制工作,进而促进内控制度体系的完善。财务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应当积极配合内部审计部门,做好沟通协调的工作,进而为财务内控工作的开展奠定稳固的基础。从外部监督的角度来看,事业单位要将信息对外公开化,接受大众的监督与社会的监督,使事业单位能够处于合理的发展环境下,逐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事业单位内部建立完善的财务内控制度,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财产安全,还能够使财务工作健康的进行,通过对事业单位内部的分析,找出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作出解决对策,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从工作角度出发,将财务管理工作推到新的层面中,逐步构建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有效的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涂国富.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8 (24):13-14.
[2]张志新.内部控制视角下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浅析[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8 (12):221.
[3]刘秀民.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8 (12):235-236.
[4]张京京.探讨事业单位在财务集中核算下的财务管理及监督[J].中国集体经济,2018 (36):133-134.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预算编制;不相容岗位
目前,我国的经济不断地发展,事业单位也逐渐加强了财务管理方面的改革,并逐步完善了预算制度及财政审批制度,内部控制的作用在单位中的作用逐渐显现出来,但在实际的财务内控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事业单位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相关的管理人员务必要认识到内部控制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并加以及时的改正,进而保证财务管理的有效性,为事业单位获得更高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一、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
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现状为预算工作没有进行内部的批复工作,导致预算执行力度不强,没有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使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不足,对于预算管理的工作过于粗放化,预算编制及预算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随意性,约束力不强。在单位内部没有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导致预算执行进度无法管控,进而对财务内部控制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内控制度不健全
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不够健全,会对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带来一定的应,最重要的问题还是监管工作没有彻底的分离,导致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高,安全性较低。另外,单位的会计信息失真,导致信息质量无法保障,对事业单位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内控制度的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单位内部没有树立完善的内控控制制度,对单位的实际效益造成较大影响。②虽然已经制定了内控制度,但没有结合单位的实际运营状况,没有严格遵照相关的管理制度,影响日常工作的开展[1]。
二、影响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因素分析
(一)应遵循的原则
首先,事业单位在建立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应当遵循重要性、全面性、制衡性的原则,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将财务内部控制工作贯穿于整个单位经营活动的执行、监督与重大决策的过程中,逐步实现对于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全过程管控。
(二)建立与实施制度
首先,在事业单位内部,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是整个财务内部控制建设的主要负责人,在内控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在单位实际的运营及监督管理方面应当将自身的领导作用发挥到最大化。同时,相关的工作人员应当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认真学习相关的控制规范制度及专业的知识,逐步制定与单位情况相适应的管理制度。若有特殊的业务,也要遵循内部控制原理,制定针对性较强的制度。最后,在实际的内部控制过程中,要逐步落实责任制,将单位内部的工作进行合理的划分,使工作人员都能够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并根据单位负责人作出的内部控制指示,将自身的效用发挥到最大化,逐步构建全员参与的运行机制。
(三)实施方式
1.不相容岗位互相分离
在单位内部设立财务内控的关键岗位,进一步明确职责及权限,保证岗位的分离。例如:将提出事项申请的岗位与进行事项审批的岗位进行合理的划分,保证这种相关的岗位,不可设置为同一名员工。
2.内部授权审批控制
在单位内部要进一步明确各个部门及各个岗位的日常工作及业务办理权限,明确员工的相应责任,并逐步建立重大事项的会签及重大决策制度。
3.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在单位内部要有效的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会计人员的岗位责任制,不断的规范基础化的工作,强化档案管理工作,使会计工作有效的展开[2]。
4.信息公开机制
在单位内部财务部门要积极加大与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定期开展信息核对的工作,实现资源共享,进一步确保事业单位内部与外部信息的沟通,保证单位的内控信息能够及时传达给相关的工作人员。
三、完善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财务内控意识,树立正确的内控观念
在事业单位内部,建立有效的内控制度,培养第一责任人,在风险问题发生时能够及时作出应对的措施,并通过在单位内部定期开展宣传教育的工作,相关的负责人员要清楚地了解事业单位内部的关键点,认识到建立内控制度对使用单位发展的重要性,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还对整个经营活动的风险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加强财务内控意识的同时,逐步构建完善的内控环境,促进内控制度的建设工作。在事业单位内部建立完善的财务内控体系,能够使事业单位的经营流程有章可循,逐步建立相互牵制及制约的关系,对着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活动不断的流动,使所有的业务环节都经过财务内控管理工作,形成各部门员工之间互相配合及联结的内部控制机制[3]。
(二)对预算工作进行控制
1.在事业单位内部,财务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加大对于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逐步建立起与各个预算部门之间的沟通渠道,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要定期与部门的领导及财务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及时追踪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进度,在各个部门遇到内部问题时进行主动地解决与协调。另外,不断的应用预算控制系统,对于相关的负责人进行合理的授权,并根据基层员工及管理者的意见进行总结,不断的完善内控系统,将预算工作的实际效用发挥到最大化,进而为财务内控工作提供有力的数据信息。
2.在收入預算控制方面,财务部门应当结合单位内部的实际情况,对于实际的合同发票及实际收款进行核对,在发现不一致时要及时找出问题的根源,并作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单位的收入流失。利用信息化的系统对单位的财政收入及支出进行实时监控,有效的减少因人为核算造成的损失,促进单位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4]。
(三)建立内控审计制度,发挥外部监督机构的作用
首先,从内部监督的角度来看,事业单位内部应当设立有效的内部设计机构,并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及权威性,并保证得到单位内部各个部门的重视程度,将对于内部岗位的监督职能发挥到最大化。利用内部审计机构,将风险防范工作做在事前,注重事前的风险评估,并对事业单位内部存在的问题及缺陷进行不断的优化与完善,注重事后的控制工作,进而促进内控制度体系的完善。财务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应当积极配合内部审计部门,做好沟通协调的工作,进而为财务内控工作的开展奠定稳固的基础。从外部监督的角度来看,事业单位要将信息对外公开化,接受大众的监督与社会的监督,使事业单位能够处于合理的发展环境下,逐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事业单位内部建立完善的财务内控制度,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财产安全,还能够使财务工作健康的进行,通过对事业单位内部的分析,找出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作出解决对策,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从工作角度出发,将财务管理工作推到新的层面中,逐步构建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有效的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涂国富.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8 (24):13-14.
[2]张志新.内部控制视角下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浅析[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8 (12):221.
[3]刘秀民.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8 (12):235-236.
[4]张京京.探讨事业单位在财务集中核算下的财务管理及监督[J].中国集体经济,2018 (36):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