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尚无《反垄断法》,也没有明确各公司的市场占有率,而现有运营商已有优势不会自动放弃,所以除非有别的法律政策规定,否则不容易改变现有格局
在长达三年的讨论、评估后,中国电信业的再重组方案似乎就要尘埃落定。中国联通被拆分,CDMA业务并入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GSM业务和其他业务并入中国网通,成为新的中国联通;中国铁通则并入中移动,形成新的中移动。从而形成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足鼎立”之势。中国卫星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将并入一家国有航空业集团。
据信息产业部部长王旭东透露,具体方案已在今年两会前的国务院工作会议上讨论。
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也表示,电信重组将在今年内实现。此情形下,传闻中的重组方案似乎只待红头文件公布。
中银国际发表研究报告则分析说,信产部和国家发改委、国资委的领导层将在今年3月结束任期,估计重组可能在2008年晚些时候拉开序幕。
方案之争
其实,目前传闻中的重组方案大家并不陌生,联通拆分的传闻也由来已久。
1994年中国联通公司成立,开始了只有中国电信与联通两家竞争“双垄断”市场格局。而在中国联通成立之前,中国电信曾经孤独地走了40年,中国联通的成立被认为是中国电信改革的起点。
回顾历史,在1998年到2002年之间,中国电信市场还有两次重大电信改革与重组,均针对市场传统的主导公司——中国电信。1999年2月,中国电信第一次拆分,中国移动从电信分拆出来。
伴随着2002年5月16日,“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和“中国网通集团公司”正式挂牌,中国电信领域形成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卫星和铁通公司等六家基础电信企业和4000多家增值电信、无线寻呼企业相互竞争的市场格局。
中国电信业的市场份额分配随之发生变化。此时,各电信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均低于50%,没有一家独大的局面。来自信息产业部的数据显示,当时,中国移动成为最大的电信运营商,其业务收入也只占全行业的36.6%;新的中国电信集团占33.8%;新的中国网通集团跃居第三,占17.2%;中国联通下降到第四,占11.3%;中国卫星和铁通公司合计只占1.1%。
第二次电信体制改革进一步弱化了原中国电信集团的市场地位,使它失去了曾经拥有的“半壁江山”。
从2006年几家基础运营商的财报来看,中国电信与网通去年营业额只获得单位数增长,且语音业务收入首次出现下滑,中国电信去年纯利比上一年增长4.7%,网通则跌6.7%。到了2007年,电信市场内,向移动业务倾斜的结构失衡进一步加剧。
而自2007年7月开始,中国网通就出现了固话用户数负增长,当月流失量为6万户;到12月则创出2007年单月252.86万户的流失纪录。中国电信市场格局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已经从固话、移动双增长的时代,向此消彼长的发展结构转变。
逐渐失衡的电信市场竞争格局和运营商之间逐渐拉大的业绩鸿沟,成为重组的诱因。中国网通集团总裁张春江和中国电信总经理王晓初早已不止一次地在公开场合或明或暗地表达希望政府尽快实施电信重组的愿望。
2007年12月9日闭幕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表示,2008年将抓紧研究电信企业全业务改造。之后,国家发改委体改所产业研究室一份《中国电信市场结构与有效监管研究》的报告出世,将“电信重组”纳入到2008年的日程当中。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产业室主任史炜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分析说,2005~2006年间谈的电信重组,焦点是3G牌照的发放、3G标准如何布局,那时是海外在华的电信跨国公司着急;2007年谈重组,焦点是解决电信市场结构失衡问题,以消除中移动一家独大为核心,中国的固网运营商最急。而眼下谈重组,似乎关注的焦点只有重组本身和时间表的制定,所以试图借重组大做文章的投行、券商最急。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表示,“五合三”方案不见得是最优方案,但总比不做好。目前,电信市场中的业务不平衡,所以重组应该是多数运营商所希望的。
邬贺铨也提到,当前的重组绝非政府一宣布就行。上述这些电信业公司大都已经上市,有些甚至是境外上市,显然还有很多资本市场方面的工作要做。中银国际的报告认为,中国电信收购CDMA业务可能支付高昂代价,但可能仍很难让中国联通的股东满意。
如何让竞争势均力敌?
目前,中国移动的净利润超过其他三家运营商,中国移动的市值早已是其他三大运营商市值之和的数倍。
中国移动占据全国手机用户70%、全部电话(固网+移动)用户40%的比例,对高端用户保有量则超过了40%。而從利润来看,中国移动的收入份额是中国联通的3倍多,纯利润则是十倍多。
按照正常的逻辑,若重组后,市场上能出现三家实力相当、全业务电信运营商,竞争合理,进而带来资费下降,才算是实现了重组的目标。
但这个目标看来,似乎仍比较远。邬贺铨认为,单纯的全业务经营的确无法解决有效竞争的问题。目前,中国尚无《反垄断法》,也没有明确各公司市场占有率,而现有运营商已有优势不会自动放弃,所以除非有别的法律政策规定,否则不容易改变现有格局。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阚凯力指出,把CDMA拆分给中国电信、中国联通GSM部分与中国网通合并,整合成本绝对是只不容忽视的拦路虎。
史炜则担心,对全业务的运营只怕运营商还缺乏基本的准备。他告诉本刊记者,目前,固网运营商的经营者们每天百分之百的精力都用在保收入、保用户不流失上,对于重组后干什么、怎么干都还无从考虑。
今年2月,一家与电信运营商关系密切的业内咨询公司“三电咨询”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报告中认为电信产业典型的特征是,网络规模越大,用户越愿意加入,从而形成大网的吸收效应。
从某种程度上讲,电信竞争就是网络规模的竞争,只有势均力敌的运营商之间开展竞争,才能保证竞争的有效性。
史炜分析说,目前,中国移动70%的收入来自于语音业务,而重组后刚刚获得移动许可的固网运营商,若希望在移动通信领域与中国移动竞争基本没有可能;若希望在移动互联网上开展竞争,固网运营商的技术准备和资金投入也很难撼动中国移动。
“三电咨询”报告则提出,在未来电信重组过程中,必须对移动市场份额进行直接限制,报告认为这是国际惯例,研究介绍了国外情况,例如,在韩国,1999年12月,SK电讯宣布收购排行第三的新世纪通信,预计合并后市场份额达56.9%。
韩国政府批准了合并申请,但有个附加条件,要求SK、新世纪两公司的合计市场占有率到2001年6月底降到50%以下,否则每天罚款10亿韩元(约80万美元)。为了满足合并条件,避免高额罚款,新SK电讯不得不减少并停止促销、广告,甚至限制新用户入网,终于如期达到了要求。此后,韩国政府又通过单向号码携带(非SK网络移动电话号码可以在SK网络等不同网内使用,SK网络移动电话号码则只能在SK网内使用)等政策限制SK的市场份额超过50%,以保持市场结构的相对均衡。
在长达三年的讨论、评估后,中国电信业的再重组方案似乎就要尘埃落定。中国联通被拆分,CDMA业务并入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GSM业务和其他业务并入中国网通,成为新的中国联通;中国铁通则并入中移动,形成新的中移动。从而形成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足鼎立”之势。中国卫星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将并入一家国有航空业集团。
据信息产业部部长王旭东透露,具体方案已在今年两会前的国务院工作会议上讨论。
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也表示,电信重组将在今年内实现。此情形下,传闻中的重组方案似乎只待红头文件公布。
中银国际发表研究报告则分析说,信产部和国家发改委、国资委的领导层将在今年3月结束任期,估计重组可能在2008年晚些时候拉开序幕。
方案之争
其实,目前传闻中的重组方案大家并不陌生,联通拆分的传闻也由来已久。
1994年中国联通公司成立,开始了只有中国电信与联通两家竞争“双垄断”市场格局。而在中国联通成立之前,中国电信曾经孤独地走了40年,中国联通的成立被认为是中国电信改革的起点。
回顾历史,在1998年到2002年之间,中国电信市场还有两次重大电信改革与重组,均针对市场传统的主导公司——中国电信。1999年2月,中国电信第一次拆分,中国移动从电信分拆出来。
伴随着2002年5月16日,“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和“中国网通集团公司”正式挂牌,中国电信领域形成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卫星和铁通公司等六家基础电信企业和4000多家增值电信、无线寻呼企业相互竞争的市场格局。
中国电信业的市场份额分配随之发生变化。此时,各电信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均低于50%,没有一家独大的局面。来自信息产业部的数据显示,当时,中国移动成为最大的电信运营商,其业务收入也只占全行业的36.6%;新的中国电信集团占33.8%;新的中国网通集团跃居第三,占17.2%;中国联通下降到第四,占11.3%;中国卫星和铁通公司合计只占1.1%。
第二次电信体制改革进一步弱化了原中国电信集团的市场地位,使它失去了曾经拥有的“半壁江山”。
从2006年几家基础运营商的财报来看,中国电信与网通去年营业额只获得单位数增长,且语音业务收入首次出现下滑,中国电信去年纯利比上一年增长4.7%,网通则跌6.7%。到了2007年,电信市场内,向移动业务倾斜的结构失衡进一步加剧。
而自2007年7月开始,中国网通就出现了固话用户数负增长,当月流失量为6万户;到12月则创出2007年单月252.86万户的流失纪录。中国电信市场格局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已经从固话、移动双增长的时代,向此消彼长的发展结构转变。
逐渐失衡的电信市场竞争格局和运营商之间逐渐拉大的业绩鸿沟,成为重组的诱因。中国网通集团总裁张春江和中国电信总经理王晓初早已不止一次地在公开场合或明或暗地表达希望政府尽快实施电信重组的愿望。
2007年12月9日闭幕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表示,2008年将抓紧研究电信企业全业务改造。之后,国家发改委体改所产业研究室一份《中国电信市场结构与有效监管研究》的报告出世,将“电信重组”纳入到2008年的日程当中。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产业室主任史炜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分析说,2005~2006年间谈的电信重组,焦点是3G牌照的发放、3G标准如何布局,那时是海外在华的电信跨国公司着急;2007年谈重组,焦点是解决电信市场结构失衡问题,以消除中移动一家独大为核心,中国的固网运营商最急。而眼下谈重组,似乎关注的焦点只有重组本身和时间表的制定,所以试图借重组大做文章的投行、券商最急。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表示,“五合三”方案不见得是最优方案,但总比不做好。目前,电信市场中的业务不平衡,所以重组应该是多数运营商所希望的。
邬贺铨也提到,当前的重组绝非政府一宣布就行。上述这些电信业公司大都已经上市,有些甚至是境外上市,显然还有很多资本市场方面的工作要做。中银国际的报告认为,中国电信收购CDMA业务可能支付高昂代价,但可能仍很难让中国联通的股东满意。
如何让竞争势均力敌?
目前,中国移动的净利润超过其他三家运营商,中国移动的市值早已是其他三大运营商市值之和的数倍。
中国移动占据全国手机用户70%、全部电话(固网+移动)用户40%的比例,对高端用户保有量则超过了40%。而從利润来看,中国移动的收入份额是中国联通的3倍多,纯利润则是十倍多。
按照正常的逻辑,若重组后,市场上能出现三家实力相当、全业务电信运营商,竞争合理,进而带来资费下降,才算是实现了重组的目标。
但这个目标看来,似乎仍比较远。邬贺铨认为,单纯的全业务经营的确无法解决有效竞争的问题。目前,中国尚无《反垄断法》,也没有明确各公司市场占有率,而现有运营商已有优势不会自动放弃,所以除非有别的法律政策规定,否则不容易改变现有格局。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阚凯力指出,把CDMA拆分给中国电信、中国联通GSM部分与中国网通合并,整合成本绝对是只不容忽视的拦路虎。
史炜则担心,对全业务的运营只怕运营商还缺乏基本的准备。他告诉本刊记者,目前,固网运营商的经营者们每天百分之百的精力都用在保收入、保用户不流失上,对于重组后干什么、怎么干都还无从考虑。
今年2月,一家与电信运营商关系密切的业内咨询公司“三电咨询”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报告中认为电信产业典型的特征是,网络规模越大,用户越愿意加入,从而形成大网的吸收效应。
从某种程度上讲,电信竞争就是网络规模的竞争,只有势均力敌的运营商之间开展竞争,才能保证竞争的有效性。
史炜分析说,目前,中国移动70%的收入来自于语音业务,而重组后刚刚获得移动许可的固网运营商,若希望在移动通信领域与中国移动竞争基本没有可能;若希望在移动互联网上开展竞争,固网运营商的技术准备和资金投入也很难撼动中国移动。
“三电咨询”报告则提出,在未来电信重组过程中,必须对移动市场份额进行直接限制,报告认为这是国际惯例,研究介绍了国外情况,例如,在韩国,1999年12月,SK电讯宣布收购排行第三的新世纪通信,预计合并后市场份额达56.9%。
韩国政府批准了合并申请,但有个附加条件,要求SK、新世纪两公司的合计市场占有率到2001年6月底降到50%以下,否则每天罚款10亿韩元(约80万美元)。为了满足合并条件,避免高额罚款,新SK电讯不得不减少并停止促销、广告,甚至限制新用户入网,终于如期达到了要求。此后,韩国政府又通过单向号码携带(非SK网络移动电话号码可以在SK网络等不同网内使用,SK网络移动电话号码则只能在SK网内使用)等政策限制SK的市场份额超过50%,以保持市场结构的相对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