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上的性灵

来源 :收藏与投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bydick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瓷绘画,要说与传统绘画的区别,也仅仅是绘画材质的不同。甚至,由于陶瓷的复杂造型和工艺特性,而导致作画起来具有更大的难度。
  在中国,早在近万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彩陶绘画便已经大放异彩,此后经历代陶瓷艺人的传承与演变,工艺技法与艺术风格不断地丰富与发展,异彩纷呈,举世闻名,成为中国文化最杰出的代表之一。
  时至今日,陶瓷作为艺术品的出现,其价值观已经脱离了本来的应用,成为了装饰品的珍藏。而它呈现的美感,已经不可能仅仅是从表面去评估,它本身的含义所包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气息,才是陶瓷最大的价值所在。
  千年瓷都景德镇,其陶瓷艺术久负盛名,尤其是陶瓷绘画更具有一种得天独厚的灵性。涂志浩,这位土生土长的景德镇人,对于陶瓷艺术的喜爱与生俱来。他以陶瓷为载体,尽情演绎着山水、花鸟和珐华彩,散发着一股难以名状、妙不可言的生趣。
  与国画艺术相比较,陶瓷绘画无论是从艺术本质、特征,还是从表现手段来看,都有显著的共通之处。国画艺术讲究“气韵生动”“以形写神”“形神兼备”“骨法用笔”,着重形象的刻画和意境美的追求;讲究兼工带写,以浑然天成、本色自然、含蓄蕴藉为品位;遵循“作品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大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的创作原则;强调国画家要深入生活,从生活中获取创作营养,并反映生活。国画艺术所要求的这一切,陶瓷绘画艺术无一例外地要遵循。
  陶瓷与国画艺术的完美结合,其意境和艺术效果无疑是全新的。就目前陶瓷绘画艺术创作而言,其形式、主流仍然是唯美的国画风格,是国画艺术在陶瓷载体和工艺上的生动再现。涂志浩表示:瓷器本身就是艺术品,它的造型艺术一直为人们所欣赏,在陶瓷上的绘画艺术,也是艺术,如何把这两种艺术融合在一起,呈现出更好的艺术效果,绝不是随意堆砌就可以的。
  王国维曾说“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而观涂志浩的陶瓷山水、花鸟和珐华彩作品,写真景物、动真感情,摅己感人,实乃王国维“意境说”的践行者。
  国画山水强调天人合一的效果和意境,山势流云、小桥流水、曲径通幽的场景,表现出追梦、惬意、闲适、淡雅的境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涂志浩一直从事陶瓷山水画的创作,通过笔墨,他的个性与审美观被表达了出来,同时也能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这就是意境,也是涂志浩的境界。
  涂志浩的山水情趣在他的陶瓷绘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他说:“山水画意境和境界都是自己的人生感悟和体会,中国的山山水水通过艺术形式表达,寄托的是创作者的情感,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会有流动性,才能给人以心灵的共鸣。”
  涂志浩说:“中国的山水、书法的精华在于之苍凉、之感伤、之悲郁、之挥洒、之飘逸、之气魄、之雄壮、之大势、之桀骜、之温柔、之多情、之委婉、之沧桑、之寂寞、之豪迈、之狂傲、之不羁、之奔放,乃创作者的人生感悟而发,用自己的审美语言创作的陶瓷绘画是带有自己性格审美的,也是独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是最有风格性的。”
  除陶瓷山水画以外,涂志浩的陶瓷花鸟画作品虽然在他的作品中所占比重并不多,但其悠远意境与陶瓷山水画同出一辙。他在陶瓷花鸟画艺术方面经过了严格的传统工艺技法训练,线条的描绘和色彩的赋染具有深厚的传统功力,而同时,他又接受了高等学府系统的现代美术教育,因此,他的陶瓷花鸟画作品不仅具有古典唯美的意境,而同时又借鉴了现代绘画手法,在形体结构、空间营造、光影明暗等各方面都形成了东西方相结合的鲜明特色。
  陶瓷花鸟画兴起于唐代后期的长沙窑,在明清时期达到发展的高峰,形成了深厚的传统。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以后,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转变,东西方审美在陶瓷花鸟画中激烈地碰撞,使陶瓷花鸟画进入到变革创新的大时代,而如何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成为当代陶瓷花鸟画创作界必须深入思考的课题。而涂志浩在陶瓷花鸟画艺术上,既深入地传承与挖掘传统,又吸收现代的多元绘画元素,为陶瓷花鸟画的当代发展树立了一个值得学习的典范。
  涂志浩以他对大自然生命的热情、本真以及对陶瓷花鸟画技艺的深刻理解,给我们带来了既古典而又不失现代的独特陶瓷花鸟画表现语言。他的作品画面意境古雅清新,他对于传统的感知和体悟不拘泥于表面,而是更加注重于深层次的精神体悟与沟通,而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能够将现代形式美的法则和个人对当下所处自然美的领悟融入到创作当中,使作品在古典与现代交相辉映中散发出宝贵的生命本真和自然意趣。
  除了在高手如林的陶瓷山水画和陶瓷花鸟画中脱颖而出成为佼佼者之外,涂志浩还有一门家传的独门绝技,这就是珐华彩。珐华彩是一门古老的陶瓷艺术,它与其他陶瓷绘画的区别非常明显,无论是采用的颜料还是具体的绘制技法,都别具一格,散发出一种古朴典雅而又独特的艺术魅力。
  珐华彩最早兴起于山西一带,是在陶器上制作的古老彩绘类型,明代时,珐华彩传入到景德镇,由陶器而改为瓷器为载体,并在颜料和制作技法上作了进一步改进,从而形成了更加成熟的珐华彩,并代代相传。然而,作为一门古老而又工艺繁雜的陶瓷艺术,愿意沉下心来进行学习继承的却并不多,以致传承到当代时,珐华彩制作者已经寥寥无几。
  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珐华彩,在当代仅有涂氏家族。涂志浩作为涂氏家族珐华彩的第四代传承人,致力于珐华彩的实践创作与理论研究工作,不仅制作出高水准的珐华彩作品,同时也撰写了国内唯一的珐华彩学术理论专著《珐华彩》,为弘扬和发展珐华彩做出了巨大贡献。
  涂志浩的珐华彩作品,一方面,继承了传统的工艺技法和艺术风格,采用古老而严格的复杂工序,并保持了珐华彩特有的清雅古朴、雄浑厚重的艺术特色;另一方面,为顺应时代的发展,在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与挖掘,在文化和艺术面貌上呈现出新的面貌。涂志浩所创作的两件佛教题材的珐华彩作品《如意圣境》和《垂慈》是他的珐华彩代表作,曾参加在法国卢浮宫举办的中国陶瓷艺术展览,使古老的珐华彩艺术走出国门。这两件作品借鉴和吸收了敦煌壁画艺术,并与珐华彩工艺完美地结合起来,使珐华彩进入到一个新的审美境界。
其他文献
摘要:木雕艺术发展历史悠久,木质材料作为雕塑创作中常见的材料,有着独特的特点,带给人的视觉感受也不同于一般材料。不同的阶段对材料有不同的用法,传统木雕注重实用性。在现代木雕塑中,艺术家更偏向个人情感的表达。正是这种差异,使木雕艺术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视觉效果。  关键词:木质材料;雕塑创作;器木雕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木质材料的认识不断加深。在木雕艺术由传统转向现代以及后现代发展的过程中,
期刊
在一次與柯和根教授的聊天中,柯教授说:“越是平面的,越具当代性。”  在我早期艺术学习的过程中,所受到绘画的训练大都是焦点透视,因为那时候受俄罗斯绘画影响比较大。这种思考的惯性,贯穿着对绘画的基础认知。当然后续就慢慢打开视野,接触了很多绘画方面的理论,有平面的,有空间关系,也有多维关系的。  今天我们谈到陶瓷绘画形式美感的架构,其实更多地受中国画的影响,中国画是散点透视法。我个人理解,它是介于焦点
期刊
中国人的哲学是天人合一的哲学,并因此确立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主观与客观、心源与造化的和谐关系。文人瓷画艺术也是中国哲学的一部分,讲究气韵生动。“文人瓷画”,以瓷代纸,将中国画入瓷,将瓷艺与画艺相结合,追求笔墨意趣,作品融诗书画印为一体,充分展现绘画者的品格、学识、才情和思想,整体贯穿着浓浓的文人涵养。傅长敏就是一位有着近四十年文人瓷画创作历程的陶瓷艺术家。傅长敏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景德镇人,更是一个
期刊
摘要:古村落的特点是“古”,即它所特有的历史文化。古村落能够让人领略到不一样的静谧、祥和的文化氛围和人文环境,这是现代化所远远无法给予的。如何对它们进行开发和保护关系到其如何长久地发展。本文以宏村和周庄古镇两个著名的旅游景点为例,通过相互借鉴各自在旅游开发中的优缺点,探讨和研究了传统古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共生与共赢,从而确保古村落旅游开发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古村落;发展;创新;保护与开
期刊
涂志浩,1969年生于江西省景德镇市。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任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艺术中心主任。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正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江西省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景德镇市美协副主席,江西省工艺美术系列正高、副高评委,江西省贛鄱英才“555工程”文化领军人物,获得江西省教育工会颁发的江西省名师工作室,景德鎮市非遗传承人,景德镇市劳模,景德镇陶瓷大学客座教授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技术逐渐应用于各行各业的管理工作中。对于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来说,数字化保护方式能够极大地降低文物保护的困难程度,同时增强博物馆的管理效率。基于此,本文将简单阐述博物馆文物的数字化保护与管理内容。  关键词:博物馆文物;数字化保护;管理探讨  对于当前博物馆来说,文物工作较为繁杂,而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博物馆文物的统计、保护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对于博物馆文物
期刊
摘要:湖州绫绢文化源远流长,为湖州绫绢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文章首先阐述了湖州绫绢文化的背景与开发现状,通过走访调查、文献调查等方法,剖析湖州绫绢文创产品开发的文化和经济意义,最后为其提出花色创新、功能创新、活动创新、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五大开发策略。  关键词:绫绢文化;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意义;创新  一、湖州绫绢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背景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湖州是丝绸之府,湖州丝绸
期刊
每一次花开,每一次风起,每一次日出日落,甚至是每一次的星光璀璨,都带给我们无尽的遐想与感悟,我们身处自然,看尽潮起潮落四季变换。那些写在诗词里的风、花、雪、月在带给我们视觉享受的同时,更是赋予了我们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尤其是对于艺术家而言,自然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意源泉。  花,是最常见的自然元素之一,它以绚丽多彩的色泽、婀娜多姿的造型、极具魅惑力的清香,给人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而女性正如花一
期刊
青铜镜是中国青铜器物群中的瑰宝,始于齐家文化,兴于春秋战国时期,历经两汉繁荣和魏晋南北朝的中衰,至唐代达到了发展巅峰,明清时期随着玻璃镜的出现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在四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铜镜的发展可谓是异彩纷呈,如战国山字纹铜镜、汉代规矩镜、唐代瑞兽葡萄镜、宋代商标字号镜以及明清时期多宝镜等,都有着十分鲜明的时代特色。纵观其发展历程,不同年代的铜镜承载着各自的文化底蕴和社会功用,已然与人们的生活产生
期刊
陳军先生是地道的镇巴佬,生长于瓷都景德镇这块陶瓷艺术的热土。景德镇独特的陶瓷景观,源远流长的陶瓷文化,深厚凝重的陶瓷文化艺术氛围深深地感染着他,使他自然地走上陶瓷艺术创作之路,成为千年瓷都景德镇陶瓷文化艺术的传承人。  陈军先生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景德镇美术馆馆长,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二级教授,毕业于艺术院校陶艺专业,并有幸得到著名国画家闵学林、陶瓷艺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