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点1 早下床
很多妈妈担心,生宝宝那么累,难道不能在床上多躺会儿,好好休息一下?其实,早下床对新妈妈来说是有很多好处的。
产后早下床可以增进宫内积血排出,帮助子宫更快恢复,还可以减少感染的发生;早下床可增进肠蠕动,有利于预防便秘,尿潴留的发生;早下床可预防肠粘连,这对剖宫产的妈妈尤其重要。早下床还能增进血液循环,加强代谢,预防血栓形成。
新妈妈做法
自然分娩的妈妈的几点注意事项
当经过休息、进食后,自我感觉体力已经恢复,可以尝试下床活动。如自我感觉体力较差,可由护士或家人帮助,先坐起片刻,如不感觉头晕,可由家人搀扶着下床稍稍走动,以不觉劳累为度。
剖宫产的妈妈的几点注意事项
术后可随意左右翻身和自由伸屈腿,但在6小时内要尽量不要枕枕头,产后24小时就可以下床活动,比如去厕所、洗漱、吃饭等。腹部用腹带托住,能减轻腹部不适。
关键点 2 观察恶露
恶露是指产后自阴道排出的坏死脱落的子宫蜕膜、血液及宫颈黏液、表皮细胞等的混合物。正常恶露一般持续4~6周。观察产后恶露的情况,可了解自己子宫和身体的恢复情况。
新妈妈做法
从量、颜色、气味、持续的时间等几方面来进行观察
产后最初3天的恶露量较多,可以达到平日月经量,颜色红色;3天后至2周内的恶露量将逐渐减少,颜色也逐渐由红色转为淡红色;正常新妈妈产后14天后的恶露除量继续减少外,颜色也转为淡粉色。
如有子宫内残留物要注意
如果多次排出烂肉样的东西,或者胎膜样物,这时应考虑子宫内可能残留有胎盘或胎膜,随时有可能出现大出血,应立即去医院诊治。
血性恶露时间过长要及时就诊
正常恶露,不管是红色、淡红色还是白色,都有股血腥味,但无臭味。如果产后2周,恶露仍然为血性,量多,伴有臭味,应及时就诊。
关键点 3口护理
很多自然分娩的妈妈,都会被施行会阴侧切,毕竟是私密处部位,而且大小便可能污染伤口,因此护理上要更加小心。
新妈妈做法
保持会阴部清洁
不论是自然撕裂,还是切开的伤口,一般都可在3~5天愈合。住院期间,护士会每天为你冲洗消毒。但自己要注意大便后应由前向后擦,切忌由后向前。注意勤换卫生巾,保持清洁、干燥。
防止会阴切口裂开
如发生便秘时,不可用力屏气扩张会阴部,可用开塞露或液体石蜡润滑,避免做下蹲、用力动作;解便时宜先收敛会阴部和臀部,然后坐在马桶上,可有效地避免会阴伤口裂开。
避免伤口发生血肿
产后最初几天,准妈妈宜采取右侧卧位,促使阴道内的积血流出,不致内积而形成血肿,影响愈合,也可防止恶露中的子宫内膜碎片流入伤口,日后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症。
避免会阴伤口感染
当伤口出现肿胀、疼痛、硬结,并在挤压时有脓性分泌物时,应去看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菌素,拆除缝线,以利脓液流出。局部采用1∶5000高锰酸钾温水坐浴,每天2次,每次10~15分钟;使用治疗灯进行局部理疗,也可促进伤口愈合。
饮食要特别注意
术后一周内,最好进食清淡,少油腻,避免辛辣食物,如牛奶、藕粉、蛋汤、粥、汤面等半流质食物,同时注意进食富含纤维素的蔬菜,以防形成硬便,难以排出,影响会阴伤口。
关键点4乳房护理
妈妈的乳房是宝宝的“粮仓”,忽视乳房护理,可能让宝宝错失母乳喂养。
新妈妈做法
作好哺乳前的准备
哺乳妈妈应采用舒服的喂哺姿势,若有奶胀或乳汁淤积,应将患侧乳房湿热敷3~5分钟,并做乳房按摩,以利于宝宝吸吮乳头和大部分乳晕。
正确地哺乳
每次喂奶应交替转变抱婴儿的姿势,让乳头和大部分乳晕含吮在婴儿口内,吸完一侧再换另一侧。每次都应尽量吸空。若不能吸空,可用吸奶器吸出。
及时纠正乳头凹陷
发现乳头凹陷,要经常用手牵拉,以便宝宝吸吮。
改正宝宝含乳头入睡的不良习惯
若宝宝含乳头睡着或含乳不放时,妈妈可用食指轻轻按压宝宝下颌,轻轻抽出乳头,尽量保持乳头干燥,不要让宝宝养成含乳头睡觉的习惯。
预防和修复乳头皲裂
哺乳后挤出少许乳汁涂在乳头和乳晕上,因乳汁具有抗菌作用,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可起到修复表皮的作用,能预防和修复乳头皲裂。
关键点 5 避免腰痛
新妈妈产后,由于维持子宫前倾前屈位的韧带松弛,不能发挥作用,子宫也未能完全复位,导致子宫后位,刺激腰骶部,导致腰酸、腰痛。此外,经常喂奶、换尿裤等等弯腰动作,也会令腰部过度疲劳。
新妈妈做法
睡硬床垫的床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尽量睡硬板床,可以在床上加一个厚度不超过10厘米的垫子。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选择记忆棉垫子。尽量多变换睡姿,多侧卧,不要长时间仰卧位。
最好穿平底鞋
产后脊柱力线尚未恢复,最好穿平底鞋出行。过早地穿高跟鞋,会使身体重心前移,除了引起足部疼痛等不适外,也可通过反射涉及腰部,使腰部产生酸痛感。
产后避免常弯腰或久站久蹲
准备专给宝宝换尿布或洗屁屁的台子。经常使用的尿布、纸尿裤、爽身粉、护臀膏及其他常用品,让妈妈不用弯腰即可拿到。产后3个月内,清理房间地板宜选用长柄工具,清理时间不要过长。
喂奶时采取正确姿势
以坐在低凳上为好,如果坐的位置较高,可把一只脚放在一个脚踏上,或身体靠在椅子上。最好在膝上放一个枕头抬高宝宝,这样还可减轻腰部压力。
关键点 6 心情愉悦
产后大多数新妈妈会出现暂时性忧郁,表现为情绪低落、爱哭、失眠、沮丧、焦虑、易怒、缺乏信心。产后忧郁直接影响新妈妈身体恢复、乳汁分泌,导致母乳喂养困难。
新妈妈做法
珍惜每一个睡眠机会
当宝宝安然入睡时,陪着宝宝一起睡,抓紧时间休息。
放松等待激素水平调整
产后,激素会让新妈妈有点小沮丧。放松心情,适应新的生活。等待激素水平调整至平衡。
学会寻求家人帮助
学会寻求丈夫、家人和朋友的帮助,请他们多陪自己说说话,及时交流育儿的经验。
创造适宜的产后恢复环境
尽可能地减少前来探望的人,为新妈妈创造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
很多妈妈担心,生宝宝那么累,难道不能在床上多躺会儿,好好休息一下?其实,早下床对新妈妈来说是有很多好处的。
产后早下床可以增进宫内积血排出,帮助子宫更快恢复,还可以减少感染的发生;早下床可增进肠蠕动,有利于预防便秘,尿潴留的发生;早下床可预防肠粘连,这对剖宫产的妈妈尤其重要。早下床还能增进血液循环,加强代谢,预防血栓形成。
新妈妈做法
自然分娩的妈妈的几点注意事项
当经过休息、进食后,自我感觉体力已经恢复,可以尝试下床活动。如自我感觉体力较差,可由护士或家人帮助,先坐起片刻,如不感觉头晕,可由家人搀扶着下床稍稍走动,以不觉劳累为度。
剖宫产的妈妈的几点注意事项
术后可随意左右翻身和自由伸屈腿,但在6小时内要尽量不要枕枕头,产后24小时就可以下床活动,比如去厕所、洗漱、吃饭等。腹部用腹带托住,能减轻腹部不适。
关键点 2 观察恶露
恶露是指产后自阴道排出的坏死脱落的子宫蜕膜、血液及宫颈黏液、表皮细胞等的混合物。正常恶露一般持续4~6周。观察产后恶露的情况,可了解自己子宫和身体的恢复情况。
新妈妈做法
从量、颜色、气味、持续的时间等几方面来进行观察
产后最初3天的恶露量较多,可以达到平日月经量,颜色红色;3天后至2周内的恶露量将逐渐减少,颜色也逐渐由红色转为淡红色;正常新妈妈产后14天后的恶露除量继续减少外,颜色也转为淡粉色。
如有子宫内残留物要注意
如果多次排出烂肉样的东西,或者胎膜样物,这时应考虑子宫内可能残留有胎盘或胎膜,随时有可能出现大出血,应立即去医院诊治。
血性恶露时间过长要及时就诊
正常恶露,不管是红色、淡红色还是白色,都有股血腥味,但无臭味。如果产后2周,恶露仍然为血性,量多,伴有臭味,应及时就诊。
关键点 3口护理
很多自然分娩的妈妈,都会被施行会阴侧切,毕竟是私密处部位,而且大小便可能污染伤口,因此护理上要更加小心。
新妈妈做法
保持会阴部清洁
不论是自然撕裂,还是切开的伤口,一般都可在3~5天愈合。住院期间,护士会每天为你冲洗消毒。但自己要注意大便后应由前向后擦,切忌由后向前。注意勤换卫生巾,保持清洁、干燥。
防止会阴切口裂开
如发生便秘时,不可用力屏气扩张会阴部,可用开塞露或液体石蜡润滑,避免做下蹲、用力动作;解便时宜先收敛会阴部和臀部,然后坐在马桶上,可有效地避免会阴伤口裂开。
避免伤口发生血肿
产后最初几天,准妈妈宜采取右侧卧位,促使阴道内的积血流出,不致内积而形成血肿,影响愈合,也可防止恶露中的子宫内膜碎片流入伤口,日后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症。
避免会阴伤口感染
当伤口出现肿胀、疼痛、硬结,并在挤压时有脓性分泌物时,应去看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菌素,拆除缝线,以利脓液流出。局部采用1∶5000高锰酸钾温水坐浴,每天2次,每次10~15分钟;使用治疗灯进行局部理疗,也可促进伤口愈合。
饮食要特别注意
术后一周内,最好进食清淡,少油腻,避免辛辣食物,如牛奶、藕粉、蛋汤、粥、汤面等半流质食物,同时注意进食富含纤维素的蔬菜,以防形成硬便,难以排出,影响会阴伤口。
关键点4乳房护理
妈妈的乳房是宝宝的“粮仓”,忽视乳房护理,可能让宝宝错失母乳喂养。
新妈妈做法
作好哺乳前的准备
哺乳妈妈应采用舒服的喂哺姿势,若有奶胀或乳汁淤积,应将患侧乳房湿热敷3~5分钟,并做乳房按摩,以利于宝宝吸吮乳头和大部分乳晕。
正确地哺乳
每次喂奶应交替转变抱婴儿的姿势,让乳头和大部分乳晕含吮在婴儿口内,吸完一侧再换另一侧。每次都应尽量吸空。若不能吸空,可用吸奶器吸出。
及时纠正乳头凹陷
发现乳头凹陷,要经常用手牵拉,以便宝宝吸吮。
改正宝宝含乳头入睡的不良习惯
若宝宝含乳头睡着或含乳不放时,妈妈可用食指轻轻按压宝宝下颌,轻轻抽出乳头,尽量保持乳头干燥,不要让宝宝养成含乳头睡觉的习惯。
预防和修复乳头皲裂
哺乳后挤出少许乳汁涂在乳头和乳晕上,因乳汁具有抗菌作用,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可起到修复表皮的作用,能预防和修复乳头皲裂。
关键点 5 避免腰痛
新妈妈产后,由于维持子宫前倾前屈位的韧带松弛,不能发挥作用,子宫也未能完全复位,导致子宫后位,刺激腰骶部,导致腰酸、腰痛。此外,经常喂奶、换尿裤等等弯腰动作,也会令腰部过度疲劳。
新妈妈做法
睡硬床垫的床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尽量睡硬板床,可以在床上加一个厚度不超过10厘米的垫子。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选择记忆棉垫子。尽量多变换睡姿,多侧卧,不要长时间仰卧位。
最好穿平底鞋
产后脊柱力线尚未恢复,最好穿平底鞋出行。过早地穿高跟鞋,会使身体重心前移,除了引起足部疼痛等不适外,也可通过反射涉及腰部,使腰部产生酸痛感。
产后避免常弯腰或久站久蹲
准备专给宝宝换尿布或洗屁屁的台子。经常使用的尿布、纸尿裤、爽身粉、护臀膏及其他常用品,让妈妈不用弯腰即可拿到。产后3个月内,清理房间地板宜选用长柄工具,清理时间不要过长。
喂奶时采取正确姿势
以坐在低凳上为好,如果坐的位置较高,可把一只脚放在一个脚踏上,或身体靠在椅子上。最好在膝上放一个枕头抬高宝宝,这样还可减轻腰部压力。
关键点 6 心情愉悦
产后大多数新妈妈会出现暂时性忧郁,表现为情绪低落、爱哭、失眠、沮丧、焦虑、易怒、缺乏信心。产后忧郁直接影响新妈妈身体恢复、乳汁分泌,导致母乳喂养困难。
新妈妈做法
珍惜每一个睡眠机会
当宝宝安然入睡时,陪着宝宝一起睡,抓紧时间休息。
放松等待激素水平调整
产后,激素会让新妈妈有点小沮丧。放松心情,适应新的生活。等待激素水平调整至平衡。
学会寻求家人帮助
学会寻求丈夫、家人和朋友的帮助,请他们多陪自己说说话,及时交流育儿的经验。
创造适宜的产后恢复环境
尽可能地减少前来探望的人,为新妈妈创造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