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知一个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他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然而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事情。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对识字产生积极的兴趣,了解识字的重要性,他就能自觉地去学习并掌握汉字的音、形、义。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质量呢?多年的工作经验,让我得出的结论是:立足课堂,激发孩子对识字的兴趣,教给孩子识字的方法,培养孩子识字的能力。我认为可采用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1.巧设情境,营造快乐氛围,激发孩子识字的兴趣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他们乐意学。 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合群,爱交朋友。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可以将生字形象地称为“生字宝宝”或“生字伙伴”等等,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识字的过程也随之变化成了交朋友或是打招呼的过程。亲切自然的称呼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的兴趣也随之调动。低年级学生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顺应儿童的心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能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汉字的学习中去。比如,我在教学一年级《比尾巴》这一课时,把生字做成一个个小动物卡片,上面写着生字,孩子们很高兴,就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来,而且是能自觉,自主的学完这课生字。课后我随便抽查,竟发现12个生字一节课有90%的同学全记住了,还有几个同学最少记住了9个。通过这一事例,我更清楚地看到孩子们童心的释放,培养乐学的美好愿望。
2.巧用游戏,体验快乐情感,扩大学生的识字量
卡罗琳这样说道:“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低年级的孩子虽说他们的记忆有时是无意识的,但通过观察我发现,孩子们有时的无意识却能终生难忘,关键要看引导者如何来领路了。 记得在一年级下学期的第三周,我班的孩子不知道怎么了,男生女生口袋里装的都是纸卡,下课就玩起“纸卡游戏”来了。我一看这可不好,怎么制止这股歪风邪气呢?为此我想尽了办法,没收了一次又一次,可总能死灰复燃。后来我干脆不没收了,就开始在“纸卡”上动脑筋。布置孩子们回家自做“纸卡”,但必须在每一张纸卡的背面写一个生字。第二天孩子们都高兴地把“纸卡”带到了学校,我把玩“纸卡”的新游戏规则教给了他们,没想到,孩子们的兴趣是那样的高涨。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那股新鲜劲儿又过去了。有了上一次的尝试,我摸透了孩子们的心理,于是我又有了一种新的想法,孩子们平时老爱吃方便面、虾条、薯片等这些食品。我就利用班级的后墙报,每天请孩子们吃“早餐”。我花心思做了精美的食品卡片贴在了墙报一角,取名为“今天你吃早餐了吗?”,在每张卡的下面都写一个生字,每天我放学前更换,这样我把学过的和将要学的生字按计划地让孩子们吃“早餐”,每天早上到校走进教室第一件事就是吃老师给他们准备的“早餐”。没想到,孩子们还真的专心地每天坚持吃早餐。一学期下来孩子们的识字量也大大提高了。在不知不觉的游戏中,让孩子们体验着快乐的学习生活。
3.玩中创新,变换教学方法,满足学生识字的好奇心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儿童的有意注意力的时间较短,无意注意力占优势。根据这一特征,要想在整个活动中保持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就不能只以单一形式进行,不然就会把刚刚点燃的兴趣火花给熄灭。引导学生变换形式,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是促使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在课堂中,教师要找准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开展游戏,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在玩中学习,玩中思考,玩中创新。比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识字4》时,我穿插了以下活动辅导教学:出示课文下方插图,让学生“说一说”、“演一演”。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注意特征,在教学中,要经常变换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巩固识字练习。复习生字笔顺时,可以用“对口令”的游戏。如“斗”字的笔顺,口令如下:“斗”字怎么写?“斗”字这样写:点点横竖。这就是“对口令”。复习组词可以用“找朋友”、“词语接龙”等游戏进行。改变学习方式,让孩子在玩中学。正如陶行知说的那样“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是啊,教就是为了不教。只有转变了我们的教学形式,识字教学,乃至教学生涯才能有更好的保障。
4.分析字形,教给孩子识字的方法,提高识字效率
教学是以动态形式呈现出来,而结果则以静态形式存在于学生的主观世界之中,为了孩子们都想学,都会学。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汉字的方法与规律。汉字是属于表意文字,其中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形声字。因此,正确掌握形声字是完成小学识字任务的关键之一。 在形声字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分析形声字形旁的表意功能。如在“眼、睛、睁、眠、”,“趴、蹲、跑、跳”这两组形声字的教学中,我先后分析并要求学生区分“目”字旁和“足”字旁的表意功能。告诉孩子们“目”字旁表示与眼睛有关的意义,“足”字旁表示与脚和腿有关的意义。学生正确区分了这些部首,就能很好的掌握带有“目”字旁和“足”字旁的汉字了。在很多的识字教学中,归类识字也是一种很好的识字方法,把这种识字方法教给孩子,当他们遇到同类字时自己就会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了。比如在第二册《松鼠和松果》一课教学时,学生很快就能将“心”字底和“氵”旁的字放在一起,加快了记忆。因此,教给孩子识字方法,是提高识字效率最有效的途径 。
5.启迪创新思维,让孩子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师的最大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有位教育家这样说过:“尊重学生,发展个性;关爱学生,理解宽容;相信学生,诱发潜能,激发创新。”我对这深信不疑。记得我在给孩子们区别“睛、晴、情、清、请”时,孩子们没等我说完都忙举手发表自己的区别方法。一个孩子说:“老师,你看,有目才是眼睛的‘睛’。有太阳才会有‘晴天’,心里高兴了才是真‘情’,有水才会‘清’澈,会讲话,就能‘请’人帮忙。”听完后,教室里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我不由自主地说:“理解得多到位,你的想法出呼了我的预料。”后来在这个孩子的带动下还有编故事把这几个字都用进去的。孩子们纯真无邪,很多看似幼稚的想法却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在老师和同学们的赞美声中,孩子们体验着成功的喜悦。
在识字教学中,只要是孩子们感兴趣的就是好方法,只要是好方法就能提高识字效率。教师如能以满腔的热情为学生铺路搭桥,帮助学生寻找出隐含在汉字中的童趣,那么识字将不再是他们的负担,而会成为一种乐趣。让我们不断探究,创造出更多更好的识字方法,为孩子们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孩子们插上理想的翅膀越飞越高。
1.巧设情境,营造快乐氛围,激发孩子识字的兴趣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他们乐意学。 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合群,爱交朋友。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可以将生字形象地称为“生字宝宝”或“生字伙伴”等等,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识字的过程也随之变化成了交朋友或是打招呼的过程。亲切自然的称呼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的兴趣也随之调动。低年级学生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顺应儿童的心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能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汉字的学习中去。比如,我在教学一年级《比尾巴》这一课时,把生字做成一个个小动物卡片,上面写着生字,孩子们很高兴,就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来,而且是能自觉,自主的学完这课生字。课后我随便抽查,竟发现12个生字一节课有90%的同学全记住了,还有几个同学最少记住了9个。通过这一事例,我更清楚地看到孩子们童心的释放,培养乐学的美好愿望。
2.巧用游戏,体验快乐情感,扩大学生的识字量
卡罗琳这样说道:“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低年级的孩子虽说他们的记忆有时是无意识的,但通过观察我发现,孩子们有时的无意识却能终生难忘,关键要看引导者如何来领路了。 记得在一年级下学期的第三周,我班的孩子不知道怎么了,男生女生口袋里装的都是纸卡,下课就玩起“纸卡游戏”来了。我一看这可不好,怎么制止这股歪风邪气呢?为此我想尽了办法,没收了一次又一次,可总能死灰复燃。后来我干脆不没收了,就开始在“纸卡”上动脑筋。布置孩子们回家自做“纸卡”,但必须在每一张纸卡的背面写一个生字。第二天孩子们都高兴地把“纸卡”带到了学校,我把玩“纸卡”的新游戏规则教给了他们,没想到,孩子们的兴趣是那样的高涨。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那股新鲜劲儿又过去了。有了上一次的尝试,我摸透了孩子们的心理,于是我又有了一种新的想法,孩子们平时老爱吃方便面、虾条、薯片等这些食品。我就利用班级的后墙报,每天请孩子们吃“早餐”。我花心思做了精美的食品卡片贴在了墙报一角,取名为“今天你吃早餐了吗?”,在每张卡的下面都写一个生字,每天我放学前更换,这样我把学过的和将要学的生字按计划地让孩子们吃“早餐”,每天早上到校走进教室第一件事就是吃老师给他们准备的“早餐”。没想到,孩子们还真的专心地每天坚持吃早餐。一学期下来孩子们的识字量也大大提高了。在不知不觉的游戏中,让孩子们体验着快乐的学习生活。
3.玩中创新,变换教学方法,满足学生识字的好奇心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儿童的有意注意力的时间较短,无意注意力占优势。根据这一特征,要想在整个活动中保持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就不能只以单一形式进行,不然就会把刚刚点燃的兴趣火花给熄灭。引导学生变换形式,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是促使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在课堂中,教师要找准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开展游戏,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在玩中学习,玩中思考,玩中创新。比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识字4》时,我穿插了以下活动辅导教学:出示课文下方插图,让学生“说一说”、“演一演”。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注意特征,在教学中,要经常变换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巩固识字练习。复习生字笔顺时,可以用“对口令”的游戏。如“斗”字的笔顺,口令如下:“斗”字怎么写?“斗”字这样写:点点横竖。这就是“对口令”。复习组词可以用“找朋友”、“词语接龙”等游戏进行。改变学习方式,让孩子在玩中学。正如陶行知说的那样“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是啊,教就是为了不教。只有转变了我们的教学形式,识字教学,乃至教学生涯才能有更好的保障。
4.分析字形,教给孩子识字的方法,提高识字效率
教学是以动态形式呈现出来,而结果则以静态形式存在于学生的主观世界之中,为了孩子们都想学,都会学。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汉字的方法与规律。汉字是属于表意文字,其中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形声字。因此,正确掌握形声字是完成小学识字任务的关键之一。 在形声字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分析形声字形旁的表意功能。如在“眼、睛、睁、眠、”,“趴、蹲、跑、跳”这两组形声字的教学中,我先后分析并要求学生区分“目”字旁和“足”字旁的表意功能。告诉孩子们“目”字旁表示与眼睛有关的意义,“足”字旁表示与脚和腿有关的意义。学生正确区分了这些部首,就能很好的掌握带有“目”字旁和“足”字旁的汉字了。在很多的识字教学中,归类识字也是一种很好的识字方法,把这种识字方法教给孩子,当他们遇到同类字时自己就会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了。比如在第二册《松鼠和松果》一课教学时,学生很快就能将“心”字底和“氵”旁的字放在一起,加快了记忆。因此,教给孩子识字方法,是提高识字效率最有效的途径 。
5.启迪创新思维,让孩子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师的最大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有位教育家这样说过:“尊重学生,发展个性;关爱学生,理解宽容;相信学生,诱发潜能,激发创新。”我对这深信不疑。记得我在给孩子们区别“睛、晴、情、清、请”时,孩子们没等我说完都忙举手发表自己的区别方法。一个孩子说:“老师,你看,有目才是眼睛的‘睛’。有太阳才会有‘晴天’,心里高兴了才是真‘情’,有水才会‘清’澈,会讲话,就能‘请’人帮忙。”听完后,教室里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我不由自主地说:“理解得多到位,你的想法出呼了我的预料。”后来在这个孩子的带动下还有编故事把这几个字都用进去的。孩子们纯真无邪,很多看似幼稚的想法却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在老师和同学们的赞美声中,孩子们体验着成功的喜悦。
在识字教学中,只要是孩子们感兴趣的就是好方法,只要是好方法就能提高识字效率。教师如能以满腔的热情为学生铺路搭桥,帮助学生寻找出隐含在汉字中的童趣,那么识字将不再是他们的负担,而会成为一种乐趣。让我们不断探究,创造出更多更好的识字方法,为孩子们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孩子们插上理想的翅膀越飞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