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1世纪初开始出现的新媒体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广泛关注,并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当今的信息爆炸时代,主要的大学已经从实现学校数据集成和应用程序集成的单一数字校园发展成为基于新媒体的应用服务平台的智慧校园。通过分析高校建立新媒体时存在的问题,将其与目前集成程度最高的智慧校园平台相结合,探索高校建立新媒体的现有问题,并探索构建校园独特文化内涵的新方法,希望能够为相关学院提供参考。
【关键词】智慧校园;新媒体;平台建设
引言
当学校转为集团办学时,由于时间,空间和物理距离的因素,管理多个校园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各个校园中,管理水平、课堂表现、教师水平以及教学和研究方式存在差异。高质量的教育和教学资源共享存在不足以及其他问题限制了学校的发展。因此,近几年來,各大院校学校开始探索“智慧校园'',寻求新的管理模式,以弥合校园之间在管理、资源分配、教育和教学质量等方面的差距,并促进师生之间的协调发展以及素质教育的均衡发展。本文阐述了学校在智慧校园背景下新媒体平台建设与管理的具体实施过程。高校智慧校园的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除了对传统的教学模式、管理体系和业务流程产生重大影响之外,还改善了教学管理机制,成本控制和教学信息安全性,但是,智慧校园仍然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各大高校应明确新媒体推动学校改革的基本趋势,为智慧校园的建设和发展开展顶层设计,不要盲目跟风,根据当地情况找到适合学校的最佳应用方式。
1.新媒体的概念和特征
1.1新媒体的概念
新媒体属于具有相寸概念的媒体类型,它分为网络媒体、移动媒体和数字电视,这是一种新媒体形式,报纸、广播和电视等在线媒体逐渐消失。实际上,新媒体具有多种概念。通过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其他技术,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络、卫星等是基本信道,并且计算机、手机、数字电视被用作新的媒体终端。
1.2新媒体的特征
(1)融合性和时效性。新媒体的发展绝不是凭空而生的。经过对传统媒体的应用经验进行积累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逐渐得到广泛应用。新媒体的发展不仅具有自身的优势,而且还必须吸收和整合现有媒体的优点,从各个角度发挥其最大作用,在这种社会化的背景下,多种新闻来源和渠道都对其持接受状态。诸如各种终端之类的新型媒体的集成,使人们可以从任何地方通过移动终端观看和了解他们想看的新闻。
(2)延展性与分众性。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为媒体信息的传播和加强不同网络群体之间的联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特别是前所未有地扩大了同维网络空间的移动媒体。客户链接中反映了新媒体的可延展性,客户可以单击相关链接通过数据库查找相关信息。数据库是通过互联网连接形成。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不仅可以为客户提供不同类型的内容,还可以根据其需求进行分类呈现,使客户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新闻,这种新闻搜索方式可以提高新闻观看效率。
(3)互动和个性化。在新媒体中没有绝对的中心,无论是新闻的发行者还是接收者都可以在任何时候成为新闻的发行者,并且传播过程没有障碍。换句话说,新媒体的中心已经实现了从数据到用户的过渡。可以实现点对点“交流”和“面对面”交流,极大地满足了用户对新闻需求,新媒体不仅掌握了丰富的新闻资源,而且还提供个性化的展现方式,提供的内容不再是传统媒体的单一内容,而是在同一平台上同时提供娱乐、生活、技术和金融。
2.“智慧校园”下新媒体文化平台建设框架及需求分析
2.1平台建设框架
国家标准《智慧校园总体框架》建议使用云计算架构部署智慧校园的整个框架,该架构分为基础架构层、支持平台层、应用程序平台层、应用程序终端和信息安全系统。在不同级别上,它负责执行逻辑命令,例如基础结构构建、网络通信、大数据处理、系统构建和服务提供。
(1)基础设施层。基础设施层提供网络建设、网络通信、传感设备和数据存储,主要包括数据库、服务器、传感设备、校园基础结构等,用于识别和检测校园环境、校园活动、数据收集和存储以及网络传输。
(2)支撑平台层。支撑平台层是云计算和大数据业务的核心层,并为应用程序平台层提供驱动程序和支持,包括云计算和大数据处理等核心技术架构。
(3)应用平台层。应用程序平台层是智能校园应用程序和服务的实现,并基于支持平台层,组成了各种为学生、教职员工提供服务的应用程序。
(4)应用终端。校园网的用户属于智能校园建设的应用终端层,可以通过随时随地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各种浏览器和移动设备应用于校园环境来共享各种资源和服务。
(5)信息安全系统。信息安全系统是一种操作整个智慧校园建设的安全系统,确保智慧校园系统的安全运行和用户信息安全。
2.2需求分析
新媒体平台是基于微信平台的线上线下资源整合平台,集成和扩展了学生所需的大部分服务,学生可以在该平台上实现大部分需求,从而帮助他们更快、更有效地解决问题。在智慧校园框架下建立高校新媒体服务平台,可以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例如课程表查询、年级查询、空缺教室查询、电子书查询、特殊转学信息查询、学院新闻、通知、快递、慈善义卖、价格定单等。将学生服务要求和新媒体平台信息资源整合到Smart Suxin微信公众平台中,可以使学生克服地理限制,克服时间和计算机应用的限制,为学生提供一站式的全方位服务。
3.“智慧校园”下高校新媒体文化平台建设中的问题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学生越来越依靠新媒体的力量来了解世界,彼此交流,使用新媒体来传播观点,并从信息接收者转变为信息发布者。这增强了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自主性,对校园文化的发展非常有帮助,但同时也给学校的公共关系活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3.1传播内容不受控制的因素构成了舆论风险 新媒体具有明显的开放性。作为现代大学生,他们的思想发展还不完全成熟,在互联网上各种信息的诱惑和影响下,会做出错误的判断,甚至不自觉地成为错误信息的产生者和传播者。学生不仅是信息的接收者,还是信息的提供者,由于信息错误,容易被误判和宣传。大学宣传人员应如何面对新媒体技术的影响,如何控制不良信息的传播,如何提前避免舆论的危险,正确地进行文化定位以及在学生的思想和政治事务方面做好时事是一项重大挑战。当前,许多学校已经建立了应对舆论危机的领导小组,控制和筛选传播的内容,通过与媒体合作使用舆论监测产品来最大程度地减少舆论的产生。
3.2新媒体平台的质量参差不齐,缺乏监督,影响交流的有效性
新媒体平台正在迅速发展。以微信为例,大多数大学都有官方账号。一些学校甚至为所有学院,所有专业和所有俱乐部创建正式账户,从而导致很多重复的官方账户。如果内容中没有新的想法,发布相同的信息会使传播效率降低。此外,由于从业者自身的业务能力和个人素质问题,很难判断平台上发布内容的传播价值,这对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及人才的培养有一定影响。
4.“智慧校园”下新媒体文化平台建设对策
本文结合智能校园整体框架的建设要求和教育信息化国家标准,结合学校教育的本质,提出了在智慧校园背景下新媒体平台建设的相关对策。
4.1贯彻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在智慧校园背景下建设新媒体文化平台的根本目的是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明智的校园规划和设计应贯彻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并充分考虑所有学生的需求,包括师生、父母、上级部门和社会成员。
4.2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新媒体文化平台建设
教育是学校的基础和重中之重,在智慧校园背景下创建新媒体平台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形式,应着重提高教育质量。学校应自上而下加深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和重视,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根据学校特点,建设优质的在线课程资源和模拟系统等教育平台。
4.3满足个性化需求并提高用户粘合力
智慧校园背景下新媒体平台的建设需要逐步改善功能支持,满足用户的需求,并增加用户的依从性。例如,可以通过改善学生的优秀作品展示功能来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可以通过将他们的优秀作品上传到展览栏来与老师和学生进行交流,学校还可以帮助学生收集和积累资源。竞赛注册功能可以实现各种竞赛作品的注册和收藏,并可以增强招聘功能,学校的就业管理部门可以为新生提供更多的就业选择,并从校企合作部门提供招聘信息以促进就业。
4.4整合業务平台
信息数据是智慧校园背景下新媒体平台建设的关键要素。由于体系结构、开发平台、数据库、智能终端数据收集方法和环境意识技术的差异,不同的业务平台会导致数据标准和格式的差异,从而形成信息孤岛。为实现多个平台的集成,实施标准化的数据信息管理,确定集成的数据格式,应积极引入兼容性强的数据软件,并利用智慧校园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通过对多个业务平台的集成和标准化的数据管理,可以提高数据安全性,避免重复输入和重复存储同一数据导致的资源浪费,优化资源存储,实现资源共享。
5.结语
新媒体对教育有这非常大的影响,只要各个学院的教育机构都参与进来,就可以通过新媒体提高校园信息的水平。在智慧校园背景下创建新媒体平台可以应用很多相关对策,比如,应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不断整合业务平台等。智慧校园建设已成为许多学校的“十四五”规划目标。通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我们将尝试更接近智慧校园,站在教育的最前沿。为了做好建设智慧校园的工作,需要提前做好很多工作,扩大学校的推广范围。
参考文献
[1]孙翠改, 敖建华. 智慧校园框架下学院微信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构建研究[J]. 软件工程, 2020, 23(3):38-42.
[2]徐永祥.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策略研究[J].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19, (4):92-98.
[3]高秀艳, 闫绍惠. 基于物联网与新媒体技术的智慧校园建设研究[J]. 科技传播, 2017, 9(13):32-33.
[4]殷丽旦, 任国琴.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大学生学生管理工作[J]. 北极光, 2019.
[5]李卫东. 基于物联网与新媒体技术的智慧校园建设研究[J]. 科技经济导刊, 2018, 643(17):16-17.
[6]赵丽英. 共建共享云端同步建设新型智慧校园的实践和成效[J].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15.
[7]钟之静. 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新媒体创业研究[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18, 31(23):8-10.
基金项目:课题来源: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十四五”规划研究。课题编号:2020dfs027。
作者简介:应经宇,浙江绍兴人,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助理实验师,主要从事新媒体传播和高校校园文化研究。
【关键词】智慧校园;新媒体;平台建设
引言
当学校转为集团办学时,由于时间,空间和物理距离的因素,管理多个校园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各个校园中,管理水平、课堂表现、教师水平以及教学和研究方式存在差异。高质量的教育和教学资源共享存在不足以及其他问题限制了学校的发展。因此,近几年來,各大院校学校开始探索“智慧校园'',寻求新的管理模式,以弥合校园之间在管理、资源分配、教育和教学质量等方面的差距,并促进师生之间的协调发展以及素质教育的均衡发展。本文阐述了学校在智慧校园背景下新媒体平台建设与管理的具体实施过程。高校智慧校园的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除了对传统的教学模式、管理体系和业务流程产生重大影响之外,还改善了教学管理机制,成本控制和教学信息安全性,但是,智慧校园仍然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各大高校应明确新媒体推动学校改革的基本趋势,为智慧校园的建设和发展开展顶层设计,不要盲目跟风,根据当地情况找到适合学校的最佳应用方式。
1.新媒体的概念和特征
1.1新媒体的概念
新媒体属于具有相寸概念的媒体类型,它分为网络媒体、移动媒体和数字电视,这是一种新媒体形式,报纸、广播和电视等在线媒体逐渐消失。实际上,新媒体具有多种概念。通过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其他技术,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络、卫星等是基本信道,并且计算机、手机、数字电视被用作新的媒体终端。
1.2新媒体的特征
(1)融合性和时效性。新媒体的发展绝不是凭空而生的。经过对传统媒体的应用经验进行积累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逐渐得到广泛应用。新媒体的发展不仅具有自身的优势,而且还必须吸收和整合现有媒体的优点,从各个角度发挥其最大作用,在这种社会化的背景下,多种新闻来源和渠道都对其持接受状态。诸如各种终端之类的新型媒体的集成,使人们可以从任何地方通过移动终端观看和了解他们想看的新闻。
(2)延展性与分众性。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为媒体信息的传播和加强不同网络群体之间的联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特别是前所未有地扩大了同维网络空间的移动媒体。客户链接中反映了新媒体的可延展性,客户可以单击相关链接通过数据库查找相关信息。数据库是通过互联网连接形成。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不仅可以为客户提供不同类型的内容,还可以根据其需求进行分类呈现,使客户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新闻,这种新闻搜索方式可以提高新闻观看效率。
(3)互动和个性化。在新媒体中没有绝对的中心,无论是新闻的发行者还是接收者都可以在任何时候成为新闻的发行者,并且传播过程没有障碍。换句话说,新媒体的中心已经实现了从数据到用户的过渡。可以实现点对点“交流”和“面对面”交流,极大地满足了用户对新闻需求,新媒体不仅掌握了丰富的新闻资源,而且还提供个性化的展现方式,提供的内容不再是传统媒体的单一内容,而是在同一平台上同时提供娱乐、生活、技术和金融。
2.“智慧校园”下新媒体文化平台建设框架及需求分析
2.1平台建设框架
国家标准《智慧校园总体框架》建议使用云计算架构部署智慧校园的整个框架,该架构分为基础架构层、支持平台层、应用程序平台层、应用程序终端和信息安全系统。在不同级别上,它负责执行逻辑命令,例如基础结构构建、网络通信、大数据处理、系统构建和服务提供。
(1)基础设施层。基础设施层提供网络建设、网络通信、传感设备和数据存储,主要包括数据库、服务器、传感设备、校园基础结构等,用于识别和检测校园环境、校园活动、数据收集和存储以及网络传输。
(2)支撑平台层。支撑平台层是云计算和大数据业务的核心层,并为应用程序平台层提供驱动程序和支持,包括云计算和大数据处理等核心技术架构。
(3)应用平台层。应用程序平台层是智能校园应用程序和服务的实现,并基于支持平台层,组成了各种为学生、教职员工提供服务的应用程序。
(4)应用终端。校园网的用户属于智能校园建设的应用终端层,可以通过随时随地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各种浏览器和移动设备应用于校园环境来共享各种资源和服务。
(5)信息安全系统。信息安全系统是一种操作整个智慧校园建设的安全系统,确保智慧校园系统的安全运行和用户信息安全。
2.2需求分析
新媒体平台是基于微信平台的线上线下资源整合平台,集成和扩展了学生所需的大部分服务,学生可以在该平台上实现大部分需求,从而帮助他们更快、更有效地解决问题。在智慧校园框架下建立高校新媒体服务平台,可以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例如课程表查询、年级查询、空缺教室查询、电子书查询、特殊转学信息查询、学院新闻、通知、快递、慈善义卖、价格定单等。将学生服务要求和新媒体平台信息资源整合到Smart Suxin微信公众平台中,可以使学生克服地理限制,克服时间和计算机应用的限制,为学生提供一站式的全方位服务。
3.“智慧校园”下高校新媒体文化平台建设中的问题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学生越来越依靠新媒体的力量来了解世界,彼此交流,使用新媒体来传播观点,并从信息接收者转变为信息发布者。这增强了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自主性,对校园文化的发展非常有帮助,但同时也给学校的公共关系活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3.1传播内容不受控制的因素构成了舆论风险 新媒体具有明显的开放性。作为现代大学生,他们的思想发展还不完全成熟,在互联网上各种信息的诱惑和影响下,会做出错误的判断,甚至不自觉地成为错误信息的产生者和传播者。学生不仅是信息的接收者,还是信息的提供者,由于信息错误,容易被误判和宣传。大学宣传人员应如何面对新媒体技术的影响,如何控制不良信息的传播,如何提前避免舆论的危险,正确地进行文化定位以及在学生的思想和政治事务方面做好时事是一项重大挑战。当前,许多学校已经建立了应对舆论危机的领导小组,控制和筛选传播的内容,通过与媒体合作使用舆论监测产品来最大程度地减少舆论的产生。
3.2新媒体平台的质量参差不齐,缺乏监督,影响交流的有效性
新媒体平台正在迅速发展。以微信为例,大多数大学都有官方账号。一些学校甚至为所有学院,所有专业和所有俱乐部创建正式账户,从而导致很多重复的官方账户。如果内容中没有新的想法,发布相同的信息会使传播效率降低。此外,由于从业者自身的业务能力和个人素质问题,很难判断平台上发布内容的传播价值,这对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及人才的培养有一定影响。
4.“智慧校园”下新媒体文化平台建设对策
本文结合智能校园整体框架的建设要求和教育信息化国家标准,结合学校教育的本质,提出了在智慧校园背景下新媒体平台建设的相关对策。
4.1贯彻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在智慧校园背景下建设新媒体文化平台的根本目的是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明智的校园规划和设计应贯彻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并充分考虑所有学生的需求,包括师生、父母、上级部门和社会成员。
4.2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新媒体文化平台建设
教育是学校的基础和重中之重,在智慧校园背景下创建新媒体平台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形式,应着重提高教育质量。学校应自上而下加深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和重视,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根据学校特点,建设优质的在线课程资源和模拟系统等教育平台。
4.3满足个性化需求并提高用户粘合力
智慧校园背景下新媒体平台的建设需要逐步改善功能支持,满足用户的需求,并增加用户的依从性。例如,可以通过改善学生的优秀作品展示功能来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可以通过将他们的优秀作品上传到展览栏来与老师和学生进行交流,学校还可以帮助学生收集和积累资源。竞赛注册功能可以实现各种竞赛作品的注册和收藏,并可以增强招聘功能,学校的就业管理部门可以为新生提供更多的就业选择,并从校企合作部门提供招聘信息以促进就业。
4.4整合業务平台
信息数据是智慧校园背景下新媒体平台建设的关键要素。由于体系结构、开发平台、数据库、智能终端数据收集方法和环境意识技术的差异,不同的业务平台会导致数据标准和格式的差异,从而形成信息孤岛。为实现多个平台的集成,实施标准化的数据信息管理,确定集成的数据格式,应积极引入兼容性强的数据软件,并利用智慧校园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通过对多个业务平台的集成和标准化的数据管理,可以提高数据安全性,避免重复输入和重复存储同一数据导致的资源浪费,优化资源存储,实现资源共享。
5.结语
新媒体对教育有这非常大的影响,只要各个学院的教育机构都参与进来,就可以通过新媒体提高校园信息的水平。在智慧校园背景下创建新媒体平台可以应用很多相关对策,比如,应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不断整合业务平台等。智慧校园建设已成为许多学校的“十四五”规划目标。通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我们将尝试更接近智慧校园,站在教育的最前沿。为了做好建设智慧校园的工作,需要提前做好很多工作,扩大学校的推广范围。
参考文献
[1]孙翠改, 敖建华. 智慧校园框架下学院微信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构建研究[J]. 软件工程, 2020, 23(3):38-42.
[2]徐永祥.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策略研究[J].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19, (4):92-98.
[3]高秀艳, 闫绍惠. 基于物联网与新媒体技术的智慧校园建设研究[J]. 科技传播, 2017, 9(13):32-33.
[4]殷丽旦, 任国琴.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大学生学生管理工作[J]. 北极光, 2019.
[5]李卫东. 基于物联网与新媒体技术的智慧校园建设研究[J]. 科技经济导刊, 2018, 643(17):16-17.
[6]赵丽英. 共建共享云端同步建设新型智慧校园的实践和成效[J].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15.
[7]钟之静. 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新媒体创业研究[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18, 31(23):8-10.
基金项目:课题来源: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十四五”规划研究。课题编号:2020dfs027。
作者简介:应经宇,浙江绍兴人,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助理实验师,主要从事新媒体传播和高校校园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