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时代的日常生活审美化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ue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30000)
  【摘要】:本文主要从消费的视角探讨消费时代背景下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问题,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消费的关系,以及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三种语境分析包括中国语境,西方语境和消费语境。并且总结了消费的特征以及消费异化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关键词】:日常生活审美化;消费;消费文化
  日常生活审美化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论题,之前对该论题的国内研究者主要围绕着语境条件,主体身份,对象性质这三方面展开的。最近这十几年,国内的经济状况有飞跃式的增长,日常生活审美化,已经不是仅存在于北上广这类超大城市。可以说,在经济腾飞背景下的今天,国内才真正的走进日常生活审美化,所以这个论题或者说一种现象,在今天更具有现代意义。
  日常生活审美化最早引入国内的现于陶东风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文化研究的兴起—兼文艺学的学科反思》,根据陶的解释,“日”指“审美活动超出所谓纯艺术(纯文学)的范围,渗透到大众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文化现象,具体表现在占据大众生活文化中心的不是诗歌绘画等经典艺术门类,而是一些新兴的泛审美,如广告,流行歌曲乃至居家装修等,艺术活动的场所也远远逸出与大众生活严重隔离的高压艺术生活,深入到日常生活的空间,如城市广场,艺术中心,而这些场所中,文化活動,审美活动,商业活动,社交活动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界限。”
  一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三种语境
  在西方理论背景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是由迈克费瑟斯通率先提出的,他主要做了三方面的阐释,第一,亚文化的兴起消解了艺术与大众生活之间的距离,第二,人们追求的生活方式向风格化和审美化转变,第三,生活符号和新技术影像的产生。日常生活正在经历一场变革即日常美学的兴起和与艺术边界的消亡,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事物与美主动地发生关联,包裹上美的外衣,从城市规划到工业设计到消费升级。现实世界是一个整体,美将附属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并且不断深入影响生活,重构生活。
  在中国语境下,这一话题分成了两大阵营,第一阵营的学者认为,“日”的这一论题具有中国意义,要将该论题进行本土化使其具有现代意义。另一阵营认为,“日”是“非本土化”论题,对这一西方论题保持高度警惕。我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不仅仅是西方几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际的论题,应该是一个世界性论题。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人类高度文明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如果说“美”起源于人类的游戏或者剩余精力的分配又或者是神经元之间的链接,那么未来人类所面临的则是,更加丰富的游戏,更多剩余精力的分配和不断被刺激的神经元连接。
  在消费语境下,日常生活是实践消费的途径,而日常生活审美化是是实践消费的一个不可逆的趋势。人的审美需求逐渐发展渗透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转变成为对日常生活的审美,而日常审美的实践是在日常消费中实现的。资本主义的商人通过广告的刺激,时尚的塑造,得以激发消费,满足了日常消费需求的同时,还需要产生新的消费。当供给需求达到平衡后,需要新的消费增长点,应运而生的便是附加在日常生活中的美。就像,琳琅满目的货架需要摆放整齐,货品充足,每一件商品的摆放都很有讲究一样,这样的生活细节随处可见。日常生活审美化在消费中,是消费的一部分,是生活的一部分。
  二 当我们谈消费时,我们在谈什么?
  萧伯纳说:“人生有两种悲剧,一种是没有得到你想要的东西,另一种是得到了”。当我们温饱突然被解决,突然涌入的空虚无聊,让人们不知所措。那么怎样填补生活的空白呢?其一,商人推动消费,其二,营造以消费为核心的价值观。现代社会,消费变得无孔不入,消费包裹着每个孤独的灵魂,积攒了一股强大的力量。消费是一种外在的,有形的,具体的活动,也正因为消费的这几种性质,不管你对消费的分析是如何的形而上,都不能忽视消费的这几种特性。卢瑞总结了现代消费的十种特征,包括“数量种类极大,市场化不断扩展,越来越重视产品设计,广告,借贷消费,购物的休闲方式,商品塑造自我,与消费相关的“上瘾症”,购物场所增加,旅游是主要的消费手段。”总结消费的特征,能够发现,消费是由商人创造的,也是消费者主动参与的结果。商人和消费者二者之间形成了一种新的供给平衡,在不同程度上来说,二者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与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而郑也夫提出新的生存需求理论:舒适,牛逼,刺激。消费者在主动参与消费的过程,就是实现牛逼和刺激这两种需求的途径。现代社会的消费者个人身上的消费动机,包括炫耀,模仿上层阶级,展示自我。从这三个动机出发的消费,促使日常消费发生了变化,消费的意义发生变化,即转变为日常消费审美化,日常生活审美化。
  三 消费与日常生活审美的关系
  传统的审美活动,是一种精神活动,具有明显的超越性,审美活动超出生活范畴,是一种人生意义的反思,是人们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由于商人的盈利目的,现代社会的审美发生了变化,即审美活动就是消费。
  便随着消费文化的兴起,日常生活审美化也随之产生。消费文化促使商品外观,起居装潢,生活用品的美化,不断扩大视觉美感的形成,进而推进日常生活审美化。同时,消费不仅仅是简单的消费行为,消费以及消费品与个人的身份地位密切相关,消费能力变成一种身份的象征,消费被赋予了更多身份内涵。这种消费身份,进入到了一般社会意识形态之中,一花了消费,从另一个侧面推动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发展。
  在消费时代外衣的引导下,审美活动在日常生活中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它不再单单是精神性活动的那些时刻,不再是那种节日般的时刻,诗性的时刻,心灵融化或精神净化的时刻,而是属于日常生活的一个结构性的环节和部分。这个部分就是普通人日常生活之工作的对应物—消费。人们的生活可以分成两大部分工作和消费。工作就是付出我们的劳动,而消费就是在付出劳动之后享用成果的过程。因此,作为消费的审美化在这种结构关系中被降调了,它的关系位置变了,它被日常生活化了,当然也就被世俗化、普遍化了。它就是大众日常生活的一种内容和形式。于是,与传统的审美化相比,消费型的审美化,更具有鲜明的日常性、大众性、身体性。
  现代社会的生活是把日常生活审美化和消费活动双双扭结起来,改变了二者的性质和结构,人们的日常生活走出家庭而变得更加社会化和商业化,这也使家庭的范畴发生了变化。同时传统社会中需要在社会公共场合才一能出现的娱乐活动,由于电视以及电脑的普及,现在也实现了从社会公共场合进入家庭的相反过程。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这种双向的运动,深深影响了家庭和社会的关系。
  由此可见,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消费活动的结合,使日常生活和消费各自沿着两个方向相互影响日常生活审美化在其内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日常生活也逐渐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范围而向外部延伸开来,使日常生活审美化变为一种广泛的社会文化活动对于消费活动而言,消费一方面向日常生活领域发展,使日常生活成为消费的主要场域,另一方面消费又因占据了日常生活的绝大部分领域反过来成为日常生活的一个部分。日常生活审美化同消费的紧密结合,从另一个层面来说也推动了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由于当代消费在其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审美的因素和力量,使得消费活动中的审美因素大大增强,这也同时影响了日常生活本身。审美在日常生活中的渗透,随着消费过程的加强而迅速蔓延,同时也随着消费本身的审美化以及新型的消费文化的产生而促使日常生活审美化发生了新的变化。
  参考文献:
  消费语境下的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张亮
  迈克费瑟斯通的消费文化理论研究——张飞龙
  “日常生活审美化”论争的三大焦点_“日常生活审美化”论争的三大焦点
  “日常生活审美化”在中国_“日常生活审美化”在中国
  《后物欲时代的来临》郑也夫
其他文献
(西南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  【摘要】:孔子在历史上是一位伟大的中国思想家,他提出了以仁爱为核心的伦理思想。孔子的仁爱思想内在包含了“仁者爱人”、“忠恕之道”、“行恭宽信敏惠于天下”等思想。孔子的仁爱思想,不仅能够提高如今人们自身道德修养,而且还对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具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孔子;仁爱思想;爱人;忠恕之道;个人修养;人际和谐  一、“仁者爱人”提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摘要】:伴随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思想文化领域也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其中,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异彩纷呈、剧烈涌动是其鲜明表现之一。在这些思潮中既有积极向上的,又有消极反动的。积极与消极两种相互对立的社会思潮相互激荡,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一方面,社会思潮的多样性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文化繁荣,也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精神
期刊
(南京工业大学,江苏 南京 210000)  【摘要】:当下新农村改造面临着走极端,商业化,模式化等生态问题,治标不治本的改造违背了绿色生态科学发展观的设计原则,使得新农村发展进入误区。从恢复、保护、建设、提高和维护这五个方面来说,全面实现新农村改造的生态化是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互利共生并真正实现农村改造生态化还需要更多探讨。  【关键词】:绿色设计;绿色生态设计;新农村改
期刊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湖南 娄底 417000)  【Abstract】: As the development and perfection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icro-cours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eans in various aspects of social life. So does in the fi
期刊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 100094)  【摘要】:如何了解企业基层青年需求状况,并对其采取有针对性的激励措施,对促进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深入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调查问卷、交流座谈等形式开展对企业基层青年需求的分析研究,以此探索激发青年活力的有效途径。  引言  青年职工是企业的主力军,加强对青年的研究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激励机制,对于推动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实践意义。  一、
期刊
(西南财经大学,四川 成都 611130)  【摘要】:党在新形势下,结合自身情况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党的十八大第一次提出了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政党,这就要求我党不断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适应新的时代发展,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关键词】: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建设  在当前新时期,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变化,使得世界各政党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
期刊
(大连工业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辽宁 大连 116034)  【摘要】:较国外学者不同,国内大部分专家学者在面对拉康精神分析学相关问题时,对其主体性思想的探索研究以及考倾向多在于文学和哲学问题的研究角度。在我国学界现阶段的分析观点中,在对于拉康精神分析学中自我理论的探究很少存在心理学的角度方面切入的方式。笔者的基于本文发表的关于拉康精神分析学的观点,基于心理学的观点,在对拉康精神分析理论初步进行研究
期刊
(南京工业大学,江苏 南京 210000)  【摘要】:随着当今世界城镇化的迅猛发展,历史街区的传统文化价值显得尤为珍贵,本文就如何充分利用历史街区的传统文化资源给这些没落的城市街区注入新的活力,使其得到活力复兴进行探索研究。  【关键词】:环境设计;历史街区;活力复兴  一、课题研究背景、意义  1、课题研究背景  历史街区是城市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活的见证,它们都承载着一个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反映了
期刊
(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四川 绵阳 621000)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核心应该围绕学生的优良人格塑造,因为每个人心理健康的终极目标是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与稳定,而人格的核心和灵魂、标志人格成熟的关键则是自我意识。何谓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与自己以及自己与外界事物关系的认识。中国古代哲学的的基本命题是“天人关系”问题,即宇宙、社会、人生问题,不同于西方哲学提出的问题“世界是什么”,中
期刊
(中天合创煤炭分公司门克庆煤矿,内蒙古 鄂爾多斯 017000)  【摘要】:企业党建工作在企业的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保证企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还能够增强企业的发展动力,使企业健康持续地发展。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加大新时期企业的党建工作,能够更好地实现企业的进步。但是当前企业的党建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企业党建工作创新进行探讨,以此来为今后企业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一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