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I外观设计可专利性的法律依据

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ou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GUI外观设计属于《专利法》第二条第四款规定的外观设计专利授权客体,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第68号令能够佐证了这一点。在《专利法》允许给GUI外观设计授予专利权的前提下,依据第68号令修改之前的《专利审查指南2010》拒绝给GUI外观设计授予外观设计专利,不符合法律逻辑。
  在(2014)高行(知)终字第2815号苹果公司诉专利复审委员会“便携式显示设备(带图形用户界面)”的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驳回复审行政纠纷案(简称苹果案)中,争议焦点之一为:包含图形用户界面(GUI)的外观设计(简称GUI外观设计)是否可以成为外观设计专利的授权客体。专利复审委员会认为,因为《专利审查指南2010》规定通电图案不能成为外观设计专利的授权客体,所以GUI外观设计不是外观设计专利授权客体。苹果公司则认为,GUI外观设计符合2008年修正的《专利法》第二条第四款的规定,可以成为专利授权客体。上述争议涉及到两个重要问题:第一,判断GUI外观设计是否可以成为专利授权客体的法律依据是什么,是《专利法》还是《专利审查指南》?第二,GUI外观设计能不能成为《专利法》规定的专利授权客体?围绕上述两个问题,本文拟从合法性的角度对GUI外观设计的可专利性进行讨论。
  一、GUI外观设计能否授予专利权
  (一)《专利法》第二条第四款的分析
  2008年修正的《专利法》从授权条件、保护内容等角度全面提升了外观设计专利保护的标准,外观设计的定义也首次上升到法律条文中。《专利法》第二条第四款规定,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根据《专利法》第二条第四款的规定,满足以下四个法律要件的外观设计,可以成为我国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客体:(一)以工业产品为载体;(二)是对产品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结合所作出的新的设计;(三)适于批量化生产的工业应用;(四)富有美感。
  在苹果案中,本申请为便携式显示设备(带图形用户界面),是对便携式显示设备产品在整体形状和图案上所作出的外观设计。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认为,虽然本申请还包括了在产品通电状态下才能显示的图形用户界面,但并不能以此否定本申请在实质上仍是对便携式显示设备在产品整体外观方面所进行的设计。同时,本申请亦能满足外观设计专利在工业应用和美感方面的要求,故可以成为我国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客体。
  (二)第68号令的佐证
  《专利审查指南2010》第一部分第三章第7.4小节中规定,“产品通电后显示的图案,例如电子表盘显示的图案,手机显示屏上显示的图案、软件界面等”属于不授予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情形。由于图形用户界面属于通电图案,因此在实践中,专利审查部门据此拒绝给予GUI外观设计授予专利权。
  2014年3月12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令第68号《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修改<专利审查指南)的决定》)(简称第68号令)在《专利审查指南2010》第一部分第三章第4.2节第三段之后新增一段,内容如下:“就包括图形用户界面的产品外观设计而言,应当提交整体产品外观设计视图。图形用户界面为动态图案的,申请人应当至少提交一个状态的上述整体产品外观设计视图,对其余状态可仅提交关键帧的视图,所提交的视图应当能唯一确定动态图案中动画的变化趋势。”第68号令的上述规定,实际上改变了外观设计专利授权客体的范围,将GUI外观设计纳入到外观设计专利授权客体之中。
  毫无疑问,在《专利法》和《专利法实施细则》都没有对外观设计专利的授权客体进行修正的情况下,第68号令将GUI外观设计纳入专利授权客体,表明国家知识产权局认为依照《专利法》和《专利法实施细则》,GUI外观设计本来就应当属于外观设计专利的授权客体。如若不然,第68号令将GUI外观设计纳入专利权保护范围就没有法律依据。
  二、专利授权客体的法律依据
  (一)《专利审查指南》能否作为法律依据
  既然《专利法》本来就允许给予GUI外观设计授予专利权,那么第68号令修改之前的《专利审查指南2010》第一部分第三章第7.4节的相关规定是否违反法律规定呢?这取决于外观设计专利授权客体的法律依据到底是什么?如果说确定外观设计专利授权客体的法律依据是《专利审查指南》,那么《专利审查指南》对授权客体的改变可以使GUI外观设计由不合法的授权客体变成了合法的授权客体。如果确定外观设计专利授权客体的法律依据是《专利法》,而《专利法》本来就没有将GUI外观设计排除在授权客体之外,那么《专利审查指南2010》第一部分第三章第7.4小节的相关规定就缺乏法律依据。
  《专利法》第三条规定:“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负责管理全国的专利工作;统一受理和审查专利申请,依法授予专利权。”国家知识产权局虽然负责授予专利权,但必须依法授予专利权。也就是说,哪些客体能够授予专利权,应当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务会制定的法律来规定,不应当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来确定。《立法法》第七十一条规定:“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部门规章规定的事项应当属于执行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事项。”在《专利法》已经明确对专利授权客体进行了规定的情况下,《专利审查指南》对外观设计专利授权客体的相关规定应当属于执行《专利法》的事项。因此,确定外观设计专利授权客体的法律依据应当是《专利法》而非《专利审查指南》,《专利审查指南》对专利授权客体的规定只不过是对《专利法》的执行事项。在能够确定《专利法》第二条第四款允许给予GUI外观设计授予专利权的前提下,《专利审查指南》不能作出相反的规定。
  在苹果案中,在GUI外观设计属于《专利法》第二条第四款规定的外观设计专利授权客体,国家知识产权局也通过第68号令确认这一点的前提下,专利复审委员会依据第68号令修改之前的《专利审查指南2010》的相关规定将GUI外观设计排除在专利授权客体之外,缺乏法律依据,因此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和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对专利复审委员会的主张不予支持。   (二)《专利审查指南2010》相关规定的解读
  在苹果案中,专利复审委员会上诉主张,《专利审查指南2010》在“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初步审查”部分,即第一部分第三章第7.4节中规定,产品通电后显示的图案,例如电子表表盘显示的图案、手机显示屏上显示的图案、软件界面等属于不授予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情形。对此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认为:第一,《专利审查指南》仅是部门行政规章而非法律或行政法规,人民法院在判断包含通电图案的外观设计是否属于我国外观设计专利授权客体时,仍应以《专利法》第二条第四款的规定为基础进行考察。第二,尽管《专利审查指南》规定“产品通电后显示的图案”属于不授予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情形,但结合《专利法》第二条第四款及上述分析可知,该规定也不应被扩大解释为只要是包含了产品通电后所显示图案的外观设计申请,均应被排除在授予外观设计专利权的范围之外。换言之,产品通电后显示的图案并非全部不能享有外观设计专利权保护,如本案之情形,若产品通电后显示的图形用户界面属于产品整体外观设计的一部分,或产品整体外观设计包括了图形用户界面,则由于此种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实质上仍属于对产品整体外观所进行的设计,并不应以不符合《专利法》第二条第四款规定为由而被驳回。
  三、小结
  本文的分析表明,GUI外观设计属于《专利法》第二条第四款规定的外观设计授权客体,可以获得外观设计专利授权。在此基本前提之下,第68号令修改《专利审查指南》允许给GUI外观设计授予专利权是符合《专利法》规定的。在《专利法》和《专利法实施细则》对外观设计专利授权条件没有进行修改的情况下,第68号令修改之前的《专利审查指南2010》将GUI外观设计排除在专利授权客体之外,缺乏法律依据。在苹果案中,专利复审委员会依据第68号令修改之前的《专利审查指南2010》第一部分第三章第7.4节的规定将GUI外观设计排除在授权客体之外,驳回苹果公司的专利申请,与《专利法》的规定不符,因此,一、二审法院纠正了专利复审委员会的错误认定,判令其应当将GUI外观设计纳入专利授权客体,对本申请是否应当授权重新进行审查。
  在处理专利授权确权行政纠纷案件时应当明确,确定专利授权客体的法律依据是《专利法》而不是《专利审查指南》。在《专利法》对专利授权客体没有修改的前提下,如果人民法院依据第68号令修改之前的《专利审查指南2010》将GUI外观设计排除在专利授权客体之外,在第68号令修改《专利审查指南》之后,人民法院又如何能够将GUI外观设计纳入专利授权客体之内呢?除非人民法院接受专利复审委员会在苹果案中隐含的主张:人民法院不是依照《专利法》来确定专利权授权客体,而是依照《专利审查指南》来确定专利授权客体。
其他文献
标准必要专利(SEP)是指标准化组织制定标准时必不可少的专利。第三方只有通过使用该专利技术,才能达到技术标准的要求。  目前,标准必要专利的所有方可以将其专利告知标准化组织,并承诺按照FRAND条款(公平,合理和非歧视)将其许可给第三方使用。  遗憾的是,目前尚无具体方针来指导FRAND专利费的计算方法。FRAND条款的谈判困难重重,因而常常导致诉讼。  欧盟法院(CJEU)过去的立场是:标准必要
期刊
为了规范公司内外的商标使用,可以建立商标使用的标准化管理体系,不少公司己经做出了典范。当然,商标使用的标准化管理,是一项跨部门,甚至跨公司的综合性工作。  1、一枚商标,一种形象  在有的公司,商标注册与使用似乎是两件完全不相关的事儿,既由不同的部门负责,而且不同部门的人也无需沟通,商标的使用显得比较随意。如果留意观察他们不同系列、不同层次的产品,会惊讶的发现,同样一个商标竟然有多种视觉形象。一家
期刊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同时强调政府要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建立良好的专利与标准的协同关系,实现技术创新成果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以标准促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赢得标准制定权,既是加快实现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必由之路,也是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专利与标准不协同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措施,推动建设创新型国家。  改革
期刊
中国的第三方市场规模虽然已经跻身世界前列,但是中国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服务提供商、移动运营商和卡组织在专利权人的排名中却并不靠前,关键技术仍旧掌握在国内外技术提供商的手中,平台服务商们每年为其技术支持和专利许可需要支付大量的费用。  第三方支付是指非金融机构作为中介机构,为交易双方提供保障交易安全的便捷服务,具体包括网络支付、移动支付、预付卡发行、银行卡收单及其他支付服务。第三方支付是未来支付的一种重
期刊
不管是专注于电视盒子,还是搞垂直生态,事实证明,成为一个会讲故事的公司之前,首先你得有故事,无论是通过自制内容还是引进版权资源。  影视产业是文化产业的火车头,在这条产业链中,版权是灵魂。国外已经有迪士尼等成熟的电影衍生产业生态,而国内对电影衍生品的开发和授权还刚刚起步。几年前,当《喜羊羊》电影大热的时候,中国人的知识产权意识还不算强烈,一夜之间出现了很多相关视频链接和内容。现在,侵权和盗版问题并
期刊
针对日前一些网络销售平台上出现的销售其他公司出具的产品证明书的现象,笔者在现有法律规定下对网店销售真伪产品证明书的行为进行侵权分析,希望相关网络销售平台早日出台规定,杜绝这一扰乱正常市场秩序的现象。  产品证书,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官方机构、行业协会、专业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证书,例如钻石等级鉴定证书,由专业钻石鉴定机构出具,列明钻石品名、成色、大小、重量、形状以及净度。另一类为商家自行为其产品出具
期刊
三月,或许是在华公司一年中节奏最慢的时刻,春节的假期症状还没有完全的恢复,抢红包的热情余温还在,集中发作的倦怠期正在慢慢退去,因此也得出空闲看到各大媒体总结的2014年“最”事件。  细读过知识产权行业各媒体总结的“2014知识产权行业重要事件”,不能说谁家最强、最全面,但从可读性,容易记的角度出发,本刊给各位读者总结整理的“年终盘点超好记的2014知识产权大事清单”当首屈一指。  新商标法已实施
期刊
针对追续权制度即将正式被写进我国《著作权法》的客观形势,近一段时期以来,国内部分高校和团体先后组织了有关追续权问题的研讨会,来自立法、司法、行政部门、相关行业协会、律师事务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着追续权的若干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纷纷发表了各自观点并提出了诸多中肯的建议。  入法的主要考量  在不久以前的一次公开讨论会上,国家相关行政部门的负责人介绍了著作权法修改草案中追
期刊
关键词  显著性  特有标识  消费者混淆  显著性要求源于商业标识的标识功能,最终目的在于防止消费者混淆。因此,在判定显著性时,消费者的感受最重要,必须结合商业标识的地域范围内的一般消费者等相关公众来判断,并以一般消费者在正常情况下的反应作为标准。  【案号】  一审: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2010)黄民三(知)初字第368号  二审: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012)沪二中民五(知)终字第26
期刊
中国经济稳步进入“新常态”,越来越多的企业谋求创新发展的路径。或是大力推进技术革新促使产品升级换代,或是投资研发新产品、新技术突破竞争格局。江苏快乐木业集团是专业从事林木产品深加工的出口制造企业,主要生产胶合板、集装箱板、定向刨花箱板、实木地板、复合地饭等10多种系列产品。其中,集装箱底板等产品远销马士基等海运巨头,国际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  像我们这样典型的加工制造企业,“知识产权”俨然就是“高
期刊